论投资主导型向居民消费、社会投资双拉动型转换——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居民消费论文,主导论文,需求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走势良好,但剖析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呈明显的投资主导型模式,且政府投资拉动作用略强于社会投资;在消费领域,政府消费率节节上升,居民消费率保持低位,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减弱。为了进一步增强经济自主性增长动力,应对社会投资实行更大力度的多方面鼓励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由目前的投资主导型向居民消费、社会投资双拉动型转换。
一、社会总需求结构分析
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角度考察,经济增长主要是由资本形成总额(投资需求)、最终消费(消费需求)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国外需求)这三大需求拉动的。
目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上升到45%左右,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随之提高。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实行了扩大内需政策,最近5年保持了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通过灵活调控国内需求来应对国际环境变化。自从实行扩大内需政策以来,我国社会总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国内需求由1997年的96.2%扩大到2002年的98.0%,表明扩大内需政策总体上是成功的。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基本趋势,始终掌握经济工作和宏观调控的主动权,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近5年经济增长率的波动范围保持在7.1~8%之间,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建国以来任何时期。
在国内需求中,近年来投资需求受政府投资的诱导不断扩张,投资率2002年上升到39.6%,为1996年以来最高水平。虽然我国实行了投资、消费双启动政策,但消费需求受政府政策的直接影响小于投资需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长期低于经济增长。虽然政府消费率节节上升,但最终消费率在这5年中先上升后下降,由2000年的61.1%下降到2002年的58.4%,但从总量角度考察,消费需求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份额最大的需求。
表1 近五年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资料来源:1997~2001年数据取自《2002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数据根据相关数据推算,按现价计算。
我国近几年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对外贸易的增长对活跃国内经济、提升产业结构有较大的乘数效应。但用支出法GDP核算方法直接测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GDP总量中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仅占2~4%;在GDP增量中,净出口贡献率在若干年中为负值,初步测算,即使出口高增长的2002年也只有0.28%的贡献率。
表2 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
资料来源:1997~2001年数据取自《2002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数据根据相关数据推算。
从表2中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即各需求每年的增量占支出法GDP增量的比重)看,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近5年中不断上升,由1997年的24.23%上升到2002年的54.53%;最终消费的贡献率则由1997年的54.47%下降为2002年的45.19%;净出口需求则已经从前3年的负拉动变为2002年的正拉动。从增量的角度考察,投资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份额最大、动力最为强劲的国内需求,消费需求仍显动力不足,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明显呈现出投资主导型的特征。
按照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提供的经验,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由于制造业加工度提高引起的产业链延伸,会有一个投资率上升的过程。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目前已经居世界少数几个投资率极高的国家之列,要通过进一步提高投资率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大。在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提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主要不是通过进一步提高投资率来实现,而要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投资效率的提高来实现。当前,我们要提高投资效率,必须以消费需求结构变化为导向进行投资,这样投资所形成的供给能力才是有效供给。因此,国内需求的支撑重心要逐步从过分倚重固定资产投资的局面向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均衡支撑过渡。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应从目前的投资主导型向居民消费、社会投资双拉动型转换。
二、投资需求结构分析
从表2可见,1997年,我国固定资本形成增量占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的比重(贡献率)仅为27%左右,出现明显的投资需求不足。为了扩大投资需求,5年来我国发行了6600亿元特别建设国债,加上正常的预算内投资资金共计约有9600亿元政府投资的投入,国家预算内资金在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中的比重由1997年的2.79%提高到2002年1~11月的7.21%。特别建设国债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解决了部分闲置的存差资金的出路,同时还带动了银行配套贷款的增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内贷款资金所占比重由1997年的19.18%提高到2002年的22.91%。外资在前几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比重下降,但国内企事业单位自筹投资和其它投资的比重上升弥补了外资的份额。
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内投资5年合计约9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最高的2002年也只占投资总额的7.21%,但由于这5年政府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又有相当部分国内银行贷款和其他社会投资是作为国债项目配套资金投入使用,9600亿元政府投资以平均1∶3.33的比例带动了32000多亿元的国债投资项目建设规模。随着国债投资项目的陆续开工,并形成建设高潮,2002年进入集中收尾阶段,政府投资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大。
表3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结构(亿元)
资料来源:《2002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快报》。本表投资指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
1998~2001年,我国GDP增速分别为7.8%、7.1%、8%和7.3%,据测算,这4年积极财政政策分别拉动了经济增长1.5、2.0、1.7和1.8个百分点。据固定资本形成对GDP贡献率推算,在2002年8%的经济增长中,预计有3.77个百分点为投资拉动,固定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率高达47.16%。其中,政府投资拉动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0%,不依赖国债项目的其他社会投资拉动了1.7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16%。不依赖国债项目的其它社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弱于国债项目(政府投资及配套的社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
从目前自主性社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小于政府投资的现状看,社会投资虽然开始启动,但完全或大部分取代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目前条件还不成熟,还需要政策的进一步引导和培育。要研究对社会投资的多方面鼓励政策,促使社会投资对经济增长支撑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表4 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
资料来源:1997~2001年数据取自《2002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数据根据相关数据推算。本表投资指固定资本形成。
三、消费需求结构分析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逐步增强。首先,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由短缺经济时代的资源供给约束转变为市场需求约束,决定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变为市场需求规模。从社会再生产看,投资需求不过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才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其次,在我国社会总需求中,最终消费一般占到60%左右,是三大需求中份额最大的部分,在GDP年新增额中,消费需求虽不如投资和出口需求变化活跃,但它是增长较为稳定、对经济增长影响惯性最大的部分,成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再次,在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居民消费行为的率先变化已经成为促进企业生产行为和投资行为市场化的重要力量,通过加快消费体制市场化改革可以促进投资体制改革,按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市场需求配置资源,可以使消费需求对经济结构调整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因此,扩大消费需求对于培育经济内生性自主增长能力十分重要。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8~79%,而我国的最终消费率1996年只有58.5%,明显偏低,2000年缓慢回升到61.1%,但2001~2002年又出现连续两年下降的现象,2002年更是达到58.4%的低水平。在SNA统计核算体系中,最终消费分为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我们这里称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政府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最终消费率偏低既可能是由于政府消费率偏低,也可能是由于居民消费率偏低,我国最终消费率偏低的原因何在?
表5提供了1965~1994年世界上不同收入类型国家和部分可比性较强的东亚、南亚国家政府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的基本情况。从表5中政府消费率的中外比较看,中国的政府消费率无论与低收入国家相比还是同东亚、南亚国家相比都是不低的,基本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但是,对居民消费率的中外比较使我们发现,在三个有比较数据的年份,中国居民消费率大约比低收入国家低11~16个百分点,比国外居民消费率最低的东亚国家大约低5~9个百分点。因此,在扩大内需过程中,我国启动消费需求的重点应当是居民消费。
表5 政府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国际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1992~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和有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然而,从表6中可以看出,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消费率稳步上升,由1997年的11.6%提高到2001年的13.2%。实行扩大内需政策以来,政府消费率节节攀升现象值得警惕。许多地方政府近年来在“经营城市”的口号下,依靠大规模出让土地、收取50~70年的土地出让金来补充政府财力,铺张浪费、大讲排场之风重新蔓延。相比之下,居民消费率近年来基本在46~47%的低水平徘徊。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升降基本由居民消费率的升降决定,2000年居民消费率达到创水平的48%,最终消费率也达到近几年的最高值61.1%,2001年以来,虽然政府消费率保持高位,但由于居民消费率下降,最终消费率也随之回落。
表6 消费需求与GDP的关系
资料来源:1997~2001年数据取自《2002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数据根据相关数据推算。
居民消费需求是经济中最大的自主性增长因素,然而,从最终消费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贡献率)可以看到,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越来越弱,2002年仅为45.19%。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首要原因是我国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1996~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增长了145.53%,年均增长7.79%;而同期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指数仅增长了135.44%;年均增长6.26%;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66%,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仅3.79%。表7反映的是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宏观分配结构变动。可以看出,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中,劳动者报酬的比重近年来节节下降,已经由1996年的53.40%下降到2001年的51.45%,降低了2个百分点。同期,生产税净额占GDP的比重却由12.57%提高到14.08%,提高了1.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减弱,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长期低于经济增速、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连连下降的必然结果。
表7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资料来源:《2002中国统计年鉴》。
当然,除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外,我国还存在一系列经济社会体制变迁所带来的消费需求内生性收缩机制:(1)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磨擦性失业”、企业体制改革中效率追求所引起的减员增效、农村科技进步所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压力等使城乡居民就业稳定性减弱,再就业困难加大,与就业直接相关的收入预期不乐观,消费心理趋向谨慎。(2)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处于新旧交替时期,消费者对养老、医疗等新的保障政策、保障程度心存疑虑。(3)我国消费体制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不同步,一方面,住房商品化、教育产业化等市场化消费领域迅速拓展,另一方面,人们的工资结构变化滞后,住房、人力资本再生产等市场化消费支出内容还没有在货币工资中相应增加。(4)改革以来收入分配秩序混乱所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使一部分利用权力致富的人集聚了相当多的财富。这些人手中资金虽多,但他们不是真正的企业家,因而不会用于投资,职务高消费又使他们无需消费,因而有相当多的资金游离出再生产过程,沉淀为长期储蓄甚至转移到国外,不能形成国内有效消费需求。
以上分析表明,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必要前提。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政策措施,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作为经济自主增长的最主要支撑点来培育。
要努力改善居民购房、购车政策环境,建议实行私人购房、购车所得税抵扣政策,进一步培育城镇住房、家用小汽车等消费热点。可借鉴国外房地产保有税的做法,改革土地出让金制度,由现行的一次性收取70年改为每年收取土地出让金,通过降低土地租金调整房价结构,降低消费者购房“门槛”,将潜在住房需求进一步转化为现实购房需求。抓紧推出汽车消费政策,加大对城市道路、停车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汽车消费环境。
标签:贡献率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拉动增长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