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椎椎间融合系统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政宇,童洁,李学林,晏怡果[1](2022)在《椎间植入材料在腰椎融合治疗中应用的优势及不足》文中指出背景: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椎间植入材料的问世与改良,有效促进了椎间融合术的发展,椎间植入材料的革新也为提高融合率夯实了重要基础。目的:阐述目前常用的各类椎间植入材料的发展历程和优缺点,为临床上选择合适椎间融合材料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21年4月间,在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英文检索词:"Interbody fusion materials,Autogenous bone,Allogeneic bone,Hydroxyapatite,Titanium alloy,Tantalum,Polymer,Carbon fiber,PEEK,BMP2,Lumbar fusion,Lumbar interbody fusion";中文检索词:"椎间融合材料、融合器、自体骨、羟基磷灰石、3D打印钛合金、钽金属、聚醚醚酮、骨形态发生蛋白2、腰椎间融合术",经筛选后最终纳入66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椎间融合材料种类繁多,具体可分为:自体骨、异体骨、羟基磷灰石、钛合金/钽金属类、高分子聚合物和骨诱导复合型材料等,且每一种材料均有着各自特性、优势及适用范围。(2)从客观方面来说,自体骨移植仍是临床腰椎间融合术的首选方式,但因其最大的不足是取骨量有限及供骨区相关并发症等问题,使得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但同时也间接促进了其他椎间植入材料的不断发展。(3)从椎间融合的发展历程来看,现如今更多的研究者进一步追求脊柱仿生性的融合,以期望到达生理性解剖和功能的重建。(4)随着材料学、组织工程学、生物力学和增材制造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复合型椎间植入材料或含诱导因子共同组成的生物复合骨替代内植物,通过复合的形式进行了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了椎间融合率,在脊柱融合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仍需要更长的研究周期和更大的临床样本量来探究证明真实的临床疗效。
唐小勇[2](2021)在《下腰椎上关节突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正常成年人下腰椎上关节突相关解剖结构进行影像学测量,为脊柱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1月至2019年01月在我院均行腰椎侧位片和CT检查的患者,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出300例正常成年人,用Pacs系统自带的测量工具分别对L4、L5和S1的上关节突相关解剖结构进行测量,对其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1.CT影像学测量结果:上关节突内侧缘磨除宽度:左侧测量数据平均为L4:5.66±0.65mm、L5:5.36±0.54mm、S1:4.66±0.64mm;右侧测量数据平均为L4:5.62±0.61mm、L5:5.30±0.57mm、S1:4.62±0.63mm;测量数据表明,在轴位面上从L4~S1上关节突内侧缘根部与椎弓根内侧缘的距离(宽度)逐渐减小,同一椎体左侧和右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侧位片影像学检查结果:(1)上关节突长度:测量数据平均为L4:13.63±1.25mm、L5:13.07±1.22mm、S1:12.68±1.28mm;(2)上关节突可磨除宽度:测量数据平均为L4:9.59±1.00mm、L5:8.94±0.98mm、S1:8.67±0.99mm;测量数据表明,在腰椎侧位上从L4~S1上关节突长度和可磨除宽度逐渐减小,不同椎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椎间孔下半部分宽度:测量数据平均为L4:9.45±0.85mm、L5:8.45±1.17mm、S1:7.49±1.23mm;(4)椎间孔下半部分高度:测量数据平均为L4:5.18±0.87mm、L5:4.61±0.81mm、S1:3.10±0.93mm;在腰椎侧位上从L4~S1椎间孔下半部分宽度和高度逐渐减小,不同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椎间孔下半部分面积:测量数据平均为L4:42.59±8.78mm2、L5:33.97±7.69mm2、S1:27.69±7.51mm2;(6)上关节突可磨除面积:测量数据平均为L4:45.89±8.71mm2、L5:42.16±7.86mm2、S1:39.42±7.79mm2;在腰椎侧位片上从L4~S1椎间孔下半部分面积和上关节突可磨除面积逐渐减小,不同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脊柱内镜在下腰椎椎间孔入路时,磨除上关节突腹侧39.42±7.79mm2不会破坏脊柱稳定性;2、脊柱内镜在下腰椎椎板间入路时,磨除上关节突内侧缘4.64±0.63mm可充分暴露侧隐窝和椎弓根内侧缘,且不破坏脊柱稳定性;3、在下腰椎椎间孔下半部分不能通过直径为7.5mm的工作套管。
冯玉涛[3](2021)在《MIS-TLIF与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脊柱椎间融合手术在治疗不同原因所致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拥有悠长历史,目前脊柱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所致腰痛的主要方法。而后路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TLIF)也一直作为标准术式沿用至今。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了减少与传统开放手术(PLIF,TLIF)相似并发症的出现,发展了新的微创TLIF(MIS-TLIF)。搜集相关文献研究,使用Meta分析的方式分析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优劣势,本文旨在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分析,并为临床医生选择不同术式时提供证据支持。方法:通过PUBMED、Ovid Technologies、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检索自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疗效及并发症对比的回顾性研究试验、随机对照性试验(RTC)、前瞻研究试验,并且随访时间>6个月。使用Grade指南对收集并纳入的文献的随机对照研究、回顾性研究及前瞻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纳入文献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分析。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VAS疼痛评分及ODI量表等相关数据,然后用Rev Man 5.4软件对指标行荟萃分析。结果:检索后通过研究员根据标准严格筛选以后一共纳入文献11篇,均为回顾性研究试验,没有搜集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的随机对照研究(RTC)和前瞻性试验研究。在本次荟萃分析中:术后并发症分别为MIS-TLIF手术组和PLIF手术组,并且微创组出现并发症较开放组明显减少,且两组数据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OR=0.39,95%CI=0.29-0.68,P=0.0002);MIS-TLIF组与PLIF组手术时间明显具有明显差异,两组结果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MD=14.46,95%CI=0.92-28.00,P=0.04);MIS-TLIF与PLIF两组术中失血量有统计学意义,(MD=-201.51,95%CI=-247.69—-155.34.00,P<0.00001);关于术后术灶引流量的研究间也具有统计学意义(MD=-184.38,95%CI=-283.91—-84.85,P<0.0003);腰背部VAS疼痛评分具有MIS-TLIF较PLIF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25,95%CI=-0.40—-0.10,P=0.001);MIS-TLIF与PLIF之间ODI量表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D=-0.48,95%CI=-1.94—0.99,P=0.52);MIS-TLIF组较PLIF组术后卧床时间明显减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2.36,95%CI=-2.98—-1.73,P<0.00001)。结论:综上所述,收集近年来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的国内外文献并进行对比,MIS-TLIF与PLIF在术后ODI指数评分上无明显差异,可见在术后患者恢复正常腰部活动上无明显差距,从手术时间上可以看出PLIF比MIS-TLIF手术时间更短,这也许与学习曲线有关,但是在术后并发症、VAS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卧床时间,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比传统术后更具优势,可以为患者术后及远期恢复上带来了非常可观福利,也为临床医生提供新的选择。当然不同文献可能在数据及结论上存在一定偏倚,如果能够收集更多的文献及更多的数据以及质量较高的随机的对照试验,并经过严谨的试验设计,这样才符合循证医学研究,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秦一川[4](2021)在《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融合器放置位置联合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在骨质疏松腰椎中的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研究骨质疏松腰椎应用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时融合器放置不同位置的单纯融合固定(stand-alone)以及联合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获取一名成年男性志愿者腰椎DICOM格式的CT扫描数据,运用Mimics、Geomagic、Solidworks、ANSYS软件建立L3-L5正常三维有限元模型(N)。对正常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后,通过调整模型的材料属性构建骨质疏松模型(OP),并以OP为基础在L4-L5节段分别建立融合器放置于L5上终板前、中、后1/3的单纯融合固定模型(S1、S2、S3)和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模型(M1、M2、M3)。在L3上表面施加400N垂直载荷及10 N·m力矩模拟脊柱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等六种生理活动,记录各有限元模型不同工况下L4-L5节段相对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L5上终板、融合器和钉棒系统内固定的应力峰值并比较差异。结果:在大部分运动状态下,单纯融合固定模型和联合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模型的L4-L5相对活动度、L5上终板应力、融合器应力从小到大排序均为:S2<S1<S3、M2<M1<M3。除前屈后伸外,M2的钉棒系统内固定应力最小。在同一融合器位置下,联合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模型的L4-L5相对活动度、L5上终板应力、融合器应力相比单纯融合固定模型均显着降低。M1的L4-L5相对活动度、L5上终板、融合器应力相比于S1分别最大降低了89.37%、71.98%、78.38%;M2相比于S2分别最大降低了83.24%、70.71%、73.52%;M3相比于S3分别最大降低了74.28%、53.13%、54.16%。结论:斜外侧椎间融合术中将融合器放置于L5上终板中1/3可以降低L5上终板、融合器和内固定的最大应力,从而有助于减少骨质疏松腰椎术后融合器沉降、终板塌陷及后路钉棒系统断裂的风险。相比于OLIF单纯融合固定,联合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能够为骨质疏松腰椎手术节段提供充足的稳定性,并进一步降低前述并发症的发生率。
郝家齐[5](2021)在《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融合器沉降对腰椎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椎间融合器(cage)沉降对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术后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1例健康成年人CT扫描数据构建正常腰椎L3~L5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进行L4~5节段OLIF手术,根据cage沉降陷入椎体程度0、1%~25%、26%~50%、51%~75%、76%~100%构建Grade0、Grade1、Grade2、Grade3、Grade4构建共10组模型(单纯融合沉降组5组、附加后路双侧椎弓根钉棒的钉棒组5组)。固定L5椎体下表面,设定400N的预加载荷于L3椎体上表面,再施加10N·M的力矩来模拟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运动。对腰椎在不同生理运动下L4/5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cage应力峰值和内固定钉棒系统应力峰值进行分析。结果:模型在不同生理运动下L3/4和L4/5椎体的ROM与已发表的尸体研究类似,证明模型的有效性。对模型施加载荷的6种运动状态中,沉降组ROM最大为Grade3,Grade2前屈运动时cage的应力峰值最大,达到了82.7Mpa,相较Grade0增加了241%。在附加椎弓根钉棒后ROM及cage的应力峰值均减小,尤以Grade2变化最为显着,与未附加内固定相比,Grade2平均ROM下降了63%,后伸运动下cage应力峰值减小51%。结论:Cage沉降对腰椎稳定性影响较大,其中cage沉降51%~75%时脊柱稳定性最差;cage沉降26%~50%时cage应力峰值最高,存在进一步塌陷可能,附加内固定钉棒后可降低该风险。
董巨川[6](2021)在《斜外侧腰椎融合术(OLIF)与两种后路腰椎融合术(PLIF、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LDD)是好发于中老年群体的脊柱外科常见病症,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常需要通过手术改善症状,腰椎椎间融合术(LIF)是目前治疗各类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用手段,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多种术式。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相比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早期疗效显着等优点,近年来广泛推广应用,但其中远期疗效与传统手术相比是否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探究。目的:本研究对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采用三种不同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TLIF、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各复查阶段相关疗效指标和影像学资料,比较该三种手术方式的疗效,阐明三种术式各自的优劣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因腰椎管狭窄、腰椎退行性滑脱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腰椎间融合术(LIF)治疗的60位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1.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组(PLIF),共20例;2.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组,共20例;3.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组,共20例,记录三组患者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VAS、JOA、ODI评分,测量术后各复查阶段影像学资料,统计成功融合比例及邻椎病的发生情况,系统评估三种手术方式在各个阶段的治疗效果。结果:60例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完成术后复查随访,PLIF治疗组中,术后1年VAS评分由6.55±1.07下降到1.90±0.99(P<0.05),JOA评分由术前的10.75±2.02分上升到末次随访的21.60±2.85分(P<0.05),腰痛ODI评分由术前的65.8±11.29%下降到末次随访21.2±5.04%(P<0.05),术后1年邻椎病(ASD)的发生率为15%,1年期融合率为80%;TLIF治疗组中,术后1年腰腿痛VAS评分由6.8±1.07下降为1.85±1.06(P<0.05),JOA评分由术前的11.1±1.94分上升到末次随访的22.4±2.80分(P<0.05),腰痛ODI评分由术前的63.9±12.9%下降到末次随访的20.7±6.16%(P<0.05),术后1年邻椎病的发生率为5%,1年期融合率为85%;OLIF治疗组中,术后1年VAS评分从6.7±1.27下降到的1.9±0.94(P<0.05),JOA评分由术前的10.45±2.01分上升到末次随访的21.70±2.34(P<0.05),腰痛ODI评分由术前的62.7±8.83%下降到末次随访的20.2±3.54(P<0.05),术后1年邻椎病的发生率为5%,术后1年的融合率为90%。三个治疗组的腰腿痛VAS、JOA、腰痛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OLIF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出院时间方面较PLIF、TLIF组有优势。结论:1.三种腰椎融合术(PLIF、TLIF、O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LDD)均有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中远期疗效满意;2.OLIF术式与PLIF、TLIF术式相比,对患者创伤小,术中术后出血少,有利于康复,符合现代手术微创化及外科加速康复(ERAS)的理念;3.OLIF术式存在与入路相关的并发症如神经、血管、输尿管、腹膜等的损伤,我们在采用该术式时应细致评估患者情况,把握适应症,减少操作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朱芳洁[7](2021)在《可撑开型Cage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脊柱平衡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可撑开型Cage手术(经后路单侧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椎间撑开型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脊柱平衡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可撑开型Cage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脊柱外科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行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可撑开型Cage组32例,Mis-TLIF组32例(经后路单侧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骨融合双侧钉棒系统固定术)。收集患者术前、术后、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的矢状面轴向垂线(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局部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S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PT)、冠状位平衡差距(Coronal Balance Distance,CBD)、冠状面骨盆倾斜角(Coronal Pelvic Tilt Angle,C-PT)、冠状面Cobb角、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指数)和手术相关情况进行前瞻性分析。两组手术分别由两名主刀医生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均由笔者一人完成,统一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完成随访60例,所有患者均得到了6个月的随访,年龄20-73岁,平均(44.83±12.12)岁,女性27例,男性33例。可撑开型Cage组30例,年龄20-73岁,平均(44.70±12.79)岁,女性13例,男性17例,病变节段:L5-S1有16例,L4-L5有11例,L3-L4有2例,L2-L3有1例;Mis-TLIF组30例,年龄22-67岁,平均(44.97±11.64)岁,女性14例,男性16例,病变节段:L5-S1有18例,L4-L5有11例,L3-L4有0例,L2-L3有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节段分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手术相关情况:可撑开型Cage组和Mis-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4.87±19.28)分钟和(167.90±21.07)分钟,平均切口长度分别为(5.88±0.93)cm和(2.53±0.13)cm,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24.00±30.69)ml和(396.63±24.12)ml,平均手术费用分别为(4.52±0.13)万元和(5.26±0.15)万元,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4.67±3.31)天和(12.73±2.35)天,可撑开型Cage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费用方面均少于Mis-TLIF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天数均短于可撑开型Cage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参数:术后半年两组患者SVA、CBD、冠状面Cobb角均明显小于术前,LL明显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大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大于术前、PT小于术前,可撑开型Ca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T小于术前,可撑开型Cag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is-TLIF组在术后、术后3月、术后半年3个时间点减小SVA优于可撑开型Ca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术后增大LL、减小PT优于可撑开型Ca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L、SS各时间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Mis-TLIF组减小CBD较可撑开型Cage组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两组患者术前冠状面Cobb角(P>0.05),故组间各时间点冠状面Cobb角变化不具有可比性,两组C-PT各时间点的变化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术后半年两组ODI指数、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可撑开型Cage组和Mis-TLIF组的ODI指数分别由术前(32.27±7.72)分、(35.47±6.24)分降至术后半年(2.57±1.19)分、(2.23±0.86)分,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由术前(7.47±0.68)分、(7.83±0.87)分降至术后半年(0.60±0.62)分、(0.30±0.47)分,术后、术后1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半年Mis-TLIF组低于可撑开型Ca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可撑开型Cage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通过减小SVA、CBD、冠状面Cobb角、增大LL、SS、PT来改善和维持患者的脊柱矢状面和冠状面平衡,临床应用价值高。2.可撑开型Cage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术后脊柱平衡性与Mis-TLIF手术无显着差异,但可撑开型Cage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更低,临床综合效益更高。
孔晓倩[8](2021)在《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联合小关节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是导致中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原因,该病起病缓慢,病程长,严重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使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受到深深的影响。对于存在神经压迫症状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临床上多主张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腰椎融合术是目前临床上一种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用手术方式,常与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内固定系统联合使用,来共同促进腰椎融合。其中,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e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是当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腰椎融合方式,融合率较高,且能有效恢复腰椎椎间隙高度,恢复腰椎正常生理曲度。然而,PLIF手术创伤较大,术中不可避免的需要牵拉硬膜囊及神经根,神经损伤风险较高。TLIF手术直接单侧进入椎间孔间隙,能够减少椎管损伤,虽有着微创的优点,但其对操作技术要求很高,术中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主流腰椎融合技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如何尽可能减小手术损伤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已成为脊柱外科医师所追求的目标。腰椎小关节固定融合术(facet fusion,FF)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相对安全、创伤较小、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融合方式,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研究均表明FF能达到与椎间融合相似的效果。目前腰椎FF多采用腰椎小关节“V”形开槽,然后植入自体松质骨,不需要作大范围的剥离,创伤小,所需植骨量较少,融合率高,常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为融合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技术是2009年由Santoni等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腰椎螺钉置钉技术。该置钉技术能最大限度的通过皮质骨集中区域,相较于传统椎弓根螺钉,CBT螺钉技术能提供更强的抗轴向拔出力和抗扭力,同时CBT螺钉头倾、外倾的独特置钉角度,避开了重要神经血管组织,创伤较小,因置钉造成的手术并发症也相应减少。目前,据我们所知,尚未见CBT螺钉内固定联合F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文献报道。因此我们进行了本项研究,旨在对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联合小关节融合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目的:通过对四组患者(CBT+FF组、PS+FF组、CBT+TLIF组、PS+TLIF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BT螺钉内固定联合FF的临床效果,并把该固定融合方式相对其他固定融合方式相比较,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脊柱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连续收治的因腰椎管狭窄症或Ⅰ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行单节段减压融合手术(FF或TLIF)的患者资料。四组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伴或不伴有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均接受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术后均常规使用脱水消肿、营养神经药物,术后24小时开始指导患者在床上行腰背肌锻炼,术后引流量小于50ml/天时,拔除引流管。术后3d嘱患者在腰椎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并逐步加大活动量。术前均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X线片、CT平扫+三维重建和MRI检查,术后随访时间≥12个月且资料完整。根据选择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四组,分别为:实验组(A组):CBT螺钉内固定联合FF组;对照组:PS螺钉内固定联合FF组(B组)、CBT螺钉内固定联合TLIF组(C组)、PS螺钉内固定联合TLIF组(D组)。回顾分析患者围手术期变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有无相关并发症和再次手术,并发症包括医源性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手术部位感染和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如椎弓根螺钉松动或断裂)。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所有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四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像学评价:术后3天、6个月、12个月随访时拍摄腰椎正侧位片和CT平扫+三维重建,评估椎间融合或小关节融合的融合状态,了解螺钉是否出现松动、脱落、移位或者断裂等情况。行TLIF手术组融合标准为CT扫描可见相邻椎体之间和通过椎体间融合器的连续骨小梁存在,如果未见连续骨小梁则为未融合。小关节融合的CT扫描影像学评估标准:Ⅰ级为完整的骨连续性覆盖整个小关节;Ⅱ级为小关节之间有骨连续,但不完全;Ⅲ级为小关节之间有不确定的骨性连续;Ⅳ级为小关节之间明显的骨不连。达到单侧或双侧Ⅰ级或Ⅱ级融合为小关节融合的标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7例患者(女性92例、男性75例),平均年龄55.87±7.31岁,其中A组35例,B组41例,C组39例,D组52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范围为12-40个月,平均为17.3±6.6个月。四组患者在术前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症状分布和手术节段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前VAS、OD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C组术后1周腰痛VAS评分分别为2.14±0.73、2.41±0.79,均显着低于B、D组(2.78 ± 0.94、3.06±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B=0.001,PAD=0.000,PBC=0.049,PCD=0.000),A组术后1周腰痛VAS评分虽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C=0.171);A组术后3个月腰痛VAS评分为1.11±0.76,显着低于B、D组(1.51±0.87、1.62±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0.045,PA=0.008);A 组术后 1 周 ODI 评分为 16.1±6.4,显着低于 B、C、D 三组(21.2±.6.5、20.1 ±5.7、23.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B=0.000,PAC=0.005,PAD=0.000);A组术后3个月ODI评分为10.9±3.6,显着低于B、C、D三组(13.3±3.1、13.2±3.2、1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B=0.001,PAC=0.002,PAD=0.000);四组患者术后1年腰痛VAS评分,术后1周、3个月、1年腿痛VAS评分,术后1年ODI评分组间进行比较分析,均没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1.14±26.98min、102.44±28.64min,均显着低于C、D 组(141.92±32.84mim、159.23±31.74min),其中 C 组手术时间显着低于D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C=0.000,PAD=0.000,PBC=0.000,PBD=0.000,PCD=0.008),A、B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AB=0.107)。A、B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1.43±62.21ml、151.46±60.94ml,均显着低于C、D组(224.87±67.63ml、294.71±66.3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C=0.000,PAD=0.000,PBC=0.000,PBD=0.000),其中C组术中出血量显着低于D组(PCD=0.000),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未见显着统计学差异(PAB=0.179)。术后1年随访时,四组患者融合率分别为:A组:94.3%(33/35);B组:95.1%(39/41);C 组:97.4%(38/39);D 组:96.2%(50/52),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914)。截至末次随访,A组患者出现1例感染;B组患者出现1例感染,1例螺钉松动;C组患者出现1例脑脊液漏、1例医源性神经损伤;D组患者出现1例感染,2例神经损伤,1例螺钉松动;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中均没有患者需要行二次手术。结论: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联合小关节融合术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其余三种固定融合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融合率相当,没有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吴天亮[9](2021)在《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 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L1-L5 OLIF手术窗的应用解剖及L4-5间隙腰大肌形态关系MRI研究目的: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通道虽然是人体自然间隙通道,但仍然有很多复杂结构,对手术造成很多陷阱,任何新的外科技术的成长都是基于它的局部解剖研究,而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需对局部解剖结构有清晰的认识。研究国人L1-L5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椎间操作区的应用解剖学参数,以及L4-5间隙平面腰大肌的形态,探讨手术操作通道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118例成年人腰椎磁共振资料,观测椎间隙正中冠状面上L1-2、L2-3、L3-4和L4-5 OLIF椎间操作区解剖参数:血管窗(AB)、安全窗(BC)、腰大肌肌窗(CD)、椎间盘长度(HD)、以及左侧腰大肌的宽度(DF)、厚度(GE)、腰大肌横截面积(PCSA),分析L4-5间隙平面腰大肌的形态特点。结果:男性的L2-3、L3-4、L4-5安全窗均大于女性,安全窗在L3-4距离最大为14.69±4.84,依次为 L2-3:14.34±4.62;L1-2 为 13.91±4.15,最小为 L4-5 为10.99±5.56,血管窗间隙大小在L4-5处最大,其次为L3-4、L2-3及L1-2。L4-5椎间隙正中冠状面上左侧腰大肌的宽度最大,其次为L3-4、L2-3及L1-2。安全窗与血管窗、腰大肌肌窗、以及左侧腰大肌的宽度、厚度、横截面积之间呈负相关,且L4-5椎间隙存在Type Ⅳ腰大肌(high-rising psoas)。对于椎间盘长度,男性 L1-2、L2-3 平均为 50mm,L3-4、L4-5 平均为 55mm,女性 L1-2、L2-3 平均为 50mm,L3-4、L4-5 平均为 55mm。结论:与以往研究相比,中国人的手术安全范围普遍小于白种人。腹膜后安全窗的大小是限制通道的重要因素,术前评估椎体参数,尤其是安全窗结构,对术前计划保障手术安全至关重要。第二部分腰椎节段动脉走行特点及与OLIF手术窗的安全关系研究目的: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术中血管损伤文献报道最多为腰椎节段动脉损伤,局部解剖结构与手术操作区域密切相关,为手术造成一定困难,因而,利用腹部血管造影(CTA)与腰骶椎三维重建技术观察腰椎节段动脉走形特点,以及评估OLIF手术视野与腰椎节段动脉的局部解剖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来自50例患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观察节段动脉走行特点,在正中矢状位面中,椎体的前四分之一处测量节段动脉到椎体上缘和下缘的距离,并对节段动脉根据其穿过椎体的不同区域走行不同,被分为Ⅰ-Ⅳ型。结果:L1-L3处的节段动脉走行呈锐角(θ<90°),L4-L5处的钝角(θ>90°)。节段动脉在椎体前四分之一位置到椎体上缘和下缘的平均距离为:La1.2>Lb1.2和Lb3.4.5>La3.4.5。对于L1-L2的椎间盘平面,Lb1<La2;L2-L3的椎间盘平面,Lb2<La3;L3-L4的椎间盘平面,Lb3>La4;L4-L5的椎间盘平面,Lb4>La5在Ⅰ区,最常见的节段动脉类型是L1的Ⅳ型(n=41;85.4%)和L2(n=42;84.0%),L3 的 Ⅲ 型(n=20;40.0%)和 L4(n=36;80.0%)和 L5(n=5;83.3%)的Ⅱ型。在Ⅱ区中,最常见的节段动脉类型是Ⅲ型,分别为L1(n=38;79.2%),L2(n=39;78.0%),L3(n=43;86.0%)和L4(n=28;62.2%),而Ⅱ型是L5时最常见的节段动脉类型(n=5;83.3%)。在Ⅲ区,Ⅲ型是L1-L4最常见的节段动脉类型。在Ⅳ区,Ⅳ型是最常见的节段动脉类型,分别为L3(n=44;88.0%),L4(n=42;93.3%)和 L5(n=6;100%)。结论:当将融合器放在Ⅱ区和Ⅲ区时,在OLIF术中操作时发生节段动脉损伤的风险最小。在L3-L5 OLIF操作的Ⅳ区时,需要特别小心。固定钉应固定在L1-L2和L2-L3的下椎体的上缘,以及L3-L4和L4-L5的上椎体的下缘。第三部分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在不同骨密度患者模型中的有限元分析研究目的:骨密度多少是单纯OLIF临床应用的关键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比较不同骨密度模型之间的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通过三维扫描重建了四个模型:完整模型(M0),正常骨密度Stand-Alone OLIF模型(M1),骨量减少Stand-Alone OLIF模型(M2)和骨质疏松Stand-Alone OLIF模型(M3)。对L3-S1正常腰椎模型的L3椎体表面均匀加载竖直载荷500 N(相当于75kg体重的2/3,模拟人体直立状态自身体重对腰椎的轴压载荷),并在L3椎体上表面施加运动力矩10 N·M,来模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等计算工况下的腰椎生物力学特性。评估了 L4-5节段的运动范围(ROM)、骨性终板的峰值应力,融合器和相邻的椎间盘应力情况。结果:不同生理运动过程中的ROM与以前的研究人员报道的验证标准相似。与M0相比,M1,M2和M3模型的L4-5节段ROM均减少,但M3模型中的ROM减少最多。在M1和M2中,骨性终板中的应力分布增加了 7.8%,而在M3中,应力增加了 16.2%。M1和M2的Cage应力增加在8.1%以内,而M3的Cage应力增加高达25.3%,尤其是后伸和右旋转状态明显。与M0相比,其它模型中,L3-4和L5-S1椎间盘应力均随骨量减少而增加,分别达到69.8%和98.3%。结论:不建议在M3模型患者中使用Stand-Alone OLIF技术,因为存在融合器下沉的风险,而对于在各种腰椎运动状态下,M1和M2模型的测试结果相似。L4-5在所有方向上的活动性降低,刚度增加,限制了融合器的位移,对于骨密度T值>-2.5患者行Stand-Alone OLIF可以改善生物力学稳定性,并可应用于临床。第四部分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 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目的:探究单纯OLIF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疗效。评估单纯OLIF对腰椎管狭窄的间接减压疗效,以及对成人退变性侧弯(ADS)患者腰椎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间151例于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脊柱研究中心行单纯OLIF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其中腰椎管狭窄77例,ADS 30例。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BMI、BMD(T-score)、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节段、融合器的长度和高度、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数据。术前与术后随访时采用VAS和ODI对所有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价。腰椎管狭窄患者测量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随访时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椎间盘高度(discheight,DH)、椎间孔高度(foraminal height,FH)、椎间孔面积(foraminal area,FA)、椎管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spinal canal,CSAC)、冠状位椎管直径(axial spinal canal diameter,ASCD)、矢状位椎管直径(sagittal spinal canal diameter,SSCD);ADS患者测量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随访时腰椎Cobb角、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及LL、DH,末次随访评估冠状位、矢状位平衡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7例腰椎管狭窄及30例ADS患者,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最短随访时间为一年。腰椎管狭窄患者:男32例,女45例,平均年龄64.1±10.8(45-85 岁),平均 BMI 为(24.15±2.52)kg/m2,平均 BMD(T-score)为-1.21±1.51,所有患者均未输血,平均手术时间为(77.25±14.2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9.35±15.13)ml,平均住院时间为(8.32±1.33)天,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3.44±1.43)天,手术节段共计97个,单节段57例、双节段20例。L3-4节段23个、L4-5节段73个、L5-S1节段1个。融合器高度8mm:10mm:12mm:14mm分别为1:24:55:17;融合器长度45mm:50mm:55mm分别为9:60:28。ADS患者: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3.5±10.2(43-86岁),平均BMI为(25.27±2.52)kg/m2,平均 BMD(T-score)为-1.51±1.21,所有患者均未输血,平均手术时间为(80.45±14.1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5.25±17.23)ml,平均住院时间为(9.42±1.53)天,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3.84±1.63)天,手术节段共计48个,单节段12例、双节段18例。L2-3节段1个、L3-4节段17个、L4-5节段30个。融合器高度8mm:10mm:12mm:14mm分别为3:17:24:4;融合器长度45mm:50mm:55mm分别为3:35:10。各项观察指标术后与术前相比,术后均明显改善,除DH及FH末次随访较术后一周稍丢失。术中并发症9例,术后23例,1例术中发生节段动脉损伤,1 1例术后发生融合器沉降,对症处理后未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结论:单纯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安全、可行且具有良好的手术疗效。其间接减压的疗效也十分显着,改善ADS患者症状以及恢复脊柱的失衡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提供了一种安全且有效的脊柱微创新的治疗方案,但其大样本、前瞻性远期随访还需继续研究。
张一可[10](2021)在《面向个性化定制的椎间融合器拓扑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临床上,在脊柱融合术中使用椎间融合器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恢复医源性脊柱不稳定的主要方式。由于融合器具有实现术后即刻稳定、恢复正常生理曲度,促进植骨融合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而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上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椎间融合器的规格与患者病理环境的不匹配,使用具有统一尺寸、形状的椎间融合器(多面向腰椎设计)极可能导致术后融合器的下沉、移位、不融合等融合失效现象(如传统子弹头型腰椎椎间融合器不再适应于后路寰枢椎复位融合术),因此融合器的设计问题引起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面向每个患者特殊的病理环境,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融合器结构设计,实现融合器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对促进椎间融合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考虑患者手术方式和融合器植入位置等差异因素,以椎间融合器为设计对象(包括腰椎和寰枢椎),借助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开展了椎间融合器个性化定制设计研究。本文首先借助数值实验数据,采用反演法得到均匀材料等效模型材料参数,建立了可表征腰椎、寰枢椎生理力学特征的反问题简化仿真模型,并模拟人体运动时的受力情况,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该简化模型,对植入的椎间融合器开展拓扑优化设计,在满足植骨融合的要求下,令融合器刚度最大,防止融合器沉陷。通过分析比较设计结果,所得到的新型椎间融合器具有更为均匀的应力分布,降低了融合器沉陷的风险,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个性化定制设计方法。
二、腰椎椎间融合系统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腰椎椎间融合系统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下腰椎上关节突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脊柱椎间融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MIS-TLIF与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与检索策略 |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 |
1.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1.4 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文献特征 |
2.2 文献偏倚风险评估 |
2.3 meta分析 |
3 讨论 |
3.1 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治疗背景 |
3.2 主要结局评价 |
3.3 次要结局评价 |
3.4 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比较 |
3.5 研究局限性的评价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融合器放置位置联合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在骨质疏松腰椎中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模型有效性验证 |
2.2 各运动状态下L4-L5节段腰椎相对活动度 |
2.3 各运动状态下L5上终板的应力峰值 |
2.4 各运动状态下融合器应力峰值 |
2.5 各运动状态下钉棒系统内固定应力峰值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融合器沉降对腰椎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设备与软件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2.2 腰椎活动度 |
2.3 椎间融合器应力 |
2.4 钉棒系统应力 |
3 讨论 |
3.1 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
3.2 椎间融合器沉降后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 |
3.3 影响椎间融合器沉降的因素 |
3.4 有限元分析与展望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三维有限元技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斜外侧腰椎融合术(OLIF)与两种后路腰椎融合术(PLIF、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缩略词表 |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3 围手术期管理 |
1.4 手术方法 |
1.4.1 后入路腰椎融合术(PLIF,以L4/5节段为例) |
1.4.2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LIF ,以L4/5节段为例) |
1.4.3 经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OLIF,以L4/5节段为例) |
1.5 术后处理 |
1.6 观察指标 |
1.6.1 手术一般情况 |
1.6.2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
1.6.3 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 |
1.6.4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
1.6.5 手术节段腰椎融合情况评 |
1.6.6 邻近节段退变评估 |
1.7 统计学方法 |
第2章 结果 |
2.1 三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
2.2 三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 |
2.3 三组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 |
2.4 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腰痛ODI评分比较 |
2.5 三组患者腰椎融合率比较 |
2.6 邻近节段退变评估 |
2.7 术中、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 |
第3章 讨论 |
3.1 O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优势及疗效分析 |
3.2 OLIF技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
3.3 OLIF手术并发症及预防 |
3.3.1 血管损伤 |
3.3.2 神经损伤 |
3.3.3 椎体终板损伤 |
3.3.4 输尿管损伤 |
3.3.5 腹膜损伤 |
3.4 影响腰椎融合率的因素分析 |
3.5 本项研究的局限性 |
3.6 总结与展望 |
第4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OLIF)的发展历程与临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可撑开型Cage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脊柱平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研究进展 |
2.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认识 |
2.1.2 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理 |
2.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机理的研究进展 |
2.1.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
2.2.1 开放手术 |
2.2.2 微创手术 |
2.2.3 腰椎融合术 |
2.2.4 腰椎人工间盘置换术 |
2.2.5 动态内固定术 |
2.3 脊柱平衡研究进展 |
2.3.1 脊柱平衡参数研究现状 |
2.3.2 腰椎融合术与脊柱平衡关系研究进展 |
2.4 创新之处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临床资料 |
3.1.1 诊断标准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中止及脱落标准 |
3.1.5 一般资料 |
3.1.6 主要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改变 |
3.2 手术方法和技术要求 |
3.2.1 手术指征 |
3.2.2 术前准备 |
3.2.3 术前责任节段明确 |
3.2.4 手术方法 |
3.2.5 术后处理 |
3.2.6 内固定器材 |
3.3 影像学参数观察 |
3.3.1 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性参数 |
3.3.2 脊柱-骨盆冠状面平衡性参数 |
3.3.3 测量方法 |
3.4 疗效评定 |
3.5 手术相关情况 |
3.6 随访方法 |
3.7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一般情况与分析 |
4.2 手术相关情况与分析 |
4.3 脊柱平衡性参数数据与分析 |
4.3.1 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分析 |
4.3.2 脊柱-骨盆冠状面参数与分析 |
4.4 疗效数据与分析 |
5 讨论 |
5.1 脊柱平衡的意义 |
5.2 融合手术对脊柱平衡性的影响 |
5.3 两种手术比较 |
5.3.1 手术方式 |
5.3.2 临床观察 |
5.3.3 影像学观察 |
5.4 不足之处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附件 |
(8)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联合小关节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及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不足之处 |
附图表 |
典型病例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腰椎小关节融合术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 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L1-L5 OLIF手术窗的应用解剖及L4-5间隙腰大肌形态关系MRI研究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腰椎节段动脉走行特点及与OLIF手术窗的安全关系研究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在不同骨密度患者模型中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 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一 |
外文论文二 |
(10)面向个性化定制的椎间融合器拓扑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融合器设计的不足 |
1.2.2 融合器的个性化设计 |
1.3 结构优化设计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2 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 |
2.1 拓扑优化理论介绍 |
2.1.1 变密度法 |
2.1.2 移动可变形组件法 |
2.2 优化列式 |
2.2.1 SIMP方法 |
2.2.2 MMC方法 |
3 腰椎和寰枢椎有限元模型组的建立 |
3.1 正常腰椎节段完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1 椎体三维模型的建立 |
3.1.2 椎间盘三维模型的建立 |
3.1.3 基于HyperMesh的韧带建模 |
3.1.4 正常腰椎L1-L2节段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 寰枢椎固定系统反问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椎体三维模型的建立 |
3.2.2 寰枢椎内固定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 反问题简化有限元模型 |
3.3.1 边界反演法 |
3.3.2 反问题简化计算腰椎模型 |
3.3.3 反问题简化计算寰枢椎模型 |
3.4 椎间融合器植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1 腰椎椎间融合器植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2 寰枢椎侧块融合器植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5 设计域植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5.1 腰椎设计域植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5.2 寰枢椎设计域植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6 椎间融合器的拓扑优化设计 |
3.6.1 融合器植入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
3.6.2 腰椎融合器拓扑优化设计与分析 |
3.6.3 固定子弹型边框融合器设计结果分析 |
3.6.4 不同植入位置腰椎融合器设计 |
3.6.5 不同优化方法对OLIF椎间融合器设计 |
3.6.6 寰枢椎侧块融合器拓扑优化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腰椎建模流程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腰椎椎间融合系统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椎间植入材料在腰椎融合治疗中应用的优势及不足[J]. 陈政宇,童洁,李学林,晏怡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10)
- [2]下腰椎上关节突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D]. 唐小勇.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MIS-TLIF与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Meta分析[D]. 冯玉涛.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4]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融合器放置位置联合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在骨质疏松腰椎中的有限元分析[D]. 秦一川.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5]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融合器沉降对腰椎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D]. 郝家齐.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6]斜外侧腰椎融合术(OLIF)与两种后路腰椎融合术(PLIF、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D]. 董巨川. 大理大学, 2021(09)
- [7]可撑开型Cage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脊柱平衡的影响研究[D]. 朱芳洁.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8]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联合小关节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效果评价[D]. 孔晓倩. 山东大学, 2021(09)
- [9]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 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研究[D]. 吴天亮. 山东大学, 2021(11)
- [10]面向个性化定制的椎间融合器拓扑优化设计[D]. 张一可.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