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的学习是让学生通过参加这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本领。
关键词:小学科学 培养学生 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掌握理解知识。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增强亲自探究的欲望,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课改的需要,更是创新教育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必需。它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兴趣的培养,更有利于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学生动手探究的意识,激发探究的欲望。老师可以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
1.图画创设情境。在教学《盘山公路》一课时,课前教师可以准备几幅有趣的盘山公路全景挂图,课堂上让学生欣赏:从山底到山顶,没有直接修成一条直线的斜坡,而是在山间绕来绕去。学生看到后都感到很惊奇——这么美妙。为什么要修成这个样子?为后面探究“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用测力计做实验探究”做铺垫,这时学生渴望继续研究的欲望被调动了。
2.故事创设情境。小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故事中生动的情节能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使你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茅草与锯子》时,讲鲁班到山上去寻伐木材,忽然手指被茅草划破了,渗出了鲜血。他仔细观察茅草叶的边上有一排细小的齿,想,我为何不打制一些边上有细齿的工具,用它来伐木树,这样伐树时不就省时省力了吗?结果他在研究茅草的基础上发明了锯子。学生的兴趣来了,科学探究活动也就开始了。
3.谈话鼓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不会做的部分学生,可以在上课之前悄悄找他们谈话,给他们鼓励,并事先告诉他们实验活动的内容、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和注意什么。上课时请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充当小老师,指导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实验。假如别人不想和他们合作,我建议他们积极为小组准备实验材料,实验结束后主动帮助组长和其他同学整理桌面。这样,学生才能消除对动手操作的恐惧感,增强做好实验的自信心。
二、有效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要到位,不要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芽。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学生的动手实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经常会遇到阻碍,因而教师应该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扫除障碍,使学生扬着思维的风帆不断前进。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有效地指导,确保探究过程井然有序地开展,不能让学生处于无政府状态,感到漫无目的、手足无措,应该让学生在探究中有所收获。在指导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形成安全操作、规范操作的习惯。
如测量水的温度、温度计的使用等,使学生能够形成掌握正确的操作习惯。在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时有的学生说:“我家的香菇棚里有一支温度计,温度一般控制在32度以内;我爸爸在地膜育秧棚里放了一支温度计,温度最高不能超过30度。”把枯燥的知识学习融入有趣的解决生活问题过程,让学生觉得自己学到的东西在生活中是有用的,并能创造和改善自己未来的生活,使学生课堂内的学习与社会、家庭建立一种有机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着眼于学生未来生活的教学理念。
三、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课堂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动手做”的研究环境,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再操作各种材料或仪器来探究,才能从实验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
四、拓展引伸,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我们要打破科学课程就是科学课堂教学的观点,从学生的生活开始,树立大科学课程观,将学生关注的一切都作为科学课程的实施途径和渠道,拓宽实施科学课程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更大的空间里得到自我积累与发展。学生这种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才是我们科学课程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科学教师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条件,适时“导”“拨”,使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启发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发现的全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和探索的需要。
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如果没有实践,探究就无从入手。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在自然中获取知识才是无限的。要重视学生课后有意义的后续活动,使探索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
如教学《蘑菇》一课时,开展调查活动,了解生活中的食用菌,让学生应用在课堂上学习的观察方法观察更多的真菌生物。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学习辨别毒蘑菇的方法,记录在本子上,到学校和同学们交流,避免误食毒蘑菇的事件发生。由此可见,注重实效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孙宝玲 杨宝忠 试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多样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年,01期。
[2]李愉均 高阶思维视域下的小学科学探究性问题串设计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年,12期。
[3]朱金龙 李苑 小学科学教育是社会实践过程[N].文汇报,2009年。
论文作者:宋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学生论文; 科学论文; 操作论文; 实践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