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灵"护航",为成长"扬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论文_ 黄锦标

为心灵"护航",为成长"扬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论文_ 黄锦标

黄锦标 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莲塘小学 广东 广州 510980

【摘要】在教育实践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德育教育备受关注。随着信息化和科技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个人的精神文化享受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德育教育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为了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将素质教育改革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着眼于不同学科教学的现实条件,积极渗透德育教学工作,保障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学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对此,本文以小学数学为分析对象,了解德育教育渗透的相关策略及要求,以期为构建高校课堂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为心灵"护航";为成长"扬帆";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0-177-01

一、引言

作为个人在社会实践以及社会化的过程之中的重要品质,道德以及品行修养尤为关键,老师需要注重教学实践的合理引导以及分析,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积极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之间的完美融合。将德育教育元素融入课堂主体教学环节,保障学生能够主动的接受优秀思想文化的的熏陶和感染,学会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在德育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

二、挖掘素材

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可以发现,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现有的德育教材非常的单一和传统,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不够明确,因此老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以及钻研,抓住教材的宗旨以及人才培养要求,将德育教育元素与不同的知识点相融合,积极的发挥德育教学的引导作用和价值。其中数字案例的应用非常重要,老师可以对不同的数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利用数学知识来加深学生对数学课学习的理解和认知,比如人口稳定增长以及经济增长的具体数字,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多位数的读法以及练习掌握。另外在学习时分秒时老师可以渗透珍惜时间的德育教育活动,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学习圆周率时老师还可以讲解与祖冲之在探索数学知识时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着重介绍祖冲之为克服困难所做出的的奋斗和努力,让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自信心。

素材的挖掘对老师提出较高的要求,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关注不同教学环节的落实要求,积极的解读新课的背景之下教材的新内容、新变化和新要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学生能够获得充足的学习资源。

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我国素质教育明确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极为紧密的逻辑联系,老师需要在坚持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真正的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提高个人的实践动手能力及水平。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广泛性和应用性比较明显,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以及解读,意识到数学知识与个人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保证学生能够形成共识。其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意义重大,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年龄特点,以研究学生的心理为出发点,积极的创设良好的学习范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老师还可以以学生的心理状态为着眼点,分析学生的好奇心,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之中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交往能力,给予学生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以及平台,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程度,从而主动的端正个人的言行举止,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调整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个人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的指导之下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和精髓,提高个人的数学学习成绩。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老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教学开展“今天我是小老板”游戏活动,让三位学生分别扮演小明、小明妈妈和超市老板,小明妈妈给了十元让小明买一瓶酱油(5元)和一包纸巾(1元),最后老板需要给小明多少钱?这种情境在学生生活实践中非常常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简单的判断,最重要的是,在与他人沟通时学生能够意识到礼貌待人、诚实守信的等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四、在评价中渗透的德育功能

在完成主体教学环节之后,老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客观管理的评价。老师的评价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意义重大,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行为模式和体系,老师需要关注道德因素与评价教学实践活动的完美结合,了解教学评价工作的德育承载功能以及作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其中学生的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的评价最为关键,老师需要关注这三大评价板块的完美融合,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自主评价的过程之中学会学习他人的优秀做法和经验。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参与积极性,老师还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他人进行评价,以肯定和鼓励性的评价为主体,积极的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构性评价相融合,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需要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状态以及学习行为,保障评价的客观性和理性以及公开性。当学生完成自主评价后,老师则需要注重后期的总结性评价,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实质条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评价手段及工具来引导和教育学生,以此为依据调整后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意义重大,小学数学是该阶段教学之中的基础性学科,老师需要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结合个人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以及数学知识实现抽象概念向具体概念的有效过渡,让学生在勤奋学习的过程之中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和精髓。老师只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以引导者和鼓励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根据数学知识来实现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充分发挥数学知识的引导作用和价值,掌握数学知识与数学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调整。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区别,老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出发点落脚点,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以及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践行,保障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客观的认知。比如学生在写数学作业时非常容易出现坐姿、握笔姿势不正确以及写字不工整的现象,在批改学生作业时老师可以留下简单的鼓励评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课堂教学时老师需要慢慢引导学生端正坐姿,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六、结语

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之间的结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义重大,老师需要关注多样化教学形式的研究以及分析,着眼于新时代改革背景之下数学教学的核心要求,积极落实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廖国生. 为心灵“护航”,为成长“扬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J]. 新课程, 2017:235.

论文作者: 黄锦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  ;  ;  ;  ;  ;  ;  ;  

为心灵"护航",为成长"扬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论文_ 黄锦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