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嫉恨感”害了你论文

别让“嫉恨感”害了你

作者/李宗厚

每每吃自助餐,总会看到一些个撑得肚子滚圆走路都走不稳的家伙,小孩子是嘴馋贪吃,大人则是另一种情况,他们的解释是“花了钱,既然随便吃,那就能吃多少吃多少,要不然就赔了”。还有的说“我不吃就被别人吃了,我少吃一口别人就多吃一口,与其被别人吃,不如我自己吃”。其实这些说辞都指向一个意思:宁愿自己撑得难受,也决不能便宜了别人。

与“不能便宜了别人”相提并论的还有“见不得别人比我好”,后者比前者更有杀伤性。

去年冬天,我们这个楼道一户人家的暖气不热,经过两次报修解决效果他不满意,他索性就搞起了破坏,扬言:我家不暖和,你们谁也别想暖和。

不得不说,现在匪夷所思的人太多了,他们的思路是:老子不好,你们谁也别想好,要不好,大家一块不好。这样,我就“好”了。

从心理学角度看,当别人比自己好时,内心生出一丝落寞是正常的,这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的表现,特别是当身边的朋友比自己成功时,这种挫败感更强。适当的挫败感可以产生激励作用,在面对困难时敦促人前行,但过度的挫败感则会引爆人性的丑恶。

其次,社会资源匮乏催生嫉妒心泛滥。中国古代是集权制度,只有越靠近皇帝,权力才越大,资源越丰富。当时,靠近皇权最直接的、最公平的道路就是通过科举做官,但机会也是有限的。如果别人比自己强,自己当官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只有比掉对方,才能飞黄腾达。

首先,中国社会看重“关系”的习惯影响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作为一个互依型社会,人的地位和对自我的认同,一部分来自和别人的比较。通过比较,知道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分工。因而,当被比较对象的社会地位提升了,而自己的现状没有改变时,这种落差感就会更加强烈。

相比而言,亚洲人,特别是我们国人,这种挫败感比其他民族更强烈。

最后,比较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想必不少人在儿时都有一个非常讨厌的“朋友”——“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不仅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追赶上他。也就是说,自己的努力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这就促使人们在长大后,遇到比自己过得好的人,嫉恨感便油然而生了。

到了现代,人口暴增导致医疗、教育等资源相对匮乏。在这种大环境下,别人的好意味着自己的资源可能被他人蚕食,因此,见不得别人好的心理就愈发明显了。

长江部分地区缺水现象较为严重。长江流域现状河道外多年平均经济社会缺水量约33亿m3;其中四川盆地腹地、滇中高原和黔中、湖南湘南湘中、江西赣南、汉江唐白河、湖北鄂北岗地等是长江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质性缺水状况严重。

嫉恨感、不平衡感是人心里的“雾霾”,一天不将这雾霾扫除,你就无法真正开心。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杂志(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5561,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21-1588/R)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公开出版物。本刊由沈阳军区总医院主管、主办,以国内外从事创伤与急危重病等相关学科的广大临床医师为主要读者和作者对象;以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注重传播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救治中难点、热点的争鸣讨论为重点;以促进和提高广大临床医师救治水平为办刊宗旨。本刊为ASPT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期刊,由中国知网(www.cnki.net)、万方数据(www.wanfangdata.com.cn)等全文收录;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实用性及可读性。

健康是追求,安全是保障,“香味”是享受,这是孙宝国开启肉味香精研究之路后,追求的又一目标。1995年前后,“味料同源”成了他研制肉味香精时追求的新目标。

摘自《别让受害者心态害了你》

标签:;  

别让“嫉恨感”害了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