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模式下的《华南虎》之教学与品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华南虎论文,模式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背景说明】
所谓“20+X”,是根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总原则,以“转型传统课堂,建构生本课堂”为根本指向而对一堂课所做的时间划分原则,意即在一节课中,教师在简单导学和明确任务、目标后,至少要让学生自主学习20分钟的时间,然后再由教师用“X”分钟(0≤X≤20)时间,根据学生“先学”的情况来进行“后教”。
“20+X”更是以“2”、“0”的谐音“erdong”,喻示从“你动”到“你懂”,以“X”代表的“xue”,来强调学生的“学”,意即课堂必须“以生为本,以学为先”——这是“20+X”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意义。
一、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原生态的展示课。
生:哪一课?(下面有些许骚动,但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师:我们这堂课首先从一副对联(也是俗语)谈起。那就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教师板书这副对联)
师:有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这副对联的意思?
生:这副对联的意思大概是:画老虎的表面很容易画,但是画老虎的“内在”很难;认识一个人的表面很容易,但是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非常难。
师(惊讶):你一下子就知道了这副对联的意思。正如你所说,这副对联里的“皮”和“面”指的是表面现象,“骨”和“心”是“内在精神”。好,有了同学们对这副对联的理解,我们就借助这副对联,一起走进牛汉先生的《华南虎》,看看作者是如何画虎和画人的。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插评】以一副对联导入教学,构思很新颖。另外,这副对联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在后面的对联设计中,它也是学生设计对联的重要依凭,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设计,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师(投影第一个学习任务):
小组内口头识记课后字词,然后在组内自读课文,读准、读顺。小组推荐同学上台展示。
(生1自愿上台展示)
生2:生1读得比较顺,但是没有读准,“栅”不读“shān”应读“zhà”。
生3:还有“怯”,应读“qiè”而不读“què”。
(师板书这两个字)
师:这个小组的合作要加强,虽然做到了读顺,但在读准上还要下工夫。现在,请同学们记住这几个容易读错的字,把这首诗歌再齐读一篇。
【插评】这是一个预习环节,“20+X”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可以将预习活动内化到课堂环节之中,和课堂各个环节合成整体并最终形成课堂的内力。
二、自读课文,用语文描写文中形象
师:同学们初步读通、读准了课文。接下来,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再读熟课文。小组内按照示例,合作完成成下面两个任务(投影):
1.画虎:先画“皮”再画“骨”。
2.画人:先画“面”再画“心”。
画物(水泥墙、铁笼):先画“皮”再画“骨”。
皮:这是阻碍老虎出笼的水泥墙、铁笼;骨:这代表“困难”。
(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展开讨论交流,要求每位学生在组内发言,而且要把发言由组长记录在讨论本上)
第三组代表交流:这是桂林动物园里的一只趾爪破碎的老虎。
师:找到了一两个关键词。不错!
第五组代表交流:这是一只安详、健壮、关在铁笼里的老虎。
师:找到了三个关键词。很有心。
第八组代表交流:我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完整,可以概括更全面一点:这是一只被关在桂林动物园铁笼里的、安详的、悠悠摆动着尾巴、趾爪破碎而又健壮的、在墙壁上抓了一道道血淋淋的沟壑的老虎。
师: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得非常有成效,几乎是全面地画出了老虎的“皮”。那么老虎的“骨”,到底是什么呢?
第二组代表:老虎代表坚强不屈。
第六组代表:象征追求自由的、高雅的形象。
师:我相信其他组的同学也一样,据文中的关键词触摸到了老虎的“骨”。那么,围观老虎的人呢?首先要明确,围观老虎的人有几类?
【插评】在引导学生为老虎画皮画骨的教学环节中,执教者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答题,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最短时间内高效掌握文本内容,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除此之外,还为下文对联的撰写做好了铺垫。一举三得,妙哉!
生(齐说):三类,一类是观众,一类可能是饲养员,还有一类是“我”。
师:真会发现。看来,对于这三类人的区分,你们是了然于胸的。我们现在来概述前两类人,可以换一种方式,直接将“皮”和“骨”用一句话“画”出来。
第七组代表:这是一群叽叽喳喳、厉声呵斥并用石块砸老虎的十分无聊和麻木的观众。
师:一步到位。有了前面的铺垫,你们组概括得十分准确。
第一组代表:这是一群捆绑老虎、拿着锯子锯老虎的残忍者。
师:你们的概括说明集体合作的力量确实是巨大的(探讨的结果越来越全面了)。有小组愿意尝试来画“我”吗?
第十二组代表:“我”和观众、饲养员是有区别的。“我”只是旁观者,没动手。
第九组代表:知错能改。
第八组代表:将心比心。
师:“将心比心?”能再说得明白一点吗?
第八组代表:就是“我”能设身处地为老虎想。
师:综合几个小组的见解,对“我“这个形象的感知就全面了。
【插评】学生能说出“将心比心”是一个很重要的课堂生成点。它说明学生对“我”和老虎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个认识并不清晰。这个时候,执教者可以抓住这个词进一步挖掘,以便为下文主旨的理解打下基础。但可惜的是,教者并没有继续深挖,而是匆忙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然后在后面的质疑环节又再次把这个词提出来讨论,这就明显走了弯路。
三、说说对老虎、人、物各怀什么样的感情后,再齐读课文
师:在感知了各个形象之后,你对这些形象分别怀有什么样的感情?
第五组代表:对老虎同情、钦佩、赞美。
第七组代表:对观众讨厌、憎恨。
第二组代表:对“我”是先恨后敬。
第六组代表:对“饲养员”是憎恨。
师:同学们都较为准确地表达了自己对各个形象的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这些感情用朗读传达出来。
(生齐读)
四、听老师读
师: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课文中形象的印象和准确地把握感情,请允许我为大家朗诵一遍(配乐《大梦敦煌》)。
【插评】对诗歌教学而言,读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但纵观这节课,读却有所欠缺,形式上只有学生的齐读和教师的范读,明显有些单一。其实,在学生畅谈对不同对象的情感时,就可以让他们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诗句并作有感情的朗读,然后由教师对其中的一些重点字词进行再次分析,并指导他们进行二次朗读。
五、用“对联”的形式来概括文中的形象
师:想必同学们还沉浸在对老虎的赞美、对观众的憎恶之中吧?我想,我们不仅要把这种感情融入在朗读之中,而且还要把这些感情和对这些形象的认识融入到精练的文字之中——用“对联”的形式来概括文中的形象。
①上:可怜可笑观众;
②上:老虎腾空显傲骨;
③上:观众呵斥、掷砸、劝诱、显绝望;
(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讨论,并在黑板上交流展示)
①第一组代表:可赞可叹老虎。
第二组代表:可歌可泣老虎。
第十组代表:不屈不羁老虎。
②第九组代表:牛汉羞愧望自由。
第四组代表:观众无知露可耻。
第三组代表:观众呵斥露无知。
③第二组代表:老虎不理、不睬、不转露高傲。
学生评价:
生1:第一、二组的“下联”不正确。因为上下联同一位置有相同的字。
师:很好,你掌握了对对联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则。
生2:第四组所对的下联也不太恰当,因为“无知”和“腾空”词性不同,词法结构也不同。
(这时,下课铃响起来了,学生还意犹未尽)
六、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课后再思考还有没有错误的“对联”,并指出错在哪里。
2.请同学们尝试根据课文内容自拟对联,也可在老师出示的“对联”基础上再从不同的角度对“下联”。
一、继续用“对联”概括文中的形象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在“对联”中感知文中的形象。
(大屏幕投影上节课学生所拟的“对联”和学生的评价)
(学生阅读投影内容,然后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
交流展示:
第三组代表:我们小组认为第一组和第二组所对的下联可以把“可”字改成“足”字。
师:不错,很有悟性。
第八组代表:我们认为第四组同学的下联不太恰当的原因是,“无知”和“可耻”都是“骨”,而老师你出的“老虎腾空显傲骨”中“显”字以前写的是“皮”,所以可改写为“观众诱惑露可耻”。
师:我想,掌声已经告诉我们,这组的同学表现得相当好。有同学对第三副对联的下联发表意见吗?
【插评】教者此处的点评过于简单,这是课堂上出现的生成,应该有效利用,教师可对第八组代表所展示出来的优点进行点评,也可对其暴露出的缺点(比如没能认识到第四组代表所对的下联存在着词性和词法结构与上联不尽相同等不足)进行评析。
第十二组:我们觉得“不理”“不睬”“不转”不能和“呵斥”“掷砸”“劝诱”相对,它们的词法结构不一样。
师:这组同学有功底,也非常仔细。
师:有同学愿意尝试借助文中关键词语来对出下联吗?
(小组内思考、讨论)
第五组代表:老虎拂动搐、腾空,露不羁。
第八组代表:我们认为把“不羁”换成“不屈”也可以。
师:还有要发言的吗?
(瞬间安静)
师:没有了?那请同学们接着展示自己创作的下联。
第一组代表:我们对的是第二副——“牛汉羞愧悟自由”。
第五组代表:我们组又拟定了三副下联。对第一个上联的是“有悔有愧牛汉”和“知耻知愧牛汉”。对第一个上联的是“观众欺侮露庸俗”。
第三组代表:我们对的是第二联——“观众扔石现残忍”。
师:还有小组愿意展示自己的成果吗?
师: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老虎”和“人”的形象,抓关键词也抓得非常准确而精妙。老师不才,也写了几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幻灯片出示:
①可怜可笑观众;足赞足叹老虎;
②老虎腾空显傲骨;牛汉离园悟灵魂。
③观众呵斥、掷砸、劝诱,显绝望;老虎拂动、抽搐、腾空,露不羁。
(学生们看了“参考答案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生无质疑)
师(惊异):我补充一个问题一上节课有同学说“我”能“将心比心”。我觉得“将心比心”有两种意思,一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二是自己和别人处于类似环境。同学们认为,“我”可能属于哪种情况呢?
生:设身处地地为老虎想。
师:“我”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所以我觉得这种情况是可能的。那么,有可能是第二种情况吗?
(生茫然)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大屏幕投影)
此诗写于1973年6月,那时正处在“十年动乱”中。诗人牛汉当时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被囚禁着的华南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触动了他的诗情。回到干校的当天,他就写下了这首情绪激愤的诗。
师:现在请各组发表自己的意见。
众生:第二种情况。
师:既然大家一致认同,那就请一组的代表用洪亮的声音给大家做一个梳理。
第六组代表:我们倾向于第二种——从所提供的资料来看,我们感觉这个“湖北咸宁干校”就是“铁笼”,而“我”就是被关的“老虎”。这也是“我”为什么羞愧地离开的原因。
【插评】对于这首诗主旨的理解,教者和学生已经很完满地完成了两个层面的解读,如果再提升一下,也是可以的。如:“毋庸置疑,作者是痛苦的,同学们,谁来概括一下,作者的痛苦来自哪些方面?”学生的回答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1.为老虎的命运而痛苦;2.为自己有着和老虎相似的命运而痛苦;3.为生于一个没有自由、备受屈辱的冷酷世界而痛苦。对于最后一点,经过教者点拨,学生是可悟出的。
三、“对联”结尾
师:第六组的代表答得没错。诗人牛汉自己也说过:“‘文革’期间,我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写的那些诗,如果把它们从生活情境剥离开来,把它们看作是一般性的自然诗,就很难理解那些诗的意象的暗示性与针对性,很难理解到产生那些情绪的生活境遇。”
这真是言为心声啊。俗话说,“诗言志”,诗人从华南虎的遭遇及其表现中,领悟到了即使在逆境中也要追求自由,也要和命运抗争,也不能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道理。最后,我们以一副对联来结束全文:“滴血趾爪笼里苦;苍莽山林心中梦。”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副对联,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去拼搏。
自学为先简约前行
邓老师的这节课,是“20+X”课堂模式下催生出来的一节别具一格的诗歌赏析课。“20+X”课堂模式中的“20”和“X”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具体时间的支配上,两者应该是互有渗透的、互有交叉的。下面,就以邓老师《华南虎》的教学为例,谈谈个人对这种模式的理解和思考:
1.一线串珠的授课方式
这节课采用的载体是对联,对联在课中的作用有这样几点:(1)导入;(2)“画”虎和“画”人的格式依据;(3)主旨讨论的重要载体。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联在整堂课中是一以贯之的,其作用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整堂课随着师生之间对对联探讨的逐层深入,诗歌的教学也如影随形,渐入佳境。因此,就课堂结构的处理而言,这种授课方式无疑是有效的。
再从内容上来看,“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副对联的引入也是成功的。这一对联,巧妙地融合了描绘外形和揭示内涵的双重框架——“皮”和“面”,“骨”和“心”。而这又和诗歌的两大要素“意象”和“情感”是相一致的。对于一首诗而言,我们首先接触的是诗歌内容所展现的意象,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领悟情感。邓老师根据对联所设计的课堂,又正好是沿着这个方向前行的。第八组同学代表的话(“我们认为第四组同学的下联不太恰当的原因是,‘无知’和‘可耻’都是‘骨’,而老师你出的‘老虎腾空显傲骨’中‘显’字以前写的是‘皮’,所以可改写为‘观众诱惑露可耻’”),是本堂课中最有价值的一句回答。这个回答一方面反映了该组同学对对联组成部分关系及内容的深刻分析,另一方面显示出他们达成了教师进行该教学设计的教学目的——即通过对对联的反复撰写,使学生完成对诗歌意象的概括和情感的领悟。事实上,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对老虎、围观者和“我”的形象描述及对感情的描述,也正是得益于这副举重若轻的对联。
当然,就这一节课而言,“对联”是载体,是教者所借的外力,而外力过大,往往会消解内力,这是仿效学习者必须注意的一点。
现在,我们回到“20+X”的课堂模式中来。这堂课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应用这种课堂模式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课堂结构要优化”:毋庸置疑,对于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设计,但是,对于自己的设计进行反复优化,应该是教师精益求精的不二选择。所以,我们应将时间用在刀刃上,习惯性的起承转合、铺路架桥可能都要省略,而类似于这种单刀直入、直逼中宫的教学设计却成为上佳之选。
2.去芜存真的授课理念
这是一堂诗歌教学课,但感觉又不太像。诗歌常用的一些教学程序,如作者的交代、文学常识的介绍、相关诗歌知识的补充、诗歌结构的分析、字词的赏析、主旨的感悟等,在这堂课中都被大大简化甚至被取消,但如果仔细去分析,你又会发现这就是一节诗歌赏析课,而且一些重要的教学环节并没有少。首先有贯穿全课的意象的描述和情感的感悟,其次还把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分析,当作了本节课的重点。教者对学生自拟对联提出的三个要求,可以概括为:(1)结合文本;(2)辨析词语;(3)多重角度选词。这不就是我们平时所进行的字词讲析吗?不同的是,我们的方式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记为主,而邓老师却将主动权全部交到了学生的手中。结果怎样呢?应该说是相当好——学生们主张将“可”字改成“足”字,将“无知”改成“诱惑”,将“不羁”换成“不屈”等,真可谓是思绪泉涌,高招迭出。美中不足的是,对于诗歌主旨的第三层含义最终未能揭示,作为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读”在本节课中也略显单一。
3.“语”“文”双修的思维模式
“语文”二字可理解为“语言”和“文字”,也就是说,“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加起来才是语文素养。而在实际教学中,语言训练往往被忽略。但在这堂课中,邓老师采用了一种“语”“文”双修的思维模式——先说后写再说,在说中悟,在写中悟。具体而言,要求学生用语言描绘老虎的形、人的形以及对老虎和人的感情,这些都是用学生说的形式来完成的——说的形式则多种多样,有小组讨论、小组推荐代表发言、质疑发言等。在用对联来描绘老虎和人的形与神这一环节,教者采取的是先写后说、说了再写的形式。
总而言之,“语言”和“文字”相结合的训练在这节课中得到了重视和加强。这种思维模式的好处,在于它遵循了人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即从现象到本质的递进思维模式。语言的表述和文字的表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作者将这一关系运用得天衣无缝,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课堂设计精细化
从“20+X”这一课堂模式来分析,这堂课给我们的启示还有:课堂设计要精细化。“20+X”这种课堂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语”和“文”的双修也正好与之吻合,因为无论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是对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最终都要在学生的活动中体现。“20+X”模式对学生自主能力、自学态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课堂设计才要更加精细化。因为在实际教学中,当时间掌握在学生手中时,其效率有时会偏低。在“20+X”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最低活动时间是20分钟,上限应该控制在30分钟,以便至少给老师留15分钟时间,否则,“20+X”就与放羊式教学无异了。这样一来,教者就应抓住自主活动这一环节,对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节奏、内容等进行精心规划并严格执行,以避免时间的无谓损耗,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总而言之,邓政阳老师的这节课,看似随意,其实设计精心;看似简单,其实包罗万象;看似轻松,其实行进艰难。它也许不够完美,但却是师生共同演绎的一段语文“本真”之舞。一堂课能还语文课堂之原味,让学生得母语学习之真谛,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