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论文_安昱澄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论文_安昱澄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关于国家电网的运维工作是国家电力公司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建设性任务,国家电网的大规模检修将打破国家电网在以往检测维修过程中所遵循的管理模式,这就需要对配电系统开展集运行和维修于一体的管理模式,以提高配电系统运行和维护的专业化水平。配电体系的自动化管理涉及电网的全面改革,通过准确的评估来规避风险,并积极采取措施以应对自动化管理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这样才能使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实用性运维得以实现。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实用化;运维

国家电网企业是我国电力行业的主要企业,电网企业的发展关系着电力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紧密联系。电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全面贯彻国家发展目标,逐步树立自动化发展目标,构建自动化发展系统。对电力企业自动化运作情况分析和调查,发现在其当前的系统维护管理中,由于电网复杂性和管理方法等弊端,影响到运维管理效率和质量。

1传统电网模式与“大检修”模式比较

1.1传统电网模式的特点

分散化管理是国家电网的传统生产模式,主要表现为同一级别的管理部门众多,且管理部门主要基于不同行政单位设立,但是在这些电网公司中分工过于明细,这就使得配电系统的运维效率变得很低,无法满足当前的运维要求。同时在电网公司中管理机构的组成也较为复杂,各部门中重复配置现象比较严重,这就难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不能满足电力发展过程中运维机制的要求。

1.2“大检修”体系下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大检修”模式是以实现运维一体、检修专业化作为建设的核心,各省往往在省级范围内成立检修公司,而地方的检修公司常按照等级归属为电网的一体化运作服务。通过对原有输电区、城区电网供电部门以及检验维修区等不同分区进行变电整合,组建成专业水平的检运维团队。同时还要设立综合技术工作组,专门负责输电运行检测、配电运行检测、变电运行检测等,为了适应配电系统不断扩充的规模,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维业务还应向外包方向发展。

2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应用关键因素分析

2.1面向应用需求的功能定位

配电自动化系统具备数据采集、操作与控制、拓扑分析、停电分析等基本功能和状态估计、潮流计算、自愈控制等十余项扩展功能。系统建设紧贴生产实际,以解决应用需求为根本目标,不应追求横向对比而求大、求全、求新。湖南省电力公司长沙河西试点工程就突出满足基本功能和亟需解决的生产需求,为系统功能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应用基础。

2.2信息交互及共享

配电自动化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横向信息交互非常紧密,需与EMS、PMS、GIS、营销、用电信息、生产抢修平台及95598等系统信息交互,实现实时、准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交互和共享。例如,配电自动化系统需从地调EMS系统交互高压配电网模型、网络拓扑、变电站图形、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等信息,从GIS系统交互中低压配电网络图、电气接线图、单线图、地理图、线路地理沿布图、网络拓扑等信息,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获取公用配变、专变及户表相关信息,从PMS获取中低压配电网模型、相关设备参数、配电网设备计划检修信息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基础数据质量

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一致性水平将直接影响系统功能的在线应用水平和用户对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判断和控制能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数据包括纵向经实时通信获取的终端设备信息和横向经信息交互总线获取的其他业务系统信息。当前,配电终端固有的数据采集误差及有待提升的终端在线率对实时数据质量造成了影响。有待清理优化的全局信息、参数维护流程及有待全局统一规范的信息模型及编码尚未完整实现“源端唯一、源端维护、全局共享”,对横向信息交互及共享造成了一定影响,不利于提升信息的全景应用水平。

2.4系统可靠运行

配电自动化系统纵向上是一个由主站系统、子站和终端设备、通信网络构成的实时整体,横向上与PMS、EMS等业务系统紧耦合。系统的可靠运行是实用化的基本保障,任一环节发生故障或异常,都会对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甚至导致发生电网运行风险。

3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工作有序开展

3.1树立科学化管理目标,提高“三遥”率

电网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①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一个满足自身发展和运维工作的目标,把目标作为企业和人员的发展导向,保证运维工作有序开展。②建立在目标基础上,企业要注意“三遥”问题,保证“三遥”效率,掌握“三遥”利弊,结合配电系统的实际地区建设情况,对其进行定位,结合不同种类电力系统结构,结合其供电特点展开统计工作,依据地区实际情况,在配电网体系明确一个主要关键点,把高级应用增加到配电网系统中,避免随意修改现象发生。高级应用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满足配电网实际运作需要,但是为了保证高级应用合理性,实现企业经济发展目标,需要加以关注电网在改造和建设施工时,不同设备的检测和勘查,确保现场可以实现高级应用目标,结合现场实际需要,设置高级应用类型,保证财务支出合理性。结合电网信息总量,构建满足自身发展主站。

3.2增加对遥控操作关注,避免分工混乱的事件发生

对当下配电网系统运作情况继续分析和研究,发现其存在一个较大问题,工作人员在遥控操作时较为谨慎,遥控操作专业性不高,降低了运维效率。就遥控操作来说,在实际操作时,需要保证对其展开快捷操作,才能保证操作时效性。为了保证遥控操作合理性,在配电建设和改造时,对各个部门明确分工,保证不同界面工作人员之间及时交流和沟通,了解电力调度工作流程,使配电系统进一步融入系统,增加自动化操作运作效率。

结束语

随着配电自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式各样的问题还会相继出现,只有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完善配电自动化体系,才能保证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机制进入到实用化、自动化应用阶段。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实用化运维管理问题形式依然严峻,这就给我们提出更多的要求,不断加强员工的业务素质,完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鹏,胡娟,刘鹍,等.浅谈提升城市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设备上线率的方法[J].电源技术应用,2013,2(2):5-8.

[2]杨奇逊.配电网自动化及其实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29(1):1-5.

[3]印永华.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技术和设备[J].电气制造,2010,1(1):1-6.

论文作者:安昱澄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论文_安昱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