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工建筑施工相关技术分析论文_梁海荣

广宁县水电工程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对国内基础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利水电事业作为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对于其施工技术的控制与管理越来越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在水工建筑施工中,应充分发挥技术应用,并在施工中严格加强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本文分析了水工建筑施工技术条件,并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某地水工建筑施工流程,从而对当前水工建筑施工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具体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施工技术;管理

0 引 言

水工建筑是在需要的河流适宜段修建的不同建筑物,具有控制与支配水流的作用。水工建筑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受各地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对社会经济有巨大影响。因此,当前国家各部门对水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技术应用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为人民生命财产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 工程概况

本标段位肇庆市境内的水库大坝枢纽工程,工程等别为 IV 等,主要建筑物为 4 级,次要及临时建筑物为 5 级。该地区呈低坡丘陵地貌,丘陵多分布在西、北部,该段工程包括坝体土方工程,土砂回填,水泥搅拌桩连续墙,坝体灌浆,溢洪道工程,C20混凝土挡土墙,抛石护底等。大坝枢纽平面布置图见图 1,大坝剖面图见图 2。

2 工程施工布置

本工程对外交通较为便利,施工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可利用原有道路到达施工现场为便于通行,在生产桥边跨及桥台拆除前,须搭设施工便桥、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生产桥以及原有道路的安全与维护。在生产、生活区,主要道路必须硬化,路宽为4 m,路面高出地面 50 cm,道路两侧均须开挖排水沟,办公和生活区内次要道路宽度≥1.5 m。本工程混凝土总量约为 393.2 m 3,必须搭建混凝土生产系统,所有混凝土都必须先在工地试验室试配,加工场和生产区及预制场布置在原有道路一侧的空地上,所有临时设施场地外侧搭建简易钢围护遮挡。

3 主要项目施工措施

主要项目包括土方开挖及填筑、排水棱体、坝体灌浆和钢筋工程。

3.1 土方开挖及填筑

3.1.1 准备工作

施工前,详细了解工程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根据测量控制和测设资料,测放出土方开挖工程的开挖线。之后进行场地清理,场地清理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包括永久和临时工程、料场、弃土场子等。

3.1.2 土方开挖方法

主要有 3 个步骤:

1)防洪堤开挖清基第一步为清除表土,清除表土的厚度,按设计进行,大堤堤身位置的林木需用人工移植和砍伐,树兜用推土机推掉或用人工挖除。

2)之后修整建基面,清基厚度为30 cm,对于表层杂填土堆积厚度差异较大,伸入建基面以下的杂填土清基后形成的建基面平整性差的部位,包括凸出高包铲削、深坑换土回填等。

3)第三步进行护脚墙基槽开挖,按设计图规定的轮廓尺寸和基底高程进行开挖,在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

3.1.3 坝体填筑

土坝与土堤是以土料筑成的水工建筑物,必须重视土方回填质量。堤坝土方回填之前必须进行基础清理。清理范围应包括堤(坝)身、戗台、铺盖等基面。并超出设计边线外 0.3 ~0.5 m。堤坝基础清理后,需在首层铺土回填之前进行平整压实。上堤土料必须进行土工试验和辗压试验,并通过试验按照压实度≥92% 的指标确定黏性土的设计干密度,土料含水率与试验得到的最佳含水率偏差≤2%。砂性土压实后的相对密度≥0.65。填筑作业面应分层填土、统一辗压,并及时进行整平作业,辗压施工应根据辗压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每层铺料厚度应控制在 20 ~25 cm,且土快限制粒径 <8 cm。在堤身土方填筑时,一定要进行堤身沉降观测和外坡地基位移观测。

3.2 排水棱体

排水棱体工程,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施工时,要在坝底的回填面上先铺一层土工布,土工布要达到250 g/m 2,再回填上一层20 cm厚的粗砂,然后铺20 cm厚的卵石,再用人工在上面用干砌石到设计高程。

3.3 坝体灌浆

土坝充填灌浆施工工艺为:测量→桩机定位→钻孔→冲洗清孔→孔口预埋护壁套管→下导浆管→设置阻浆盖→制浆→终孔→封孔→桩机位移。灌浆孔分二序造孔,孔径和孔深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应深入残积砂质黏性土 2.0 ~3.0 m。灌浆的泥浆稠度,水灰比大致控制在3∶1 ~ 1.5∶1,在大吸浆地段,可根据可灌性掺加掺合料或细砂加大浆液的浓度。灌浆开始先用稀浆,经过 3 ~ 5 min后再加大泥浆稠度,灌浆压力一般应 <0.05 MPa,如泥土较密实难进浆,可适当加大压力。灌浆应按顺序进行,在第一序孔浆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孔施工。先进行背水坡的钻孔和灌浆,后进行迎水坡的灌浆施工。每一序孔均要求复灌一次,复灌间隔时间≥2 d。复灌时把导管拔高1 m,泥浆搅拌时要做到每桶泥浆搅拌一次,不得边进泥边出浆。每孔灌完后,待孔周围泥浆不在流动时,将孔内浆液取出,用含水量适中的黏土球分层回填捣实进行封孔。没孔的灌浆过程都应做好现场详细记录,作为验收的依据。

3.4 钢筋工程

本工程钢筋制安主要用于溢洪道、箱涵制作和消力池、输水涵的制作等。根据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放样,将钢筋进行加工、调直,钢筋采用人工绑扎,现场接长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按施工规范规定的标准进行控制。垂直插筋,除绑扎外,再用电焊搭接牢固。钢筋架立底层钢筋保护层采用预制混凝土垫块,面层钢筋用同标号的预制混凝土撑柱或钢筋支撑进行控制,灌注桩钢筋保护层采用带孔的预制混凝土块控制,侧面钢筋控制保护层用带铅丝的混凝土垫块或圆钉固定。

4 水工建筑施工中的相关技术分析

4.1 土石坝防渗加固技术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土坝防渗加固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水库的土坝很容易渗水、潮湿,从而导致土坝渗漏、变形,对水库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可以对土坝的变形与渗透进行有效处理,通过坝体劈裂灌浆来形成一种防渗体。根据土坝的实际情况来对灌浆孔进行安置,并沿着坝轴线来设置主排孔,副排孔放置于坝轴线上方1.5 m的地方,分开设置,保持间距为 3 ~5 m,最终将灌浆孔穿透坝体,到达坝基,形成防渗体,从而使其保持坚固与稳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渗漏现象出现。

4.2 施工导流技术

施工导流技术是一种特殊的防护工程,其可以更好的保证水工建筑建设的质量,通过修筑围堰来减少河道面积、加快流速及增大流量。在进行围堰建设时,应全面考虑其抗冲性、稳定性,以及各种环境与地形的影响作用,并做好各种配合工作,从而保证水利工程进度与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4.3 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运用的好坏对水工建筑施工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影响,其可以很好的加固水工建筑物,保证建筑物质量。在水工建筑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方向及锚固的深度来对基岩施加预应力,从而优化了基岩的受力条件,发挥锚固效果。预应力锚固技术主要有锚束与锚孔两种范围,锚束是预应力作用的基础,锚孔是放置锚束的钻孔,锚束可以使基岩更好地承受负荷。

5 加强水工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工程能否顺利完成,做好施工技术工作,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顺利的实施,制定行之有效地施工组织计划和施工技术规程,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考虑水利水电工程的每个环节,需要严格技术安全交底,做好施工交接工作,并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监督检查和管理。

6 结 语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不断增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成本高、科技含量水平高、质量和工期要求严格,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有一个严密、高效、全局化的施工管理方案,根据工程性质、施工条件、设计要求的不同,分别制定、研发多种施工技术方法、方案,同时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安全,从而保证水工建筑施工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佳云.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的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2015.03

[2]杨静明.水利水电工程常见施工技术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0

[3]胥毕远.水工建筑施工相关技术分析.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8

论文作者:梁海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探讨水工建筑施工相关技术分析论文_梁海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