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利芳[1]2003年在《基于中美比较的ERC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科技竞争力已经成为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各国都在采取措施以提升其科技竞争力。ERC计划是美国在1985年首先提出的,是美国提升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美国ERC由NSF出资举办,其动力来源包括政府、大学和工业界。ERC将研究、教育和工业合作作为其叁大使命。ERC强调要面向解决重大复杂的工业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工程教育质量,改变工程教育文化,培养出适合工业界需要的人才,同时促进跨学科的成长,进而提升美国的科技竞争力。 我国在借鉴美国ERC经验的基础上,于1988年开始了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我国ERC对于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工程研究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定位不准确、机制不完善、对教育缺乏重视、支撑体系不完备等。同美国ERC的成功相比,我国ERC则显得缺乏活力、后劲不足。 本文评介了美国ERC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详细分析了美国ERC的教育计划和工业合作计划,在借鉴美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ERC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构建了问题导向的ERC发展新模式,阐述了新模式的重点及实现机制。该模式结合中国实际亦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将研究、教育、工业合作作为其叁大使命,在资金、政策、人才投入的支撑条件下,产生出了适合工业界需要的人才和新的技术、知识,使得政府、大学、工业界的协同作用得到发挥。新模式可望对我国ERC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发。
冯国平[2]2009年在《跨国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跨国教育是指各种跨越国界实施的教育学习计划或服务,其学习者所在国家和颁发证书机构所在国家不同。跨国教育活动既可以发生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可以面向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但其主体无疑在前者,因而跨国高等教育和跨国教育基本是同义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跨国高等教育,但统一用跨国教育这一术语(除非引用他人的研究)。跨国教育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伦敦大学面向校外学生的“外部系统”(External System)在英国的殖民地国家举办考试。但是随着全球化过程的深入,通信交流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和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营利性教育机构、公司、专业团体等进入传统的教育领地,还有本身具有跨国扩张特点的虚拟课堂、网络课堂的出现,使跨国教育进入了崭新的加速发展阶段。跨国教育兴起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冷战结束后,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从政治、军事竞争转移到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教育的经济功能,即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劳动力从而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使传统的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之相比黯然失色,教育的商品属性得到彰显。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的商品化、私有化、市场化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潮流。跨国教育就是在这样一个教育领域的各种边界日益模糊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跨国教育在中国主要以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存在。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出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后,中外合作办学经历了从发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的探索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与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颁布后的规范管理与稳定发展阶段。跨国教育一方面满足了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引进新的课程计划和内容,使其更多样化和灵活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跨国教育机构鱼龙混杂,甚至一些骗子机构混迹其间,严重影响了跨国教育的声誉和学生的利益。因此,加强对跨国教育这一现象的研究无疑对中国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文献查阅与材料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践,提炼出3个互相关联的研究问题:1)国家应如何对待、管理跨国教育?2)地区应如何对待、管理、吸引跨国教育?3)机构应如何对待、管理、吸引、实施跨国教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澳、英、美、德、法是全球主要的高等教育出口国,也是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外方机构的主要来源国,对其跨国教育输出的仔细研究构成了本论文主体第一大部分的内容。在对以上各国跨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现状、特点特色等方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总结了跨国教育输出的叁种模式:1)英澳模式:政府大力推动,机构积极进取,跨国教育规模大、声誉较好、仍具发展潜力;2)美国模式:政府不闻不问,机构自行其是,跨国教育绝对规模大、相对规模小、声誉参差不齐、发展潜力大;3)德法模式:政府开始推动,机构开始行动,跨国教育规模小、声誉好、潜力大。其他跨国教育进口国的经验对我国无疑更有直接的借鉴作用。在分析了跨国教育出口国之后,本研究以与中国同列跨国教育四大目的地的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以及新兴的跨国教育热点地区——中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这些地区在引进外来教育,提升当地高教能力、科技水平、经济竞争力,甚至从单纯教育进口转为进口与出口并举、成为地区教育中心的措施。它们在引进外来教育上的积极进取精神与丰富多彩的创新手段,比如新加坡的吸引世界级大学、香港的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对外来教育项目的管理、马来西亚的双联课程、迪拜设立的高等教育自由贸易区、卡塔尔教育城的吸引美国名校开办分校,都给我们以种种启示。总结教育进口国的实践,可以发现以下共同点:1)立法允许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办学,并把跨国教育纳入私立高等教育的框架进行管理;2)争做地区教育中枢;3)分校的模式日益受到青睐;4)国际学术城、教育城等外来教育机构集中的教育特区开始出现,并和研发部门、知识产业等比邻而居,营造了一个个充满创新活力的知识经济示范区。国别研究之后,本论文对跨国教育的核心议题——主权、外部质量保证、模式、国家的宏观管理——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在梳理了主权、教育主权概念并分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教育开放的可能影响后,本论文提出应少提或不提教育主权这类涉及意识形态的概念,多关注质量保证及消费者保护之类的实际问题。本研究用最大的篇幅探讨了跨国教育的外部质量保证机制。在详细介绍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这两个最为成熟的质量保证机制后,本研究对国际组织、教育输出国、教育输入国叁个层面涉及跨国教育外部质量保证的动议与措施进行了评介,得出以下共同点:1)质量成为跨国教育的焦点问题;2)对跨国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是达到与其在母国相同的水平;3)跨国教育项目要考虑办学所在地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语言环境,对输出、输入的课程进行适当的改动以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要;4)跨国教育的外部质量保证目前主要是以各个国家的质量保证机构和国际专业认证机构实施的,呈现出合作和竞争并存的局面。在跨国教育的模式上,本研究根据办学模式分成跨国分校、海外支持大学、特许及双联课程、企业大学、虚拟及远程教育,对其发展现状及特点一一进行了总结。在国家的宏观管理方面,本研究在分析了政府、社会、教育机构在跨国教育上的复杂关系图景,以及教育出口国、教育进口国对跨国教育进行管理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对外来跨国教育项目的进入,应秉承开放的念度,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防止在母国未受承认的机构来华办学。另外,应该允许各地、各高校大胆实践创新,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提升学术水平,使中国高等教育能博采众长,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国家的需要。在完成了国别研究及核心议题研究后,论文关注的焦点又回到中国,用具体的案例探讨地区和机构层次的跨国教育实践。这五个引进国外教育机构来华办学、提高本地本机构教育竞争力的案例为: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的聚集地——南京仙林国际高教园区;一个通过全面合作办学提高学校整体水平的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一个国外大学分校——宁波诺丁汉大学;一个成功的中外合作办学二级学院——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一个成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温州医学院视光学中美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在论文的结论部分,本人引用波普尔开放社会的理论,提出国家应对教育持更开放的态度,给各地、各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自主权,乐观其创新尝试;引用张五常地方竞争的理论,提出地方政府应大力引进外来教育资源,支持本地高等教育机构的中外合作办学;引用大学竞争的理论,提出高校应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升自身实力与竞争力。总而言之,本人主张我们应该秉持“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多元文化观,以开放的态度欢迎外来教育的进入,通过消化、吸收、融合,努力使中国的教育、科学、技术进入世界先进之列。而最终,我们要创造高水平的知识与文化产品,对世界做出和我们人口比例相称的贡献。
郑锦宜[3]2008年在《基于人力资本开发的科技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科技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国家科技战略将使我国社会经济发生根本性变革,创新活动也不再局限于技术层面,人们将更多地关注体制创新、创新主体培育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等各个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和教育两张皮的现状束缚了人力资本——这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和最关键的要素的开发。充分发挥科技政策对人力资本开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改变过去只见科技不见教育的陈规是当务之急。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以国家创新系统和人力资本开发理论为基础构建研究模型,探讨宏观和微观科技政策的组成要素如何影响科技领域人力资本的开发,界定科技政策系统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其功能和作用。本文通过对美国科技政策的案例研究,揭示了科技政策的内部运行机制、外部环境政策和连接协调政策对人力资本开发的积极推动作用。随后,本文将中美两国的科技政策在人力资本开发过程中的异同点进行了细致的比较,深入分析了科技政策的五个核心要素:科研管理结构、科技立法、科技规划、科技投入和科研评价对人力资本开发的影响;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阐述了我国科研人员对科技政策激励作用的看法及其心理需要;从人才成长的内外因角度,探讨了科技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外因如何能够充分调动内因的积极性。最后,借鉴美国科技政策的顶层设计理论和科技规划中的人力资本配套开发的实践,给出我国集成人力资本开发的科技政策模型。该模型整合了科技政策对人力资本开发有重要影响的各要素的功能,界定了科技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并分析了他们之间的互动作用。还就科技政策系统高效运行的环境提出一系列优化建议,以真正实现科技与教育相融合,科学创新活动与人力资本开发紧密联系的目标。
杜斌[4]2018年在《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关联发展水平研究》文中认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强势介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关联发展及其水平,也已然成为了国家间科学技术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日本于2002年率先发布《科技进步年度报告(2001)》,对比分析日本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在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关联发展上的差异,以此衡量日本自然科学技术活动的发展状态,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此后,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关联发展及其水平对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意义逐步被重视。大学,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其最重要的历史使命之一,便是大力开展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获取更多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因此,不断提升自身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已然成为了构筑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内容。而随着各个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大学作为各个国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最为重要的阵地,在世界各国都备受重视。大学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间科学技术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关联发展状态及其水平,也必然成为国家间科学技术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需求的不断扩展,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却日渐狭隘,“科技”一词,似乎仅仅只是指向了自然科学与技术,曾经象牙塔内的“精神追求”——人文社会科学逐步被科学排除在外;而就算是在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技术创新的势头也已十分强势,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地位也岌岌可危。那么,是否意味着,曾经上游端的自然科学对下游端的技术的基础性作用已经不再重要了,而人文社会科学更应该顶礼膜拜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阶梯之下呢?特别是在当下,“双一流”大学的建设行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新一轮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也正在我国各大学蓬勃发展,系统阐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活动叁者之间的关联发展关系及其水平,不但有助于理论上深入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对于国家和大学自身规划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因此,本文拟通过考察现代大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发展历史、中国大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发展现状、世界一流大学科学技术活动的领先经验,以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联发展状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与案例研究等方法,宏观系统探测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关联发展状态及其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展开。第一,建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在大学中关联发展的理论框架。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的理论认识着手,考察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历史发展进程,系统分析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在大学中出现及其发展的历史,总结梳理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历史脉络与现状,厘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活动叁者之间关联发展关系的理论认知框架。第二,建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关联发展关系的实践认知图谱。从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践发展历程着手,考察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在实践进程中关系演变的历史,厘清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活动之间,关联发展关系变化的实践进程,总结出叁者之间关联发展关系演化的实践认知图谱。第叁,建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关联发展关系及其水平认知的实证分析框架。从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果产出状况着手,选取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大学作为实证研究样本,通过查询和采集样本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产出成果数据,利用科学计量等研究方法,建构样本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关联发展示意图,获取样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之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发展状态,并发现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并获得相应的启示。第四,建构提升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关联发展水平的行为框架。从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着手,通过图表编码分析,深入研究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活动叁者之间关联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中国大学在叁者之间关联发展水平上的现状以及同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异,为未来国家和大学自身规划相关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行为参考。第五,建构考察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关联发展关系的哲学思考。从方法论的角度着手,对考察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关联发展关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哲学反思,并对本文研究的科学性予以反思,以从哲学的角度对本文研究做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又为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奠定基础。近年来,考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关联发展关系及其水平,已然成为国内外科技政策制定与研究、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分析研究中国大学在叁者关联发展上的态势及其水平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相关研究也为“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活动提供了某些实证研究的新参考。但本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展开分析,也仅仅做了初步的探索,未来还有做进—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王红军[5]2007年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学术界对产学研的研究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对研究型大学的研究也有近十年的历史,这两个领域都曾出现过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我国学术界至今尚未出现将这两个领域进行紧密结合的相关研究。本文便是将以上两个研究领域进行紧密结合的初步尝试。论文针对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科学技术与经济脱节,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际,以特殊的主体——我国研究型大学为研究对象对其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讨。论文首先对研究型大学校企合作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详细分析了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与社会服务功能,分析了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定位的差别。论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美国、英国、日本及我国研究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演进,并对国内外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几个相关的研究结论。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合作紧密程度、合作对象、合作内容、发挥主导作用主体、合作层次等五个维度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系统分类,建立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多维分类体系,还用AHP法建立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典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案例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估,该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校企合作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论文还对校企合作委员会和校企共建研发机构两种典型模式以现实中的典型案例为基础从模式的拓扑结构、工作原则、运行机制、平台优势、适用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该分析可以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实际采用这两种校企合作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
郝丽娜[6]2006年在《信息环境与我国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基本战略之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必须贯穿于社会的每个角落,图书馆这一社会服务机构也不例外。图书馆承担着保存遗产、传播知识、开发智力等众多社会功能,将能在社会各行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图书馆如何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现实意义。“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源于对环境的认识,图书馆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尤其是其中信息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为图书馆本身是一个信息汇聚地同时又承担着信息组织、收集、传递等职能,一方面处于社会大信息环境中,另一方面其工作对象又是信息。本文将从信息环境这一特定社会环境角度出发,辨识其与图书馆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现代信息环境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结合中美图书馆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结果,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次分别提出我国图书馆在当前信息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本研究理论基础的探讨,介绍现代信息环境的组成和特点、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图书馆的影响以及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容,是以后各章节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对信息环境和图书馆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图书馆面临的信息环境变化进行初步预测,是本研究的真正起点:第叁、四部分是国内外图书馆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按照信息环境要素组成对发展现状进行分类和比较,并针对我国实情做出相应的思考,为后文发展对策的提出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第五部分在以上各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图书馆在现代信息环境下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发展策略;最后的结论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简单总结,分析了不足和需改进之处,并以对未来工作的展望作为尾声。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
王美[7]2010年在《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文中研究指明飞速发展与变革的知识社会对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专业工作者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发展适应性专长。教师的适应性专长是教师在不断变革复杂的教育教学的专业实践情境中表现出的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深度概念性理解、面对新情境/任务的适应性改变、持续学习以及元认知的倾向。与常规教师相比,适应性教师不仅能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而且能将问题解决视作新学习的机会,不断拓展已有专长,甚至创建新的知识。近年来,适应性专长研究已受到学习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的日益关注,但教师适应性专长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基于对适应性专长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教师专业实践的真实境脉中,通过一个设计严谨的实证研究和一个初步的设计研究对教师适应性专长及其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究,指出了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目标,为如何培养知识时代所需的适应性教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行路径。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通过文献梳理,厘清了适应性专长概念的提出背景以及该领域发展至今20余年的历史脉络,探讨了适应性专长的概念提出与研究的意义和影响。第二章基于文献研究,从表现特征、内在功能和认识论叁个层面挖掘了适应性专长的内涵实质,并据此提出了本研究对适应性专长的界定。第叁章基于文献研究,从学习科学聚焦学习与发展的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适应性专长发展的影响因素、一般机制、发展路径以及评价等问题。第四章通过文献研究,呈现了教师适应性专长研究的时代背景和领域背景,梳理了该领域的短暂研究历史以及与之相关的研究,提出了教师适应性专长的基本概念及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第五章通过实证研究,捕捉了教师在特定教学问题解决情境中的适应性专长的表现特征,并基于数据的量性和质性分析,分析了适应性倾向与问题解决的结果、适应性专长与专业发展经验之间的关系,以及新手的适应性专长等问题。第六章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呈现了研究者在教师专业实践的真实境脉中,设计并初步开发、实施的一个旨在促进教师适应性专长发展的教师学习环境——叁环螺旋形教师学习环境(Multi-Spiral TLEs),分析了教师在该环境中的适应性专长的发展,以及该环境在促进教师适应性专长的发展上发挥重要影响的一些干预设计。
李晓绩[8]2009年在《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问题排污权交易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在满足环境质量的前提下,确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污权利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交易,以此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排污权交易制度首先被美国用于大气污染源及河流污染管理,而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相继进行了排污权交易的实践。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和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成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刘繁臻[9]2008年在《央行票据可持续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从1998年恢复公开市场操作以来,公开市场业务逐渐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节货币供给量和货币市场利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不断扩大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导致基础货币投放过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造成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由于持有的国债数量较少、国债市场发展存在种种缺陷而显得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势下,从2003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央行票据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工具来对冲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增长而扩大的基础货币。中央银行不断加大了央行票据的发行力度,来对冲持续扩大的基础货币投放,平稳货币市场利率。但是以央行票据为工具的公开市场业务究竟能否有效的调控货币供给量和货币市场利率,从而实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呢?央行票据到底是一个短时期得工具,还是长期持续的呢?由于中央银行票据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而以可持续性这个角度来研究的学术性文章很少,因此带着上面这些问题,笔者写了这篇文章,旨在对央行票据的可持续性问题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一、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前言。简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创新和不足。并且将国际国内相关问题得最新思路做了分析,整理出文献综述。第二章全面介绍央行票据。第一节对央行票据的概念,性质,发行原因,发行目的,发行背景,发行特征,做简要概述。第二节详细介绍了中央银行票据发行的7个原因。第叁节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主要目的是收回由于购买外汇储备而增加的流动性。直接目的是对冲由于外汇占款大量增加而过多投放的基础货币,间接目的是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维持币值的基本稳定。分别对央行票据发行方式的价格招标和数量招标做了基本概括。第叁章从公开市场操作的理论依据、介绍了央行票据作为新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调控原理,分析央票的作用机理,提出央行票据是否可持续的问题。第四章主要是对财务可持续性问题做了实证研究。这一章首先将可持续性问题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做了划分。宏观成本,即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方面必须支付的成本。微观成本,即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财务成本。因为央行票据是成本性的工具,央行必须对发行的央行票据还本付息。中央银行票据的本质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使用央行的负债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或是解决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问题会增加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成本。因此,扩大票据发行总量和延长票据期限,无疑都直接加大了央行票据的成本支出,提高了央行的调控成本。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在进行货币政策执行中,不需要考虑成本问题,但在实践中,中央银行仍然受到财务成本约束,中央银行如果没有弥补支出成本的来源,就会导致中央银行信誉的损失,并丧失自主性。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央行票据的宏观可持续性。将货币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纳入宏观分析的指标,分别对央行票据的发行量与货币供应量的关联性,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做了叁个实证研究。结论说明:第一,发行央行票据无法从根本上收缩由外汇储备增加而导致的流动性的长期、单边的扩大不能很好调控货币供给量。第二,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会推高货币市场利率,形成自我积累的恶性循环。由于多次的发行和正回购操作,使得市场对央行票据的认购积极性不高,央行不得不用更高的利率为条件来刺激央票的发行。另外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将导致我国资金持有结构失衡,抑制我国经济增长率,另外冲销性干预政策有可能导致经济“滞胀”现象并且干预扰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第六章主要是文章的结论和政策建议。通过对我国央行票据的操作对货币供给量和货币市场利率影响的实证分析,说明我国目前以央行票据为工具的公开市场操作虽然是有效的,但它对于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不如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大,并不能十分有效的调控基础货币。阐述了央行票据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它不是实施公开市场操作的最有效的工具,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建议,创新央行票据发行对象以及发行期限,大力发展和完善国债市场。二、本文的主要贡献1、从选题来讲,央行票据研究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对央行票据可持续性这个角度的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央行票据,对其发行原理,发行背景等都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在这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的问题。2、在之前的文献中也有将可持续性问题分为宏观和微观的,但是研究的深度都不够,本文中笔者将财务成本归纳为微观成本,将货币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纳入宏观分析的指标,分别对央行票据的发行量与货币供应量的关联性,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做了叁个实证研究。3、最后,本文的实证部分做了滞后性处理,因为央行票据发行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所以在实证部分引入了滞后期概念,这使得统计意义和经济意义相结合,并统一起来。叁、本文的不足本文的不足主要是由于笔者在实际工作经验方面的不足,因此所提的建议可能理论性比较强,在实际工作中实施起来还需要适时调整和改进,这同时也是笔者后续努力的方向。
袁新华[10]2005年在《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能源战略与外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处于变动之中,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伊拉克战争更是印证了这一点。经济竞争渗透着政治利益冲突,政治利益冲突又推动着经济竞争或对抗,而能源一直是这种政治经济大竞赛的一个关键领域。能源,特别是极其重要的一次性能源——石油和天然气,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直至21世纪中叶仍将在国际能源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苏联解体后诞生的俄罗斯凭藉其庞大的石油与天然气,特别是天然气的储产量和出口潜力,在新世纪的国际能源市场上异军突起,展现出成长为一个“能源超级大国”的势头,促使国际能源格局发生了潜在的重大变化。有鉴于此,作为未来的能源超级大国,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和现任总统普京都十分重视在此基础上制定本国中长期的能源战略,由此推动了2003年《俄罗斯2020年前能源战略》的出台。 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政府以《俄罗斯2020年前能源战略》为导向,一方面推动了本国油气产量及出口能力的增加,从而扩大了在世界油气市场上的地位,并通过“尤科斯事件”整治了违反普京“五条诫律”的石油寡头,加强了联邦政府对油气资源的控制力度;另一方面,俄罗斯政府力图将油气资源作为推行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复兴并维护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战略武器。“9·11”事件后,俄罗斯政府利用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出现的有利形势,竭力将能源战略运用到全球和地区层面以及与独联体国家、美国、欧盟国家、中国、日本等各大国的外交中,以“突破北美、稳定西欧、争夺里海、开拓东方、挑战欧佩克”为总体思路,在国家与公司两个层面全力拓展能源外交。俄罗斯能源战略与外交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果。当然,俄罗斯政府在推行其能源战略与外交过程中,也受到了国内外一些因素的制约。 本论文即沿此思路而展开论述,共由七个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写作本论文的缘由,然后总结了国内外在与本论文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作了简要说明。 第一章“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中的俄罗斯”主要阐述了叁个问题,即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的特点与变化,石油与天然气在未来国际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以及俄罗斯在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章“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能源战略”主要阐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俄罗斯能源战略的演变;第二,《俄罗斯2020年前能源战略》的主要内容;第叁,实施《俄罗斯2020年前能源战略》的重大举措与效果分析;第四,尤科斯事件以来俄罗斯能源战略的新进展。 第叁章“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能源外交”主要阐述了俄罗斯能源外交的五个
参考文献:
[1]. 基于中美比较的ERC发展研究[D]. 焦利芳. 浙江大学. 2003
[2]. 跨国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D]. 冯国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 基于人力资本开发的科技政策研究[D]. 郑锦宜. 浙江大学. 2008
[4]. 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关联发展水平研究[D]. 杜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
[5]. 我国研究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证研究[D]. 王红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07
[6]. 信息环境与我国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究[D]. 郝丽娜. 四川大学. 2006
[7]. 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D]. 王美.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8]. 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 李晓绩. 吉林大学. 2009
[9]. 央行票据可持续性的研究[D]. 刘繁臻. 西南财经大学. 2008
[10]. 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能源战略与外交[D]. 袁新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标签:工业经济论文; 央行票据论文; 科技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科学论文; 科技政策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