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产网络:东亚经济体的新分工形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亚论文,经济体论文,形式论文,区域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64[2006]02-051014-0895
区域生产网络(reg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是国外经济学家研究跨境生产体系的文献中使用最多的一个术语,类似的术语还有生产分工、生产外包、跨境(国际)生产分割、分散制造等。区域生产网络指的是,厂商为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厂商内部及与其他厂商的分工合作关系。分工合作的内容涵盖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从研发到产品设计,到投入品供应,直至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牵头企业(lead firm)与其分公司、子公司的跨境合作(公司内部的合作),以及牵头企业与外部供应商、分包商等企业的跨境合作组成了区域生产网络。
区域生产网络是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形成的。跨国公司在国外建立分支公司,对生产过程进行分解,总公司与分支公司之间,以及各分支公司之间形成的分工合作关系构成了内部跨国生产网络。当然,为提升效率节约成本,跨国公司也经常与外部企业进行合作。比如,东道国的本地企业可以以外部分包商的身份(subcontractor)加入到跨国公司的生产网络中。近年来,生产型的跨国公司与外部企业之间开展了一种被称为“第3方物流”的合作方式。“第3方物流”指的是跨国公司将从产品运输到制单直至清关的所有跟物流有关的环节交由一家或多家外部专业服务供应商完成。
过去,涉及跨国生产网络的国家通常只有东道国和母国。东道国利用成本优势将产品部件生产后运往母国,在母国完成产品组装并在本地销售。现在的区域生产网络涉及的国家较多,销售市场可能在母国,也可能在东道国或第三国。随着技术的复杂程度提高,产品的生产阶段可以被划分得更多,每个阶段的生产效率也因此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国专营于某一阶段的倾向相应增加。
一、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形成的原因
依赖日本投资和技术扩散的雁行模式已在分解之中,东亚经济体新的分工格局即区域生产网络已成雏形。这种新的分工格局由下列原因引致:
(一)雁行模式帮助建立了东亚区域生产结构的雏形
关志雄(2002)对雁行模式的定义是:“亚洲各国根据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相互维持分工关系,出口各自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工业化水平的一种结构”。应该指出的是,东亚工业化的演进路径,即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到资本密集型工业再到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持续升级,很大程度上是由日本对区内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引导的,日本产业的每一次迁移都为东亚经济体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
伊藤和森井对制造业各部门在东亚演进的问题作了研究(斯蒂格利茨等,2003)。他们将制造业划为3个类别:劳动密集部门、资本密集部门和技术密集部门。伊藤和森井发现,在东亚经济体中,劳动密集部门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例在多数国家(地区)一直处于单向下降的趋势;资本密集部门所占比例的变动形态是,初期上升,然后随着收入水平升高而下降;技术密集部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一致。
在东亚经济体中,三个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变动呈高度一致性,工业化的后进者重复领先者的产业变化模式。“亚洲各国(地区)成功地将领先者在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向跟随者传递,跟随者再向后来的跟随者依次传递下去”①,最终形成了以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日本作为头雁,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紧随其后,以劳动密集型包括东盟部分成员和中国在内断后的飞雁型产业结构。雁行模式事实上反映了东亚经济体产业间的分工特点。
普遍认为,雁行模式已不再是东亚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但雁行模式帮助建立了东亚区域生产结构的雏形,而这种新的分工合作格局很有可能是东亚保持持续发展的源泉,正如联合国贸发会议所言:“全球价值链的分割及供应商网络的增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增长机会”②。
(二)东亚国家发展战略的改变
在美国与墨西哥之间、德国与捷克之间也有零星的生产网络,但像东亚这样涉及多国(地区)的及多个产业的沿产品价值链进行组合的区域性生产网络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东亚出现区域生产网络是由一系列原因造成的,而东亚部分国家(地区)在发展战略上的改变是原因之一。
东亚后起的几个国家(东盟及中国)在外资战略上实行的是“双轨制”。双轨制指的是,既利用外资创造和支持出口导向产业,也利用外资培养和发展进口替代产业,如化工、汽车、医药、食品加工等。为不对国内产业构成竞争威胁,这些国家在实施双轨制的早期,一方面有选择地吸收外资;另一方面有选择地规定外商投资区域,比如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从这些做法可以看出,在开放早期,东盟一些国家及中国对外资心存疑虑。
马来西亚、泰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菲律宾、印尼、中国从90年代早期对外资政策发生了改变,实行了从投资地域到投资领域的全面开放政策。虽然利用外资的目的没有改变,但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发生了变化,东道国更多地利用外资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此时,关税作为政策工具在服务两个目的时凸显了矛盾: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尤其是三来一补企业)要求低保护,而发展进口替代产业则要求高保护。
为了部分地中和对进口替代产业实行保护对吸收外资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区位优势,东亚国家解决这个矛盾采用的重要手段是,实行退税政策(duty drawback),以及对用于加工出口的进口零部件实行免税。与这类政策配套,这些国家还大力改善基础设施。随着软硬环境的改善,以加工为特征的区域生产网络开始形成。
(三)跨国公司是形成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主要推动力
东道国一旦建立了吸收外资的环境,跨国公司的投资就会源源流入。跨国公司是建立区域生产网络的主要实施者,但因为资料欠缺,要准确全面描述跨国公司的贡献并不容易。浦田(Urata,2004)根据日本通产省公布的关于日本企业海外投资情况的资料,从侧面反映了日本企业对建立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贡献。
浦田有几个发现:第一,日本制造性企业在亚洲的子公司比在美国的子公司对国际贸易的依赖性更高,与欧洲的情况相当。1992~1998年间,全部采购中来自进口的比重从51%上升到56%,全部销售中来自出口的比重从34%增加到50%。相同期间,日本企业在美国的子公司前一个比重从49%下降到48%,后一个比重从8%增加到12%;日本企业在欧洲的子公司前一个比重从71%下降到59%,后一个比重从44%下降到40%。企业对贸易的依赖程度,尤其是对进口贸易的依赖性部分地反映了企业的加工性质。第二,上述数据从总体上反映了日本制造性企业在各区域的子公司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但不足以表现区域生产网络的建设情况,因此需用区域内贸易数据表明区域生产网络的存在。1992~1998年间,日本亚洲子公司全部进口中来自亚洲(包括日本及其他亚洲地区)的比重从47%增加到52%,全部出口中来自亚洲的比重从27%大幅增加到42%。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亚洲的进口中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来自日本的进口减少了,来自亚洲其他地区的进口增加了。电子业是制造业中区域内贸易程度最高的产业,表明区域电子产品生产网络的存在。第三,日本企业的公司内贸易现象非常显著,尤其是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的贸易。以亚洲子公司为例,1998年亚洲子公司出口到日本的全部金额中与母公司的贸易份额占96%,从日本的全部进口中83%来自于母公司。与美国企业在亚洲的子公司相比,日本企业的封闭性特点相当突出。美国企业在亚洲建立的电子生产网络则非常开放(Borrus,1998),美国企业愿意接受任何有效率的分包商加入生产系统而不管它是哪国企业。
在东亚投资的跨国公司主要是效率追逐型的(efficiency-seeking),而不是市场追逐型的(marketseeking),为了使生产成本最小化,跨国公司将生产过程分解成若干个步骤,将每个步骤放在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从而形成了从部件生产到成品组装的生产网络。
东亚形成区域生产网络除了上述3个主要因素以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东亚国家不仅地理邻近,而且经济发展呈阶梯发展水平,这就为跨国公司利用各国比较优势分布各个生产过程创造了条件。还有,上世纪80年代末,东亚一些国家的货币跟随美元贬值,货币升值国家的跨国公司为提高竞争力,加快了向东亚进行产业转移的步伐。
二、从贸易角度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实证研究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是基于价值链的生产过程的分割及联接。从资料的可得性看,衡量及判断区域生产网络形成和程度的依据有两个:中间产品贸易及区域内贸易的水平。
(一)东亚零部件贸易:从世界视角的考察
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是联合国制定的对有形产品国际贸易的分类,第1位数表示商品的大类(0到9),第2位数字表示对产品的进一步分类,最详细的产品分类用5位数字表示。比如,SITC 7指的是机器和交通设备(machinery and transport equipment)。SITC已制定了3版,20世纪80年代中期推出的第3版才将零部件贸易从SITC 7及SITC 8(杂品,miscellaneous goods)分列出来。按照爱舒考瑞拉(Athukorala,2003)③ 的计算,这两个部分涉及的部件及组件贸易占全部的70%左右。在化工、医药行业(在SITC 6项下),以及近几年来时兴的软件加工(在SITC 9项下)领域,加工贸易现象也存在,但由于统计分类的原因,无法将涉及这些行业的加工贸易反映出来。
1992~2000年间,世界零部件贸易从3368亿美元增加到10864亿美元,年增长18%,同期,这些产品占工业品出口贸易的份额从20.7%增加到25.4%,占工业品进口贸易的份额从21.7%增加到24.5%④。
1992~2000年间,东亚占世界零部件贸易的份额从34.5%增加到39.5%,发展中东亚所占的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它不仅弥补了日本所占份额的下降,还将东亚份额提升了5个百分点。除香港外,发展中东亚各国和地区占世界的出口份额均有不同程度地上升,其中最突出的是中国。中国同期的加工品出口从40亿美元增加到190亿美元,翻了近5倍,占世界零部件出口贸易的份额从1.1%攀升到3.0%。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其他东亚国家占世界贸易的份额也有上升,因此,“中国挤出东亚其他国家”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从进口看,东亚在1992~2000年间占世界零部件的份额基本不变。如果把日本除外,则发展中东亚所占份额飙升14个百分点。有趣的是,发展中东亚在出口、进口方面所占份额相当,这点在2000年表现得最明显,日本则有大量的贸易盈余。爱舒考瑞拉认为,这些数据表明了日本将产品加工活动放在国外,尤其是东亚国家和地区。
表1和表2表明,东亚地区对加工贸易的依赖程度比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都高,反映了加工贸易在东亚的重要性更显著。2000年,以零部件占工业品出口贸易比例计,东亚为32%,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欧盟分别是28.1%和18.9%。1992~2000年期间,以零部件出口对出口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计算,东亚是43.5%,美国和欧盟分别是30%和22%。从进口的角度看,东亚地区对加工贸易的依赖程度也比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高。
表1 零部件出口贸易的情况及对出口增长的贡献
国家/地区 零部件占工业品出口贸易份额出口增长 零部件贸易对出
口增长贡献
1992
1996
2000 1992---2000 1992---2000
东亚21.3
28.0
32.0 3.8 43.5
发展中东亚 19.7
26.7
32.8 5.1 41.9
东盟26.4
35.0
44.4 5.6 55.0
日本22.9
30.2
30.6 1.8 50.4
印尼4.07.414.2 4.4 22.7
马来西亚40.4
42.6
49.7 6.2 54.3
菲律宾 23.9
52.5
64.0 9.0 74.3
新加坡 28.2
39.7
49.6 4.9 64.5
泰国21.2
23.4
35.9 4.8 46.7
越南2.05.28.7
21.0 8.9
中国6.79.814.5 6.7 17.9
中国香港21.5
26.7
25.8 -3.2 16.3
韩国17.8
25.2
30.6 4.5 41.0
中国台湾20.1
28.8
37.8 5.8 47.4
NAFTA
26.2
27.2
28.1 4.1 30.0
美国26.9
30.5
31.6 3.3 37.5
欧盟15.5
17.7
18.9 3.9 22.2
世界20.7
21.7
25.4 4.2 29.5
资料来源:根据爱舒考瑞拉(Athukorala,2003)第30页到第31页的表4改编,原文数据主要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台湾不是联合国成员,联合国没有关于台湾的统计;越南没有向联合国报告双边贸易数据,它们的数据来自其贸易伙伴的统计。
表2 零部件进口贸易的情况及对进口增长的贡献
国家/地区零部件占工业品进口贸易份额进口增长 零部件贸易对进
口增长贡献
1992
1996
2000 1992---2000 1992---2000
东亚22.8
27.9
35.4 4.4 45.9
发展中东亚 24.8
30.2
38.4 4.5 49.3
东盟30.4
39.3
48.6 3.6 68.2
日本15.4
19.3
24.2 4.1 32.1
印尼20.5
23.8
19.4-0.1 63.6
马来西亚37.9
47.5
58.8 4.2 77.5
菲律宾 32.6
43.6
55.1 6.9 64.4
新加坡 32.0
42.8
51.7 3.9 70.7
泰国26.6
32.9
39.8 2.6 62.0
越南4.211.1
19.1 10.1 22.1
中国19.5
21.1
33.5 5.4 42.0
中国香港15.1
20.4
28.2 5.2 36.7
韩国26.7
27.4
38.9 3.6 52.1
中国台湾29.6
35.0
37.3 5.1 42.5
NAFTA
20.4
23.6
22.8 4.8 24.6
美国18.2
21.7
19.4 4.7 20.3
欧盟16.0
18.9
20.3 2.4 28.0
世界21.7
21.4
24.5 5.9 26.0
资料来源:同表1。
总的来说,加工贸易在各国的工业品进出口贸易中都很重要,尤其是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三国。2000年,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三国的零部件都占到工业品贸易的一半或以上的水平。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加工贸易增长很快,加工贸易的重要性迅速提高。
(二)东亚区域内的零部件贸易
上述数据反映了东亚零部件贸易的总体情况,得出了东亚参与国际分工及全球生产网络的基本结论。东亚零部件的进出口贸易一部分是与区外国家发生的,反映了东亚与区外国家在生产网络的联接,一部分是在区内进行的,这部分的贸易情况真正体现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建设水平和深度。
东亚生产分工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仍在进行之中。按照吴和叶慈(Ng and Yeats,2003)⑤ 的计算,机器和交通设备(SITC 7)在东亚区域内出口贸易的比重从1985年的18.1%上升到2001年的47.9%。区域内所有国家/地区的出口都有增长,中国(增长32%)、马来西亚(增长49%)、菲律宾(增长44%)、新加坡(增长34%)、泰国(增长38%)尤为突出。吴和叶慈把机器和交通设备区域内贸易的增长归因于东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了区域生产网络。
从表3可以看出,与1985年相比,2001年东亚机器和交通设备(SITC 7)的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份额对区内和区外市场都有很大的增长,就区域内而言,所占份额从18.1%上升到47.9%,对日本的出口从3.5%上升到38.4%,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从24.4%上升到48.5%。
表3 1985年、1995年和2001年东亚对区域内及区域外市场的出口
东亚日本 其他国家
东亚出口(SITC号)198519952001198519952001198519952001
东亚出口(百万美元)
所有产品48965 306767 398516
35007 118841 145003
99399 382846 574780
占东亚出口份额(%)
所有产品(0-9)
100.0 100.0
100.0100.0 100.0
100.0100.0 100.0
100.0
食品和活动物(0) 8.63.4 2.7 12.1
13.18.8 6.33.3 2.6
饮料和烟草(1)
0.50.5 0.3 0.10.1 0.1 0.30.1 0.1
原材料,不可食用8.13.7 2.4 11.4
6.6 3.6 4.52.5 1.4
矿物原料和润滑油23.0
6.2 7.1 50.9
12.912.6 7.41.2 1.6
动物和食用油(4) 1.90.8 0.4 0.50.4 0.2 2.31.3 0.5
化工产品及相关产5.07.8 8.3 2.43.1 3.6 2.03.1 3.2
制造品(6)
18.2
20.815.1 8.713.410.1 14.9
11.411.0
机器和交通设备(7)
18.1
38.647.9 3.524.935.4 24.4
45.548.5
混杂的制造品(8) 10.6
16.715.2 8.623.823.4 36.6
30.429.8
商品及交易,未作其 5.81.6 0.6 1.91.8 2.1 1.11.0 1.4
他分类(9)
东亚包括中国(含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东盟10国、蒙古。
资料来源:根据吴和叶慈(Ng and Yeats,2003)第36页的表11.2整理。
机器和交通设备贸易既包括成品也包括零部件,后者反映了东亚地区的生产分工情况。吴和叶慈发现,“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东亚零部件区域内贸易年均增长21%,比区域内整体贸易增长率高约7个百分点”⑥。到2001年,东亚零部件区域内贸易已占区内全部制成品贸易额的26.2%(化工产品除外)。而且贸易产品种类非常集中,下面4种产品占全部零部件区域内贸易金额的85%:办公室设备部件(37.5%)、通信设备部件(27.7%)、开关设备(12.7%)、电气部件(6.7%)。
东亚零部件贸易的重要性还反映在用4位数字表示的产品种类上。比如,2001年东亚最重要的30种出口产品中(按标准国际贸易分类至4位数,包括对区域内、外的出口),办公室设备部件(SITC 759.9)、通信设备部件(SITC 764.9)位列其中⑦。
三、东亚经济体在工业生产领域的相互依赖
国际投入产出表可以反映生产投入的来源地和产品的销售地。日本发展经济研究院(The 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构造了包括美国和东亚各经济体的国际投入产出表。因为构造国际投入产出表需要的数据非常多,而且数据往往滞后,计算的工作量又很大,所以日本经济发展研究院至今只完成了反映1985、1990和1995三年美国和东亚各经济体的国际投入产出表。为反映东亚经济体相互之间生产依赖的变化情况,这里只提出1985和1995年的涉及产品来源地的数据⑧。
表4显示,1985~1995年间,除新加坡、韩国和日本外,表中所列的其他经济体进口投入占产出值的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显示生产对进口中间品依赖的增强。以中国为例,1985年,产出1.0000(即100.00%)当中,0.5008(50.08%)来自国内投入,0.0417(4.17%)来自进口投入,增加值为0.4575(45.75%);1995年,产出来自国内投入、进口投入和增加值的比例分别是55.47%、6.14%和38.40%,其中,进口投入从4.17%上升到6.14%。各经济体投入品进口的依赖程度差异较大,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中国台湾对投入品进口的依赖性较强,1995年产出中来自进口投入品的比例超过了10%,韩国、印尼和中国的这一数字在6%左右,而日本只有3%,比1985年的4.8%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
表4 1985和1995年东亚部分经济体的生产投入来源
进口
印尼
马来西
菲律宾 泰国新加坡
中国台 韩国中国
日本
来源地亚湾
本国/地1985
0.3517 0.3367
0.3843 0.4073 0.2976
0.4614 0.4435 0.5008 0.4737
1995
0.3920 0.3371
0.3385 0.3719 0.3433
0.3869 0.4782 0.5547 0.4395
总进口 1985
0.0624 0.1718
0.0797 0.0996 0.3353
0.1371 0.1290 0.0417 0.0481
1995
0.0692 0.2396
0.1452 0.1605 0.2868
0.1621 0.0612 0.0614 0.0306
3个新兴1985
0.0062 0.0298
0.0045 0.0106 0.0117
0.0022 0.0024 0.0010 0.0022
经济体 1995
0.0079 0.0397
0.0198 0.0189 0.0260
0.0090 0.0031 0.0071 0.0022
东盟
1985
0.0007 0.0073
0.0067 0.0112 0.0635
0.0062 0.0095 0.0011 0.0053
1995
0.0018 0.0096
0.0084 0.0097 0.0553
0.0094 0.0060 0.0026 0.0027
中国
1985
0.0012 0.0028
0.0040 0.0021 0.0350
0.0000 0.0000 0.0000 0.0019
1995
0.0018 0.0052
0.0036 0.0042 0.0072
0.0044 0.0053 0.0000 0.0015
崛起的 1985
0.0080 0.0399
0.0151 0.0239 0.1102
0.0083 0.0119 0.0021 0.0094
济体
1995
0.0115 0.0545
0.0317 0.0327 0.0884
0.0228 0.0144 0.0097 0.0064
日本
1985
0.0121 0.0287
0.0051 0.0150 0.0338
0.0242 0.0241 0.0095 0.0000
1995
0.0100 0.0560
0.0191 0.0339 0.0663
0.0342 0.0196 0.0095 0.0000
东亚
1985
0.0201 0.0686
0.0202 0.0389 0.1440
0.0325 0.0360 0.0115 0.0094
1995
0.0216 0.1105
0.0508 0.0666 0.1547
0.0569 0.0340 0.0193 0.0064
世界其 1985
0.0423 0.1033
0.0595 0.0607 0.1913
0.1045 0.0930 0.0302 0.0387
1995
0.0476 0.1291
0.0944 0.0939 0.1320
0.1051 0.0271 0.0421 0.0242
总投入 1985
0.4141 0.5085
0.4640 0.5069 0.6329
0.5985 0.5724 0.5425 0.5218
1995
0.4612 0.5767
0.4837 0.5324 0.6301
0.5490 0.5393 0.6160 0.4700
增加值 1985
0.5859 0.4915
0.5360 0.4931 0.3671
0.4015 0.4276 0.4575 0.4782
1995
0.5388 0.4233
0.5163 0.4676 0.3699
0.4510 0.4607 0.3840 0.5300
产出
1985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995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注:产出=总投入+增加值;总投入=本国/地投入+总进口投入;总进口投入=来自东亚的投入+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投入;东亚投入=来自崛起的东亚经济体(emerging east Asian economies)的投入+来自日本的投入;来自崛起的东亚经济体的投入=来自3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投入+东盟四国的投入+来自中国的投入(原文没有提供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东盟四国等的具体成员,但这一缺失不妨碍对数据的解读及其结论。)
资料来源:日本发展经济研究院国际投入产出表,1985年及1995年版,根据浦田(Urata,2004)改编。
对东亚经济体生产网络和相互依赖性的研究,可以通过对各经济体来自东亚投入的数据加以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除韩国和日本外,其他经济体对东亚的依赖性都有所加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显得尤为突出。马来西亚1985年来自东亚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投入分别占产出的6.86%和10.33%,1995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上升至11.05%及12.91%。同一时期,新加坡来自东亚的投入从14.40%上升到15.47%,来世界其他地区的投入从19.13%下降到13.20%。就中国而言,产出中来自东亚的投入并不多,1995年仅占产出的1.93%。遗憾的是,没有最近几年的数据,其他数据反映(如中国与东盟最近几年贸易额的迅速增加)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经济联系在近几年有明显的加强,直觉上看,来自东亚的投入似乎增多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东亚经济体的新分工形式——区域生产网络是以产业内分工和规模经济为基础的,表现为区域内零部件贸易的金额逐步增大。从东亚经济体相互依赖性的程度看,区域内生产网络甚于雁行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东亚经济体需要缜密的政策协调,乃至某种程度的制度安排,这样才能促进或保障网络的有效运行,而东亚新区域主义的必要性也由此可见。
注释:
①斯蒂格利茨等编,王玉清等译:《东亚奇迹的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②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p141.
③本部分的数据来源于爱舒考瑞拉(Athukorala,2003),原文数据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
④爱舒考瑞拉(Athukorala,2003),第12页和25页。
⑤在吴和叶慈的这篇论文中,他们把东亚定义为中国(含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及东盟10国,日本没有包括在内,日本的数据另计。
⑥吴和叶慈(Ng and Yeats,2003),第53页。
⑦详细数据请见吴和叶慈(Ng and Yeats,2003)第39-40页的表12.1和12.2。
⑧斯蒂格利茨等(2003年)编写的著作中有1990年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