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故障处理措施论文_黄佳进

浅析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故障处理措施论文_黄佳进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 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

摘要:近年来,很多国家的大城市不断出现大范围的停电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对社会正常秩序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人们将目光都聚焦在大城市配电网的可靠性上。为了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将事故隐患和线路缺陷制止在萌芽状态,运行人员就应该清楚的了解线路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利用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消除,最大限度的缩小停电面积,减少停电的时间,确保配电网安全可靠地运作。

关键词:继电保护;配电自动化配合;故障处理;措施

一、配电自动化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和配电三部分组成。其中元件保护成为发电环节的集中保护因素,它的目的就是将发电厂发生电气故障的设备损失量最小化。输电线路的保护成为输电网的重点保护因素,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稳定电网。馈线保护成为配电环节的主要保护因素,因为配电网展现出强大的稳定性,所以馈线故障的切除是不需要快速进行的。不同的配电网需要不同的负荷供电可靠性,同样也具备不同的供电质量。很多的配电网只重视线路故障对售电量的影响和配电设备寿命的影响,却忽略了配电网故障影响到电力负荷。我国当前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分为两种,分别是集中智能式和分散智能方式。其中集中智能式主要针对事故发生后的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配网调度系统中包含了隔离、重构的判断和处理。通信网络成为隔离和重构瞬间系统的强大依赖性,配电系统的电参数可以供终端设备进行使用,但是没有对应的控制措施。因为客观条件和技术手段的制约,集中智能式配网自动化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其次就是分散智能方式采用了重合器作为馈线分段开关,通过整定重合器来实现馈线故障自动隔离、自动恢复非故障区供电的功能。

二、分析配电网多级保护配合

(一)分析配电网多级保护配合的基本原理

在大多数农村地区都具有较长的线路供电半径,如果在运行期间出现线路故障问题,将凸显故障点上方的开关短裤,大部分电力线路都是将电流定配以及延时差进行联合保护该段线路,这样就能够有效处理线路故障问题。对于城市地区,由于电力线路具有较多的分段数以及较小的供电半径,这样就会缩小线路故障范围,在设置开关时,能够分别管理和控制不同的电流值,并且配合动作延时时间级差,这样就可以针对性切除线路故障情况。

(二)分析自动化配合的技术优势

电力监控系统主要是对电厂的生产运行,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和监督,该系统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电力监控系统还包括其他子设备,例如配电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负荷控制系统等方面,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收集,分析和处理设备运行期间产生的数据,并且能够全面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将数据信息上传至中央管理系统,这样就可以及时反馈数字信号,该自动化技术具有较多优势,可以有效减少时间,便利,工作效率较高,并且可以快速管理。(2)具有较强的应用促进联动性,配电自动化的联动性主要是可以快速连接配电系统,照明,电梯等,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3)应用配电自动化可以提升系统运行安全性。当电力系统出现异常运行情况时,配电自动化能在较短时间内确定故障发生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此外,配电自动化还具有远程处理技术,能够修复系统故障,降低故障损伤,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4)配电自动化可以准确计算运行数据,并且能够根据标准流存储和处理已经产生的数据信息,这样有利于未来对数据信息查找和处理。

(三)分析研究配电自动化的可行性

在对某些变电站实际的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馈线开关与出线开关之间存在差异化的动作延时时间,并能够根据不同方式进行配合,为了使变电站不受到保护短路电流的冲击,需要使用低压保护方式保护变电站,将时间控制在0.5s。在此保护时间之内吗,需要多个级差进行保护延时配合。一般来说,馈线开关的动作时间为40ms左右,这样就可以将线路保护动作延时时间设置在0,一旦用户开关配置熔断器,这时就可以增加动作电流阀进行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实现配电网故障问题解决的相关措施

(一)利用替换方式进行故障处理

在进行配电网故障处理时,技术人员最常运用的处理方式为替换方式。其主要是指利用完好的元件来就系统中可能存在故障的元件进行替换,以此来就该元件的好坏进行判断。而针对系统中的微机保护故障与单元继电器故障问题,维修人员可利用备用插件继电器来就故障设备进行替换,然后根据当下的实际电力系统运行情况来进行故障判断,提高了故障维修工作效率。

(二)利用参照方式进行故障处理

该故障处理方式在当前被广泛应用于接线故障问题或者在之前的检测工作中难以明确故障原因的故障问题处理当中。其主要是将系统中的故障设备技术参数与正常的参数进行对比,根据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故障点与故障原因的判断。而当回路改造难以实现之后依旧存在着故障问题,则运用继电器定值来进行判断。若继电器的实际测试值和定值差距较大时,技术人员则应当进行继电器刻度值调整,以此来就该继电器的质量进行判断。

(三)利用短接方式进行故障处理

短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针对电磁锁故障、继电器失灵、转换开关接点故障等的处理。其主要是在配电网相应的回路中进行短接线的接入,就能在短接范围内确定存在的故障问题。

(四)利用直观方式进行故障处理

该故障处理方式主要被用于难以实现仪器测试的故障问题解决时。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进行正常的设备操作,并就合闸接触器的状态进行观察,当其正常运行则可表明故障问题在设备的内部。同时,技术人员也可根据设备元件的颜色变化或者不正常味道的发出,判断该元件的具体故障部位。

(五)用分段逐项拆除方式进行故障处理

该处理方式主要是针对交流电源熔丝难以放上的问题进行处理,其主要要求技术人员首先进行二次回路的分段,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脱开处理。之后再依照相反的顺序进行各个分段的逐步放回,直到故障问题的出现,之后再运用该方式就更小的支路进行故障排查,确定具体的故障点。

(六)多级级差保护与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配合

多级级差保护与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配合技术的主要原理在于使用自动化配合将电压时间型馈线和重合器之间进行隔离。通常情况下出现不同类型故障之后,会导致整个电力线路的运行受到影响。使用配电自动化以及继电保护装置,就会避免出现大范围停电事件。控制区域纵向加密认证网关部署在调度数据网络以及控制区域之间,主要是用于控制远端非控制区域和本地非控制区域之间的信息访问。

四、结论

面对供电需求量与质量水平的不断上升,实现配电网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的电力工程研究重点,而配电网故障问题的有效解决则是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的核心。所以,电力企业应当明确当前配电网运行中常见的故障问题,并积极应用先进的故障定位技术来进行故障定位,之后再根据具体的故障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并在这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故障处理技术的经验总结,切实实现故障处理水平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杨一清.配电网设备在线监测技术运用及故障监测[J].电力技术交流,2009,40(17):106-109.

[2]刘健,倪建立,杜宇.配电网故障区段判断和隔离的统一矩阵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23(1):31-33.

[3]周晓生.国内配电网建设中线路故障处理的常见方法[J].安徽工业技术学院院报,2010,40(17):29-31.

[4]邱津津.电力行业现代自动化操控技术的灵活运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17(3):36-38.

论文作者:黄佳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浅析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故障处理措施论文_黄佳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