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水利建筑安装公司 山东 泰安
【摘 要】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 ,但对于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而言 ,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尤其在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强化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引言
目前,我国在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中,参与建设的各方资质较低或根本无资质,一个项目往往有很多职能相近的单位参加,工程质量管理常常被一些单位忽视,而参与单位的工作性质、任务和利益各不相同,这就给全面质量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虽然这类工程单项规模小,但总体数量多,我们也不可忽视其质量。因此,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实现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的有效途径。本文将重点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探讨。
1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关系
质量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目标。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确定和实现过程,需要系统有效地应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建设工程项目各参与方的质量责任和职能活动的实施达到目标。
1.1质量管理
GB/T19000-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中质量管理的定义为:“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及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作为组织,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管理。具体来说,组织首先应当制定能够反映组织最高管理者的质量宗旨、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质量方针,然后在该方针的指导下,通过组织的质量手册、程序性管理文件和质量记录的制定,组织制度的落实、管理人员与资源的配置、质量活动的责任分工与权限界定等,最终形成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1.2 质量控制
GB/T19000-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中质量控制的定义为“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是由业主(或投资者、项目法人)来提出的,是业主的建设意图通过项目策划,包括项目的定义及建设规模、系统构成、使用功能和价值、规格档次标准等地定位策划和目标决策来确定的。它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规定和质量标准等。因此,在建设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的活动和各阶段质量控制均是围绕致力于业主要求的质量总目标展开的。
2 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2.1水利工程施工不规范
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按规范操作。国家和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糙笨重。
2.2水利管理服务体系不稳
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各乡镇的水利站(所),直接承担着农村水利规划、建设、管理和执法等重任。但在新一轮的地方机构改革过程中,乡镇水利站(所)面临着撤并、人员分流的形势,人心涣散,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
2.3施工监控措施不完善
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 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水利技术人员整体综合素质偏低
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甚至还出现下降趋势。近年来,由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由于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和入世带来的挑战,对各具体建设项目、各岗人员的要求就更加严格,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明显地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务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缓慢,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工作。
3 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
3.1完善好水利水电施工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1)建立相关的质量管理法规。各级政府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应该从本地的发展现状出发,制定有关政策。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监督管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2)完善工程的质量检测系统。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在实际的工程中,不少的单项工程、隐蔽工程以及被覆盖的工程质量都没有进行有效检测,潜在的安全风险大。所以,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检测系统来检测工程的施工质量。
3.2 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1)高喷灌浆的施工质量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必须经过检验合格才能使用,要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下保存。技术参数的控制:定期检查先导孔、浆压、风压、水压以及浆液的质量,特别是浆液的密度要在检测合格后再使用。浆液的存放时间也应该特别注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高喷灌浆前要检查桩位浆液的比重、钻孔的偏斜率、下管的深度,喷灌的高程是否在标准的范围内也是需要检查的项目。
(2)冲抓回填的施工质量控制。定好桩位是施工前要进行的,用竹签做好标记,还要对桩位进行必要的复查,减少误差,孔斜率控制合理。完工后,为了检查抗渗透效果还要进行注水试验,以便渗透系数符合标准。
(3)帷幕灌浆的施工质量控制。预防灌浆中断:输浆管材要在标准的范围内,定期检查堵塞情况。避免出现漏浆现象的控制措施:利用回旋式的孔口封闭器,灌浆施工时可以经常活动或转动灌浆管,重点关注回浆的浓度与回浆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3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
对施工管理制度积极执行到位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工作状态、思想意识和工程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应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质量。施工人员必须拥有上岗资格证。还要定期组织培训。培养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
3.4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一项工程如果想要得到高质量,施工材料是基础。没有高质量的材料,使用再高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对工程质量的提高来说,都无济于事。购买材料时必须严把质量关,不合格的材料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极为重要,绝不能因其工程量不大而忽视。通过本文的阐述使我们了解到施工质量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具体的施工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完善施工质量监督体系、对施工人员的进行合理控制等比较系统全面的质量控制,使得工程质量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建设出更多更好水利水电工程精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周达,刘佰站.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
[2]朱隆丁.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与经营管理创新的探索[J].小水电,2009(1).
[3]张芝英,论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6(11):166-167.
[4]李志正,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筑规划设计,2007(9):181.
论文作者:李士海,姜广喜,胡磊,郭彦平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6
标签:水利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农村论文; 工程论文; 《低碳地产》2015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