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综合修复技术对牙隐裂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_蔡,俊1,占,斌

(1.浙江省松阳县西屏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口腔科 323400;2.浙江省松阳县人民医院 口腔科 323400)

摘要:目的 对牙隐裂患者采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89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目标,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修复组,常规组的44例患者采用常规的口腔治疗方法,修复组的45例患者采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复发率。结果 修复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复发情况修复组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进行治疗牙隐裂,治疗效果显著,预后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牙隐裂;口腔综合修复;复发率;治疗效果

前言

牙隐裂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裂纹较细且牙龈疼痛感不易识别,给诊疗带来一定的难度。牙隐裂早期表现为牙齿浅表出现细小的纹裂,其常见与牙间隙或牙根联系一起,以致较难发觉[1]。患者在冷热刺激或咀嚼食物时有不同程度的疼感,对于刺激性食物反应较为明显。若患者未能及时进行治疗处理,极易引发牙髓炎甚至牙齿断裂情况[2]。本研究通过常规的治疗方法和口腔综合修复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的优异性和预后复发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排除其它并发症状的患者,筛选我院2015年元月至2017年元月的确诊为牙隐裂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4例)和修复组(45例)。常规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在27-4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8±3.89)岁;病程在7-18d之间,平均病程为(11.59±4.94)d。修复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在28-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91±3.55)岁;病程在7-19d之间,平均病程为(12.24±4.63)d。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常规组:取仰卧位,确定牙隐裂的位置,将裂纹磨去,采用瓷牙将磨去部分进行预防性填充。

修复组:去仰卧位,将患者颌部调增,适当将齿尖的倾斜度降低,以减少患者的劈裂靠力。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有颌干扰的患牙适当磨调。用印模和灌制的方法准备石膏模型,用石膏模型做好修复体,待隐裂的牙齿调磨合适后试戴修复体,并调整粘合。

1.3疗效评价

治疗后1年内对患者进行跟进随访,统计患者的复发情况[2]。另外,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痊愈:冷热刺激和咀嚼对牙齿无痛感,牙齿表面无纹裂;有效:患牙表面有轻微纹裂,冷热刺激和咀嚼牙齿有痛感,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疼痛加重[3]。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和处理涉及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 )为计量资料,行t检验; 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时,表明两者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常规组1年内复发7例,复发率为15.91%;修复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4.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修复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3.讨论

牙隐裂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表现在牙表至内出现微小的裂纹,患者在咀嚼的情况下出现疼痛症状。口腔综合修复手术治疗作为目前新的治疗模式,在治疗效果方面取得广泛的认可[4]。现我院为了验证其临床疗效,并对预后复发的情况进行啊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发现口腔修复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复发率低。这主要由于口腔综合修复术经传统的修复手术的利弊分析、权衡,总结出来的一套治疗方法。该方法在清除被破坏和功能严重减弱的牙龈组织的同时,围绕固位、抗力和保护牙髓等基本原则进行修复牙的制备。该技术在对患者进行脱敏治疗的条件下,给予患者的患牙采用适宜的冠状修复模式,以预防患牙裂缝不断加深,造成对牙髓牙釉质的损害,进而导致发生牙龈炎[5]。此外,综合修复技术治疗的过程,对牙体的强度影响不明显,并通过适当降低齿尖的倾斜度,预防患牙二次创伤,避免治疗过程发生折牙的情况,减少复发,从而提高临床效果。

本研究通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和口腔综合修复手术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治疗,采用口腔综合修复手术治疗方法的修复组其总有效率为91.11%、复发率为4.44%;而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2.73%、复发率为15.91%;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和处理两组患者的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采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进行治疗牙隐裂,治疗效果显著,预后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宇,林正梅.牙隐裂的临床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36(03):355-357+360.

[2]冯浩,陆新颜,邵文龙.牙隐裂CBCT影像诊断8例[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20(04):318-320.

[3]雷科,王伦昌,李龙江,等.牙隐裂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5年效果观察[J].广东牙病防治,2014,22(10):531-534.

[4]朱玥.口腔综合修复技术对牙隐裂治疗的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3):110.

[5]葛绍群,刘强.分析口腔修复技术治疗早期牙隐裂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5):69.

论文作者:蔡,俊1,占,斌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口腔综合修复技术对牙隐裂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_蔡,俊1,占,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