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良性发展;课程教学;虚伪心理;消除对策;
一、小学学生虚伪心理表现及成因分析
在对于小学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趋势及心理动向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呈现出一定虚伪心理作祟的言行不一现象。一方面,这是因为小学学生接触外界机会不多,其对于外界新奇事物的好奇和探知欲望较强,对于外界情感的心理敏感度较高,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希望通过突出的表现获得老师的关注。但是在实际行为过程中,为了获取较高的分数,部分学生采取了撒谎甚至作弊这样错误的方式。另一方面,学生由于家庭上和生活上的影响,使其在学习生活中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而这种自卑的心理无法为其提供努力学习的动力,而成为了一种心理上的缺陷,使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与自卑心理不符的行为,进而转化成了小学学生的虚伪心理,极其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除此之外,小学学生在课程学习与生活交往中往往戴着面具,因而呈现出一种表里不一的现象,这种现象既蒙蔽了老师对其的印象,也使其在成长和发育的过程中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甚至会走上行骗和犯罪的道路。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虚伪心理的成因进行进行把握,有针对有切入的对其消除,以启发学生树立良性发展的价值观念。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虚伪心理的消除方法
(一)以情境入手;转变学生认知
意识形态在启发学生正确认知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引和标杆作用,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展开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改变学生的认知,这是有效消除小学学生虚伪心理的根本所在。尤其对于小学学生来说,正处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对于外界的认知尚不完善,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言行不一的现象。此时就需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景教学,引导小学学生深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来,从而进一步改变学生心理认知,为有效消除学生虚伪心理提供良好的氛围。例如,在对于小学学生虚伪心理进行消除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结合生活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如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应法治短片,引导学生对于言行不一的虚伪心理行为进行辨识,启发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虚伪心理的危害,进而深化学生对于虚伪心理的感知并引导学生有效克服。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小学学生心理动向进行及时的监测和观察,通过创设贴合学生心理适应性且能被学生吸收接受的情景,有效改变学生的认知,使学生能够在根本上明确虚伪心理对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害之处,并在后续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引乐观向上的学习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发挥榜样力量;指引学生改变
在对于小学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学生由于自身对外界认知的不完全,因此在整体课程学习中呈现出模仿性较强的现象。因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把握住小学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这一特点,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树立正面典型的方式,有效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以榜样为标杆进行学习和模仿,有效激发学生虚伪心理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充当学生在虚伪心理消除过程中的标杆人物,充分引导并带动学生在榜样力量的影响下,有效激发自身改变,切实消除虚伪心理。例如,在对于品德行为的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以案例教学法入手教学,在课程引入过程中利用名人名言及历史典故,对于努力进取、言行一致的人物形象进行刻画,为学生树立正面学习的典型。而对于生活中那些虚与委蛇、三心二意的案例人物进行反证,引导学生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努力完善人格。并在潜移默化对于自身行为要求和规范的过程中,养成脚踏实地的良好的习惯。这种通过树立正面典型的方式,恰恰把握住了小学学生模仿性较强的身心发展特征,通过充分发挥榜样级标杆的引导作用,有效激发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上做出改变,为有效消除学生虚伪心理做出了努力。
(三)增强信心训练;强化教学成效
在对于小学学生虚伪心理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小学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渴望得到教师及家长的关注,因此呈现出言行不一的现象。这种现象背后更多的是小学学生受到社会及家庭影响而造成心理上的自卑,从而使得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虚伪的一面。因此要想切实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消除学生的虚伪心理,就必须要从根源入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强信心训练环节,有效克服学生自卑心理,进而消除学生的虚伪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生本意识,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和问题回答环节展现自身优势,深入参与思考,有效增强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例如在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我做家庭小主人》 这一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叙述在家庭生活中自己扮演了哪些小主人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到对于教师提问环节的思考和探讨过程中来,有效增强了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集体融入感。同时,教师在启发学生树立自信、克服虚伪的过程中,还应立足于教材,对于相应法律法规知识内容进行拓展,指引学生明确虚伪心理带来的后果。引导学生在明确虚伪心理后果认知的同时,积极参与到自信行为训练过程中来,在超越自卑的过程中有效消除小学学生虚伪心理,指引学生健全人格的良性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学生在行为和心理上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能动性,因而,需要以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为着眼点,渗透道德法治观念,指引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培养学生健全良性人格发展。因此,在面向小学学生虚伪心理及言行不一行为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动向,从根本认知入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贴合学生个体发展特征,利用好榜样的力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标杆,指引学生自主消除虚伪心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密切关注虚伪心理的成因,通过在根源处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学生在成长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有效辅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彻底消除学生虚伪心理,为培养学生健康全面的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艳革.新课标下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J].中小学电教,2016(9):46-48.
[2]郑志亮.如何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5):23-24.
[3]孙传兰.“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思品课的渗透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05).
[4]马宏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应避免的误区及对策[J].吉林教育:综合,2017(1).
论文作者: 苏培园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学生论文; 心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虚伪论文; 小学论文; 法治论文; 道德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