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莉 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医院 20024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 2013年 3月至2015年 3月冠心病患者 110 例和脑梗死患者 108 例。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共 106例。分别为心血管病组、脑血管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心血管病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脑血管病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心脑血管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发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预报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脑血管病 冠心病 脑卒中
同型半胱氨酸或同半胱氨酸,是氨基酸半胱氨酸的异种,在旁链部份硫醇基( -SH) 前包含一个额外的亚甲基( -CH2-) ,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可诊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有高血压病史。本文观察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我院 2013 年3月至 2015 年3 月收治110 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68 例,女42 例,年龄为41 ~81 岁,平均为( 65. 3 ± 6. 7) 岁,作为心血管病组;108 例脑梗死患者,其中男69 例,女39 例,年龄 51 ~76 岁,平均( 66. 3 ± 7. 1) 岁,作为脑血管病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6例,其中男 56 例,女 50 例,45 ~ 71 岁,平均( 62. 3 ± 5. 2) 岁,作为正常对照组。
1. 2诊断标准 脑梗死患者诊断符合 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经头部 CT 或 MRI 检查证实,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冠心病诊断依据典型临床症状与辅助检查;健康体检者,排除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等患者。
1. 3方法 所有被检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 3 ml,1 h 内分离血清,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我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具体操作步骤依据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盒所示进行。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4. 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 t 检验,P < 0. 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结果。心血管病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脑血管病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见表1.
表1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 x ± s)
3 讨论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最新研究表明,部分心脑血管病患者并不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结果提示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外,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还存在独立危险因素,这一危险因素就是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同型半胱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该氨基酸含S分子,是甲硫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之一。而甲硫氨酸是一种含硫的必需氨基酸,其在三磷酸腺苷(ATP)供能的作用下,先形成S-腺苷蛋氨酸,再在转甲基酶的作用下,形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再脱去腺苷成为同型半胱氨酸。
笔者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可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同型半胱氨酸可直接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其功能损伤会发生血管收缩甚至形成血栓。(2)高同型半胱氨酸激发血小板功能,促进血液凝固,加快血小板的聚集性,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3)高同型半胱氨酸影响花生油烯酸(Arachidonic acid)的代谢,使血栓素合成增加,而血栓素有促进血管收缩和血小板凝集作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4)高同型半胱氨酸增强凝血因子的活性,抑制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物的活性,降低血栓形成因子的活性。(5)同型半胱氨酸发生自发氧化,形成H2O2和一些超氧化物,导致内皮细胞损伤的氧化,也造成血管平滑肌持续收缩,导致机体缺氧,加剧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同型半胱氨酸的主要来源是通过饮食摄取蛋氨酸,蛋氨酸脱甲基化生成后生成同型半胱氨酸,其代谢途径需要包括蛋氨酸合成酶、维生素B、维生素B小叶酸、胱硫醚β合成酶参与,通过再甲基化和转硫途径进行代谢。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或酶功能障碍等均可导致Hcy升高。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10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11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及10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显示,脑血管病组为(21. 23 ±5. 37)μmol/L;心血管病组 为 (25. 69 ±6. 12)μmol/L;正常对照组为(14. 42 ±4. 22)μmol/L;脑血管病组与心血管病组Hcy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作为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的参考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雷小平.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 6) : 619-920.
[2] 周娜.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2010,8( 20) : 122-123.
[3] 唐梦熊,黄文增,张步延,龚斐.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心脏杂志. 2002(04)
[4]李朝; 薛庆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研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08-10
[5]赵建彬,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价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09-15
论文作者:徐文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半胱氨酸论文; 水平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血清论文; 心血管病论文; 蛋氨酸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