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5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调查这146例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措施,观察分析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变化以及病情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较护理前具有了显著改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护理前具有了显著提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总有效率达到了97.3%,病情改善效果显著。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并且对健康知识也往往一知半解,只有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才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加其健康知识,从而促进病情的改善。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心理护理;健康指导
为了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措施和效果,现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共有82例、女性患者共有64例,各占总数的56.2%、43.8%;年龄在58-81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68.4±4.1)岁;病程在3-24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9.3±2.2)年;I期患者共有62例、II期患者共有51例、III期患者共有33例,各占总数的42.5%、34.9%、22.6%;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1.2 方法
调查这146例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措施。
1.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应当“对症下药”:①过度悲观:由于部分患者对高血压疾病不太了解,或是由于生病日久不能恢复,所以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认为自己的病情十分严重,对康复不报太大希望,甚至丧失了治疗信心,因此不按照医嘱服药,或者拒绝接受治疗,从而更加延误了病情;对此护理人员应当详细地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其实际情况,耐心开导患者、鼓励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经常给患者讲述一些高血压疾病治愈的例子,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②过度乐观:部分患者由于自身心态较好或是文化水平较高,对高血压疾病具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在病情的判断上往往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过于专断独行,对医护人员的建议表现冷淡,认为医护人员夸大其词,或是虽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但一味认为只要配合治疗服药就会无大碍,对疾病过于轻视,心态过于乐观,反而不利于预后;对此护理人员应当在肯定患者积极心态的同时,委婉地给患者提出科学的治疗方案,经常与患者一起针对病情展开探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减少患者对药物的过度依赖,使患者明白精神状态对疾病的影响;③孤独沮丧: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外加医院活动范围较小,平日与外界交流较少,所以经常会感到孤独沮丧,心情十分抑郁,对外界事物也缺乏兴趣,这十分不利于病情的改善;对此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帮助患者融入社会群体,叮嘱患者的家属经常到医院看望患者,增加与患者的交流频率,以及定期在医院内组织一些简单的活动,帮助患者建立病友小圈子,促使患者互相之间交流沟通,从而改善患者的心情。
1.2.2 健康指导
健康指导的形式应当是多样化的,可以一对一指导、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健康知识小册子、张贴健康知识海报、播放健康知识视频等。而主要的指导内容为:①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而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用药指导,给患者详细讲述各类高血压药物的作用、适应症、使用方法及用药注意事项等,督促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并在患者用药后密切监测其反应,防止患者出现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②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个人口味给其制定一份合理的食谱,督促患者多食用低脂肪、低胆固醇、高钙、高维生素类食物,少吃辛辣、油腻、烹炸食物,戒烟戒酒;③运动指导:护理人员还要督促患者适当进行一些运动锻炼,例如每天早上打打太极拳、晚饭后去外面散散步等,从而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变化以及病情改善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对以上所有临床研究数据均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和统计,对其中的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
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较护理前具有了显著改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护理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总有效率达到了97.3%,病情改善效果显著。详见表3。
3 讨论
当前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高血压作为一种老年人常见疾病,正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高血压在我国具有“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病死率高)和“三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及治疗率低)两大特点,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药物治疗高血压虽然可在短期内达到降压效果,但综合有效率却并不显著。据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病情的变化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也具有一定的关系,心理状态较好和生活习惯较好的患者往往病情改善效果更佳显著,所以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十分重要。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较护理前具有了显著改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护理前具有了显著提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总有效率达到了97.3%,病情改善效果显著。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并且对健康知识也往往一知半解,只有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才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加其健康知识,从而促进病情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姜蕾,桂文,吴金玉.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J].内蒙古中医药,2012,06:119-120.
[2]佟春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J].中国医药指南,2011,04:151-152.29:143-144.
[3]杨清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0:237-238.
论文作者:田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病情论文; 高血压论文; 健康知识论文; 老年论文; 健康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