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孙世田

浅析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孙世田

安徽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做好地籍测量能够保证城市土地的合理规划和使用,面对市场经济竞争下的大环境,城市土地使用情况将直接决定城市发展水平情况,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土地资源可谓是寸土寸金,因此,只有将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和整合,才能提高土地的使用率,让有效的土地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本文将主要针对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保证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地籍测量;数据;土地管理;应用

引言

地籍测量工作是以土地权属调查为先导的,在地籍调查表及草图的基础上进行,其整个地籍测量成果是管理城镇土地的属性、位置、面积、用途的重要基础,是土地使用的基本依据。

1 地籍测量的特点

1.1 地籍测量是政府的基础性测绘工作

也是政府行使对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法律性行为和技术性行为。我国地籍测量工作都是由国家政府部门主管并负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我国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基础的土地资料。

1.2 为土地管理提供准确的地理参考

具体来说,地籍测量不仅能够为土地产权和土地税收提供准确的数据,而且还能够为社会群众提供具有法律意义的土地参考系统;地籍测量工作必须符合我国土地法律的相关规定,能够反映我国土地法律的要求,反映并调节人、土地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1.3 地籍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先进性

在地籍测量的过程中,地籍测量部门会使用最先进的测量技术,采用大地测量技术、数字测量技术、空间定位技术、面积测算技术、遥感技术等多种测量计算技术来保证测量结果的科学性。

2 当前地籍管理中的问题

2.1 地籍管理工作比较滞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在不断的变化,而地籍管理工作也应当随着国家土地管理体制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地籍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被动性,测量、登记等工作相对来说比较滞后。

2.2 地籍内容存在失真、不完整的情况

地籍管理较为系统,其建立和完善工作也比较精细。但是我国地籍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无法依据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通常,地籍管理中的数据信息基本上是由一线工作人员在外测量获得的,其巨大的工作量,恶劣的工作环境难免会造成测量和调查工作的失真。

2.3 地籍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之中,但是在地籍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系统。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人的不重视,缺乏对基层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另外,在地籍的测量和调查中,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确保地籍测量工作的质量。但是实际情况是当前专业人员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地籍测量工作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3.1 控制测量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土资源系统已经全面的开展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建设及新一轮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为了能够更好地确保地基成果,需要做好相关的测量工作,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建设并使用C级GPS网,从而能够更好地为测量工作的开展提供条件。对此也建议全省国国土系统以县(市)一级为单位在C级网基础上统一布设首级D,E级GPS全面网,有效地解决因为不同控制点所产生的测量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从而能够有一个统一的控制基础,为土地管理(包括土地利用调查、地籍调查确权、日常的变更等方面)一体化建设发展提供保障。

3.2 土地勘测及权属界定

土地勘测和权属界定在土地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土地管理的基础依据。土地勘测和权属界定是地籍测量工作中重要环节,是的地籍测绘工作人员根据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土地状况勘测及权属界定,确定土地用途及标定界址(点)位置。在土地勘测和权属界定过程中,测绘方面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外业的调查、权属界标定,信息的采集、整理和汇总、信息数据的储存等。在进行土地界定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使用定位系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多个方面进行数据的获取,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测量的准确度,最大程度发挥地籍测量保障作用。

3.3 制作地籍图

制作地籍图,是为土地管理中制作土地权属证提供原始样图。在绘制地籍图时,几大地理要素都应测绘或对其进行地籍采集。应当把建筑物(包括在建房屋在内)的大小,占地状况进行仔细绘制。对于非永久性的建筑物包括棚、简易房舍等可以舍去,不过对于大单位中含有的大面积台阶,大雨棚等,应该作为采集数据;一般可舍去宗地内部中不到六平米的偏房,或者单独的小门楼等;正规的厕所、牲畜房等需要采集;属于可以长久使用,并且固定性的垃圾台也需要进行地籍数据采集。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住宅区当中,属于正规的且面积超过六平方米的停车棚,要进行地籍数据采集,对于二层以上的楼房,还需要将其结构性质以及具体层数进行标注。在土地管理中,要分析地籍测量中地籍资料,如果宗地缺乏地籍资料,这时候就需要对该宗地进行详细调查,并且根据实际内容编制并且绘制出地籍图以及相关房地平面图。与此同时,需要对宗地进行编号的标注,最后生成地籍图。

3.4 界址点测量

比较容易测量的界址点,可以使用极坐标法、边长交汇法、角度交汇法等进行测量计算。如果测量工作对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较高时,边长需要采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计算。对于界址边上没有阻碍物,容易进行测量的可以通过使用50m钢卷尺直接进行测量界址边长,同时量取界址点到主要地物特征点的相对尺寸,方便进行绘制宗地草图。界址较为隐蔽,不易直接测量的,可以通过边长(距离)使用交汇法和内插法进行计算得出。在土地管理中,要对地籍测量中地界址点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如果结果超过一分米,这说明地籍测量工作出现了误差,就需要进行重新测绘。

4 结语

随着地籍测绘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地籍测绘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地籍测量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加强地籍测量技术的学习和研究,熟练掌握其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保证地籍测量工作高质高效地开展。通过地籍测量所采集到的信息,对地面上的建筑以及边界进行测量,方便之后的建设工作开展,对地籍信息进行准确的采集,根据信息进行地籍图的绘制,从而加强对土地的管理,使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推动现代化村镇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韩鑫峰.浅析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4,(18):78.

[2]郑成龙.浅析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68.

[3]侯亮.浅析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13.

论文作者:孙世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浅析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孙世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