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人才形成的关键时期--学龄前_创造性思维论文

智力人才形成的关键时期--学龄前_创造性思维论文

智能型人才形成的关键时期——学前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键时期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何谓幼儿智力开发?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只要幼儿了解、背诵较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常识,就是智力开发。这种误解,对于幼儿智力开发造成很大的障碍,至今还危害着孩子,危害着对人才的培养。掌握知识和开发智力是两个概念:知识是人类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规律的总结和概括:智力则是由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等组成的心理能力。两者是有联系的,但其内涵和外延都是不同的。人的智力中,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它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人的思维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对幼儿的智力开发,虽然也要传授知识,但更主要的是启迪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萌芽,从小就使他们养成以新颖独特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生活风格和习惯。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儿童早期教育作为一门独立成熟的学科体系而出现,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B·S·布卢姆。他在其代表作《人类特质的稳定性与变异性》一书中,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作了如下阐述:如果把人的智力用100%来表示,那么其中50%是在4岁前获得的,5-8岁完成了30%,另外20%是在8-17岁这一阶段完成的。这就是说,人的智力发育,最初4年是以后13年的总和。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道理的。现代教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般正常人都潜藏着令人吃惊的智慧才能,人的一生仅仅能运用其潜在智能的10%左右,即使是那些最杰出的科学家也仅仅用了其潜在智能的30%。人的潜在智能的开发,有一条规律:就是开发得越早,人的智能开发的程度就越高;反之,智能开发程度就越低。以著名的狼孩子为例:婴儿出生后的几年脱离了人类社会,无论以后如何教育,其智力开发率都是很低的。所以,人的智力开发,关键时期是在幼儿阶段。

如何开发幼儿智力?

第一,幼儿智力开发的内在依据。

从婴儿诞生之日起,这个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纷繁复杂的现象就逐渐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十分敏感、好奇,非常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学,喜欢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好奇、求知、自由的天性,就是幼儿极其宝贵的心理特征,也是开发幼儿潜在智能的内在依据。

鲁迅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幼儿的行为领域象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在童真、童趣中时常孕育着幼儿创造力的萌芽。世界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的成长,都与他们幼儿时期的创造性行为萌芽有关。大发明家爱迪生幼年时,曾呆坐在一个仓库里,把鸡蛋暖在自己的屁股下面,引人发笑。而他自己却以为这样就可以孵出小鸡,象妈妈所讲的老母鸡那样。

对于幼儿来说,千奇百怪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好奇心强的孩子,求知欲和自信心都强。他们喜欢摆弄新物体,探索新环境,甚至可能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来。有的父母不理解幼儿的心理,时常以成人的生活模式要求孩子,对他们管得过多过严,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幼儿独立活动与主动探索的兴趣与机会,使其创造性思维潜力受到压抑,是极不利于幼儿智力开发的。幼儿依照自己想像的游戏、表演、绘画、说话……等等,都是他们创造性思维萌芽的表露,应当得到大人的鼓励和赞许。幼儿在墙上划了很多莫明其妙的东西,撕了他看不懂的书,拆卸了刚买到家的玩具,以及做大人看来很反常的种种恶作剧,都包含着幼儿智力的火花。父母要理解他们的心理,善于引导,一定不要粗暴地加以斥责。德国汉堡的儿童心理学家托马斯·卡尔松说,研究表明,喜欢搞恶作剧的孩子是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他们将来成才的可能性要比循规蹈矩的孩子更大。一个恶作剧行为,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无疑是一次催化,是对父母为其规范的活动界限的一次超越,而独立性的形成,恰恰需要这种超越,否则,依赖性就难以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人类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千万要保护幼儿敏感、好奇、求知、自由的心态,使其养成独立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为他们成才铺出一条广阔的道路。一定不要养成幼儿依赖性的习惯。依赖心重、独立性弱的孩子,长大之后一般难以成才。

第二,幼儿智力开发的外部环境。

教育家陶行知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处于开放、探索和独立思考的状态之中,让他们的敏感、好奇、多疑的心理倾向充分显露,可以任意地想象、联想和不拘形式地表达,以利其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形成。有的家长不相信孩子,对孩子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顾虑多端,毫不放心。有的家长和老师不解放孩子,怕孩子出事,让他们听话顺从,约束和禁令太多,束缚了幼儿的手脚,也约束了他们的头脑。在这样的环境里,幼儿心灵处于压抑状态,其心态倾向于瞻前顾后、胆小怕事、被动接受、消极服从,生活中没有自我,很难去独立思考。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依赖大人的习惯,创造性思维心态无从谈起。

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智力开发环境,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不论家长还是幼儿园老师,对幼儿必须有爱心,母爱尤为重要。父母对幼儿的爱护,可以使其身心舒展、轻松愉快、无拘无束、活泼自由而又充满信心地成长。父母的深切抚爱,可使孩子感到安全而又自由。父母留心倾听孩子的话,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是多么重要,会增强其独立意识和自信心。对于有关孩子的某些事,父母以平等的态度征求他的意见,会启发孩子的独立思考。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认真而又简明地回答,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更可以扩散孩子的思维。

二、要引导幼儿到大自然中,也要到社会中,尤其是到幼儿的社会中去。单调的环境,倾向集中的氛围,难以激发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更难以使幼儿产生创造性思维。要引导幼儿到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环境中去,才能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地去想、去做、去说。

科学家居里夫人幼年时,就显露出很高的天赋。一天早晨,父母检查姐姐的学习成绩,让她读一段简单的文字。她结结巴巴地读得很费劲。玛丽雅(居里夫人的幼名)听得不耐烦了,从姐姐手中拿过书来,很流利地读出了那段书。原来,玛丽雅的拼音和读书,是和姐姐玩“教师游戏”时学会的。居里夫人的父亲是一位很有见识的教师,对她的这一举动很惊讶,又很耽心,怕她早熟早衰,这么小灌输过多的知识,会影响她的智力发育,就设法避免让她拿到书,而是让她到农村大天地里去,和那里的小朋友尽情地玩耍。上学之后,她始终是一个出色而又用功的学生,是班上学习最好的,几乎囊括了所有科目的第一名。

第三,幼儿智力开发的根本途径。

幼儿智力开发的根本途径就是实践。真知靠实践,智力开发也靠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培养幼儿的行为能力、行为技巧和行为习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人的智慧是从人的行为开始的,是从人的动作之中延伸的。陶行知也非常强调行为对人的认知发展、对人的智力发展的作用,并把自己的姓名由陶知行改为陶行知,以表明自己的理论信仰。

为此,家长应根据幼儿的年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积极引导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幼儿发育不全,难以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但可以从模仿做起,从点滴做起,逐渐学会行走、说话、吃饭、入厕、穿衣、洗手帕以及扫地、擦桌、收拾房间等简单的家务事。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独立性和自信心,对其智力开发更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调查证明,有成就的科学家的父母,教育孩子时,都时常鼓励孩子自己去做事情,但从不鼓励孩子轻易请求帮助和感情支持的行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从小就养成了自己动手的习惯,玩积木也喜欢按自己的想象搭起复杂的建筑物。当他6岁上小学时,有一门手工劳动课,老师布置学生回家做一件劳动作品。在课堂上,当老师要大家拿出自己的劳动作品时,有的学生亮出父母代做的种种玩意,老师浑然不觉。当爱因斯坦举起自己做的很丑陋的小板凳时,老师看了看,摇了摇头。而爱因斯坦却说:“这是我做的第三个,比前两个好多了。”以后,他成为名垂青史的大科学家,肯定与这种亲自动手的习惯有关。

现在,我国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很多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稍长时,又过早地教他们认字读书、练琴学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同龄的孩子强,有特长,将来考入好的小学、中学和大学。这样做的结果,却压抑了幼儿天真活泼的天性,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压力,觉得枯燥无味,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他们可以识很多字,可以背诵唐诗宋词,可以回答不少自然常识的问题,也会一些弹琴绘画,但不能独立完成一项简单的任务。中国现行的以认知为主的考试、升学制度,如同一个具有巨大魔力的指挥棒,使很多家长认为只有早抓幼儿的认知教育,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些幼儿老师也迎合家长的这一心理要求,把认知教育当作硬任务,把幼儿行为习惯的教育当作软任务。殊不知,这种认识倾向是极为有害的,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智力开发。

第四,幼儿智力开发的主要方法。

开发幼儿智力的主要方法是赏识教育。幼儿有强烈的向上、自尊的心态,非常注重别人对他的看法,同时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有优点,有缺点,有正确的行为,有错误的行为,这就需要以表扬为主的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犹如阳光滋养万物,它是打开幼儿智力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是引导幼儿走上成才之路的一盏明灯。赏识教育不是对孩子的缺点放任自流,养成其任性的生活习惯。幼儿做错事的时候,要善于引导他们认识错在什么地方,使孩子心服口服,心情舒畅。生硬的责备,会使幼儿心灵受到压抑,产生害怕、消极心理,甚至导致撒谎。

就智力开发而言,赏识教育,应主要赏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以及其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萌芽,指导其心理的发展方向。有的幼儿善于模仿绘画,画技也不错,画出的画很象样子,当然需要赏识,但更要赏识按照自己想象绘画的幼儿,画技虽不高,但画的画独出心裁,别具一格。老师出了一道算术改错题,让孩子改错,即"6+2=4",只许改一个地方。有的孩子将等号后面的4改为8,当然正确。可有的孩子,却将加号改为减号,就更应该赏识,因为他以非常态的角度思考了问题。美国心理学家邓克尔进行实验证明:“人的心理活动有一种功能固定性,它使人们的思维趋于刻板、固定化,总是沿着习以为常的思路去想、去做。”由于幼儿思维水平低,又囿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就更是如此。这个孩子能够跳出框框,从非常态方面去思索,就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在赏识教育中,必须注重对幼儿道德、意志、情感、适应环境、克服困难等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只有当孩子的非智力素质参与到智力活动中去,其智力活动才会有正确方向和积极性,逐步航行到成功的彼岸。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信息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使得最出色的教师也无法向学生传授某一学科的全部知识,任何博闻强记的学生只有“望书兴叹”,所以,教育的任务将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着力于学生智能的培养,开发与训练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的幼儿阶段,是智能型人才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却比较落后。近年来,在日本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出现了一些很注重创造性思维力培养的幼儿园,其入学竞争超过了日本第一流大学的入学竞争,四五十人中只能入选上一人。而在我国这样的幼儿园却极少见,一般家长似乎还没有觉悟到这一点。今日幼儿教育上的这种差距,将导致明天经济上的差距,国力上的差距,这是关系到民族盛衰的大事,必须引起社会和政府足够的重视。

标签:;  ;  ;  ;  ;  ;  

智力人才形成的关键时期--学龄前_创造性思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