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城市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多应用于地下工程施工、高层建筑中,这项技术在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有积极意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比较复杂,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严重的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文章结合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技术现状,对具体的施工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1.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分析
1.1 基坑大深度化
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当前城市计划的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也逐渐向大深度方向发展,在有效利用城市空间的同时,还能有助于城市的管理。当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地下建筑已经普遍有3~4层,有的大城市地下建筑深度可达到6层,深度已经有20m以上,甚至还在朝着更深的方向发展。
1.2工程施工复杂程度增加
我国建筑用地的减少,对建筑技术和工艺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地形和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的地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开展有了更大的难度,同时,很多传统的建筑比较陈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难度,基坑开挖中,不仅要考虑建筑自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要考虑其对周围建筑带来的影响。
1.3 易诱发安全事故
基坑开挖中所涉及到的施工内容较多,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引发安全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安全,也会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对施工现场做全面的考察,充分了解建筑周围的情况,制定科学的支护方案,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对技术实施的管理,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
1.4 支护方法种类多样化
我国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方法较多,包括悬臂式结构、混合式结构等,根据不同的建筑施工特点和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支护方法。有的可以结合两种或多种支护方式,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2.我国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2.1 桩锚结构体系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这种施工技术的特点是采用锚杆取代基坑支护内支撑,给支护排桩提供锚拉力,以减小支护排桩的位移与内力,并将基坑的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如图1)。常应用于建筑施工场地地质情况较差的情况。相比较其他的深基坑施工技术,桩锚结构体系支护施工技术对所采用的锚索和锚固体的质量要求较高,本身施工成本的支出也较高。
2.2 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通过构筑钢混结构的墙体,起到对深基坑的土方支护作用的施工方式,就是连续墙支护施工。随着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所需的地基也在不断加深。尤其是现阶段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占据较大的比重,深基坑的深度较深,大多是施工单位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选择时,常采用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
2.3 挡墙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挡墙支护施工技术是通过将水泥浆与土壤进行深层混合搅拌,提升土壤的支护能力,使其成为一种重力式保护墙,从而满足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要求。这种施工技术适用于大多数的地质情况,应用最为广泛。
图1 桩锚结构体系支护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的存在问题
3.1 相关规章制度较不完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在进行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不重视,管理松懈,经常出现随意修改施工方案的行为,不仅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很难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安全和质量。此外,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资金预算估计不足,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缺少足够的资金保障深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
3.2 尚未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在进行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未能对施工所需的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研究,导致深基坑工程施工完毕后,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产生结构损坏。因此,加强信息化施工,对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研究对策,可以最大程度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但是,现阶段,信息技术在深基坑支护施工当中的应用还存在以下问题:
(1)相关技术人员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较低,自身的专业能力较差,无法满足信息技术的要求;
(2)信息技术所需的相关机械设备已经较为陈旧,对信息的相应速度较慢,且准确性较差,无法满足相关技术人员对地质情况了解的需求。
3.3 受到地下水的影响
地下水是影响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进行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之前,相关施工单位必须对建筑现场的地下水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地下水的水位与深基坑之间距离。一般情况下,深基坑的底部距离地下水的距离应大于 1m。此外,由于地下水的不稳定性,很容易出现突然的水位增高的问题,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之前,应对改种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施工预案,一旦发生地下水上溢现象,应立刻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
4.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建议
4.1 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投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为了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建筑工程策划和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首先通过对建筑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充分的勘察和了解,掌握了深基坑支护施工作业的基本情况,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了符合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资金预算。在实际施工阶段,相关管理部门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所需的资金采用“专款专用”的管理方式,保障了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
此外,对与深基坑支护施工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明确了其在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中的权利和责任,完全了管理制度,杜绝了相互推诿现象的出现,在组织基础和管理制度方面,保障了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
4.2 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作业过程中,应结合施工图纸,并通过专项的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每一个施工人员对工程所采用的支护技术有着充分的理解,掌握施工要求,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重点和难点。与此同时,还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设置相关的应急预案,避免突发情况发生后,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降低损失。
4.3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1)采用性能优异的设备:通过性能尤其的计算机设备,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作业时,可以对地层的结构,基坑的变化以及地下水的情况进行动态的掌握,及时了解各项关键参数的变化情况,确保深基坑支护作业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人员的素质能力提高:相关的施工单位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人员的选择方面,应选择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同时还应具备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如何通过系统反映的现象,分析和判断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作业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韦希斌.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门窗,2016(05):111-112.
[2]杨威,李铭.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问题与技术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66.
论文作者:葛以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深基坑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地下水论文; 基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