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建筑业的发展中,预制建筑由于其多方面的优势而迅速发展,应用规模不断扩大。由于预制装配的特殊性,施工质量是关键。为此,有必要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
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其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然而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对其发展不利,因此我国建筑企业、主管部门需深入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这些问题,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这对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1)传统的建筑空间形式,尤其在住宅空间设计中,会存在承重墙多、分隔设计不合理等多种问题,导致内部空间的灵活性较差,但预制装配式建筑则可以有效增强空间灵活性,让用户根据自己需求合理组装空间内容,以满足自身的居住需求。(2)预制装配式建筑采用了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强的保温与隔热性能,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增大了能源和资源利用率。(3)预制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装饰材料多是以环保型材料为主的,且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结合建筑需求进行颜色的变化,丰富了建筑的美观性和观赏性。(4)同传统建筑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自重较低,大大降低了施工中地基的承载压力,保证了建筑整体质量。同时,预制装配式建筑是通过构件的组合实现结构施工要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施工程序,降低了施工难度。(5)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很多零部件均是由工程统一生产的,工作人员只需对构件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并按照规划好的操作流程开展施工,即可减少施工中危险的发生,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6)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较高的环保性。构件的集中制作,降低了施工中各种材料、资源的浪费,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减少了垃圾的产生。
2预制构件施工技术要点
2.1安装预埋件
预埋件主要包含:永久性结构预埋件、临时性吊装及堆放预埋件、电器类预埋件、给排水预埋件、煤气类及接地线预埋件这几类。为固定预埋件,可使用吊杆或将预埋件固定在底模上,虽然此种方法可保证预埋件定位准确,但是将预埋件安装在模具旁板上旁板可能出现变形问题,进而致使预埋件位置出现偏差。因此,相关检验人员需进行详细检查,如此才可保证预制构件安装定位位置准确。同时,工作人员还需严格控制构件水平标高及垂直度(工作人员可在模板底部表面设置细小凹槽,工作人员可依据此进行检验)。在构件生产完毕后,工作人员可依据相应痕迹弹线,之后将此构件引导室内面。
2.2堆放预制构件
预制构件可分为横向、竖向两种堆放方式,通常,墙板需采取竖向堆放方式;楼面板、屋顶板、主构件可采用横向或竖向堆放方式。若选用竖向堆放方式将这些构件堆放起来,需提前将地面压实,同时还需将地面铺设混凝土材料,以免降雨时道路受影响较大;此外,为避免支架滑动,需提升路面粗糙度;在使用支架过程中,需将预制构件两侧固定好,并保证预制构件保持垂直形态。若采用横向堆放方式将这些构件堆放起来,则需在水平地基上设置2根木质或钢材垫块,并在其上方设置同材质垫块(6块);工作人员需保证垫块上下位置相同。
2.3制作钢筋笼骨架
厂家需依据构件配筋图,明确所需钢筋型号、数量,并完成下料与放样操作,工作人员保证钢筋标号的唯一性,并依据一定规范将钢筋堆放在一起,为日后使用提供便利。在预制好的钢架当中绑扎钢筋笼骨架,工作人员需严格依据构件图纸施工,设置保护层;在钢架上标注主筋、分配钢筋位置,如此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在吊装钢筋笼时,需使用吊架进行运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预制房屋建筑的质量控制
3.1健全装配式建筑施工程序
为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需健全装配式建筑施工程序,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依据相关规定施工。同时,企业还需建立健全相应管理措施,保证其与施工程序相符,例如:为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需严格控制预制构件生产质量,如此才可保证各预制构件可有效对接;严格控制墙板组装质量,以免墙板安装错误影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施工人员需严格控制浆料配置比,同时还需严格控制坐浆层厚度,如此才可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
3.2模板环节
预制箱梁的底模采用底座的顶面,外模和端模通常使用固定的钢模,内模采用组合钢模。在当前的结构中,整体模板被广泛使用,并且这种模板的生产是根据箱梁的外部尺寸制造的。模板是槽结构,具有光滑的水泥或水磨石表面。这种模板有许多优点。考虑到上杆和下杆的位置,外模的支架应适当间隔开。侧模应考虑载荷情况,计算应与变形约束相结合。内模顶板通常采用可移动板,由于混凝土浇注可以方便地在底板部分进行,内模顶板直接支撑内支撑。在安装模板之前,必须确保彻底清洁基座。为了减少箱梁的生产周期,应尽可能采用整体提升方法。在箱梁的预制结构中,地板肋和腹板肋支撑在基座上,因此临时加固是通过现场绑扎进行的。钢筋的位置应准确,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在底模上标明,然后根据标记位置将钢筋按顺序放置。连接到管道的管道可以由大直径的波纹管制成,并且接头必须完全密封。此外,波纹管应通过系带固定并焊接到腹板上,以防止波纹管在浇注过程中的位置发生变化。
3.3加强施工监管
首先,改革施工流程。企业需详细研究施工现场环境,并科学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如此才可保证其与施工要求相符。企业需详细研究预制装配式建筑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并研究其原因,不断改革相关管理制度,优化相应施工技术,比如:注浆施工环节,为保证施工质量,需保证注浆配比的合理性,在拌和过程中需坚持勤拌原则;施工人员需详细检查坐浆层厚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同时还需严格控制材料温度、水温;其次,坚持监管。为保证施工质量,需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采取自检、抽检等多种方式,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如此才可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同时,还需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管,施工人员需严格依据相应规范进行施工,充分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度,如此才可提升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另外,加强竣工验收,若发现质量问题需追究相应工作人员的责任;最后,加强施工人员培训。企业需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施工技术水平、安全意识等,同时还需制定奖惩措施,激发施工人员积极性,这对提升建筑施工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4合理使用辅助设备
首先,L型吊具。研究发现,转角板吊装过程中极易出现折断问题,因此为避免此问题可使用L型吊具进行吊装施工。使用L型吊具可把转角板的受力转至L型吊具上;其次,平板护角。为保护预制构件,施工人员需检查预制构件规格、厚度,并选择最合适的护角、塑料套,如此才可保证预制构件运输、安装质量。施工人员还需注意:任何设备均有其使用寿命,因此施工人员在护角使用完毕后需科学保存,延长护角使用寿命,降低企业成本;最后,运输各预制构件时,需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及技术,如此才可避免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磕碰问题,比如:可通过增加平板间的间隙、增加运输次数等方式,减少预制构件出现磕碰问题。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安全,因此在预制施工中要依据相关的标准施工,施工人员要掌握关键技术,采用的工艺要符合规范,以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达到设计标准。
参考文献:
[1]高懿凤.浅析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水泥,2016(12):278.
[2]车红锐.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0):44.
[3]郭宝荣.基于SD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
论文作者:余来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建筑论文; 预埋件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构件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钢筋论文; 才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