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目前矿井测量现状,阐述提高矿井测量工作质量的三项措施。对提高矿井测量工作质量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提高;工作质量;措施
引言
测量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测量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的生产和安全。目前,矿井的整体测量水平和工作质量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说测量技术员测量业务、测量知识不精、测量方案没有进行优化、贯通测量精度达不到要求等问题仍然存在,测量成果的不科学管理,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很多不利。现根据本人在过去几年的个人经验阐述几点提高测量工作质量的措施。
1 提高测量技术员的整体素质
测量技术员是完成矿井测量任务的直接操作人员,其测量工作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矿井的安全与生产。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测量失误,调动测量技术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测量技术人员的责任感,达到提高测量工作质量的目的,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和职业新闻片道德教育外,还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1强化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测量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
由于煤矿面临转型的改革,测量专业技术人员大量外流,矿井内部测量技术人员出现了断层现象,一个矿井基本上只有一个或者两个测量专业技术人员,其它均为矿工子弟来充当测量队伍,由于测工缺乏测量专业知识,整体测量队伍力量单薄。为此我们必须强化以下两个方面的培训。
1.1.1强化测量人员的技能培训
测量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方式要多样化,时间要经常性,内容应该是重操作。通过培训后,测量技术人员要达到懂原理、会操作,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岗位的职责,熟悉测量操作规程中的操作方法、操作程序、测量限差的要求,进行测量时始终做到爱一行、专一行,做到心中有数。
本人自2008年调入吾祠煤矿以来,面向的是两名新手,当时只有一名测工(矿山子弟从运输队转行)和一名学校刚毕业分配的测量技术员,技能培训工作从零开始,首先对他们灌输测量工作的重要性。测量数据一丝一毫来不得马虎,向他们举例说明了兄弟矿井由于测量工作失误用错了一个测点,造成整条提升运输巷道报废,给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其次要求他们不厌其烦校对数据。虽然现在仪器设备比较先进,采用了全站仪,很多数据都可以自动生成,但有的数据还是要人为手工操作的,例如前视高、仪器高的读数及坐标的输入,只要一个数据的不准确性,就会造成整个测量成果的错差。要求他们要反复校对,在测量过程中要养成复测的习惯。实践证明了复测工作的重要性,为吾祠煤矿的几条贯通工程达到安全准确贯通奠定了基础。
1.1.2强化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培训
使用与维修是仪器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使用仪器设备要严格按规程操作,尽量减轻磨损,争取延长寿命,保证应有的精度,发挥其性能。为此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对职工经常进行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的思想教育。是否爱护仪器设备能反应一个测量人员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因此要宣传鼓励测量人员学好用好仪器,并制定合理的使用仪器设备的劳动纪律和仪器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加强仪器维修业务技能培训。一般要求测量人员做到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维修,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管好用好设备岗位责任制,划分作业岗位和职责,责任到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对测量人员的管理上,要建立一套科学、公平、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按劳取酬,充分调动测量人员的积极性,制定措施时要针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从方案上以不违反上级有关规定且大部分职工都能理解并接受为原则,在力度上以能充分调动测量人员的积极性为原则,对于有实际困难的测量人员应尽力帮助解决问题。
2 测量工程方案的优化
要提高测量工作质量和测量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就必须对所有测量工程进行方案设计和方案优化。现就以吾祠煤矿二采区主链锁贯通工程测量方案优化为例子来说明方案优化应做些什么工作。例如吾祠煤矿二采区主链锁贯通工程中,闭合导线全长4649米,属于点对点相向特大型贯通工程,经检验准确无误后,采用+500主平硐Y9、Y10两个导线点为起始点,分别向一采区和二采区铺设导线,形成一个闭合圈。测量过程中采用2秒级全站仪观测角度,半测回误差不大于20秒,测角方法采用二次测回法和复测法,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成果。三角高程采用全站仪盘左盘右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成果,仪器高和前视高必须两人相互交替丈量。并根据《矿山测量规定》确定了各种误差参数及贯通测量误差预计。2010年6月23日二采区主链锁贯通工程安全准确贯通,经实际测定,导线闭合后的坐标闭合差为fx=0.072m,fy=0.125m,fh=0.05 m,闭合精度1/T=1/32292,此贯通一次成巷,属于优良品。
贯通测量方案优化一般要求做到以下两点。
2.1 测量方案优化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是测量方案和各环节的测量方法能保证贯通所要求的精度;二是所有的测量工序和计算工作应有相应的双重检核条件;三是测量效率能满足工程及工期的要求。在符合以上三个条件时,尽量采用已有的井下首级控制网测量成果和现有的仪器设备拟定多个测量方案。然后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工作量及经济因素进行方案比较,选择既能满足贯通测量精度而且成本低的最佳方案。
2.2井下测量精度的控制
井下导线测量贯穿于贯通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在巷道贯通前一般进行支导线测量,也可以根据需要独立施测两次或直接布设双导线以及时检验测量精度,测角量边精度始终要符合测量规范要求,尽量减少测角引起的误差。
3 测量成果动态管理
中线标定及动态管理。首先测量人员要进行设计核实。测量人员接到掘进任务后,应该了解施测巷道的用途与其它相邻巷道的关系。检核设计的各测量要素和数据的准确性,是否满足几何条件,并检查设计图纸的角度、距离是否与注记相符合,巷道各部分注记尺寸、角度、高程、坡度是否相协调,与周围已有巷道的空间位置关系等,根据工程要求和现有的测量条件确定测量方案和精度要求。二是确定标定的必要数据。经检查确认设计无误后,便可进行测量标定资料的准备和计算。首先应到现场检查对已知导线点的可用情况,如果附近没有,应提前进行引测,确定引测导线点的精度。然后计算标定所需的数据。三是中线的双重动态管理。延伸的中线应进行双重的动态控制管理。即:测量人员和现场施工员、施工队伍的控制。测量人员应及时纠正标定的中线方位,施工人员也应要求在使用前与前一组中线对照检查,没有发现问题才能使用,发现问题中线应及时与测量人员联系并处理。
4 结束语
总之,只要我们从测量工作的投入到最后的测量成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科学管理,强化测量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采取全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对所有测量工程进行方案设计和方案优化,在提高测量工作质量方面是能够起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张国良.《矿山测量学》井下经纬仪的测角精度分析和测量方法[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罗志清.《测量学》经纬仪的测量方法和精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潘志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测量论文; 矿井论文; 工作论文; 精度论文; 导线论文; 人员论文; 方案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