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分析及有效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歌谣论文,小学英语论文,优势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歌谣,易于激发人的情感,活跃人的思维,不仅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艺术手段,更是培养和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最佳素材。它早已走入小学英语教材,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更是明确指出小学阶段歌谣教学的分级目标:一级目标——能学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谣15首左右;二级目标——能学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30首左右(含一级要求)。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歌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了解、发挥其优势并有效运用歌谣开展教学势必能实现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二、了解优势,方便运用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稍显枯燥,单调的听、说、读、写专项技能训练是难免的。对于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的儿童来说,学习积极性势必受到影响。如果能充分发挥歌谣优势,巧妙运用歌谣开展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加强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在掌握发音规律和增强文化意识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饱含兴趣点,利于轻松导入主题
导入,是教学全过程的开端,是课堂教学的启导环节,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一步。夸美纽斯(1999)曾说,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当学生们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歌谣恰恰就具备既令人愉快又便捷、有用的优势,不仅容易走进学生丰富多彩、曼妙无比的生活和情感世界,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简单易学、朗朗上口,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水平,能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自信,从而激发他们更加强烈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外研社版《英语》(新标准)(陈琳、Ellis,2006)(三年级起点)第三册五模块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在运用歌谣“Noodles and rice”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后,可以适机提问“Noodles and rice are nice food.Do you know other nice food?”,以此引导学生开展食物类词汇的“Brain storm”活动,为本课“谈论中西方食物,学习如何点餐”的教学任务埋下伏笔。同时,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的搭配还能把静态的英语语言转化成儿童能理解的表情与动作,更符合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进一步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饱含语音美,利于渗透发音规则
英语要说得流利自然,发音和节奏的掌握是关键。合辙押韵、节奏鲜明的歌谣正是训练学生发音、培养语感和节奏感的绝佳材料。在反复演唱和诵读中,学生们能自然而然地以发音为切入点,直接认识字母及其所代表的音素,从最基本的音和音的组合开始,通过反复练习来建立字母与发音的联系,提高“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例如在外研社版《英语》(新标准)(陈琳、Ellis,2009)(一年级起点)第九册三模块二单元的歌谣教学中,我们可以先通过季节图片配合整体感知,再逐步出示“We are learning the months of the year.January,February,Winter is here.”这两个句子,同时用红色标记标注出year和here中同发/i/的字母组合ear和ere,提醒学生关注并引导他们思考、体会到歌谣的节奏美与韵律美。紧接着,我们可以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拼读出下段歌谣中spring与sing,hot与lot的异曲同工之妙,进一步了解押韵的基本形式,完成歌谣的学习。此外,歌谣因富有一定的节奏,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对声音高低、强弱、长短、快慢等细微差别的辨别能力,使他们体会到轻重音节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进而了解连读、弱读等现象。
(三)饱含知识点,利于巩固强化知识
前苏联教育学家科罗廖夫曾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转引自顾红,2012)。歌谣恰好也具备这个特点,能帮助学生快速、牢固地记住所学字母和单词,理解、模仿重点句型,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和句式结构。例如外研社版《英语》(新标准)(陈琳、Ellis,2009)(一年级起点)第四册二模块二单元的巩固拓展阶段,我们可以把歌曲“I'm listening to music”处理成一份听力材料,要求学生们两两合作,根据歌曲内容把6个动作的图片(listen to music,read a book,write a letter,play football,talk,do homework)按顺序排列。在完成排序反馈后,让学生再次静听,交流动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帮助学生巩固“现在进行时”的基本结构。这种尝试使用英语歌谣作为听力材料,丰富以往以语篇为主的听力模式,也能再次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实现多渠道、多层面提升学生听力水平的目的。
(四)饱含拓展空间,利于培养创新意识
这就说明学生在大量吟唱歌谣,对歌谣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创编喜爱的儿歌,以此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速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标》也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要学习和欣赏与语言水平相当、但对词汇量有所拓展的作品,如故事、诗歌、歌曲等,并能对其做出反响,甚至自己创作。当然,我们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创编歌词本身,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表演的形式进行创编,比如将拍手动作换为跺脚、拍肩、耸肩等,将“小组齐读”变成“角色诵读”等。在创编、展示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升,他们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五)饱含文化背景,利于了解中西文化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认识,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挖掘经典歌谣中丰富的文化背景,把歌谣作为了解中西方节日、生活习俗及历史典故的有效载体,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表达得体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例如在初步学唱歌谣“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陈琳、Ellis,2008)后,我们可以出示“Old London Bridge”与“Modern London Bridge”两张图片并对比介绍“伦敦桥”的变化,同时出示原版歌词的后半段:
It's made of wood and clay,wood and clay,wood and clay.It's made of wood and clay,my fair lady.Wood and clay will wash away,wash away,wash away.Wood and clay will wash away,my fair lady.Let's build it with metal now,metal now,metal now.Let's build it with metal now,my fair lady.(Griffee,1992)
最后用师生齐唱的方式结束本歌谣的教学,引导学生们了解“伦敦桥”的沧桑历史,增长见识。
三、把握原则,有效运用
著名英语教材编写者埃克斯利曾说,凡能使学生喜爱学习英语的方法是教英语的最好方法(转引自梁国稳,2009)。歌谣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如何发挥他们的最大效应,有效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四条原则。
(一)目标的一致性
歌谣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教学的手段。利用歌谣开展英语教学必须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的。只有紧扣教学目标,选择适合于教学内容的歌谣,才能寓知识于歌谣,引导学生通过歌谣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规律,获得认知发展。如“A rainbow”适用于“颜色”教学,“Ten little fingers”与“Zoo”适用于“数字”教学,“It's hot” “Rain,rain,go away”与“Will it be windy?”适用于“天气”教学等。我们还必须明确,歌谣可以用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依靠歌谣,何时选用、如何使用要根据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把握目标的一致性才是根本。
(二)形式的灵活性
兴趣总是与愉快的情感相联系,人在愉快时,感知较敏锐、想象较活跃、记忆较牢固。因此,我们应把握形式的灵活性,不断尝试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才能让歌谣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实现“趣能双赢”。如“Pen and pencil” “Point to the window”可以借助教室内的实物辅助表演;“What do you want to eat?”可以搭配“服务员”的头饰与菜单,结合“The best waiter”的比赛进行;“We walked and walked”与“I'm the music man”更适合搭配生动形象、夸张有趣的动作,甚至可以走出室外表演、用课桌模拟乐器,随着节奏打拍子等。
同时,歌谣适合以“反复欣赏、简略介绍词义、逐步跟唱”的方式自然习得,但教学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选择在课堂教学的任何时段学习和运用歌谣:复习导入时,可以帮助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并在心理和知识方面做好充分的铺垫;新课教授中,歌谣可作为教授内容,巩固所学知识,调节、活跃课堂氛围;接近尾声时,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唱歌,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为课堂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学生安静地书写单词或阅读课文时,我们可适当地插入歌谣,起到音乐背景和语言输入的功效。
(三)语音的准确性
语音是教学的第一关,是入门阶段英语教学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歌谣中,应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音材料,如录音带、CD-ROM等,提醒并注重学生模仿。面对“America,America,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to see”这一类由于节奏、旋律的需要,部分辅音,甚至于一些元音音节出现“一带而过、含糊不清”的歌谣时,我们应该从儿童学习语言的准确性出发,在开始时放慢速度,熟练以后再加快节奏。
(四)评价的激励性
说说跳跳、唱唱演演的歌谣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丰富,但如何给予学生适当、有效的评价也是歌谣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激励性的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善于察觉学生在歌谣学习中的亮点,以鼓励为原则,根据歌谣的难度及学生的掌握、创新程度给予恰当的多元化评价,也是教师有效运用歌谣的重要原则。如“Hobbies”这首歌谣的难点在于“动名词”的使用与“-ing”的发音,因此在展示、汇报表演时,我们可以分三个等级对学生进行评价。
总之,了解、发挥歌谣的优势,把握有效运用歌谣的原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习得语言知识、体验语言魅力,而且还可以引导他们感受到音乐和韵律的美妙,从而在全身心的享受中成长发展。但歌谣并不是“万能药”,它只能起辅助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调整教法,才能使小学英语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