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娇,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204
【摘要】目的:浅析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预防与护理体会。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7月我科收治的68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早期干预护理,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果:通过对68例老年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45%,临床效果显著。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采用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字】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预防;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主要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发肢体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等不良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文主要将我科收治的68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并对其采用早期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6月-2015年7月我科收治的68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35例,女性33例,年龄55-89岁,平均年龄(72.54±7.4)岁。其中24例患者有心血管疾病,16例患者有脑血管疾病,12例患者有老年痴呆,10例患者有糖尿病,6例患者有呼吸系统疾病,大部分患者属于多系统疾病集于一身。
1.2预防与护理
1.2.1一般护理
给予患者高蛋白、低盐低脂以及高维生素等清淡消化饮食,指导患者多喝水与多吃水果蔬菜,一天的饮水量大约在1500ml左右。
1.2.2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行动不便,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的出现有可能降低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患者生活中的不便并多加照顾,使患者感受到更多的关心,另外,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疑问要耐心解答,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以逐渐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内的干净、明亮、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还可以在病房内摆放一些绿色植物,缓解患者的心情。
1.2.3体位护理
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下肢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下肢肿胀与疼痛,应提醒患者注意休息,并且抬高患肢20-30°左右,以缓解股静脉受压等情况,使静脉回流,降低血液阻滞,减少患肢肿胀,同时严禁热敷与按摩,防止栓子脱落与肺栓塞等情况发生。
1.2.4针对性预防措施
对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尽量不要在股静脉进行置管,应早期使用GCS进行预防,选择弹力袜尺寸的大小要合适。必要的时候应采用电针与生物反馈治疗等对患者进行肌肉刺激,从而增加其肌肉敏感性,促进血液回流[1]。
1.2.5早期功能训练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按摩,每日两次,每次约15min;并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和深呼吸,预防肺部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待患者病情平稳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伸缩训练、踝关节伸屈和旋转训练以及臀肌的收缩训练等,一日3至4次,每次约15min;训练过程中,应掌握好训练的力度。
1.2.6药物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药物是利伐沙班,对血栓的抑制效果较好,但是使用抗凝药治疗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出血,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抗凝药物出血风险评估,从而完善出血的预防方案,提高抗凝治疗的成功率。护理人员在发放抗凝药物时应分开发放,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同时护理人员应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既不能过量服用,也不能漏服,以免对用药效果造成影响[2]。护理人员在患者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皮肤淤斑、淤点、鼻、口腔黏膜、牙龈有无出血现象,大便和尿液颜色是否正常,手术切口是否出现渗血等,便于及早发现出血并发症,并进行及时治疗。因抗凝治疗所需时间较长,护理人员必须做好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的记录和监测,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抗凝剂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不合理用药可能出现的后果,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两组数据的组间差距用X²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68例老年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只有1例患者发生DVT,DVT发生在左下肢,经彩超确诊;通过溶栓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肢体消肿,体温开始下降,疼痛降低,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无后遗症与肺栓塞发生。经过积极的预防与护理,68例老年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45%,临床效果显著。
3讨论
护理体会:DVT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血液凝固、静脉血流变缓、静脉壁受损等均是导致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其中下肢骨折后并发静脉血栓的几率较大[3]。有调查显示,下肢骨折患者并发静脉血栓的几率约为37.8%[4]。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5]。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68例老年患者中进行预见性护理,只有1例患者发生DVT,DVT发生在左下肢,经彩超确诊;通过溶栓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肢体消肿,体温开始下降,疼痛降低,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无后遗症与肺栓塞发生。经过积极的预防与护理,68例老年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45%,在临床中获得了显著的效果。综上所述,对老年住院患者采用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普春,陈晓云,李宁. 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 中华全科医学,2010,02:258-259.
[2]高晓慧. 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2:224.
[3]莫艳珍. 老年卧床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2:334-336.
[4]袁立,袁红,卜彩霞.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的综合预防护理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1:131-132.
[5]潘展霞,邓丽芳,巫苑玲. 外科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3:44-45.
作者简介:姓名:王艳娇,1987年12月-,汉族,云南,护师,大专,临床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王艳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老年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静脉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发生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2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