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题研究 结构性 精选性——历史教科书编纂必须贯彻的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性论文,历史教科书论文,原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外合编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试用本(以下简称新教材),不仅以其知识面广、可读性强的特点吸引了好学的中学生,更以其中外合编的恢宏体系引导中学生深入思考。
历史教科书以中外合编的体例出现,终究是一种勇敢的尝试。为了增强该教材在教师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和增强学生在学习这本书时的可接受性,这一教材仍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关键是在编纂中充分体现教材的结构性和精选性原则。
(一)
首先要充分重视横向联系。找准中外历史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结合点。对此,新教材已作了可贵的探索。略有欠缺的是,新教材讲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强调“发展缓慢”;讲了文化新气象和崇尚实际的学风,却没指出这些只是“夜空流星”。使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不明确。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外联系越来越密切。无论是一个封闭的中国,还是一个开放的中国,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均不能离开当时的国际大环境。近代中国历史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当代中国历史更如此。然而,教科书编写到二次大战后,横向联系的功力似有所减弱,使全书有虎头蛇尾之嫌。教材回避了战后世界史中的两大阵营到三个世界的演变。其实,离开了这个国际大环境,中国从建国初的“一边倒”到逐步走上独立自主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过程就讲不清楚。尤其是建国后的若干挫折: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哪一件能离开当时的国际影响?以“文化大革命”为例,这个对党和国家带来巨大灾难的动乱的发生不是偶然的。从外部原因看,60年代,美国一手制造的越战的升级,使中共中央对战争形势作出过于严峻的估计;中苏关系恶化,苏联的大国主义表现,导致中央主要领导人产生对党内出现“赫鲁晓夫式”人物的担忧。从内部原因看:长期以来,理论上的“左”倾思潮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庐山会议后,党内民主生活遭到严重破坏……这一切终于发展为十年动乱。离开了中外形势,“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成了一种单纯的个人意志的产物,青少年也难以理解。
中外合编教材在叙述某些历史现象时,注意把中外史事交融一体。如:新教材认为明朝开始衰亡的标志是1517年葡萄牙使臣来到广州,因为此事说明“西欧殖民者在试图叩击中国的门户”。如果,这种微观的结合能自始至终地坚持,全书的质量将会更高。例如:在讲述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适当增加拿破仑三世的侵略政策,俄国在克里木战败,把侵略扩张的重点转向东方等史实,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战争的非正义性的理解。
对于一些发生于中外之间的大事,其叙述的详略,可按教材出现的先后顺序安排。例如:制造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展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的重大步骤,可放在二十六章第二节《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一节中详述,在二十八章第二节《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一节中简要复述即可。又如: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可在二十九章第一节《新中国的建立》“新中国的外交”一目中具体介绍,在第二节《战后初期的国际政治》中重提一下即可。目前,教材中先略后详的写法不符合学生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不易把握分寸。
(二)
因果联系,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前事为后事之因,后事为前事之果的链条式联系。但在整本教材中更要反映宏观的因果联系,即教师常说的基本线索。
新教材注重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使全书脉络清晰可见。如课本前言部分所说:“在一段时期内,资本主义似乎已经日薄西山,然而资本主义由于自我调节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本世纪的下半期中显示出还有相当强的活力。”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这一思路。课本第十六章第一节大胆使用了一个新的观点:“帝国主义是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成熟发展时期。”并从经济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等方面加以论证。课本第二十六章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节则进一步证明: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资本主义”,是“顺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要求,局部调整传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某些弊病。……从而挽救与加强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最后,课本在第二十八章第六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和影响》中更明确指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得到广泛和迅速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这种前呼后应的因果联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继续发展这个敏感的话题作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当然,假设把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史实写到具体国家的历史中去,要比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写在二战的结局、影响中要更合理些。
但是,新教材在选编材料中,也有考虑欠周的,使历史的因果联系中断。一个典型的例子:本书没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众所周知,是“北方吹来十月的风”,俄国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但实现这一转变的内因条件是:从1915年起,中国发生了新文化运动。先进的中国人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引导下,解放了思想,这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但是,目前的新教材可能由于顾及中外历史一与三之比例,删去了新文化运动。使中外历史少了一个最明显的结合点;使五四运动的发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使中国人民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探索活动嘎然中断,没有了结局。实在欠妥。
(三)
历史教材所叙述的史实应是丰富的,是相对完整的。这样,学生形成的历史概念才是全面的,正确的。新教材以详尽的史实,生动的描述再现了一幅幅历史画卷。其中,尤以战争史最见功力。
毋庸讳言,也正是在这个方面,教材某些章节存在着一些瑕点。
“英国工业革命”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概念。其要素包括起迄时间、主要经过、标志、结果和影响等。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对此,史学界已有定论,新教材的大事年表中也采纳了这一时间。但是,课本的正文(大字部分)一开始就介绍了发生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的阿克莱特建立棉纺厂的史实,仅以小字部分补充提到1765年的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学生不禁为之产生疑惑。
中国“洋务运动”又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概念。课文强调这场运动的中心内容是“练兵制器”。然而,打务运动一节课文对编练海军一事只字未提。直至甲午战争爆发,才突然冒出一支海军。不合乎情理。
中国的抗日战争固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但其本身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概念。教材叙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意义,只字不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一个不小的疏忽。
以上数例都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严密的历史概念和理论概念,影响历史学科社会功能的发挥。
其次,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教科书的结论应该是明确的,毫不含糊的。新教材扬弃了传统的以“九·一八”事变作为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的观点,发表了一段议论,恰恰没有画龙点睛,指明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时间和标志。这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不适当的。又如,课本第二十四章第二节标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节中有三目:1.五四运动,2.中国共产党的建立,3.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三目中没有一目标明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使学生不知所云。
(四)
教材编纂不仅要强调结构性的原则,还必须强调精选性的原则。
中外历史史料浩如烟海,史书汗牛充栋。一本提供给高中生阅读的史书只能取沧海一之粟。强调精选原则首先是为了适应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是为了使教材适应五天工作制的课时数。更为重要的是,贯彻精选原则是为了突出重点,鲜明地反映中外合编历史新教材的结构体系。
贯彻精选性原则,有必要删去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比较远的、繁琐的历史概念。如:“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年)”短短十二个字,涉及到皇帝庙号、年号以及公元纪年等三重概念。教师避而不解释,学生不知其所以然,教师解释一通,课时又不许可。不如只留下一种时间概念为好。又如:文化界反抗清代的闭关政策和文化禁锢政策的史实中举乾嘉学派戴震的例子并不具有典型意义,而且从文字到含义都颇为费解。
贯彻精选性原则,有必要删去一些重复的历史概念。例如:介绍了德意志宗教改革及路德教,就可略去瑞士的卡尔文教、英国的国教……。即便要写,放在小字部分即可。世界如此之大,本不能面面俱到。只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通过知识间的迁移,明确宗教改革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一场斗争就能达到教育目的了。
贯彻精选性原则,有必要调整课文篇幅。严复固然是一个重要的维新人士,但并不是维新运动的头号代表人物。用一页半的版面重点介绍这样一位人物,似乎过于偏爱。
贯彻精选性原则,必须讲究文字的规范化。可删去一些概念不甚明确的、词汇结构过于重迭的词汇。例如:课本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一章中,用引号摘抄了列宁的原文:他们(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的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思潮”是一种在群众中流行的思想和观点。而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显然不具有这一特征,它们是一种严格的、完整的学说。不论译文如何,我认为“思潮”两字使用不当。
贯彻精选原则,必须控制文字量。笔者曾将四十余节课的课堂实录记下来,每节不过3000—4000余字。教师读一遍,不过这些容量,学生还须思考、理解、消化。可见,每节课文的字数必须小于这个数字。
贯彻精选性原则,最重要的一条是必须舍得删去生动、活泼、可读性强但又与课本的概念体系关系不密切的史料。拿破仑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他的生平事迹中,军事活动最富于传奇色彩,最为人津津乐道。然而,在高中历史课本中,拿破仑帝国的地位是法国大革命的延续,是使资本主义成为世界体系的一种推动力。因此,可以适当减少介绍他的战争史的篇幅。
编写中外合编体例的高中历史教材,在我国现阶段,除成人教育教材外,普教系统尚属首例。笔者在短时间接触教材后,就不揣浅陋,发表一通意见,实在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的缘故。
标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历史教科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