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确保高铁安全是永恒的主题,高铁调度指挥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在具体高铁调度指挥中不断摸索经验,实现人、机、环境和管理系统的最佳匹配,提高高铁调度安全管理科学化和标准化,进而逐步趋近永久性的安全目标。
关键词:高铁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与实施
新形势下,高铁调度员除了应具有广泛的业务素养以外,管理能力、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等也是不可缺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的高铁调度员,有利于提高运输组织能力,提高工作质量,使效益和安全达到统一。
1、高铁调度指挥安全存在的问题
1.1各种因素导致调度员综合素质不够强
高铁的行车指挥、应急处置与既有线相比,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调度员承担着车站值班员、信号员的职能。调度员岗位本身专业性强、人员流动性差、与外部交流机会少,调度员在分析、处理问题方面受到一定局限,应变能力欠缺,其综合素质难以适应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快、密度大,设备先进、服务要求高等特点的要求。
1.2调度员对高铁规章的掌握不够全面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方式有着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特点。新设备、新技术带来的行车规章、作业标准与既有线相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高铁调度员的知识综合运用程度高。在高速铁路的行车组织过程中,列车调度员担当了车站值班员的角色,助理调度员担当起了信号员的角色,所需要学习掌握的规章制度就更多,遇有非正常情况时,如果列车调度员没有做到及时对故障进行科学预判,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就可能酿成可怕后果。
1.3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
高铁调度人员大部分是新接触动车组运行指挥,在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一是对信息缺乏必要的敏感性。对司机、应急值守人员等反馈的信息不能及时进行分析,对可能造成的后果没有提前预想,没有充分认识到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高、全是旅客,稍有不慎,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二是对设备故障信息不能做出准确预判。高铁调度员对闭塞设备、列控车载设备、防灾监控系统、CTC调度终端等设备的性能、特点如果没有全面掌握,遇有设备故障时,难以判断故障的影响程度。
2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调度安全工作具有错综复杂性和极端重要性
2.1人员保障体系
2.1.1岗位标准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配备高铁调度人员
坚持按照新的管理体制、新的作业流程设置岗位、配备人员。人员配备精干高效,体现兼职并岗、一岗多能的特点。高铁列车调度员具有既有双线自动闭塞区段列车调度员岗位经历。高铁列车调度员分为主调和助调。主调岗位突出应急处置能力和实践经验,助调岗位突出设备操作运用熟练程度和作业标准化水平。坚持优中选优、高标准把好人员入口关,严格从既有线和生产骨干队伍中择优选拔。
2.1.2安全风险意识高铁调度人员要提高安全敏感性
一是通过班前点名会、学习会、座谈会等多种学习形式,加强对高铁调度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教育,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和大安全意识。二是认真吸取路内外安全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防微杜渐。三是立足于超前防范,防止问题发生。四是将行动建立在对生产过程各个环节进行安全评估的基础上,全面考虑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五是不断推进调度安全文化的建立,形成人人讲安全、文化促安全、合力保安全的浓厚氛围。
2.1.3仿真培训应用各种仿真理论和现代仿真技术
实现各调度相关工种的仿真集成环境,建立起一个综合、集中、透明的现代化调度指挥仿真系统,为调度员提供先进的调度指挥训练环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列车运行调整能力,实现分析和调度员培训、实作考核功能,提高调度人员的实战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管理保障体系
2.2.1安委会制度充分发挥月度安全委员会的作用
传达上级部门安全生产重要文件精神,研究解决调度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事项,同时对上月度的安全工作情况进行集中分析,查找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总结安全生产情况,明确本月安全生产重点任务、月度专项整治活动内容,确定月度安全关键班组和安全关键人。
2.2.2安全分析制度
1)强化全面分析。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手段,采取录音监听、调监回放、运行图查看和调度命令检查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分析,重点对调度员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规章的运用、运行秩序的调整、调度命令的发布和对现场的指挥情况进行系统检查分析,分析潜在的安全风险,排查安全隐患。
2)强化班分析。每日利用交班会时间,由专业调度室对一日调度工作进行点评,进行重点挂图分析,对当天的班组安全生产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发现和指出各班组都存在的共性和倾向性问题,对一些好的做法也进行宣传,使得班组相关人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有效提高班组安全互控、他控能力。
2.2.3全面实施安全风险管理
突出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四大要素,排查和梳理调度工作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积极探索、研究、建立调度安全风险管理办法,动态明确安全风险源排查、风险点确定、动态检查、过程控制、全程考核等要求,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各岗位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管理和作业要求,强化对关键作业、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时段的检查和卡控,确保安全风险管理全方位、全闭环,形成具有调度特色的安全风险管理。
2.3应急处置保障体系
2.3.1应急演练
围绕高铁设备故障模拟、非常态运行组织、安全薄弱环节,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应急演练,检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的适应性及调度员之间相互协作以及协调程度,检查信息沟通渠道和部门协调机制运转是否顺畅,检查、检验调度人员应急处置相关规章的掌握程度、应急情况下的操作和协调能力,从而发现调度员在应急处置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达到提高调度人员应急处置水平的目的。同时,为修正预案找出科学证据,提高技术及业务能力。
2.3.2细化应急作业措施
路局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标准和依据。调度应急预案是对路局管理预案的细化和补充,在实践中越具体,细化措施才能事半功倍。针对高铁列控设备、CTC调度指挥设备、集控站信号设备、线路设备、接触网故障及突发自然灾害等,分门别类地细化作业流程并制定相关细化措施。按应急处置的每一项工作、每一次作业标准时间、步骤顺序、处理内容、发布的命令内容和模板等规范,形成系统、完整、准确、一致的预案,并制定各工种应急处置流程指导书和安全卡控表,指导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2.3.3安全隐患专题会诊
每次应急处置结束后,通过对应急处置事前预防、准备和应急处置中,诸如规章运用、作业环节、操作规范、命令发布、处置办法等问题加以会诊分析,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完善相关卡控措施、处置预案、作业流程等,做到不刨根到底不放过,防范于未然。同时,组织高铁调度员交流应急处置的经验,不断提升“迅速完成信息采集、危机判断、多谋善断、决策分析、命令布置、协调指挥、排险救援”等能力。
2.4高铁调度安全辅助决策体系
高铁调度安全辅助决策体系通过设置调度指挥应急台,充分体现高科技与运输组织一体化的思想,从路局层面进行专家辅助决策,建立由各个专业系统人员组成的应急指挥调度台。应急指挥调度台由调度所主任(副)带班,路局运输、机务、供电、车辆、工务、电务处指派胜任人员组成应急指挥调度台值守基本队伍。在应急处置中涉及规章制度、应急处置方法等方面,给作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遇特定情况时可根据需要指定其他有关部门参与应急值守。
结束语
高素质的复合型的高铁调度员,有利于提高运输组织能力,提高工作质量,使效益和安全达到统一。科学、严谨、规范的管理体系和保障机制。使现场作业有法可依,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提高运输效益,不断扩大高铁在运输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赵鹏。《高速铁路运营组织》。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10-01
[2]杨浩。《铁路运输织织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5-10
论文作者:施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调度员论文; 高铁论文; 作业论文; 人员论文; 能力论文; 设备论文; 风险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