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对高校毕业生调查的思考_大学论文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对高校毕业生调查的思考_大学论文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应重视的两个问题——对大学毕业生调查后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大学毕业生论文,重视论文,两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大学毕业生就业从国家统包统分过渡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这一重大改革使高等学校及毕业生面临许多新问题。为了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指导机制,使大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地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服务于社会,我们必须了解在这几年高校毕业生在“双向选择”中各方面的状况,研究它的特点,分析它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的对策。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诸多矛盾中,就业主体是主要矛盾,就业主体的状况直接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健康发展。为此,1997年12月9日, 我们在就业指导讲座全部结束时对华南建设学院西院98届毕业生448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卷子233份,并作了调查分析(注:《高等建筑教育》,1999年第二期。)。1998年11月24日,在同样的条件下用同一张卷子对99届毕业生42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见表1、表2、 表3),回收卷子373份。两次问卷的有效率都是100%。 调查结果应该是较客观的、较全面的,调查既有主观性项目(意向),也有客观性项目(状态)。两次调查都不要求学生署名,调查结果不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依据,学生完全在宽松自如的心境下完成问卷,而且学生是否交卷不加强求。除此之外,我们的调查还通过座谈会、学生的心得体会、个别交谈等形式,以期用充实的量化数据和客观的定性资料来描绘大学毕业生的思想状况。

通过对上述两次调查结果的比较研究,我们认为,第一、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对人生基本理论的认识比较正确,他们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追求进取的人生价值。在做人最重要的三项品质的调查中,排在前三名的是有责任心(59.2%)、认真(48.8%)、正直(38.1%),表现出大学毕业生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62%的毕业生对毕业后的前途感觉有把握,认为只要好好干就会有收获。72.5%的毕业生希望自己毕业后能有所成就,而且已有一套计划。第二、毕业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旧观念的碰撞,使毕业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他们愿意从事的职业依次是:管理人员(41.6%)、工程师(38.3%)、商人(24.9%)、科研人员(8.8%)、教师(5.36%),其中至少有19.03 %的学生选择了二项以上的职业。当代大学生具有独到的职业评价标准,多样的职业动机,他们既有发挥个人特长又希望经济收入高的职业价值取向。在表1中, 首先考虑经济收入的百分比是39.9,在表2中,想要找个收入好的单位的学生占55.8%。但是,如果把物质利益放在不同的问题中,其受重视的比值是不同的,表2比表1高出将近14个百分点,在表1中, 同学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职业能否发挥自己的专长方面。第三、当代大学生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在择业中表现出强烈的风险意识、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表3中平均有68.2%的毕业生会“积极主动,走出校门去, 到市场竞争中去,争取用人单位的信任和支持”。更多的毕业生希望靠自己的本事去求职,立足于社会,而希望让“用人单位找上门来”、“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由父母安排”的毕业生99届比98届跌了32个百分点,两年相比呈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以往那种靠父母、靠学校的择业观正迅速被自主自强、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他们开始敢于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搏击,体现出“浪遏飞舟”的气魄。同时,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以下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学生对专业的态度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还有待改进。

一、学生对专业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98届毕业生中认为热爱自己所学专业的只有66.5%,99届的比例也只有65.1%,每年平均有34.6%的毕业生不喜欢所学专业或“搞不清楚”自己是否喜欢。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一强的学生不喜欢或不太喜欢所学专业。难怪乎教师们总是埋怨学生课堂纪律不好,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想象,这一部分不太喜欢所学专业的学生没有奋斗目标,缺乏学习动力,得过且过,60分万岁;毕业后走向社会有可能改行,没有改行的也很难去专心致志钻研本职业务,缺乏职业热情。我校每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18%的毕业生改了行,只有5.8%的毕业生能刻苦钻研本职工作,在毕业后3、4年内提升管理阶层或独当一面。这是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这一弊端不仅和我国教育体制有关,而且和就业指导学科建设也密切相关。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新中国建立后一直采用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学生在高考前就填报志愿、确定专业,并按照该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读课程,这一专业的学生今后就从事该领域的职业。事实上,专业方向过早确定,是不妥当的。高中学生由于年龄、社会阅历、忙于应付高考等客观因素,往往对自己的将来缺乏详细的思考,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专业是由父母确定的,或是赶“热门”,没有认真考虑自己的爱好、特点、志趣,所以进入大学后往往会发现学非所长、学非所爱。这个问题应引起教育主管部门足够的重视。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大多是学生进入大学学完基础课程后在二年级开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系科,然后选修与所选系科相关的课程,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果我们的招生能按大类进行,譬如按理工类、经管类、医学类等招生,大学生入学后在第一学年所学课程在同科类中相同,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就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选报适合自己的系科和专业。这种经过大学学习而选择的系科或专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更符合学生的意愿。这样就有可能把学习完全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

就业指导作为一项专门的社会服务工作和研究课题,最早起源于美国。1919年,美国的哈佛大学在世界首开先河,在大学里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他们通过就业指导课的讲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指导学生写好履历表和求职信,教给学生如何面试,熟悉人际交往等求职技巧以及进行初次就业的心理调适指导。之后,在西方一些国家相继开展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活动,开始就业指导理论的研究,至今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西方国家,就业指导是一门学科,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有的甚至延伸到大学前的高中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指导低年级学生选择系科。而在我国,就业制度改革只有十年的历史,就业指导工作的历史就更短,就业指导课程仅限于学生毕业前对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和教给毕业生一些求职技巧,以提高就业率,这远远不能适应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

表1 选择职业时,你首先考虑的是……

99届98届

答案人数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

平均百分比

职业的经济收入

225

60.3% 93

39.9%50.1%

能否发挥专长 191

51.2% 133

57.1%54.2%

社会地位 28

12.0% 219.0%10.5%

工作地点 236.2% 146.0% 6.1%

工作环境的舒适高雅39 10.46% 135.6% 8.2%

答案

差异显著性检验

职业的经济收入

t=1.55<2.58

能否发挥专长 t=-0.45>-2.58

社会地位 t=-0.21>-2.58

工作环境的舒适高雅

t=-0.66<2.58

注:确定a=0.01,查正态表Z0.01=2.58,若t<Z0.01,差异显著;t>Z0.01,差异不显著

表2 大学毕业后,你会……

99届98届

答案人数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平均百分比

找个收入好的单位229 61.4%13055.8% 58.6%

到基层去,使自己得

到更好的锻炼,即使

辛苦一点也无所谓132 35.4% 9741.6% 38.5%

到需要的偏僻山区

或边远地区工作

26 6.97% 6 2.6%

4.8%

答案 差异显著性检验

找个收入好的单位t=0.43<2.58

到基层去,使自己得

到更好的锻炼,即使

辛苦一点也无所谓t=-0.49>-2.58

到需要的偏僻山区

或边远地区工作 t=-0.74<2.58

表3

面对就业,你会……

99届 98届

答案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平均百分比

让用人单位找上门来 22

5.89%146.0%5.9%

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52

13.9%74

31.8%

22.8%

由父母安排 379.9%57

24.5%

17.2%

积极主动,走出校门去,

到市场竞争中去,争取

用人单位的信任和支持

242

64.6%

167

71.7%

68.2%

差异显著性检验

让用人单位找上门来

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 t=-1.66>-2.58

由父母安排

t=-1.52>-2.58

积极主动,走出校门去,

到市场竞争中去,争取

用人单位的信任和支持 t=-0.55>-2.58

职业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培养人的过程,而不是选择职业时的一时性行为,因此应该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首先,高校在完成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应该将就业指导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而不是作为专题讲座。在大学毕业生主体地位日益明显的今天,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对于国家、社会、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及用人单位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应该象其他的必修课一样把它规定下来,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教学计划,并形成系统的教学大纲,使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完备。其次,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新生进校后即进行成才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当前学习活动与实现个人职业目标活动的意义,只有掌握了过硬的文化基础知识,懂得“今天求知是为了明天的创业”,从而激发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去完成学习任务,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再次,将对象是毕业班学生的就业管理模式转变为日常性的就业指导模式,开办就业指导中心,开设职业咨询工作。职业咨询要常年开展,对象不限于毕业班的学生,而是在校各年级学生。从低年级学生选择系科开始,将本科生报考研究生的系科选择、毕业生的择业标准及择业目标、就业形势及求职技巧等均纳入职业咨询范围,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联系方式、面试地点、职业心理咨询及辅助此项工作的电子通讯设备和国际互联网等。

总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一环,应该是将就业指导延伸到大学低年级的学生,与教育体制改革相配套,让大学生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再选择系科,最终让不同类型的学生能够结合个人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工作岗位,以求在宏观上达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二、学生的知识结构

为什么同一所大学、同一个教室走出来的大学生,有的才华横溢、颇多建树,有的却默默无闻呢?原因固然很多,但与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各自所拥有的知识结构不同不无关系。每个成功人才都具有自己最佳的知识结构。目前高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单向、线型、平面、低功能的知识结构特点,具体表现为:(1)知识面狭窄,文理分割严重, 学习活动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缺少最基础、必要的理论知识修养;(2)知识陈旧率高。教材、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大纲系统性、 科学性不强。教学内容的陈旧老化和大学生单一线型的低功能知识结构妨碍了学生的知识更新,不能积极有效的把代表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的知识信息吸收入自己的知识系统,完成新的知识组合;(3 )知识的动态结构不良。这主要是指知识结构体系内部的自我调节、变更、完善和发展功能不良;(4)知识的运用能力差。据统计,现在大学生90 %的知识在毕业后的实践工作中得不到有效的运用(注:姚本先《论大学生最优化知识结构及其建立》,《中国科技论坛》(京),1998、1、48~ 51。)。这其中虽有自然陈旧老化的成份,但更多的是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所致。我们的调查就印证了这种状况,见表4。

表4 你觉得你最欠缺的知识是……

99届98届

答案

人数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平均百分比

社会知识

164 44.0%126

54.1%

49.1%

基础知识39 10.5% 24

10.3%

10.4%

人文知识85 36.5% 57

24.5%

30.5%

专业知识

120 32.2% 45

19.3%

25.8%

专业相关学科知识35 9.38% 59

25.3%

17.3%

专业高新知识84 22.5% 98

42.1%

32.3%

答案 差异显著性检验

社会知识

t=-0.77>-2.58

人文知识

t=-0.47>-2.58

专业知识

t=1.09<2.58

专业相关学科知识

t=-1.67>-2.58

专业高新知识

t=-1.61>-2.58

未来人才的质量,不仅在于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在于人的综合素质。可以说,单靠某一学科或某方面的知识解决当代重大科技问题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人才,在宏观上要有群体协作的精神,在微观上要有创造性思维,人文素质教育要为此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我们的调查显示,平均每年有30.6%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人文知识,并且99届毕业生比98届毕业生高出12个百分点;20世纪中期开始的一系列高新技术革命,使科技知识不断更新,而且科学技术系统化、总体化趋势愈加明显,各门学科出现综合化趋势,交叉学科层出不穷,边缘学科不断产生。而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未能及时反映现代科技的成果,平均32.3%的学生认为自己最欠缺专业高新知识,平均17.3%的学生认为最欠缺专业相关学科知识;1983年全世界大学校长讨论会一致认为,理想的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三条标准之一是具有把所修学科知识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同其它学科的成果相结合的能力,具备知识创新能力。但目前高校的教学与此相去甚远,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成为我国高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此训练出来的学生,不可能具备抓住新问题、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见解的能力,也不可能具备打破旧框框而独辟蹊径、标新立异的勇气。由此看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这是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认为改革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端正教育思想,改革学科课程的设置

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开放性、竞争性、创造性、法制性。为适应这些特点,就要求高校培养有广博的学识、在某一方面又有一定深度的“T”型人才,这种人才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创新意识, 并具备手脑并用的能力。为实现这个目标,课程设置上就必须体现出来,一方面,在宏观上把专业课程设置的纵向深入型和横向拓宽型结合起来,理工科专业和人文科学专业结合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交叉;把新旧专业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把理论课和实验技术操作以及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能力培养;开设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打破专业、系、科、校际之间的封闭,实行横向联系和纵向深入;有条件的增设辅修专业,无条件的先开设其他专业选修课。另一方面,在某专业课程设置上应使课程内容多样化,课程结构合理搭配。人文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相关学科知识、专业高新知识、专业技术都应占一定的比例,只安排专业课程不安排人文学科的课程设置会使高等学校沦落为职业培训中心,造成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人为割裂状况,因而造成了英国学者C·P·斯诺所说的“两种文化”和两种不同文化人不能沟通的现象。

2.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大大加快。目前高校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现代科技的发展相比,处于严重的落后状态。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之际,高等教育要进行有关高新技术知识的科学教育,这是时代的要求。“本世纪最后20年的特点是电子学、电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核能利用、激光、自动化、控制论和生物技术等新学科加速发展并投入应用。因此,教育应该根据这些领域取得的进步不断丰富和修改自己的内容,并且在知识越来越广泛、分散和持续增加的情况下采取全面的、多学科或跨学科的新方法”(注:[伊朗]S、 拉塞克、[罗马尼亚]G、维迪努著,马胜利译,《从现在到2000 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6页。)。高校教材应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及时把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理论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注意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要提倡教师根据专业设置、教学状况和学生的要求自编教材,灵活运用教学大纲。同时要提高图书、资料等信息的利用率,为学生的求知成才提供有利的环境。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方式呈线型单调的程序展开,形成了以教材—教室—教师为核心的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无疑会造成学生单一、线型、片面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基本上仍然是多灌输少启发,教学手段多借助于粉笔—讲台—黑板以及少许简单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显而易见,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是无助于大学生最优化知识结构形成的,必须革新。教育理论界早在80年代末已大声疾呼,至今仍未见多大效果。这是因为教学习惯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惯性,任何改革都会给教师形成一定的压力,增加很多工作量。因此必须提高广大教师对深化教学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从历史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这是一件有益子孙后代的好事;从国际高度上看这是中华民族赶超先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根本出路。只有使教学行为方式的改革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才能最终变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把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大学生主动建立开放、立体、综合、动态平衡的知识结构。

标签:;  ;  ;  ;  ;  ;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对高校毕业生调查的思考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