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班级事件,夯实习作教学论文_李珊珊

着眼班级事件,夯实习作教学论文_李珊珊

李珊珊 浙江省永康市白云小学 321300

摘 要:习作教学可以着眼于班级事件(班级事件是指发生在班级任何一个同学身上的事情,这事件无论大小,只要被班级中任何一个学生注意到),从调动学生兴趣开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课内外发生的班级事件,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乐于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班级事件 习作水平 调动兴趣

语文学科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重点,写作能力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也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难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现实往往与我们希望的背道而驰,学生一听写作文就感到害怕,写出的作文缺乏真实感受,词汇匮乏……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励,调动学生的兴趣

1.课堂范读激励。每次课堂中的习作,可将一些优秀的作文、精彩的片段让学生自己当堂朗读,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点滴精彩处都可。这样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满足,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2.习作评语鼓励。教师要多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其闪光点,指出其写得好的地方,更能起到鼓励引导的作用。教师要多用习作评语,鼓励能给学生无穷的力量。

3.“习作园地”展示。可利用黑板报、墙报等,开辟“习作园地”,将本班学生中写得较好的文章、优美的片段展示出来,供大家阅读、欣赏、学习。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表现欲,使他们进入到自己乐于表达的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课堂活动中观察。学校生活中,课堂时间占据了学生在校的大半时间。课堂时间也是丰富多彩的,有孩子们喜欢的美术、音乐、科学、英语、体育、信息技术,每天固有的语文、数学。课堂上,学生们常会遇到第一次。比如,美术课上第一次玩陶泥,体育课上第一次做仰卧起坐,科学课上第一次观察动植物等等。当我从吴老师那儿听说孩子们在科学课上观察了蜗牛,我就让孩子们写《蜗牛》。我在科学课当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把观察到的说出来,如果介绍不够准确、详细,大家还可以互相补充。接着大家一起列提纲,最后要求学生把自己所说的写在作文本上。自己亲身经历的,学生自然“有话可说”,而且连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完整、清楚地表达。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2.课余生活中观察。学生们在课余生活中才能毫无顾忌地玩耍,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更多有趣的、难忘的事情往往发生在课余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生们的记忆往往也更深刻。有段时间,校门口小店里卖毽子,他们就开始疯狂地踢毽子。一下课,满走廊都是飞舞的毽子。于是,我让他们写踢毽子,习作课上,大家奋笔疾书,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感。从那以后,我常常刻意地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在课余时间中最开心的事情,或者看见的好玩的事情,并让他们记录下来。后来学生们习作中可以写的事多了,如《今天我迟到了》《我请假了》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学生才能如此真切地表达出自己的心情。所以,与其让学生回家自己爱写什么写什么,不如引导学生在校时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学生的兴趣,是为学生的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

1.学生表达从模仿开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从句到段到篇逐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简单的开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常有从读到说到写的过程。而课堂中的写,往往是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值得模仿的片段开始的。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赵州桥》时,我让学生仿照课文,写我市的《西津桥》。学生也同课文一样用上了总起句、过渡句、排比句等:“西津桥非常坚固。”“西津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每当夜幕降临,西津桥倒映在永康江上,仿佛一条游龙在江中嬉戏玩耍。”

2.学生表达在于引导。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光让学生不断模仿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随时注意对学生进行训练,让他们能正确地表达。在课堂上,我坚持要求学生说完整的句子、使用恰当的语言;在课外,我也随时抓住机会培养学生正确文明的表达方式。

总之,我从发生在课内外的班级事件出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学生们的习作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也因为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对习作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改善。从习作教学开始,我班学生在写人、写物、记事的习作上提高比较明显。

参考文献

[1]陈清虾 浅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漳州教育信息网,2010年12月。

[2]庄春红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43B期。

[3]姚竹青 姚竹青大语文教学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

[4]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论文作者:李珊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  ;  ;  ;  ;  ;  ;  ;  

着眼班级事件,夯实习作教学论文_李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