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张 翔 谢玲平 赵 燕 杨 航 林可勇 邹维兴 李 娜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摘 要】 针对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探索形成了“12345”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体;重点开展两类改革,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三个推进,即坚持推进本科生导师制、推进教学效果评价和推进教育教学管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四个驱动即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把握五个关口即每门课程考核、应用技能考核、专业实践活动考核、实习实训考核、毕业设计考核,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这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
上个世纪70 年代,仅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原杭州大学4 所院校设有心理学系并在全国招收本科生[1]。2010 年中国心理学会的数据表明,截至2009 年全国开设各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有253 所,其中开设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有181 所,这些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绝大多数是2000 年以后才开设的[2]。大部分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开设是缘于20 世纪90 年代后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生活对心理学的广泛需求,很多地方院校受此影响均开设了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因而曾经被列入布点过多专业。这种状况一方面反映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快速发展和整个社会对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也对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地处贵州省黔西南州,从2011 年开始招收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近些年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应用和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思路,在此基础上取得一定成效。
(3)大体积混凝土中部和表面温度在2~4d内急剧上升,内外温差达到最大,应力变化最大值迟于温差变化,需要控制时间点,使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较小的温度应力,以达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目的。
一、当前人才培养的困境
1.专业方向不明确
目前,许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定位不明确,脱离现实需求和实际情况。从面向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专业方向定位关系培养目标、专业口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与使用、教材、实验设计与开设、教学管理制度等问题[5]。从应用心理学学科本身而言,诸如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及职业指导等专业方向,其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截然不同,需要根据专业方向定位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以满足社会需求。
免耕秸秆还田共调查7块田,水旱轮作,其中撒播田块占57.14%,条播田块占42.86%。苗期杂草种类有猪殃殃、看麦娘、繁缕、通泉草、荠菜、窄叶野豌豆、硬草等7种,拔节前期有猪殃殃、硬草、 繁缕、看麦娘、通泉草、荠菜、窄叶野豌豆、婆婆纳等8种,分属6科8属,其中禾本科2种、玄参科2种,其他科均为1种。在苗期和拔节前期形成以硬草+猪殃殃+看麦娘+荠菜+繁缕为优势的杂草群落。表5列出了株数发生量最大的6种主要杂草在同一类型田块中的平均株数、平均密度、平均盖度、平均频度及总频度。调查发现条播和撒播2种不同的播种方式对杂草的发生没有影响。
2.培养目标不清晰
有学者曾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提出我国高等院校的类型应划分为: 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三类,并认为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为最大特色,旗帜鲜明地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道路[3-4]。不少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据此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6]。这一培养目标定位暴露了培养目标定位宽泛和偏高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目标定位“放之四海而皆准”,未对何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做明确表述,两类人才具有明显差异,应用型人才强调合理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实践操作;复合型人才则强调知识的宽厚性和交融性,强调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等[5],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另一方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样的目标定位对师资队伍、实验设备、实训设施均提出较高要求,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这些方面尚有所欠缺。
3.师资团队建设不完善
三是专业实践活动考核。专业实践活动是检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重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向。专业实践活动可以包括5·25 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心理情景剧大赛、团体心理辅导竞赛等,也可以挖掘校内实践活动资源,与学校多部门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践活动,如心理演讲、心理征文、心理科普宣传、心理测验、心理趣味沙龙等,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践教学探索不充分
有学者对师范类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需求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和最欠缺的技能是心理活动课的设计、心理测评与心理建档的方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7]。也有调查结果表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评价较差、满意度较低,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具有强烈的能力导向、兴趣导向与职业导向特征[8],当前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9]。此外,实践课程内容之间逻辑关系不严密,主讲教师各行其是,缺乏对学科之间衔接的考虑,实践课程不能形成合力[10]。
二、构建“12345”人才培养的模式
五是毕业设计考核。毕业设计考核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最后的综合性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在专业课程考核的基础上发现和探索问题,将毕业设计的过程与实习实训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将实习实训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实践性研究课题。毕业设计考核贯穿毕业设计的全过程,重过程、重态度,在反复考究的基础上巩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三是坚持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也是提升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能力的保障。当前应用心理学专业建立了长效的本科生实习实训制度、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度、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教学团队潜心教书育人,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图1 应用心理学专业“12345”人才培养模式
1.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体
二是专项技能考核。建立专项技能指标体系,完善考核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专项技能。专项技能既包括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譬如三字一话,包括应用心理学专业技能,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团体心理辅导技能、心理测验等。
2.重点开展两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模式中,可促进人才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5]。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我们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安排教师指导学生成立团队,通过对话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教师开展应用型科研的基础上,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将专业所学应用到社会和职业发展中,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中突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增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
一类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与改革的基础上,根据人才需求调查分析,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以此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广泛开展课堂教学内容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在教学中瞄准专业发展前沿,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更新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通过设置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优化基础课程,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使学生掌握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结构,并强化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符合专业特色和社会发展需要,使学生形成应用心理学的应用技能。
另一类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来改进教学方式,依托信息技术来完善教学手段。教师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除了增加课堂教学之外的教学形式,如兴趣小组学习、学术沙龙活动和社会实践,同时还在教学方法中引用科研支撑与教学平台互动的手段,支持本科生自主申请科研课题或参与科研活动,申报课题、利用实验室、创建团队。在应用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方式。
3.坚持三个推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坚持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实行导师制对本科生的培养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其关键在于对本科生导师要合理定位、适当激励、科学管理。本科生导师主要是对学生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给予指导与引导,而学生的生活、日常管理、组织发展等问题可由学工系统,如辅导员、班主任负责[14];同时对本科生导师的工作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考核任务,并建立考核机制,比如每学期的指导方案、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反思等。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导师负责制从新生入校开始实施,导师分配遵循随机原则,大一大二采取集中培养,导师负责督促学生进行读书汇报、社会调查和实践、文献阅读等;从大三开始进行分流培养,将一部分学生定位为“创新型人才”,另一部分学生定位为“实践型人才”,针对不同定位学生进行专门指导以促进其更快地成长。
1) 烘丝机筒壁Ⅰ区、Ⅱ区温度控制器启动时间优化:即当烟丝料头到达滚筒入口,烘丝机前馈控制程序启动且前馈修正值覆盖准备状态实际值后,通过新增设备参数使烘丝机筒壁Ⅰ区温度控制器首先启动,延时20 s后,Ⅱ区温度控制器启动。该优化方案适用于两区同温和前高后低两种加工模式。
二是坚持推进教学效果评价。当前的教育教学评价策略日趋综合,现有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策略呈现出多元性、综合性的特点[15];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评估方式,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估也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将课堂表现与结果考试、阶段性评估与终结评估相结合[16]。应用心理学专业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特色在于,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方式,构建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践的评估体系指标。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和综合归纳法,每年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开展“我最喜欢的课程”“我最喜欢的任课教师”的评选活动。
其次,重视对阿姨工作方法和工作工具的培训,教授阿姨一些学习的技巧和工作的工具,例如,要有意识训练阿姨上网查询的习惯。阿姨碰到有不懂的问题、不会做的菜,首先应该是上网去查,而不是束手无策。要教会阿姨一些明确的工作方法,例如如何规划一个月子服务,如何规划一个8月大孩子的喂养和教育方案。特别常用的一些操作,要给出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例如,如何给餐具消毒,如何调制一种水饺馅,如何收纳衣橱等。
4.加强四个驱动,强化人才培养质量
开展教学改革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和生命线,更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石。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14],以教学改革为契机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能力。优化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17]。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改善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场地的建设,积极与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心理咨询机构合作,建立多方位的实习实训体系。
三是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目的是强化学生专业意识,帮助其建立起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体系。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提供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科普活动,围绕建设健康中国开展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不失为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办法。让学生参加符合地方实际的社会调查和课题探讨,如旅游心理、生态心理等,不仅能够在科学实践中理解和验证所学的专业知识,还能提高实际的操作能力[18],进而提升本科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强大是人才培养的保障,教师职称、学历提高和科研教学能力提升是关键措施。根据UPS 协同育人模式来建设UPS 三方优势互补的应用心理学“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转身”[19]。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教师素养,采取引进优秀教师、在职培养教师、教师挂职锻炼和聘请校外实践指导教师等多种方式,打造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职结合的应用型教师队伍。
5.把握五个关口,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课程考核。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对开设的每一门课程进行把关。改变传统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考核模式,即“平时作业-考勤-期末考试”模式,在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上下功夫,对课程考核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还可以把课程考核延伸到课堂外,兼顾课堂内外、理论和实践,打造课程考核的新局面。
18世纪后,以“正常结构和功能→病因学→病理学→药理学”知识等顺序设置课程被中国、日本、苏联等国家所采用。20世纪70年代,作为医学史上重要里程碑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被提出,开始重视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新医疗体系的需求随之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3]。因此,医学教育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培养符合时代标准的医学人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医学教育的模式与医学模式相适应。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时刻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体而开展。为了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以心理学理论素养与心理学应用技能的培养为核心,形成应用型人才的最佳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12]。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指导,我们将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为“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心理学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参考 UPS (U-University,P-Professional service institution,S-School)协同育人模式基础上[13],积极打造“课堂教学——校内实践——校外实习”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这种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与学校人才培养“三性一型”的办学定位高度吻合。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师资团队基本都是专科升入本科学校以来已有的师资力量,团队力量薄弱,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存在靠几个老师撑起一个专业的现象。一位教师要上多门课程,这样的教学任务不仅束缚了教师进修学习等自身发展,同时也限制了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师资团队结构不合理也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劣势,老教师知识储备和更新不足,年轻博士教师引进困难,难以储备良好的专业教师队伍后备力量,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纽带未能扣紧,容易裂开,既不利于师资队伍的稳固,也不利于专业教师教学与科研成果的收获。
四是实习实训考核。心理学见习与实习对于应用心理学本科生掌握综合性的专业实践技能至关重要[20]。对学生的实习实训不能流于形式,增加实习实训考核这一环节是为了学生能够消化吸收专业知识。在每一项实习实训结束之后,都会进行相应的考核来检验学生实习实训的效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应服务于地方,应投入更多的精力服务于地方的建设和发展,以提升对地方的依存度、结合度、贡献率,切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11]。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根据学校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和应用型(三性一型)的办学定位,应用心理学专业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将专业基础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12345”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所示。
制备类型有氧化石墨烯/聚L-乳酸(PLLA)类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聚ε-己内酯(PCL)类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玻璃纤维类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水泥复合材料等。目前,许多学术研究者对氧化石墨烯-聚合物类复合材料的材料特性及实际运用性能进行了研究。
三、人才培养的效果
1.教学效果明显,教学水平提升
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打造热爱本科教学、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优秀教学团队。专业负责人先后获得了省级优秀教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荣誉称号。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获得多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教学改革”“单轨制教师资格制度下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等,教师不仅发表了多篇教学改革论文,而且出版了《心理学》《心理危机干预》等课程教材。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一直在学校中所有专业中名列前茅,其中还有多名学生考入教育部直属211 师范类大学。
2.师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在应用心理学专业16 名专职教师的基础上,我们于2015年聘请了首批12 名中小学教学名师、行业专家等作为专业的行业指导教师,之后又不断补充专兼职教师。同时,安排专业教师到中小学、行业机构中挂职锻炼,邀请行业指导教师参与日常的实践教学、考核、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等活动,打造了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队伍。
3.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结合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每年与当地教育局、团委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走进中小学、走进社区,如每年都会与当地中小学合作举办5·25 心理健康活动周活动。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在社会服务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技能和水平;另一方面,也为专业和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和口碑。
数学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抽象性,学生在理解时难免就会觉得难度较大,教师需要不断沟通教材中的知识和生活中的数学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把数学知识成功地实践到生活中去,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样的数学练习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更爱学习数学。
4.大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不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如学生在贵州省第一届大学生创新成果展暨创新论坛上,荣获最受欢迎十佳论文;2012 年至今,共有33 项大学生项目获得立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 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3 项,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大学生项目2 项,校级大学生项目3 项;学生在校期间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包括一篇北大和CSSCI 双核心期刊论文。
5.人才培养质量获得肯定和好评
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获得了校外实习实践单位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也赢得了校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应用心理学专业“12345”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得到推广,被同类院校采纳应用,与本项目相关的成果不断发表,专业网站的内容和影响不断增加,通过教学经验的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推广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车宏生,姚梅林.关于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4(6):46-50.
[2]李鹏程,王大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定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7):89-92.
[3]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 [J].教育研究 ,2009(2): 33-38.
[4]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7):1-4.
[5]崔景贵,黄亮.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建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7):91-96.
[6]贾文华.师范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困境与出路[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8, 34(2):101-105.
[7]刘学兰,吴发科.心理学毕业生专业技能调查及其对专业改革的启示 [J].心理学探新 , 2003(3):44-47.
[8]王忠军,林玲,王婷,马红宇.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8(3):55-60.
[9]李永占.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提升策略[J].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7, 32(1):115-118.
[10]李景华.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课程群建设的思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8, 21(3):76-78.
[11]张斌,蒋怀滨,谢静涛,等.以应用型为导向的地方院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9):27-28.
[12]莫雷.培养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8(2): 57-60.
[13]郭瞻予.转型视角下高师院校UPS 协同育人模式探究——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16(4):98-102.
[14]潘发达.地方院校心理学科的创新发展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99-102.
[15]谢倩,辛勇.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4):81-84.
[16]杜夏华,王炳元.对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4):488-490.
[17]张斌,邱致燕,王叶飞,等.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178-180.
[18]胡志海.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23(7):87-89.
[19]郭瞻予,张艳.UPS 协同育人模式下的高师应用心理学师资队伍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86-90.
[20]崔景贵.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机制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9(5):70-74.
Reform and Practice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of Applied Psychology in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Zhang Xiang, Xie Lingping, Zhao Yan, Yang Hang, Lin Keyong, Zou Weixing, Li Na
(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Xingyi 562400, China )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edicament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applied psychologyprofessionals in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we have explored the formation of the “12345” training model.The main part of this model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the model focuses on two types of reforms in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adheres to promot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promote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and educ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reinforces innovation edu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ability, social service capability and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assures each course assessment, application skills assess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assessment,practice and training assessment and graduation design assessment,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This unique model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psychology professionals.
【Keywords】 Training model;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Applied psychology
作者简介: 张翔(1980-),男,教授。
基金项目: 2015 年贵州省省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应用心理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收稿日期: 2019-02-02)
标签: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地方院校论文; 应用心理学论文;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