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在课文阅读练习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以“看云识别天气”的设计为例_读书论文

说明在课文阅读练习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以“看云识别天气”的设计为例_读书论文

说明文阅读习题设计应注意什么?——以《看云识天气》练习题设计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说明文论文,练习题论文,为例论文,习题论文,天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据言识意”,设疑科学

      阅读文章,首先要“据言识意”,透过“言”(言语形式)理解“意”(言语内容),从课文语言出发,领会文章的内容、作者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无此,学生不可能学得语言。据此设题,是必须的。

      《看云识天气》课后习题第一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在“整体感知”“整体把握”处设疑,方向正确。但是,要求“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这样的要求,在技术上则指向琐碎,因为这篇课文科学知识点特别多。在实际的教学中,师生为了完成它,需要细细列出晴天云简表、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云的光彩简表,费时费力,将“了解”科学知识悄悄滑向“掌握”。

      图表固然有一目了然之效,但列图表只是为了“了解”科学知识,习题立意不高使列表价值降低。如果列表之后,引导学生领会如何运用语言将表中内容呈现给读者,就回到了语言学习的轨道,可惜教师常常不走向这一层。即便是“了解”科学知识,若将“列出”改为“画出”,教师再用课件呈现已备表格以求整体感(文字毕竟是线性排列),只要三五分钟,就能获得同样结果。

      其实,这一单元教学目标很明确:“要掌握边默读边摘录的阅读方法,还要注意把握文章内在的条理,理清作者的思路。”《看云识天气》的习题设计应以此作为出发点,设计“整体把握”的习题。若设计为“通读全文,画出关键句,列结构简图,理全文思路”,指向“内容了解”与“言语形式”,“内容了解”为学习“言语形式”铺垫,立意不同于前。

      同一单元的《月亮上的足迹》课后练习一是:“快速默读课文,试把登月的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作简要的解说。”

      对较长的通讯,训练速读能力,快速抓住主要信息、培养浏览的能力绝对必要。但是,“快速默读”强调“快”;“把登月的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速度必缓。两者岂不矛盾?从以往的教学看,教师们认真落实这一练习,结果,学生一节课只能做这一件事,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解通讯“告诉读者新近发生的、重要的、关键的具体事实”的特点,学点快速获取信息的看报技巧)?如果让学生直接在书上画出表时间的词语、重要事实,更省时省力。

      问题在哪?就“了解课文内容”而言,以上两道习题的设计方向正确,但“操作路径”出问题,深层的原因是立意不高,结果误导向“教科学知识”而不是“教作者如何介绍科学知识”。程序性知识在语文教材建设中严重缺位,静态的语文知识占据主导。

      说明文阅读教学不是“科学知识的教学”,也不是“说明文知识的教学”,是“借说明文知识学习如何介绍科学知识的教学”,这才与课标要求的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总目标相符。“据言识意”题应与语文课程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保持较高契合,此为课后习题设计第一关。

      二、“由意识言”,切合“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据言识意”是透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最终为“由意识言”服务。“据言识意”的目的绝不能止于“意”的把握,更要“由意识言”,透过“意”理解“言”,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获得言语形式的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而“由意识言”又是难点,这难点恰是师生最易忽略处,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最重要的地方。

      习题若能引向“这篇课文”而不是“这篇文章”的“言语形式”学习,便是好题。强调“这篇课文”而不是“这篇文章”的“言语形式”,是因为“这篇文章”有这样那样的形式特点,但不意味着都适宜作为“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文章”被选做“课文”,就置于初中教材体系之内,承担着训练学生语用能力的重任,“这篇课文”处在“这一册”“这一单元”“这一节点”,我们只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这篇课文”能实现语言训练任务的“言语形式”而有所舍弃。

      具体到《看云识天气》,它处于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科学世界”,单元目标是:“要掌握边默读边摘录的阅读方法,还要注意把握文章内在的条理,理清作者的思路。”它理当承载实现此目标的重任。而“说明方法”的学习,教材将其置于八年级上册进行,所以暂时搁置,不设计说明方法方面的习题,是非常明智的(前述教师将“学习打比方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定为教学目标实为不妥,虽然打比方和分类别是“言语形式”的特点)。

      比喻多,是“这篇课文”的“言语形式”特点,《看云识天气》第二题于此处布疑,以引起师生注意,完全正确。“摘抄比喻句,加以体会”,体会什么呢?题目暗示了“生动形象”。那么,学习说明文的比喻与学习其他文体的比喻有什么不同?《教师教学用书》说:“此题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在说明事物时运用比喻手法可以更形象,提醒学生注意体会两点:(一)作者不是为比喻而比喻,而是通过比喻来帮助读者更容易地了解所要说明的对象;(二)在说明文中,运用比喻时要格外注意贴切,不能为了追求生动、形象而牺牲科学事实”“作者不是为比喻而比喻,而是通过比喻来帮助读者更容易地了解所要说明的对象。”此言不谬,但未“尽意”。生动形象地说明对象的确是比喻目的一,但是,于此课而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是目的二,且是更重要的目的,而第二点是教师易忽略的。“在说明文中,运用比喻时要格外注意贴切,不能为了追求生动、形象而牺牲科学事实”云,原本千姿百态,学生发挥想象,基本不会“牺牲科学事实”,基本不会犯“广州雪花大如席”之错。以这一课来学习“比喻的贴切”不合适,那可于《春》《济南的冬天》的教学中进行。

      那么,在“这篇课文”中学习“比喻”背后的什么?一是领会比喻“吸引读者”的作用,二是领会即使是开放性很大的博喻也讲究条理。第一段句与句之间有条理,段中句子与下文三、四、五段也有对应的逻辑关系。若将博喻的条理性纳入全文“把握条理”的总目标,正合适。这样,可将第二题设为:为下列句子排序(先将第一段句子顺序打乱)。

      “由意识言”,于“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下取“言语形式”的学习点设题,方为科学。

      三、“拓展延伸”是“语文的”

      语文课训练学生言意转换能力,现代文课后“拓展延伸”习题设计也应着意于此,否则易走向“弱语文”“非语文”。

      《看云识天气》课后练习题三所设活动是不是“语文的”?

      活动1要“发布”天气预报,当然涉及语言实践,可要做到“准确”,更涉及观测行为、科学知识。天气状况很复杂,判断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等,如果没有进行专业的训练,学生单凭学了一篇课文后就来观察、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并“准确”发布,有相当的难度。《教师教学用书》称《看云识天气》第三题“意在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活动”是主要任务,“训练语言能力”置于“活动”幕后,成为次要任务,活动1就成了“弱语文”的活动。

      活动2搜集民间谚语,“看谁搜集得最多”。活动指向“搜集”,完全可以预测,学生上网一搜了事(或抄参考书),不需要凭借语言能力去完成。“搜集”后怎样?最佳结果是学生积累了一些谚语,增加了生活常识。若为此目的,不如直接呈现,何必“搜集”?活动2是近于“非语文”的活动。

      也许有的教师会说,拓展也是必要的,不能只就文读文。拓展当然必需,但是,这个拓展应当以训练语用能力为旨归。就上述两个活动,如果教材提供相应材料,让学生“准确发布天气预报”,让学生体会谚语引用的适切性(作者要说明某一科学知识,并不是有关天气的谚语统统笑纳,而是有所选择)、谚语的魅力(与平常用语有区别),是不是更切近“训练言语能力”的目标?

标签:;  ;  

说明在课文阅读练习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以“看云识别天气”的设计为例_读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