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有关问题分析_电力论文

“九五”有关问题分析_电力论文

电力工业“九五”计划有关问题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力工业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力工业“九五”计划编制涉及的问题层次深、难度大。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形成统一认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条件。

结转“九五”电力在建规模地区分布不均,大型水电项目比重偏大

199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19989.7万千瓦,年发电量9278亿千瓦时,发电装机比1987年增加约1亿千瓦。2000年全国发电装机达到3亿千瓦左右的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按照这个目标,“九五”期间需投产大中型电力项目7000万千瓦以上。

今年电力在建规模为7081.8万千瓦,其中,电力部口径在建项目4973.8万千瓦,今年计划投产1011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九五”容量为6070.8万千瓦,其中水电3538万千瓦,火电2412万千瓦,核电120万千瓦。这个规模与“九五”投产规模相比,总量基本合理,但从布局和结构上并不合理。

从结转项目的结构上看,火电占40%,水电占58%,核电占2%,按合理工期安排,能在“九五”投产的项目仅有3800万千瓦,由“九五”结转“十五”的项目2270万千瓦,其中包括三峡1820万千瓦,其它水电330万千瓦,核电120万千瓦。这些水电和核电建设周期长,占了结转“九五”规模,但“九五”不能投产。

从结转规模的布局分析看,项目的地区分布与地区项目需求极不平衡,缺电地区项目少。在“九五”能投产的3800万千瓦中,东北电网就有726万千瓦,占19.1%。而用电大省江苏、浙江除天荒坪蓄能电站外,分别只有60万千瓦。京津唐电网1996年以后除十三陵蓄能20万千瓦外,无结转容量。广西、云南无结转“九五”项目,内蒙西部、陕西省、贵州省1996年以后亦无在建项目。1997年以后没有在建项目的省份有上海、安徽、福建、山东、湖南及河北南网。由此可见,1998年全国大多数省份大中型项目无投产,为了弥补大中型项目投产不足,地方政府可能会在计划外建设一批中小型火电或燃机发电项目。

“九五”期间电力建设资金需求增长幅度较大,供需矛盾突出

据统计,“八五”期间全国电力基本建设预计完成约2800亿元,大中型电力项目投产5500万千瓦。“九五”期间电力建设资金需求增长幅度较大,按目前资金落实情况测算,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致使“九五”电力建设资金需求增长幅度较大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物价上涨,“八五”到“九五”平均每年物价上涨指数按8%计算,其综合造价将提高约50%,物价指数按10%计算,综合造价将提高60%。

2.进口设备的比例增大,“八五”进口发电设备比例约占25%,而预计“九五”进口发电设备可能达到50%左右,国外设备要比国产设备价格高,而且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进口设备从1995年开始征收关税和增值税。

3.贷款利率高,项目平均的建设工期长,利息在总投资中占的比重大。

4.远距离送电项目增多,送变电投资的比重提高。“九五”期间要建设的远距离送电项目有:蒙西向京津唐送电,山西向江苏送电,东北辽长吉哈送电工程及伊敏外送,西南向广东送电及四川二滩外送等。远距离送电项目减轻了运煤压力,但增加了电力建设投资。

据初步测算,电力部口径的项目“九五”约需6500~7000亿元,单位千瓦综合造价约10000元。另三峡及水利水电项目“九五”约需800~1000亿元。合计“九五”电力建设总资金需求约7300~800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按承担总资金的30%计算,至少需要2200亿元。目前的在建项目,“九五”需开行电力贷款约1000亿元。1995年计划开行电力贷款245亿元。按目前的筹资能力,开行无力再承担较多的新开工项目。地方及企业自筹“九五”期间需2900~3000亿元,1995年地方及企业自筹预计完成不到300亿元。“九五”期间平均每年筹资需求要比1995年翻一番。“九五”筹措资金的难度很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尚未形成的情况下,集资办电政策仍要继续起主导作用,但集资办电的有些做法在某些方面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矛盾的,市场经济法规对集资办电的资金来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政府应对这种机制转换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必要的对策。

电力工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以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电力企业,形成有利于还款及降低工程造价的运营机制,政府可根据电力供需状况,发供电成本及合理利润制定电价政策,规范电力市场,促使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但融资的来源仍然需要有政策导向,因为电力项目占用资金量大,还款期限长,对银行来说,资金的流动性差。按规范做法,项目所需资金除股本金以外都是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九五”处在转轨阶段,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尚不具备完成上述任务的条件,筹资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支持电力工业的发展是主要任务之一,在目前国家财政较困难的情况下,只能靠国家给开行的政策及中央银行对开行的支持。应开拓更多一些的筹资渠道,原渠道应增加额度。

应充分挖潜电力企业的自筹能力,逐步提高股本金比例,限制电力企业进行非电力商业性投资。从事电力投资的地方投资机构应将政策性和商业性分离,以避免挤占电力建设资金。

进口发电设备比例偏高已成定局,国内制造业应抓紧提高质量

过去二、三年,随着电力建设资金短缺及电力供应紧张状况的持续,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开拓利用外资渠道,国外电力开发商、金融机构及设备制造商纷纷来国内开发电力项目,很多项目采用不同方式利用外资。近一年来,在国家控制基本建设规模、抑制通贷膨胀方针的指导下,基本建设总规模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利用外资项目进度受外资制约,基本上按外资进度开展工作。因此利用外资电力前期项目比重偏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随之而来的是发电设备进口比例偏大。从目前利用外资项目的前期工作看,“九五”期间投产的发电项目中,进口主机设备或部分主机进口的项目达到约4000万千瓦。进口发电设备比例偏高已成定局。

国内设备竞争能力差,也是进口设备比例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外发电设备可用率高(可调小时高),调峰性能好,价格也在不断降低,在国际招标中,竞争力强。电力企业主观上也希望采购国外设备。从国内制造业的分析看,某些厂家的设备质量确实存在问题,比如达不到额定出力等。设备质量较好的厂家,生产任务较满,对于单机60万千瓦的设备,国内厂家尚元投标资格。

进口设备的比例高,国内制造业吃不饱,将影响国内制造业的稳定和发展。进口设备的价格高于国产设备价格,尤其是征收关税和增值税后,配套的内资与采用国产设备的总投资相比,内资减少不多,这将提高了电力的综合造价,从而使电价水平提高,不利于控制物价上涨。

国内制造厂应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在国际招标中的竞争能力,必要时可进口关键部件,提高质量和成套生产能力。

标签:;  ;  ;  ;  ;  ;  

“九五”有关问题分析_电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