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化及其发展趋势研究_东方文化论文

东方文化及其发展趋势研究_东方文化论文

东方文化及其发展趋势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东方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东方和东方文化的类型

东方是日出的地方,自古以来就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神话传说中的人祖亚当和其妻夏娃,所居住的伊甸园,就在东方;上帝让洪水灭世后,人类的新始祖挪亚,也是在东方世界建造方舟,救出全家和各种禽兽。象征人类文明一定发展阶段的世界四大宗教都产生在东方: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山区,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沙漠,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沙漠,而犹太教则产生于西奈沙漠。(注:参见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1册,第 48 页, 商务印书馆1982年。)

很显然,人类最初诞生之地,是东方;人类历史的开端处,是东方;人类历史中的文化观念,开始于东方。一句话,世界文化史,开始于东方。

然而,东方又是一个不十分确定的空间概念,是一个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概念。东方本来的含义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但对太阳升起的地方的理解,又因认识主体所处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对于中国人、日本人、阿拉伯人、德国人、英国人来说,对东方的理解都是有异的。在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的不同时期,对东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就中国来说,古代所谓“东方”纯粹是一个地理概念。以中国为中心,在西边的称为西方,在东边的称为东方,在几千年的长时间内,在中国人心目中,印度属于西方,在佛教徒眼里,印度是西方极乐世界。明代,包括印度、阿拉伯国家以及非洲东部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都属于西洋范围。郑和下西洋,就是在这一范围内的活动。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黄省曾的《西洋朝贡典录》,这些明代典籍所标明的西洋,也都是郑和所去今天称之为东方的地方。到明末,西洋的范围扩大,欧洲、葡萄牙被称为大西洋,印度、卧亚(果阿Goa)被称为小西洋。 所以所谓东方和西方是以中国为基点而确定的,这是“中国中心论”导致的结果。(注: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第290~29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而在西方,在中世纪时代,地中海曾被看作是世界的中心,由这一中心而确定了两个概念东和西。中世纪之后,在西方人眼中,世界的中心已转到西北欧,而且世界的范围扩大到南北两个美洲,由于这种地理和文明范围的扩大,东方的概念也在变化着。(注:阿里·胡斯尼·赫尔布突里:《东方学家和伊斯兰史》,第12页,埃及图书总局1988年阿拉伯文版。)在16~17世纪时,西方向东方扩张,按离西欧的远近,把东方世界划分为三个层次:近东、中东和远东。近东是地中海到波斯湾一带,中东是波斯湾到东南亚一带,远东是太平洋地区。这种划分,当然是出于西方殖民主义的考虑,是西方中心论的结果。事实上,对东方世界这样划分是不严格的、不科学的,其中有些东方国家并未被包括在内,所以现在近东已不再有很多人使用了,远东的概念还在用,如远南运动会是远东和南太平洋运动会,但这一概念的使用并不太普遍。只有中东这一概念,东西方世界还都在继续使用着,而其范围,大多都是指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其中也包括非阿拉伯的伊斯兰世界,如伊朗、土耳其等。

直到今天,东方概念的内涵仍然是十分难以确定的。在确定这一概念时碰到的最大难题是:东方究竟是一个地理学上的概念,还是一个文化学上的概念?或者是一个政治学上的概念?是有一个清楚而确定的地理界限,能够包括东方的范围,还是有一个独特的东方文明形式和生活方式而和其他文明形式和生活方式相区别呢?

我们认为,对东方世界的称谓,应从地理环境和文化因素两个方面来考虑。地理环境的重要性为思想家们所重视,不少思想家都认为自然环境和地理状况对民族的生活和特点会有重要的影响,甚至也有的思想家认为民族是地理环境的产物。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年)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就认为环境对民族的伦理道德和品格有很大的影响,他试图根据自然状况来分析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的建立。中国近代学者梁启超,也重视地理与文明之关系,引用洛克的观点,肯定地理与历史之关系,一如肉体之与精神。有建全之肉体,然后活泼之精神生焉;有适宜之地理,然后文明之历史出焉。(注: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第174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地理环境是重要的,但我们不能成为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不能忽视文化因素的作用。

从文化范围和地理因素来看,东方世界在古代有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形成古代东方世界的四大文化体系,其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已经消亡,被其后继者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所取代,而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则流传到现在。所以,从当今的东方世界来看,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大文化圈:中国文化圈、印度文化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注: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第290~29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中国文化圈也叫儒学文化圈、儒教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或形象化地称之为筷子文化圈。(注:参见拙文《东方各国的儒学现代化》,《齐鲁学刊》1992年第2期。)中国、日本、朝鲜(北朝鲜、韩国)、 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都属于这一文化圈。这一文化圈的国家都受到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很深影响。

印度文化圈除印度以外,还包括一些印度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主要是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影响很深的国家,如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等。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的范围很广,包括了所有的伊斯兰国家,其中最主要的有二十几个阿拉伯国家、地区和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以及新从原苏联独立出来的几个中亚国家乌兹别克、哈萨克斯坦、土库曼、吉尔吉斯、塔吉克,也都属于这一文化圈。

这三个文化圈是各自独立的文化体系,各有其特点,又互相渗透。在中国文化圈内传入不少印度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因素,如中国、日本、韩国的佛教文化,中国的伊斯兰教文化;印度文化圈内也传入了很多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因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内也有佛教文化因素等。但这种渗透却完全不能代替和抵消三大主干文化系统。

这里附带要说明的是,基督教本来是东方世界的产物,但在中世纪之后成为西方世界的主干文化,当然,西方基督教文化与原初基督教已大相径庭。而在东方世界,基督教文化因素虽然依然存在,但始终未形成独立的文化体系,所以东方世界的基督教文化,我们只在必要的时候才提到它。

这样,我们所说的东方,就是指整个亚洲和非洲北部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以上所提到的三个大的文化体系。对这三大文化体系的研究,就是东方文化的主要任务。但由于我们对本国文化的熟知,我们对中国文化也不会去详论,只在特别需要时才会谈及。

二、东方文化的发展阶段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文化,每一时代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生活方式、社会制度、意识观念、哲学思维,就是该时代文化的代表。寻觅东方文化的发展历程,大约可分为原始文化、古代和中世纪文化、近现代文化三个大的历史阶段。

东方原始文化,是指无书面语言、相对孤立、人口少、社会组织及技术都比较简单,社会文化变革进展缓慢的历史阶段的文化。这一阶段文化的历史和神话,都是凭借口头世代相传的,它还处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前期,与野蛮、蒙昧、文字史前期、城镇史前期等,都是相近的概念。

东方原始文化阶段大约经历了曙石器时代、古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逐渐发展而成的。这一阶段因无文字记载,详情难以了解,但确然已有原始思维、原始宗教和神话。原始思维阶段的人类思维,所思者只有眼前的事物,思想浅狭且变幻难测,有如现在四五岁儿童。已有一些禁忌思想,是由畏惧族中长老而产生的,在禁忌观念的基础上又产生了铲除邪恶的观念。又由于生活的苦难而求安慰,于是产生了一种超现实世界的感觉,在这感觉基础上便产生了原始宗教。原始宗教信仰是由恐惧开始的,如由于对死亡的恐惧,便产生了最初的灵魂观念。

古代和中世纪文化是东方文化最光辉灿烂的历史阶段,四大文明古国都是这一阶段的产物,世界七大奇迹中的四大奇迹金字塔、长城、婆罗浮屠(印度尼西亚)、吴哥寺(柬埔寨),也是这一阶段的产物。精神文化方面的各种宗教,婆罗门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称景教)、伊斯兰教,以及古埃及宗教、古巴比伦宗教、琐罗亚斯德教(又称祆教、火祆教、火教、拜火教)、摩尼教(又称明教、明尊教、牟尼教)、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神道教等等名目繁多的东方宗教,也都是产生在这一阶段。世界十大思想家,根据美国《世界名人大辞典》、英国《人民年鉴手册》(1985),是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托马斯·阿奎那、伏尔泰、康德,其中只有一位——孔子是东方人。显然这是西方中心论所致。

事实上,古代东方世界出现过世界文化史上的许多第一:第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成书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第一巴比伦王朝,比西方荷马史诗要早1000多年;第一部成文法汇编是《汉谟拉比法典》,第一大宗教是佛教。古埃及的神话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神话,《尼罗河颂》、《阿顿颂》、《伊甫味陈词》,都是人类史上最早的文献,古埃及宗教是最早出现的人为宗教,印度《梨俱吠陀》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世界起源的哲理诗。很多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或宗教文献,如《旧约》、《新约》、《古兰经》、佛教各经典,都是产生于这一时期。科学、医学等方面也都有辉煌成就,中国的四大发明,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数学,都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文学方面,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卡利莱与迪木奈》、《安塔拉传奇》,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五卷书》,波斯诗人萨迪的《果园》、《蔷薇园》,日本的《古事记》、《万叶集》、《源氏物语》、《平家物语》等,都是世界文学中的名作,享誉世界文坛,《源氏物语》还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哲学方面,印度和阿拉伯哲学对世界哲学都有极大贡献,尤其是阿拉伯哲学,对中世纪的欧洲哲学产生过重大影响。按照梁启超的观点,世界哲学可分三大派,有两大派是在东方,印度、犹太、埃及等国家,专注重人与神的关系,中国专注重人与人的关系,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个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希腊及现代欧洲,专注重人与物的关系。(注:梁启超:《饮水室诸子论集·儒家哲学》,第3 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东方哲学正可以与西方哲学相互补充。

近现代东方文化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在这一历史阶段,东方国家大多先后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经济受到严重摧残,文化也受到严重破坏。拿破仑的大炮,轰击过埃及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八国联军烧毁了中国的圆明园,英国殖民者毁坏过印度的寺庙……东方国家中有的本身成为殖民主义国家,如日本,与西方列强一起,对东方文化进行了残酷摧残和疯狂掠夺,这是东方文化的不幸。因此在这一阶段,东方文化失去了过去的辉煌,不再像古代和中世纪那样居于世界文化前列,而是比西方要落后很多,尤其是在物质文化和高科技领域。但是,东方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仍然润泽了近现代的文化土壤,培育出许多世界文化名人,如印度孟加拉语作家泰戈尔,黎巴嫩旅美文学巨匠纪伯伦、努埃曼,巴基斯坦乌尔都语文学家、哲学家伊克巴尔,中国文学家鲁迅、巴金、茅盾,学者季羡林、钱钟书、冯友兰、胡适,埃及国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吉布·迈哈福兹,都是为世界文化宝库增光添彩的人,为现代世界文化的繁荣作出了不可抹杀的巨大贡献。东方新兴宗教巴布教、巴哈伊教,伊斯兰教的改革和复兴运动,也都是世界文化中的新现象,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或正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中国文化圈中的传统儒学,也日益与东方国家的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使古老的东方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三、东方文化的特点

把握东方文化的特点是更为困难的事情,因为东方世界的范围这样大,是很难包罗全面的,这里概括的几条,侧重于精神文化方面,不一定是最能反映东方文化本质的,也不一定准确,只是为进一步思考提供一种参照。

东方文化这三大文化体系,彼此各有特点,差异也很大,但也有一些是属于共性的特点。

(一)怀旧情感浓重

东方人的思维特别重视承续性,先人如何说,祖宗如何说,是东方人普遍比较重视的。古代东方先民直观思维的遗风,很容易使人们把远古初民与想象中的神明连结到一起,并加以理想的描绘,涂上一些神圣、贤明的光圈。表现在中国,有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把尧舜之世看做理想的盛世;在埃及,有直到现在人们仍津津乐道赞不绝口的金字塔时代;在希伯莱人,伊甸乐园是他们最向往的崇高目标;在阿拉伯,伊斯兰初期的穆罕默德时代,一直是后来的阿拉伯人所极力赞美和追求的,……由此怀旧感情而形成的连锁反应,是东方人的进取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往往只是慨叹不如理想之世,而不思超过前人,这样就使东方人的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产生这种情感的基础,是由于东方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辉煌的过去往往反而成为束缚进取心的包袱。东方家庭中较普遍存在的门第观念,也与此情感有关,重视的是父亲、爷爷、父亲的爷爷、爷爷的爷爷,而不重视本人的进取和奋斗。现代东方人中的有识之士,已经逐渐认识到这种怀旧情感的弊端,把目光从回溯过去转向注视未来。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怀旧情感仍然可能会是一种阻力,需要东方人认真对待。

(二)注重神(天)人合一,物我相混

古埃及的宗教神话、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都把神人合一,认为地上的君王便是神,或是神之子;中国儒家提倡天人合一,认为人间帝王是奉天承运的;伊斯兰教苏非派中的著名观点我即安拉、安拉即我、这长袍里只有安拉;印度《奥义书》中的汝即彼,我即梵;佛教禅宗中的我即佛,佛即我;……至今仍在东方世界占有很大市场的人与某一星座的对应关系,认为人受某一星座影响而有一固定的性格或品性,也是这种天人合一模式的反映,它起源于古巴比伦的天文学。究其原因,正像泰戈尔在《人生的亲证》中分析印度文明时所指出的,在印度,文明的诞生是始于森林。这种起源和环境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特质,印度的文明被大自然的浩大生命所包围,由它提供食物和衣服,而且与大自然最密切,在不同的方面与大自然保持不断的交流。泰戈尔的这种分析,大致也适合其他东方文明。这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模糊认识,由这种天人合一、物我相混的思维定式而形成了一种模糊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有利的一面是为人类认识的发展准备了宏深的条件,表现出人类灵性的一种自然状态,容易产生由人及物,由爱人到爱物的激情,有利于人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不利的一面则是往往限制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不容易激发出科学技术的发明。

(三)神秘主义色彩浓郁

人类社会文化行为中的神秘主义,本来就是不少见的。东方是世界十大宗教的发源地,古埃及宗教、古巴比伦宗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印度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都是东方的特产。而宗教的各种行为表现和指导思想,自古及今都是充满了神秘主义的。神秘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是不符合一般思辨逻辑而另有自己的一套逻辑的思想,它可以不合逻辑,但不能脱离语言,不能脱离语言却又不是一般语言,而是一种神秘语言。(注:金克木:《文化中的神秘主义思想》,《东方文化集刊》第1辑,商务印书馆1989年。) 十大宗教中都存在着神秘主义,构成东方文化的特性。这种神秘主义贯穿在东方人对人神之际、天人之际、自然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方面。在对超越者、绝对者、大全者的追求过程中,神秘主义的逻辑是希望摆脱对立走向统一,完成从动到静、从个别到一般、从分离到合一、从局部到全体、从暂时到永恒、从有限到无限、从凡俗到神圣的过渡,也就是完成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渡。伊斯兰教中的苏非派、印度的瑜珈、日本的神道、中国的道教和气功,都是东方神秘主义的典型表现。这些神秘主义通过非常规的认识途径,来昭示存在和生命的意义,提示人生真谛,它们对于直观和体悟的过分强调,往往使人们从感觉出发而最终又摆脱感觉经验。尽管这样,神秘主义还是从负面反衬出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信心和理想,而且,只要社会尚未达到理想的美好境界,人类受到社会变化的压力,自然有一种对精神慰藉的需求,获取理想的补偿,因此东方神秘主义在未来还仍然会继续存在下去。

(四)重感悟而轻理性

在宗教气氛非常浓郁的东方世界,流行着创世说、启示真理说、灵魂不死说、天国地狱说等思想学说,这些学说都是非理性主义的产物,是通过直观、内省、神秘主义的个人体验而获得的一种认识。感官在东方哲人看来,是“心灵之眼”,用这种神秘的心灵之眼,他们看到了真理。中世纪波斯神秘主义者夏姆苏丁·拉赫奇(?~1506)最富代表性。他在描述通过感悟而发现真理的过程时,叙述说:在那出神入化之中,我进入了一个幻境。我面前出现了那玄虚莫测的“汉高”(神秘主义者的住所)。它的门开着,我置身其内。突然,我发现我已走出此“汉高”,我看见整个宇宙世界均由“灵光”所构成。万物都化为一色。所有的物质原子都通过它们各自的存在形式以及各自的特性在宣告:“我就是真理。”(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1981年第10~11期合刊。)这种非理性主义的感悟,大多是从感官出发,但又要超越感官,才能得到超感官的灵性感受。像佛教的顿悟、伊斯兰教苏非派的入神状态和神智论,都是这种感悟的典型表现。中国宋明理学中的通过渐修而达到顿悟的学说,也属于这种类型。这已形成一种传统,直到今天,“跟着感觉走”,还是十分流行的,这与重感悟的传统是有联系的。这种不重视理性的倾向是东方文化的弱点。

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东方文化也是多元的,对多元的文化,要想准确把握共性特点是十分困难的,加之资料缺乏,就更难上加难。以上分析,只能作抛砖引玉之用。

四、东方文化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世界的发展中,东方文化的发展趋势如何,会在哪些方面继续发挥作用,产生世界影响呢?

(一)三大宗教继续是世界文化的主要形式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不仅仅是宗教,而且还是三种生活方式、三种文化形式。这三大宗教在今天仍然是有活力的,在未来世界也将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事实证明,宗教在短时期内根本不可能消灭,这是因为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认为的,宗教的产生出于人类的需要(虚幻的需要),宗教本身有自我调节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能力。(注:参见拙文:《学贯中外的季羡林先生》,《文史哲》1995年第5期。)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保持着勃勃生机,而伊斯兰教的信徒每年都呈增加的趋势。在未来社会中,稳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很可能都是由宗教势力所决定,尤其由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宗教所决定。伊斯兰教由于积极入世,又多以政教合一的形式出现,是一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世界局势的力量,这一点只要对历史稍加回顾就不会有丝毫怀疑。自1945年以来,发生的世界大事,有许多都与宗教问题有关,如1947年8 月印巴分治、10月27日印巴克什米尔战争,1948年5月15日的第一次中东战争, 1956年10月29日英、法、以色列对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战争,1958年7 月伊拉克起义、15日美国干涉黎巴嫩,17日英国干涉约旦,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1965年8月印巴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1967年6月5 日第三次中东战争,1971年11月21日第三次印巴战争,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1978年南北也门总统被杀,1979年1月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1980年9月22日开始的两伊战争,延续8年才结束,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总统被刺杀,1986年4月14日美机轰炸利比亚总统府;1987年7月31日麦加朝觐惨案,1989年2月拉什迪事件,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1年1月15日爆发的海湾战争,……直至今天延续数年的波黑战争、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冲突与和谈,这些具有世界影响的大事,多少总有些宗教因素在起作用,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今后世界三大宗教的作用,仍然会继续发挥下去。

(二)东方新兴宗教的世界化趋势

东方世界的宗教不止三大宗教,也不止十大宗教,日本的神道教、中国的道教、阿拉伯地区的萨比教,(注:参见拙文:《阿拉伯地区的萨比教》,《文史哲》1995年第1期。) ……都是古已有之又延续至今的有世界意义的宗教。东方世界还有一些新兴宗教,如产生于伊朗的巴布教、巴哈伊教,产生于日本的大本教、至上真理教,都在全世界有一些影响,尤其是巴哈伊教日益扩大的世界化趋势,已引起世界的注意。

巴哈伊教是伊朗人米尔扎·侯赛因·阿里(1817~1892)所创立的一个新宗教。创始人通常被称为巴哈欧拉(意为“安拉的光辉”)。这个新兴宗教起源于伊朗设拉子人米尔扎·阿里·穆罕默德(通称“巴布”)于1844年所创立的巴布运动,而巴布运动又源自伊斯兰教十叶派十二伊玛目派在伊朗的支派谢赫教派,但后来该派公开宣布彻底脱离伊斯兰教,所以,巴哈伊教应被看做是脱离了伊斯兰教的新宗教。

巴哈伊教主张安拉是不可知的,不是人所能形容的,安拉要通过使者显示自己,因此,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穆萨(摩西)、琐罗亚斯德、释迦牟尼、尔萨(耶稣)、穆罕默德、巴布、巴哈·安拉,他们是一体的,都是安拉在地上人间的代表。该教的宽容性在于,它承认人是安拉创造的万物中最高贵和最完善者,人有永恒灵魂,可以在脱离肉体后以新的形式存在;天堂和地狱是灵魂与安拉联系的象征,亲近安拉会导致幸福和无穷的快乐,而远离安拉会导致罪恶和灾祸;诅咒一切偏见和异端,宣称宗教的目的是促进亲善和和谐,并认为宗教与科学有一致性;维护男女平等的权利、机会,坚持义务教育,减少贫富差距,废除神学院,禁止奴隶制、禁欲主义、行乞和出家,坚持一夫一妻制,不允许离婚,强调要严格服从政府;没有什么入教仪式,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该教信徒;戒绝麻醉剂和酒或可能影响精神的任何物质;……正是由于该教的宽容性,到20世纪初已具有世界规模,在非洲、土耳其、高加索一带、印度、缅甸、埃及、苏丹、远东、澳大利亚和美国、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都有很多信徒,在台湾地区,该教被称为大同教,这是由于它提倡世界大同的思想。到1992年,巴哈伊教已拥有600多万虔诚信徒,近年来在美国的势力发展很快。(注:参见宗教研究中心编:《世界宗教总览》第80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

在日本产生的新兴宗教大本教,同样也值得东方乃至全世界注意。该教在1892年由一位日本农妇所创,20世纪70年代仅有16万信徒,但在今天,它在全世界都有许多分支机构,其中生长之家和世界救世教都源自大本教。该教吸收佛教和日本神道教若干思想,宣称现实世界已经没落,必须改建,必须批判现实社会和西方文化,理想的弥勒佛世界就要到来。该教还提倡人类爱善、万教同根,呼吁世界和平和人类相爱。该教的新近发展非常值得注意。

对东方世界新兴宗教的世界化趋势,是不能默视无睹的。不研究它们,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世界。

(三)东方儒学将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

国内外学者探讨儒家伦理与工业东亚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国的发达有关的问题之后,儒学的发展前景引起了学术界更多的关注。1988年1月,75 位诺贝尔得奖人在巴黎发表的宣言警告全世界说:“如果人类要在廿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二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注: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研讨会报导》,1990年4月9日。)儒学将为人类作出的新贡献是:

一是儒家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给人类提供了一种生态哲学,它给人类一种启示,那就是在开采矿山、利用水资源、发展核工业、改造山河的各种活动中,必须时刻注意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天人合一思想告诉人类,谁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以自然为敌人,谁就不能不尝到恶果。因此,日本学者冈田武彦把儒家思想同克服现代人因科技进步产生的忧虑结合起来,认为儒学的万物一体论、天人合一论基于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立场,是一种宽容的、具有普遍性的思想,足以帮助免去现代社会的弊端。(注:《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40~41 页, 齐鲁书社1989年。)

二是儒家的管理思想越来越引起经济界的重视。日本的经验证明,儒家的管理思想完全可以和现代化一致起来。日本有些企业家把儒家经典《论语》作为日本工商企业的“圣经”,提倡《论语》加算盘、《论语》加计算机,对“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里仁》)进行了再解释,认为富贵是人之所欲,但取得富贵的手段应合乎“道”即“公利公益”,也就是国家利益,这种道德经济合一论把道德与经济、义与利、士魂与商才以国家利益为媒介统一起来,使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了指导性的作用。

三是儒家伦理对调节工业社会中各种人际关系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东亚四小龙进入工业化以后,社会急速变化,都市化、工业化两大过程的冲击,使许多传统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思想受到威胁和挑战。都市化的生活步调紧张,使人际关系趋于片面和冷淡,工业化削弱了家庭的经济生产功能,使家庭组织结构趋于松散。一般人都太重视金钱和名利,注重物质享受,而传统价值观念、勤俭朴素、刻苦耐劳、尊老敬贤的美德都被冲淡,道德出现了危机。而通过推行儒家伦理思想,使儒家的注重修己爱人、强调设身处地、讲求自省慎独、以礼待人、讲信用和尊重别人、敬业乐群、注重学习、遵守纪律的精神,得到社会舆论的重视,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而以修养德性为中心的传统价值观对促进社会整合,弱化工业社会造成的功能特定的人际关系、工具理性、极端个人主义、色情犯罪等社会问题,都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注:参见拙文:《儒学与21世纪》,《国际展望》1993年第2期。)有些东方国家如新加坡,已在这方面提供了较成功的经验。

展望东方文化的发展趋势,使我们东方人感到自豪,感到信心十足。东方人的日益觉醒,使我们坚信,东方人必将再造东方文化的辉煌。而每一位东方人无疑都应该为此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标签:;  ;  ;  ;  ;  ;  ;  ;  ;  ;  ;  ;  ;  ;  

东方文化及其发展趋势研究_东方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