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校长谈谈“看课”的事_课堂管理论文

跟校长谈谈“看课”的事_课堂管理论文

与校长话“看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长论文,看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D文章编号:1673-4289(2009)02-0068-06

对话策划:

张乃文(成都市教育学会会长,成都市教育专家,特级教师)

杨霖(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教室主任,成都市学科带头人)

对话主持:张乃文

参与校长:

张友红(成都市沙湾路小学校长)

曾蓉(成都市成华小学校长)

赖晗梅(成都市少城小学校长)

黄敏洁(成都市天涯石小学校长)

陆枋(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

张家明(成都市龙潭小学校长)

记录整理:

陈涵(《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编辑)

校长为什么看课

校长看课,是学校管理本位的理性回归,是校长对职业本分的忠实坚守;校长看课,是真实管理、务实管理、扎实管理的需要,是影响、引领课堂改进与优化,促进师生生命发展的需要。

主持人:看课,是校长管理行为中的一个基本点,这个点之所以引起校长们充分的重视,是因为它对于校长治校实践的效能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课堂是追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有人说“课比天大”,校长看课就是抓住了管理的“牛鼻子”。作为校长,不仅需要从整体上认识校长看课的重要性,还需对校长看课的价值定位、基本特点以及看课策略进行理性思考和实践探讨。这样,才能使看课这一管理行为发挥更大的效能。下面,请大家首先谈谈校长为什么看课?

张友红:讨论校长为什么看课,能更清楚地认识到校长看课有哪些好处,认识到好处,才能使校长们更加重视看课。要明确看课的好处,首先应意识到校长不看课的坏处。当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校长更愿意抓那些有速效的“大事”,进课堂听课却被视为芝麻小事被置于日常工作之外。校长被动或主动地远离课堂,形成校长与教师之间的隔膜。有人戏言,有的校长愈来愈像领导,而有的校长却愈来愈像专家。这说明教师不喜欢校长脱离课堂的指手画脚和遥控,而更欢迎姓“教”的专家型校长。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校长不愿意“浸泡”在课堂中,就不能做一个真正姓“教”的校长,不能使教师感受到校长对他们职业生活的关注和专业发展的引领。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发展之根本。校长深入课堂的程度,与校长职业价值实现和职业形象的成功塑造成正相关。因此,校长无论多么辛苦,只要心系于课堂,身累于课堂就是值得的,课堂是值得校长永远牵挂的。

赖晗梅:与学科专家、教研员、教师看课不同的是,校长看课能产生一种优化课堂教学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不同于制度管理,但是比制度管理更有效。校长深入课堂,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传达,可以影响教师更加看重日常课堂,更加注意自己在日常课堂的精力投放和行为改进。同时,校长可以通过课堂看管理、看服务。我在看科学课时,发现后勤部门没有及时保证教学必需的实验器材,导致学生应在实验中进行的观察难以具体落实;在看其他课时还发现“小黑板”供不应求。看到这些情况,我们给教师发放了课堂教学需求问卷调查表,从教与学的需要出发,及时完善教学用具、设备的配置。另外,教师具有各自的专业能力优势和教学实践的长处,校长通过看课,可以发现、肯定他们的优势、长处与经验,并将他们的经验及时在教师中推广。这样,不仅能鼓励教师不断进取,而且能发挥优秀个体的辐射作用。

陆枋:校长看课,除了管理课堂、服务课堂,还为了引领课堂。但是,校长的引领往往容易停留在单纯的理念倡导与思想灌输的“泛引领”层面。为了打造专业引领的底气,增强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校长除了加强理论学习,还需要多进课堂,向老师们学习,通过发现、总结和传播他们的经验,以引领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与行为改进。例如,过去我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但总是难以在操作上给予切实的引领。一次,听一位学心理学的教师上课,发现她特别尊重学生,而且很真诚。她在讲课后问学生:“刚才我讲明白没有?说清楚没有?如果没有,需要我再讲一遍吗?”而不是教师通常爱说的“你们听明白没有”。从问学生“你们听明白没有”到问“我讲明白没有”,这不是简单的方法改进,而是对生命的充分尊重。我发现,实践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一定要有心理学的依据,一定要以真诚的情感与适合的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体验环境。于是,我便以这个案例让老师们感受什么是以人为本,使他们懂得教学需要尊重和服从学生的主体感受和需要,而不是仅仅让学生服从自己。总之,校长通过看课,能从老师那里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再将这些信息加工成鲜活的引领资源,并实施卓有成效的引领。所以,我认为校长看课能打造专业引领的底气。

杨霖:刚才陆校长谈到的案例不仅说明校长深入课堂有助于有效地进行专业引领,而且说明校长看课是对生命发展和生命过程体验的关注。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为了促进师生生命发展。校长通过看课,能把握“教”与“学”的诸多信息,了解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现,了解学生的心灵体验和智慧成长。有的课堂很快乐,师生同乐,教师和学生就会有生活的幸福感。如何成就教师快乐人生,如何铺设学生发展阶梯?校长只有从课堂的观察与思考中生成促进师生生命发展的管理策略。所以,校长关注课堂,就是关注师生的生存状态和幸福人生。这是学校管理本位回归的终极价值。

陆枋: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事业的成功感。而校长通过看课,可以发现其长,充分利用其长,促进教师获取成功。通过听课,我发现一位教师将学生的作文收集打印,以优美的形式在班上陈列展示。这位教师性格内向沉稳,在公开性的教学竞赛中不一定会获得成功,但是他很细心,很有耐心。于是,我根据这位教师的特点和所长,让他负责办校刊,结果办得很精彩,使校刊成为学校重要的文化载体。如果不看课,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另一位教师上课很活跃,有很强的组织调控能力,我让他当大队辅导员。结果他在工作中一下子就找到了感觉,干得很出色。这些都是校长看课看出来的。因此校长看课除了能够关注教学本身,还可以发现并利用教师的优与长,使其增强职业的成功与幸福体验。

黄敏洁:确实,校长通过看课,可以找到教师的发展点和学校的发展点。我校之所以在区内率先成为四川省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就得益于看课。一次,我听刚调入的音乐教师的课,发现她在培养学生合唱方面很有经验,就要求她组建校合唱团。结果她很投入,所指导的合唱团在区合唱比赛中名列第一,而且我校的音乐教学也因此成为本区的亮点和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合唱团水平也是全市数一数二的。音乐教育的特色创建,就萌芽于听课后的想法。这位教师的特长得到发挥,职业幸福感增强。她很感谢我,认为是校长为她搭建了发展的平台。

校长怎样看课

校长看课,要占好自己的位,体现职业角色的特殊性;校长看课,既看别人,又看自己,反观自身的管理效能;校长看课,要占领透视课堂的制高点,对课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校长看课,要具备人文情怀和科学理性,给教师卓有实效的帮助。

主持人:大家对校长为什么看课有了基本的认识,下面讨论第二个问题,校长究竟怎样看课才能凸显其价值,发挥其作用?

杨霖:基于职业角色的特殊性,校长看课不要越位,要占好自己的位。我认为校长只从专业角度看、评课,就是越位。从专业角度看课、评课,主要是教研员的任务,而校长看课的作用又如何做到不可替代呢?作为一校之长,校长统筹学校全局工作,看课不是他工作的全部。因此,校长看课不仅要关注课堂此时此情所折射出的学科教学意义和价值,还要超越学科,看学校所倡导的办学思想、改革措施对课堂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在整体上检验与反思治校策略和办学方向。这种超越课堂本身的看课,才是对校长本份的坚守,才是站好了自己的位。当然,校长超越课堂的看课,需要建立一种由平视到内视的多维视角,既看别人,又看自己,这样才能从“教”与“学”的行为中看到自身管理行为的镜像,才能更加准确地捕捉到课堂中那些对改进管理有帮助的真实信息,并实施卓有成效的改进。

主持人:杨霖主任提出校长应从管理的职能发挥与责任担当出发看课,不仅用管理的“望远镜”看教师做得怎样,还应以“多维视角”反观自身的管理。这种看课,是将自己摆进去,既看别人,又看自己,这才是校长看课的显著特点和正确站位。当然,校长看课离不开对课的评价和指导,但是重点不在这里。那些在看课后仅仅一味指责教师这样不足那样不足而不去自我反观的校长,显然缺乏角色意识和责任担待。

曾蓉:既然校长不同于学科教研员,看课就应了解课堂的全貌,了解全貌得有足够“量”的支撑。但是学校摊子大,事很杂,校长很忙,怎么解决这个矛盾?我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第一,以全程关注与环节关注相结合的办法增加看课的量。即有时从头至尾地看完一节课,有时则巡回地看一个年级中的两个或三个班的课堂环节。这样不仅可以了解课堂之间的差异性,给教师以切实的指导,还可以增加看课的量。第二,借助集体的力量把握课堂全貌。学期初,在我的带领下,所有行政人员在第一学月内看了全校教师的156节课,然后从课堂的优势与不足等方面汇总情况,总结优势,归纳问题,并通过在教师会上的情况通报,以促进优势的固化,问题的改进。

当然,除了从整体上关注课堂,提升课堂质效,校长还应该树立一种个体关注意识。教师之间有差异,课堂存在不同的问题,有的教师需要重点关注。例如有教师对于课堂的“主导”与“主体”关系处理不当,我们就给予切实的改进指导,并在以后的课堂上跟踪观察其改进情况。校长看课整体关注与个体关注相结合,能更好地发挥看课效应,促进课堂优化。

张家明:校长不是全才,但是基于管理者的职能,既要看自己所内行的学科课,又应看自己不内行的学科课。对内行的学科课堂,校长可以直接从学科特点和要求角度进行点评和指导。对不内行的学科课堂,或许这类课占的比例更大、数量更多,校长不能不看,就需要抓住几个基本问题看课,如课堂常规是否落实,教师是否合格,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式是否能够充分地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育科研成果是否体现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有良好的表现,等等。比如,为促进教师自觉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我在看课时常分别统计单生问答(指一问一答)、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学习(指齐读、齐答、齐练习等)等教学方式的次数、时间、效果,以此来分析相关的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提出改进意见。又如,围绕“提高小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有效性研究”科研课题,我在看课时特别关注老师是否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如果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我会走进合作小组中,观看学生是否会倾听、会质疑、会补充、会帮助、会总结、会评价,以此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此外,校长一定要带着问题看课,以帮助教师总结、推广好的做法,或者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的发展。例如,有的班级学生作文质量较高,我带着“教师是怎样训练写作的”这个问题看作文指导课,结果发现,这些班级的教师都很重批改指导。他们先让学生相互改,然后教师再改。我便鼓励教师总结和推广这些经验。又如,针对少数教师教学考试成绩不佳的情况,我就在着力思考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通过看课才发现,一方面这些教师对于学生双基训练落实不够,并且对学困生关注不够;另一方面他们的主体性表现过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上课不积极、不主动,明显缺乏学习兴趣。总之,校长既要看所熟悉学科的课,也要看不熟悉学科的课;既要看优秀教师的课,也要看一般教师的课;既要看年轻教师的课,也要看中老年教师的课;既要从面上了解课堂教学的情况,也要从点上有针对性地看课,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情况,激励先进,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鞭策后进,帮助其改进教学。

主持人:教学是一门科学,尊重科学的课堂应有基本的规范和基本的要求,也就是常规要常态,常规要常在。因此,校长看课不能放弃规范教学和督促检测的职能,但这种督促不能制造紧张空气,而是要着眼于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并充分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不平衡和阶段性。张家明校长所在的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与校长的科学管理意识和严谨作风有关。

陆枋:校长看课,如果能与教师产生良性互动关系,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优化产生“作用力”,就一定会受到教师的欢迎。这也是管理的最佳境界。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校长看课的指导作用。校长的职业角色注定其看课必须兼顾各学科。但是,校长如何做到对于非自己所擅长的学科进行有效的评价与指导?我想,这需要底气。这种底气从何而来?我认为校长看课要跳出学科,占领能纵观课堂、透视课堂共性的制高点。要占领这个制高点,必须把握教育教学共通的规律和本质特点,认识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我们看课才会底气十足,才会对课堂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正确的价值判断。看课有了高视点,我们就可以从不同角度发现课堂中各种有意义的“事件”,并将其转化为课堂管理的宝贵资源。关于如何转换看课的视角,我有几点体会。一是通过个体看群体。我看一位新上岗教师的课堂,发现这位老师年轻活跃,充满激情,对课堂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看似很强,但是细看却发现她在学生常规要求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落实不够而影响到课堂效益。当时我想:其他年轻教师的课堂会不会出现类似情况?我连续对几位年轻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他们的课堂的确普遍存在这个问题。后来,针对年轻教师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加强了对他们进行关于常规训练和习惯培养的专项培训,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二是通过教学看教育。一次看美术课,授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评述一幅漫画,有学生说这幅画上有一只飞向天空的鸟儿,这位平素较为幽默的年轻老师随口附和一句:“对,鸟儿飞了,我们将鸟儿打下来吃了。”这种无意识的误导当即引起了我的重视,就在想,这位教师为何会出现如此低级的教育错误?经分析,我发现,除了因为该教师教学语言存在随意性外,还在于其缺乏在教学细节中育人的意识。这种情况在经验丰富的教师身上也会出现。例如,他们能够有意识地在教学中预设教育性,但有时却不能有效地捕捉住随机生成的教育资源,在无意识中淡化了教育的细节,甚至无意识地出现“误教育”。基于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引起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渗透育人的目标。其三,通过优势看发展。教师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校长看课,是着眼教师所长还是着眼于教师所短?这是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我认为,欣赏教师所长,更能促进教师扬长补短。因此,校长看课,一定要从日常教学中发现教师各自的优势,因为这些优势正是教师专业的发展点。我们通过充分地肯定与欣赏,就能帮助教师自觉地强化优势,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四是通过学生看教师。校长看课,应该淡化对教师表现的高要求,强化对学生表现的关注。大量的日常课堂,不可能做到每一节课都精彩,加之教师的表现能力有差异,不是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呈现现场精彩或在赛课中获奖的潜质。但是如果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例如情感投入和思维能力来看,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这些在课堂中表现平平的教师仍然是好教师。我校有几位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力不强,但是他们的课堂氛围很好,学生阳光有灵气,心理健康,思维活跃。这说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花了大量功夫,其教学适应学生的发展。对此,我们应该充分地关注和认可。

主持人:课堂是观察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一扇扇窗口。我们看课,透过这一扇扇窗口,就可以小见大,以点及面,并透过表象触摸到带普遍性、规律性、本质性的一些问题,就可以底气十足地引领教师转变行为,优化教学。陆枋校长看课的四点“通过”,可以启发我们如何去抓住一些有利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根本性的问题。

杨霖:刚才陆枋谈到校长看课应产生“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就是“引领力”。引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什么,也就是看课主要应看什么。直观地说,就是看教学的教育性。这点很重要。不同学科都有教育性,即教育的基本规律性,校长可就此高度关注并引领教师。如果只关注技术性与知识性问题,没有将其与人的发展需求相结合,这样的看课就会片面,就缺乏引领的力度。我们的课堂,尤其是某些中学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很注重知识传授,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却不高。有些小学教师教学方法灵活,但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却存在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我们需要反思中小学的课堂,是否在教学的教育性方面着力不够,比如说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对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是否有所作为。校长虽然不是学科意义上的全才,但却应是引领教育的“将才”。校长只有有了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素养,才会弄清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学,什么是效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看课时就会给予教师有效的引领和指导。

曾蓉:校长看课,有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那就是校长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课堂。作为管理者,校长可以不打招呼进课堂,而且还理直气壮,认为这样可以了解课堂的真实情况。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其感受就很复杂。如果这节课得到充分的认可甚至表扬,就会对校长推门听课持欢迎态度。如果这节课因各种原因上得不令人满意,教师就可能产生挫败感而对校长推门听课抱抵触情绪。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教师对校长推门听课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持否定态度,更多的教师希望校长提前告知。有教师说:“我正站在讲台上准备搞一个活动,突然校长来了,便放弃了原来的活动,所以很希望校长提前告知。”一次,我听本校一位教师的推门课,结果他也临时改变了原计划,导致教学过程的散乱。所以,校长听课是打招呼好还是不打招呼好,我至今都感到矛盾。

张友红:教师对推门听课的认识与态度,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反映。形成一种开放、流通的校园文化,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过去,我们全体行政听课采取预约的方式,教师被听课的次数多了,就不紧张了,再后来发展到能坦然接受推门听课。

杨霖:关于推门听课这个问题至今都有争论。我认为,需要重点讨论的不是听课打不打招呼的问题,而应该是怎样听课和怎么评课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为什么视课堂为“隐私”?这除了因习惯于课堂封闭而缺乏开放的心态外,还有一个敢于是非评价的问题。教师的职业自尊心很强,十分在乎别人对自己课堂的说长道短。因此,对于他人突然闯入课堂听课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有着高度的紧张感。因此,对于因有人不打招呼听课而临时改变计划的行为就不奇怪了。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在某地一所学校,只要校长外出开会,这天一定是研究课的“节日”,教师纷纷要求教导处给安排研究课,弄得教导主任不知所措。原来,这所学校规定每年教师必须上一次研究课,而且校长亲自听课。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校长听课后,都会习惯性地抓住教师课堂的不足大做文章,大加训斥,这令教师很尴尬。虽然这是特例,但是却可以给校长如何听评课以警示。教师为什么反感校长听课?那就是因为校长缺乏最基本的人文情怀和领导品质。如果教师不欢迎你听课,那么,校长就应该自我反思:你对教师在课堂中的心灵与行为状态有过深入感受、体察吗?你对教师在课堂中良好的行为表现有所发现、欣赏吗?你对教师在课堂中的不足给予过耐心、有效的指导吗?你对教师阐释自身教学主张和设计有过宽容、诚恳的倾听吗?如果没有,你就不要怪教师拒绝你进课堂。所以,校长看课,必须具有作为教育者的人文情怀,同时还应具有教育者的科学理性。如果校长放下管理者的架子,弱化管理者的权威,不凭个人喜好和经验看课,不凭主观意愿看课,多一分亲近和体贴,少一分主观和武断;多一分关怀和帮助,少一分粗暴和指责;多一分学术讨论,少一分是非评判,这样,教师还会抵触你进课堂吗?所以,校长听课,是打招呼还是不打招呼,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校长以什么样的心态看课,以什么样的方式评课和交换意见。

主持人:交换意见,既是看课的重要环节,又是与教师沟通的方式。校长怎样与教师交换意见?这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一个认识问题,很值得讨论。

黄敏洁:校长看课交换意见是具体的指导行为。我认为,与教师交换意见,应放大亮点,强化优势,多鼓励。但这种鼓励不应放弃基本的原则,校长应对教师双基的传授,达标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进行学理的分析。总之,鼓励不能客套,要说到点子上,要有问题针对性。我校有两位教师,他们的课不怎么亮,但班级文化好,学生精神状态好,家长满意,其原因在于这两位教师对学生的常规管理和习惯培养做得很精细,我们在交换意见中充分地肯定了这点,并要求他们总结经验,强化优势。

曾蓉:校长看课后,不仅需要发现优势,还需要指出问题,但这些问题一定是涉及到了课堂质量,而不应是一些鸡毛蒜皮的问题。指出问题要讲方法,对年轻教师,对中老年教师,对性格内向的教师,对性格开朗的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可以单刀直入,有的可以含蓄委婉,甚至有的可以以建议的方式指出问题。总之,无论以什么方式指出问题,最终都应该提出一些有利于教师改进的可行性建议。

张友红:与教师交换听课意见,不要先入为主地说一通,要注意倾听教师对教学目标确定和方法设计是如何想的,可引导他们谈出真实想法,了解教学设计意图,这样能避免校长主观判断,草率结论。如果校长能在交换意见时以民主的方式善待教师,以学术交流的方式启迪教师,这样一定会受到教师的欢迎。教师一定会愿意你听他的课。因此,与教师交换听课意见,可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二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与策略,三是本节课的效果分析,四是值得充分肯定和需要改进之处。

主持人:通过今天的对话,诸位在校长看课的问题上加深了一些认识,受到了一些启发。归纳起来有两方面。第一,讨论了校长看课的价值取向。认识到校长看课是学校管理本位的理性回归,是真实管理、务实管理、扎实管理的行为标志,是通过抓住管理的“牛鼻子”,影响、引领课堂的改进、优化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校长对看课的认识、态度与精力投入,是区别校长姓“教”和姓“官”的分水岭。情系课堂,心系课堂,是校长职业的本分和永远的坚守。

第二,探讨了校长怎么看课的策略和技术。其一,校长看课,要体现职业角色的特殊性,要站好自己的位,不要越位;其二,校长看课,要将自身摆进去,以“多维视角”看别人,看自己,反观自身的管理效能;其三,校长看课,要跳出学科,占领能纵观课堂、透视课堂的制高点,把握教育教学共通的规律和培养目标,底气十足地对课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其四,校长看课,必须具备人文情怀和科学理性,必须放下管理者的架子,弱化管理者的权威,以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态度交换看课意见,给教师卓有实效的帮助。大家所探讨与总结的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校长们智慧地看课和智慧地管理。希望校长们在看课实践中变得更加智慧。谢谢大家。

标签:;  ;  ;  

跟校长谈谈“看课”的事_课堂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