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江苏 苏州 215200)
【摘要】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随机分为对照组(21)与治疗组(21),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组采用欣母沛,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1.4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产后24h出血量为(428.21±160.09)ml,对照组为(578.79±220.34)ml,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为42.86%,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能减少产后出血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欣母沛;宫缩素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079-02
产科中,产后出血属于危急重症,是导致产妇死亡重要因素。采取有效治疗,能降低产妇子宫切除率、死亡率,其中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主要原因。目前,米索前列醇、宫缩素等是促进宫缩有效药物,治疗无效可采取髂内动脉栓塞、子宫动脉结扎、宫腔填塞纱条等,严重者会丧失生育功能[1-2]。本文主要探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疗效理想,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从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随机分为对照组(21)与治疗组(21)。对照组中,年龄为21岁~38岁,平均为(28.35±7.86)岁;孕周为31周~42周,平均为(37.34±7.57)周;孕次为1次~4次,平均为(1.45±0.56)次。治疗组中,年龄为23岁~38岁,平均为(28.89±7.46)岁;孕周为31周~41周,平均为(37.89±7.78)周;孕次为1次~5次,平均为(1.89±0.38)次。对比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孕次等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宫缩素治疗,成功分娩胎儿后,子宫体肌肉注射10U缩宫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31020862,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疗效不理想,可转为静滴20U宫缩素注射液,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可反复给药,总剂量<120U。
治疗组采用欣母沛治疗,成功分娩胎儿后,子宫体肌肉注射250μg欣母沛(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20388,Pharmacia&Upjohn Company),必要时间隔15min,可再次给药,总剂量<750μg;对于剖宫产者,可于术中宫体注射药物或术后臀部深部肌肉注射;对于阴道分娩者,可经宫颈注射或是臀部深部注射给药。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24h出血量,采用称重法计算出血量。
1.4 疗效评价
单次注射15min,子宫收缩,出血量减少,即为显效;30min后,通过再次注射,子宫收缩,出血量有所减少,即为有效;通过多次注射,子宫不收缩或者是收缩无力,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1.4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86,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2.2 两组产后24h出血量比较
治疗组产后24h出血量为(428.21±160.09)ml,对照组为(578.79±220.34)ml,治疗组低于对照组,t=2.473,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9.52%(3/21),对照组为42.86%(9/2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χ2=4.200,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产后出血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较高发生率,所以在产后出血预防中,需要及时给予宫缩剂,尤其是早期应用。临床中,缩宫素、麦角新碱普遍应用,效果明显,可减少产后出血[3]。机体内,消化系统与有关酶能清除宫缩素,缩短半衰期,并与个体差异、给药途径、药效有着紧密联系,一些患者对于药物存在过敏情况。在应用麦角新碱过程中,易出现高血压,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限制。前列腺素是机体中广泛分布不饱和脂肪酸,具有生理生化功能,同时对于子宫、气管、血管、胃肠平滑肌伸缩有明显效果,且会影响内皮细胞与血小板。在妊娠各个时期,内源性前列腺素均会产生一定收缩效果,对产后出血者,能经促进子宫平滑肌张力,进而加强宫内压力,使得宫内开放血管以及血窦闭合,达到止血效果。欣母沛属于前列腺素,与传统前列腺素类物质相比,欣母沛生物活性好,半衰期长,能增强子宫平滑肌作用,止血效果显著。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1.4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产后24h出血量为(428.21±160.09)ml,对照组为(578.79±220.34)ml,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为42.86%,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欣母沛能减少产后出血量,避免发生产后出血,提升治疗效果,与张梅群[4]研究结果一致。总而言之,采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能减少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惠清,陆桂玲,阮健冰.欣母沛在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应用68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9):203-204.
[2]塔拉,张晶松,孙梅芳,靳祖群.欣母沛在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03(01):144-145.
[3]邢培凯.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24(13):2433-2433.
[4]张梅群,廉海明,黄伯万.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04(06):844-845.
论文作者:杨春雪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产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乏力论文; 宫缩论文; 子宫论文; 统计学论文; 前列腺素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