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对城市建设的重视,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城市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城乡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城市环境的规划,为人民生活、工作创设良好的环境。近年来,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们也日益重视生态建筑设计。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这一设计理念深入探讨,针对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生态建筑设计
引言
我国的城镇建设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同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至关重要。所谓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指的是将生态环境、建筑与社会环境进行有效结合,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能够有效减少能源的浪费,提升城乡规划设计水平。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具体应用,从而保证城乡规划设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1生态建筑概述
生态建筑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生态建筑致力于实现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我国早些年大力发展经济,虽然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粗放型、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等问题,导致现在空气质量降低,温室效应,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染环境等问题。生态建筑以生态学、建筑学为基础,以环保为前提,有利于环境问题的有效改善,有效带动了生态领域、建筑领域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城乡规划涉及多个方面,要整合多种资源,包括经济、能源、空间、时间等因素,进行全局把控,顶层设计。第一,建筑要符合环境的需求。在进行实际的建造设计中,设计师应该遵循当地的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基于生态建筑理念来建造一栋建筑物,建造设计的时候不能一成不变,为书本独尊,需要对其进行科技创新思考,把自然和人工技术最优化的结合。第二,尽量多使用绿色材料。绿色材料的使用是保证建筑生态性的前提。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就需要对建筑物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设计和思考,采用适合的绿色环保型材料。有的企业只追求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常常采用一些质量较差的材料以次充好,代替环保型材料,以达到节省经费的目的。这样其实是目光短浅的,不利于建筑的长期发展,还会破坏周围的环境。第三,打造和谐的建筑氛围。现代社会竞争很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当人们下班回到家的时候,希望的是一个舒适安静、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而不是钢筋水泥人工打造的毫无生机的房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重理论而轻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明显。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行城乡规划政策,加大对城乡规划的政策资金支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变“剥削型”二元结构为“保护型”,实行生态建筑设计规划。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对生态建筑设计理论过于依赖,很难从实际出发,也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生态建筑设计以及城乡规划的最终目标。
2.2对生态建筑设计认识较浅
生态建筑技术要求我们在结合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将生态环境与建筑理论相结合,注重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由于相关人员对理论认识较浅,仅靠加大绿化面积进行生态建筑设计,而没有从建筑学角度进行系统考虑,使生态建筑设计效果大打折扣。
2.3生态建筑技术水平有所欠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逐渐被运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由于高新技术应用起步较晚,发展不够完善,尚未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也缺少对生态建筑节能材料进行深入研发,最终导致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技术水平有所欠缺。
3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方法
3.1提高生态意识
城乡规划设计人员要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与交通情况,对原有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完善,针对生态建筑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有效提升生态建筑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伴随我国城乡规划进程的不断推进,做好生态建筑设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城乡规划设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并结合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通过不断提高城乡规划设计人员的生态意识,不仅能够保证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能有效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对于城乡规划设计人员来说,要结合城乡规划设计方案的实施情况,做好相应的改进工作,进一步提升生态建筑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
3.2改变制度观念
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改进生态建筑设计制度观念,能够保证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得到有效利用,不断提高城乡规划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由于城乡规划设计人员的制度观念比较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态建筑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因此,为了保证生态建筑设计方案得到更好的实施,设计人员要适当改变原有的制度观念,适当加大实地考察力度。另外,城乡规划设计人员还要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针对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妥善的解决措施,并对生态建筑设计观念进行创新。随着各级政府对城乡规划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有效提升了城乡规划设计水平,城乡规划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要对原有的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进行提升改进,并适当改变原有的制度观念,将传统的设计思路与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进行有效结合,不断提升城乡规划设计水平。通过改进原有的制度观念,能够充分发挥生态建筑的调节作用,由于生态建筑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作用,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保护,城乡规划设计人员要结合建筑工程周边生态环境特点,合理改变制度观念,有效提升生态建筑设计方案的实施率。例如,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通过适当改变制度观念,能够有效提升生态建筑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建筑施工资源的损耗。
3.3注重人文与绿色建材的使用
为了保证生态建筑设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城乡规划设计人员要注重人文与绿色建材的应用,有效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城乡规划设计人员来讲,要结合周围居民的实际居住需求,对原有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并应用绿色施工材料,减小建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应用绿色建材时,施工人员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施工材料的利用率。在生态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结合绿色建材特点,对原有的施工技术进行改进与创新,减少绿色建材额浪费。
结语
综上,通过提高生态意识、改变制度观念、注重人文与绿色建材的使用,能够保证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提升生态建筑设计效果。对于城乡规划设计人员而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结合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进一步提升生态建筑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暴向平,贾福平,庞燕,李集生,赵永峰.乌兰察布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8(03):38~42+47.
[2]唐承财.旅游规划与开发方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探讨---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06):55~59+127.
[3]季海迪.城乡规划专业“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智能城市,2018,4(09):63~64.
[4]李源,孙晔.浅谈如何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J].建材与装饰,2016(52):119-120.
[5]厉益文.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19.
论文作者:姚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生态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城乡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