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文_王霖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文_王霖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论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根基与实践依据,当前准确理解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是学习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新时代;主要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即为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在众多的矛盾中,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反映了一段时期内基本矛盾的要求。新时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矛盾即对立统一

矛盾既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共生于矛盾共同体中,并处在不断运动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一对矛盾可以简化为需求与供给的矛盾,需求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供给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需求与供给的对立体现在需求高于供给,供给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胜利在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随着需求广度与质量的进一步延伸,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进程有待加快与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是对立的。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统一的,二者的统一关系可以从两个维度去理解。首先,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供给的不足统一于矛盾这一共同体,二者是互相以对方而存在的,没有需求也就没有供给,没有供给也就没有需求,二者共生共存紧密联系。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作为新时代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二、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矛盾具有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由矛盾的本质即对立统一所决定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同样具有同一性与斗争性,同一性体现在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并存于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需求与供给这对矛盾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得到高质量的满足,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生产力极大解放,人民的各方面需要的得到有效满足,高需求低供给的矛盾两个方面转变为低需求高供给的矛盾两个方面。矛盾具有斗争性。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高需求与低供给是事物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二者是对立的,二者的对立与斗争是矛盾存在的依据,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是发展性的矛盾,要准确把握矛盾的性质定位。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是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一方面,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是对立的两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人民当家作主的的制度体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待进一步健全,民生水平与社会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对立中把握同一的首要就是要正确认识敢于认识到发展中的不足之处,进而去解决问题。把握同一即正确认知主要矛盾矛盾的性质,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是发展中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以党的领导、社会的稳定为政治前提的。另一方面,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同一体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道路的正确性与光明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抉择,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必将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

三、深刻把握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在一些领域的科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过去的由于物质短缺而产生的“粮票”、“肉票”等也早已一去不复返,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主要矛盾,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日益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非物质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体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它既表现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又表现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还表现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本身不平衡不充分。但必须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是进入新时代才出现的,而是在社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情况下凸显出来的。

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确定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抓住了新时代中国基本国情的主要特征,是我们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而得出的正确结论,为进一步把握和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特点、正确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第1版,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王霖,山西晋中人,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作者:王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文_王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