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怎样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工作论文_王发珠

浅析怎样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工作论文_王发珠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共和镇共和学校 811605

摘 要:小学生经过六年的小学数学学习,他们已经适应了小学数学的思维方式,而跨入初中大门,将面临许多变化,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特别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表现得尤为突出。初中数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处理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过渡过程,把学习内容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为终身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如何让学生顺利地实现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保证初中数学教学顺利进行,显得非常必要。

关键词:小学 初中 数学 衔接

影响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思想、内容上的差异。小学的课程内容较少,每天的数学课多,书面作业大多是抄写的或简单计算的内容,需要动脑思考解决的问题有,但多数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年龄限制很难发挥,而到了初中,课程内容多,数学课仅为一节或两节,教学进度较快,难度加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了学习的基本能力,很多问题无法从书本找到现成的答案,不会动脑和懒于动脑的学生就无法完成作业。初中数学知识以小学数学知识为基础,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知识更加强调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强调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例如在数的认识上,小学主要学习的是单纯的数字,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会用字母表示数,帮助学生熟悉并逐步形成代数思维;在初中,除了数的概念扩充到了实数外,还有了代数式的运算。中学进一步研究数字与字母的运算,以及在此基础上研究代数式的运算及其关系(相等与不等),由此逐步推进到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这个阶段变化较大,由具体到抽象,学生比较难适应。

2.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机械记忆,很多知识是通过背诵来获取的。初中学生的思维偏向于形象思维,当然仍有一些机械性的记忆。目前的小学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直观,语言通俗、易懂,很多知识是通过卡片、表格来给出的,趣味性强,结论也很容易记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初中教材的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有些知识往往通过类比、归纳之后没有书的精简,但探究出其中的性质,可以认为抓住事物的本质,对初中学生而言,已经达到目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呢?

一、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实行分层教学

初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绝对值、有效数学等,对初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太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同时还要重视以下几点:

1.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联系旧知识,特别注意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探新的效果。

2.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初中数学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3.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初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反思解题思路和步骤,反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反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二、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1.提前预习、主动自学的习惯。预习是自学的开始,小学阶段往往不那么重视。因此,到了初中大多数学生不会预习,即使预习了也是将教材内容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因此,我们应多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待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后,再布置一些数学概念、法则的题目,再过渡到不布置预习提纲学生便能自觉预习,主动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为学习新课知识打下基础。

2.专心听讲,乐于思考的习惯。我们在抓好学生专心听讲的同时,重视教会学生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实际,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要从启迪学生思维这一基点出发,要教会学生养成一边听讲、一边看书、一边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多种感官都参与教学活动,无论课前、课内还是课后,都要指导学生去字斟句酌地研究课本,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加深对定义、公理、定理和法则的理解。

3.规范作业,强化训练。就书面练习来看,小学生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进入初中后,虽然独立意识日趋提高,但并未成熟,突出表现在部分学生的作业不能独立思考、解题格式不规范、步骤混乱等不良现象。为此,必须强化以下两点:一是要以身作则,即教师在解题规范上做好示范;二是要严格要求,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规范作业的重要性,对那些不规范的现象及时予以纠正,养成自觉订正的好习惯。

论文作者:王发珠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浅析怎样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工作论文_王发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