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洋工程的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发展分析论文_吴振华

基于海洋工程的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发展分析论文_吴振华

吴振华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200

摘要:海洋中有着丰富的资源,对海洋进行集中探索,能够大力开发海洋中出储存的油气资源。从当前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对海洋油气资源进行关注,适应国家的发展需求,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缓解能源紧张状态。为最大化发挥海洋油气资源的价值,应对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进行探究,了解其发展情况,推动海洋工程装备技术持续升级。

关键词: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发展

要想良好的使用海洋资源,充分发挥出海洋资源带来的各种优越性,就必须对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加以重视。众多周知,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是国家实现海洋资源战略措施、维护自身领海权益从而实现可持续经济进步与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对于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整体而言落后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本文就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并就此提出可以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提供帮助的发展对策,从而为我国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提供一定的建议与帮助。

1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的发展现状

从发展时间来看,国内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并没有在较早的时间获得发展,在20世纪后期才创建了一个海洋工程装备平台,在随后几年便建成了一座钻井平台,该平台具备自升性能。时间不断发展,导管架平台技术是主要装备,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导管架平台技术与先前相比有了一定的进步,日益趋向完善,并且该平台较固定,稳定性能高,而且在甲板载荷方面也存在一定优势。导管架平台能够在实际海洋油气资源开采环境中进行有效运用,受到环境的干扰较少。不可否认的是,导管架平台技术并不完善,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平台位置固定,不能循环使用等。导管架平台存在于多个海域中,对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活动有促进作用,该平台已经被大范围使用。

科学技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国内外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工程不断发展,与之相伴随的特点为集约化,国内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获得了发展,比如21世纪初大多使用自升式钻井平台,平台为四百英尺,得到施工人员的认可。但国内海洋油气资源探索方面虽然获得一定进步,但多项技术仍然不够完善,比如油田资源开发、装备管理等技术,这些技术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抓住发展机遇,适应发展趋势。

2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对策

2.1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是最为先进的生产力,要想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就必须从基础的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从而真正实现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当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将产业的发展目标从制造低端产品转移到生产高技术水准、附加值大的海洋工程设备模块上,国家需要加大经济支持,鼓励企业向发达国家进行技术学习和交流,并将其应用到我国的产业发展中,同时充分利用我国的本土优势,与大学、研究机构的专业人才进行技术探讨,实现科学技术的真正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2.2重视海洋工程产业中配套产品的生产

我国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在核心配套设备上过分依赖于国外先进技术,这使得我国在该产业上的发展不免受到掣肘。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海洋工程产业在核心配套设备上有超过90%以上都是依赖于进口,而核心配套设备是整个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这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海洋工程设备的发展。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到关键所在,在产品结构的设计中更多的重视核心配套产品,逐步实现国产代替进口,提升国际影响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产业链优化,实现区域统筹规划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包括上游即原材料及配套系统的设计供应和下游海洋石油化工企业、钻井服务商等两大部分。而产业的发展需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实现从产品的设计开发直到应用的整个产业链合作。同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将区域内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根据不同的生产发展匹配相应的资源协调利用,实现效率最大化以及地方优势的最佳利用。

2.4加大技术研发,抢夺海洋工程装备未来主导权

对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研发力度要加大,并且在该领域进行专项经费支持,在未来的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拥有前沿技术水平是我国追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的关键,尤其是在海洋前沿技术如海工深水化、可燃冰海底矿物开发技术以及海洋风能潮汐能、海洋牧场等前沿科学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在未来的海洋工程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推动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

3未来我国海工产业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展面临的形势

3.1根据市场需求,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成为需求热点

纵观世界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周期性,其具体表现在每间隔30年的时间船舶制造业就会有一次很大的波动,而且每间隔3到5年之间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小波动。自从国际船舶市场在2008进行了一次大幅度的调整以来,期间虽然也会有所波动,但是全世界的船舶制造业仍然处于产业调整的状态。当前世界上有着将近17亿载重吨的运力,但是这样的过剩运力和结构性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冲突,就目前世界发展情况来看,想要将这些过剩的运力进行完全消耗仍然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因此,通过我国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调整可以看出需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技术船舶以及海洋工程装置的需求量较大,而散货船等一些常规的船型需求量较小。而且目前市场需求主体主要是集装箱船、新型散货船以及游船等。与此同时液化石油气船以及液化天然气船的需求不会有大幅度的变化,仍旧保持着需求旺盛的状态。远洋渔船、汽车运输船以及豪华邮轮等的需求量将会有明显的提升,而技术复杂船型将会成为更多的市场增量。

3.2根据市场环境,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领域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就目前世界发展情况来看,未来日本、韩国以及中国仍然是世界上船舶制造业的领军国家,而且主要还是海洋工程装备以及高技术船舶制造业这两个领域。具体来说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将会进一步地进军海事规则、设计以及配套等领域,尤其是在船舶以及海洋工程装置的设计和关键零件等方面注入其主要精力,而对于船舶建造市场则慢慢的退出。通过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未来在海洋工程高技术装备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3.3工业改革引发制造业分工格局的深度调整和变化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关键的创新链时期,开始了新产业革命以及新科技革命,而这二者的主要特征就是将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的融合。交叉融合以及多个领域的技术突破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进一步转型以及改革,我国在以后的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将智能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融入其中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我国想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着领军地位,就一定要将原有的制造模式转变为集智能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于一身的发展模式。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提出将自身国家建造成为智能化船厂的目标,而且我国的船舶制造业也在不断地向着产品智能化,信息集成化、数字化,管理精细化以及设计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努力。与此同时,国际上的相关组织就海洋工程的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也对船舶的安全风险防范、环保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个国家也在不断加快船舶以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发和制造。

结语

作为第三世界国家,我国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起步较晚,且发展中存在很多的技术壁垒问题使得在这一领域还远远没有达到国际一流水准,这对于我国今后的战略布置相当不利。因此,如何进行产业结构优化、系统升级、推动我国海洋装备工程产业持续进步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赵金楼,徐鑫亮.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问题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4(04):110-112.

论文作者:吴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基于海洋工程的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发展分析论文_吴振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