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在沉默和等待中升华论文_赵媛媛

思想在沉默和等待中升华论文_赵媛媛

——记一节“为人与说活”的语文活动课

赵媛媛 山东省邹平县好生街道办事处初级中学 256200

记得《论语》中曾这样写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那么良好的人格修养不正是学生的成人之本吗?因为我注意到校园里有很多同学说话方式方法不一:有的见到师长彬彬有礼、主动问好;有的却是自以为是、直呼其名;更有甚者,对身体有残疾的人不但不倍加关心、爱护,反而在背后指指点点、恶语伤人。于是我决定把一个主题为“为人与说话”的语文活动带入课堂。

开课伊始,我像往常一样将课题工整地写在黑板上,然后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先利用书面文字的阅读,拨动学生的心弦。阅读时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与主题相关的多种内容,其中有我自己印发的一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材料,也有同学们课下搜集到的有关的杂志、报刊,像《演讲与口才》。读过之后,再让同学们跟大家谈谈自己的所得所感。这样一读一说,学生对不同场合该如何表达,与不同人物怎样交谈,什么是直言,什么是婉言的说话方式便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紧接着,在此基础上,利用生活情景剧的体验,打动学生的心灵。我给同学们出示了这样一个生活场景:

案例1:兰兰和娟娟是一对好朋友,两人都很聪明,喜欢帮助别人,但兰兰说话比较直接,有时虽然是出于帮助别人,却难免刺激对方的感情,让人接受不了。娟娟则比较讲究说话的方式方法,虽是批评,也能让人高高兴兴的听,高高兴兴的接受。但有一天,在班委改选的时候,兰兰落选了,而原为文艺委员的娟娟则出任了新班长。兰兰想不通,一连几天闷闷不乐。班主任老师看在眼里,除了自己做兰兰的工作外,还让兰兰的好朋友、现任班长娟娟去和她谈谈心。假如你是娟娟,你该怎样和她谈?谈些什么?

看完后,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回到了自己的小组,张罗着你演什么我演什么,你怎么说我怎么说,你该用什么表情我该用什么表情,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兴致勃勃地表演开来。理所当然,剧中的矛盾冲突同学们处理的恰到好处。

顺水推舟,接下来我出示了另外一个场景设计,但是此时的教室里却瞬间失去了刚才的精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案例是这样的:

案例2:学校里有个身体残疾的同学,腿走路很不方便,一颠一颠的,招来了许多同学的讥讽和嘲笑。于是每天上学最早的是他,离开校园最晚的是他,课间留在教室的唯一一个人往往还是他。不为别的,只为躲避他人的目光和指点。假如你是他,你该怎么办?假如你是他的老师,你又该如何帮他树立自信呢?

这时候同学们竟不约而同地沉默了,再也没有一个人主动的担任剧中的某个角色,也再也没有一个人积极地导演这场自己似曾参与过的生活情景剧,小组合作也就那样一时间停止了、瘫痪了。要是以前出现这种情况,我会迫不及待地引导他们、激励他们,甚至告诉他们问题的答案,告诉他们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但这次我没有,我知道这一瞬间同学们需要思考,与其启发引导他们,倒不如让他们静静的独立面对,给予他们思想碰撞的机会和时间。

终于,一个同学开始活动了,他的声音显得很亮:“我来扮演这个腿不方便的同学。”“腿不方便的同学”当时的我听到这样的话,真是比学生考出了优异成绩还要高兴,既为他的勇气,更为他恰当的言辞。于是更多的同学跟着活动了,更多的合作小组也因此复活了。课堂上出现了和谐而又感人的精彩场面。

曾几何时,社会上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教育界也加剧和蔓延起来。有的教师在不经意间,已经漠视了等待,甚至根本就忘记了等待。有的老师忘记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的是忍无可忍,有的是拔苗助长,有的是暴跳如雷,唯独缺少等待,一种期盼很久的等待,一种相互欣赏的等待。

当然,等待并非无所事事,一味的苦等;也并非守株待兔,消极备战。在课堂教学中,提供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会耐心等待,给学生自由的空间,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建构,教师再作适时恰当的调控,这样学生对知识就有了内化的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师虽然是教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学生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也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这种尊重突出表现为,教师应将学生作为一个有生命、有情感、有一定文化基础、能思考、会想象的人来看待,而不是当作一个死的容器往里面灌输自己所认为应该灌输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等待学生的激情、发现、错误、评价和感悟。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口”。这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敢于舍弃,敢于等待,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来,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这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海洋的知识中去探索,去发现。这并非对知识真正的舍弃,而是给学生更大的空间。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风处觅鱼踪”,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搭建一个品味遐想的舞台,让课堂有相对适度的“休止”与“空白”,让课堂出现一种流动的寂静气氛,让学生尽情地放飞思绪,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生成。

论文作者:赵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  ;  ;  ;  ;  ;  ;  ;  

思想在沉默和等待中升华论文_赵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