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天元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 311200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信息技术被不断的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的发挥。因此,为了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为了确保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下文就将从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入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记性研究,进而展望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日渐成熟,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对建筑企业施工水平与能力的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可推动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把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施工管理活动中,可使得管理目标更为明显、管理措施更为得当、管理流程更为有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新时期建筑施工管理目标,才能为建筑企业综合实力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做好准备。那么,新时期如何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是管理人员需要研究的关键内容。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作用
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实现实时管理目标固定性是建筑物拥有的显著特点,这个特点促使建筑物永久或者长期的与地基连接在一起,在相对位置中一直处于固定地位。所以在实际进行建筑管理工作时,建筑工程人员在对建筑项目设备进行管理时应注意及时性。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对建筑工程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是十分有难度的。现阶段我们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完善,利用计算机设备将管理数据及时的传送给管理人员,这样可以有效对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行提升,保证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及时性。
2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问题
2.1信息技术的局限性
信息技术在建筑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多数建筑企业未对其产生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只是将其应用在日常工作之中,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则较少。这种情况导致信息技术无法发挥其价值和作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无法实现动态管理,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均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2.2信息无统一标准
由于国内软件开发不成熟,大都引进国外软件,组织结构和工程管理模式具有差异,与我国建筑业实际的管理使用大相径庭。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无法统一,整体行业缺乏统筹规划,软件之间不能互相识别,各信息平台之间无法交流,信息标准管理混乱,给建筑施工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2.3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建筑工人分工明确,行业中原有九大工种,每个工种对自己的职业技能掌握非常熟练,但建筑工人从整体学历来看,水平都较低,对信息化的工具接触较少,很多建筑工人对电脑的使用非常不熟练,甚至都没有使用过电脑,智能手机也是近几年才普及,而作为最为朴素的群体,节俭成为了习惯,很多工人都没有用过智能手机。这对信息化的推广应用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培训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使经过培训,也不会在短时间内生效,需要经过1年设置几年的推广普及,并大量引入技术人员不断的去引导改进。
3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
3.1构建建筑工程一体化的信息系统
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一个系统性要求非常高的项目,及各个步骤很繁琐,特别是前期的招标以及施工计划制定方面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制定,所以要在企业内部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在构建过程中要将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人员管理施工进度等多方面都纳入到一体化信息系统中,使系统在管理过程中突破单局限性,实现对工程管理的高效利用。应用先进的系统上传上述与工程相关的内容,是工程管理的系统性更强,建筑工程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构建符合自身的。信息系统使其能够长期应用到其中,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创新性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更急更严谨。
3.2加强信息化管理,统一行业信息标准
规范设立信息化施工管理模式,具体落实到组织机构、人员职能及工作流程上,重视财务、设备、能源及施工现场的管理,利用信息平台理顺工程施工管理系统,在管理人员办公系统日常应用的基础上,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利用现场摄像头监控等手段,控制施工过程中现场材料、人员管理,为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提供有效保障。注重行业信息标准化,对设计、财务、现场管理等几大部门信息平台进行整合,注重各部门的协调和融合,确定信息管理流程,制定管理规范,保障统一的工作平台建立。使信息化管理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打造统一标准,增加资源时效性,保证资源的准确性和参考价值,在合理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行业内部资源的有利交流,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推动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3.3引进全能型的信息技术人员
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信息技术使用的合理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建设单位需要对现有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建设单位需要对当前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对培训内容进行明确,培训过程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培训让工作人员对自身技术和知识进行丰富,掌握更多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为后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②组织交流会,建设单位间可组织工作人员不定期进行交流座谈会,让优秀的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巧进行分享,让其他工作人员吸取其经验,对自身现存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弥补;③不断引进全能型的信息技术人员,在引进过程中需要对其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引进各方面均比较优秀的人员。
3.4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当中的应用
应该加强企业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对其重视程度提高,他们有自主的去建设完整信息化的意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重要性。通过开设培训,让他们了解信息技术,并且能够自觉主动积极的去将信息化利用在这个行业中,而不是被动消极去接受信息化。因为只有自觉主动的去利用这项技术,才能够更好的创造更大的财富。培养精通信息的职员,对他们定期进行培训,他们为其他人做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向其他的职员介绍信息化的优点,并且能够让员工们看到信息化带来的实际效益。将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都要有所涉猎,不是单一指一个技术部门应用。在具体的管理中也要运用到信息化,比如说制定的流程程序和管理的模式,对员工的管理,对工程进行平面设计等都可以有所涉猎。要想做到充分利用信息化给建筑行业所带来的便利,就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将信息化运用到每个具体步骤当中。例如,在材料的采集行业中,可以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搜索采购信息买入后也可以登记在网络中进行备份。
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有效提升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受到建筑企业信息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建筑施工经验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尚不成熟,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实现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加大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向从业人员普及信息技术知识,从而提升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4(2):11.
[2]李建忠.网络技术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网络与信息,2011(5):45.
论文作者:倪官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信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