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颅脑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作用论文_魏莲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 陕西 西安710032

[摘要]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颅脑肿瘤术前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欲实施手术的60例颅脑肿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焦虑评分显著降低,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显著偏高(P<0.05)。结论 对颅脑肿瘤患者术前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颅脑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手术是该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不过,术前患者易出现焦虑情绪,影响其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及护理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在我院欲实施手术的60例颅脑肿瘤患术前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颅脑肿瘤术前患者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 0l~2018. 06在空军医科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行住院治疗的40例颅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经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颅脑肿瘤; 2患者不存在意识障碍; 3不存在其他脏器的严重疾病、精神症状等。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各30例。干预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5~70岁,平均(42.5±6.5)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4~72岁,平均 (43.7±5.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具体方法为:1诊断。依据患者的疾病特征找出其最想解决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目标; 2引导。帮助患者认识到负性情绪及行为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3转变。使用心理学的方法转变患者的不良认知; 4 再教育。帮助患者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在后续治疗过程中进行强化。同时结合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与自身病情相关的知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员国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将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治疗依从性分为依从性好、部分依从和不依从。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焦虑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评分无显著变化,干预组焦虑评分均显著降低,两组相比,干预组焦虑评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治疗依从性好27例,部分依从2例,不依从1例,治疗依从性96.67%。对照组依从性好20例,部分依从5例,不依从5例,治疗依从性 83.33%。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满意28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93.33%。对照组满意24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80.0%。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颅内肿瘤可以引起患者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也可以引起视力下降、偏瘫等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手术难度较高,手术风险较大,死亡率较大。因此通常情况下,患者会有比较严重的焦虑情绪,从而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下降,对护理的满意度下降。同时,患者的年龄、经济状况、疾病知识等也对其负性情绪的产生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如果患者年龄较小、经济状况较差,并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就易出现负性情绪,产生明显的焦虑感,且对正常的交流持排斥态度,无法有效疏解负性情绪。因此,我们应该依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及实际接受能力为其制定健康教育内容,使其正确认知自身的疾病,消除因缺乏相关知识而出现的焦虑情绪,从而能更好的配合治疗。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评分显著偏低,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显著偏高(P<0.05)。由此可见,对颅脑肿瘤患者术前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论文作者:魏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认知行为干预对颅脑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作用论文_魏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