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自下而上的德育目标体系研究论文

孔子自下而上的德育目标体系研究

席婷婷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 孔子向内构建认知结构,以“德”、“才”、“行”为核心支撑因素,设立了“君子”的个体德育目标。“君子”内化于“仁”,外化于“礼”。由“君子”上推,“君子”向外协调社会关系,以“仁”与“礼”治人,完成建立社会秩序的历史使命,从而设立了“有道”的社会德育目标。如此层层递进,自下而上地构建了一个个体德育目标和社会德育目标密切联结的德育目标体系。

关键词: 德育目标;君子;仁;礼;有道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由此形成了厚重的德教传统,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伟大智慧。德教传统的源头首推孔子,据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子在对弟子的长期伦理道德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道德教育理论。其中,德育目标作为德育的最终指向,贯穿整个德育过程,它的确立无疑是孔子道德教育理论中最关键的一步。

11月17日-26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及西藏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10~25毫米,其中江南南部、华南北部部分地区有40毫米左右;上述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北方大部降水偏少。

一、“君子”:孔子个体德育目标

个体层面,孔子从当时人性堕落的普遍现实出发,基于“人性相近”、“道德可教”的价值判断,确立了以“德”、“才”、“行”为支撑因素的“君子”个体德育目标。

(一)“君子”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据统计,《论语》中与“君子”相关的论述有81节,“君子”一词出现了107次。在孔子看来,何为“君子”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首先,从“君子”的词意演变历史的角度来研究。学者周国正从孔子关于小人和君子的论述中得出结论:孔子所言的“君子”,其内涵与孔子之前诸如《诗经》、《左转》等文献中关于“君子”的论述截然不同。孔子之前,“君子”泛指居于上位的管治者,孔子对“君子”的界定不仅根据其地位,也根据其品德[1]115。其次,从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出发,研究孔子所讲“君子”的品性组成。张克刚在《孔子“君子素质”理念及其时代价值》一文中从三个层面探讨上孔子的君子素质,即孝为本的伦理道德素质、不知而不愠的心理素质和君子不器的技能素质[2]40-41。唐代兴、程碧英在《试论孔子的君子学说》中总结了孔子所讲的君子必须习得“五德”“六要”[3]22

“君子”在孔子那里第一次实现了由从位到从德的重大转变,是孔子对德才兼备、德行一致的高尚人格的综合设想。这种高尚人格由“德”、“才”、“行”三个要素来支撑。

(1)确定整体教学目标:学生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具体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并分别指出中职、高职阶段应分别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应该量化并具有可执行性。

第二,“才”。“德”是孔子“君子”内涵的核心,但“君子”不仅要有“德”,更要德才兼备。孔子认为,无才无德的人是庸人,德大于才的人是能人,才大于德的人是小人,“君子”一定是“博学于文”的才知之人。

第一,“德”。“君子”要具备视听言动、修己处世方方面面的美德,“德”是孔子“君子”内涵的核心。在孔子那里,“君子怀德”,君子要有孝、悌、忠的美德,要有明辨义利、见利思义的美德,要有团结包容、坦荡诚信的美德,要有文雅朴实、稳重谦逊的美德,要有讲原则、有主见的美德,要有爱人助人的美德。

第三,“行”。“德”与“才”是内化于“君子”自身的,但更要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要多做实事,少说空话。

(二)“君子”个体德育目标的确立

哲学家冯友兰说,孔子一生思考的问题很广泛,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如何“做人”的反思。孔子对于如何“做人”这一问题的回答,意味着孔子个体德育目标的确定。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为了“道”甚至可以牺牲性命,这不禁让人好奇,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是什么?

孔子先从人性的角度探讨了人的本质。其一,不同于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的性本善、性本恶的绝对化理解,孔子在人性问题上持“性相近”的观点。其二,孔子持“性朴论”。学者周炽成对比了孔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提出孔子认为生谓性,性无善恶,处于天然的、未经人为影响的“朴”的状态的观点[4]122。“性相近”和“性朴论”并不冲突,两种观点都不过多沉溺于人性本体的追究,将重心发在影响心性差异的外在环境和习惯养成。

孔子还认为道德可教。人应该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品性。道德可习得,只要克己内修,个体成就高尚品格是可能的。

结合人性败坏、人心堕落的现实状况与“性相近”、“性朴”和“道德可教”的价值判断。孔子认为个体应当以古代贤人尧舜禹、文王等为榜样,通过教育学习修炼品性,涵养美德,成为“君子”。这样孔子就回答了如何“做人”这一问题,“做人”要做“君子”。近代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曾言∶“孔子全部的哲学体系和道德教诲可以归纳为一句,即‘君子之道’。[5]33”人通过教化学习就能成为“君子”。孔子确立了“君子”的个体德育目标,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

二、“君子”德育中两个转化的完成

目标的确立还要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通过道德教育,个体如何达到“君子”的德育目标是孔子需要解答的又一个问题。

(一)君子内化于“仁”

孔子引“仁”入“礼”,以“仁”和“礼”规范君子的内修外行,君子内化于“仁”,“仁”外发于行为“礼”。

从个体层面谈“仁”,仁者修德。颜回问“仁”。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论语·颜渊》)孔子认为仁德在于自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只要个体自觉进行道德修养,内省修德,就能达到“仁”的境界。

很好地处理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应被看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又一重要因素,以下则是这些年的课改实践给予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或教训:与片面强调理论的学习与落实相比较,应当更加注重“理论的实践性解读”与“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

道德教育中,个体将君子的要具备的德行规范内化于心,转化为自身求“仁”信念并求“仁”得“仁”,完成了君子内化于“仁”的转变。

由表9可知RSD<3%,验证试验结果与正交试验结果吻合,说明正交试验筛选出的工艺参数能较好地达到所需目的,重现性好。

牛皮糖率领牛群,头朝外屁股朝里堵在政府门口,把个衙门堵得严严实实。这时候就有三三两两的人,来到门前看热闹。牛皮糖张望了一会,觉得人气不够旺,就从怀里掏出一小挂鞭炮,点燃,扔了出去。鞭炮在远远的青石板上炸响。隔了一阵,他又掏出一小挂点燃扔出去,又是一阵噼啪。他早就买了一盘千子鞭,精心拆成一小段一小段放在口袋里。鞭炮都不长,炸的时间也就一小会。但一挂接着一挂,效果就出来了。不断的有人朝上街政府门前跑动。先是小孩打打闹闹前来,接着是妇女喊着:看猴把戏去啊,耸动着两个奶子跑来。再后来就是买卖之后的男人脚步咚咚的来了。街道空了大半截。

从群体层面谈“仁”,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爱人即对人的关怀,马棚失火,不问马,而问人。从“爱人”的角度看,“仁”不仅关乎自身,更是对人与人间群体关系的一种思考。在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上,“仁”的最高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仁”的最低底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二)君子外化于“礼”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一生修养达到的最高境界。如何做到即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呢?

学者杨晓伟从哲学角度思考仁与礼的关系中提到,“在孔子那里,个人人格的完善本质性地涉及到个人对外在的礼的有效贯彻。[7]39”在孔子看来,修“仁”不是最终的追求,修“仁”的目的是为了循“礼”。君子不仅要内修“仁”,更要在社会交往实践中以“仁”的信念指导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从而实现随心所欲不逾矩。

“礼”是什么呢?“礼”源于史前社会人们宗教活动中的祭祀仪式,后经周公制礼,“礼”系统化构成周代社会规范的总和,称为“周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孔子对周礼也很崇拜敬仰。然而,孔子身处“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社会大变革时代,王权失坠,霸权兴起,周礼不在。看到破坏礼制的毁坏,孔子一方面愤愤不平,鲁国政权旁落,当权者祭祖命乐工唱《雍》,孔子对此表达了极大的谴责。另一方面,他也表示无可奈何,只能感叹“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阶段,中国经历了起征点从800元到1600元,再到2000元的调整,而且补贴也多数惠及农村人口,城镇人口的补贴即少。“这说明,我们的减税和补贴政策,并没有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甚至有某些措施可能起了拉大这一差距的反向作用。”然而,这一现象似乎并没有引起当局重视,2011年,中国再次上调起征点到3500元。

但是,孔子并没有就此放弃对“礼”的追求,反而引仁入礼,极大地丰富了“礼”的内涵。《诗经》有云:“食,色,性也,发乎情而止乎礼。”在孔子那里,礼不仅仅是规范制度,因为“礼”要体现“仁”,所以“礼”自然代表了一种道德约束,这个约束是两方面的。

首先,“礼”是一种自我约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君子修德要克己复礼,自觉做到不逾“礼”。其次,“礼”是一种他力约束。“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公治长》)君子在社会生活中,只有做事交际要符合“礼”的规范,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交往关系。

不论是个体层面要求仁者修德,还是群体层面要求仁者爱人,“仁”是美好品德的结晶。“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紧迫仓促之时一定要实行仁,颠沛流离之际要行仁,片刻不离“仁”。可见“仁”是君子安身立命之本,是君子第一要务,是君子求诸己、内修德的结果呈现。

流水施工作业作为施工组织方式的一种,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普遍性。它既有其他施工组织方式的优点,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应积极提倡采用流水施工作业,并且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验,通过流水作业,使项目施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礼”是带有自我和他力道德约束以体现“仁”的君子修德处世规范总和。“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礼”是个体成人成才所不可或缺得。个体内修“仁”,还必须完成将“仁”在交际处世中彰显为“礼”的转变,才标志着完全道德品质的具备,才能成为君子。

冯友兰在考察孔子“仁”和“礼”的关系时指出,孔丘的思想中,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是“仁”和“礼”的统一[6]131。“君子”作为具有完备道德品质的化身,只有完成“仁”和“礼”的统一,才标志着“君子”的确立,即孔子个体德育目标的达成。归结起来,孔子主要从两个层面来谈“仁”。

三、“有道”:孔子社会德育目标

个体磨砺心性、涵养品德,进宜为君子,君子内化于“仁”,外化于“礼”,具有美好的德性,行为不逾矩。然而,君子并不意味着孔子道德教育的完结。

语文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文性,突出了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这个特性。新课改的实施显得原有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落后,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因此,教师要创新语文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语文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道”与“有道”社会

如何“做人”?先要考察当时人的生存状态。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转型期,上位者为了权位相互厮杀,弑君杀父的不伦之事常有发生;下位者生活困苦艰辛,为了蝇头小利奔波乃至互相算计。人性堕落的现实激发了他关于人性和道德教育的思考。

“朝闻道”中的“道”明显是用作名词。《汉语词典》中,“道”作名词有路、方向、志向、方法、规律、道教或道士的意思。显然,孔子所说的“道”不同于道家学派代表万物本原和世界运行规则的自然之道,它更多的是现实社会伦理层面的问题。学者杨伯峻指出,“道”在《论语》中有八种含义∶道德、学术、方法,合理的行为,道路路途,技艺,行走,说,治理,引导[8]294。学者王柏棣,王英杰认为,孔子的“道”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道之以德的治国之道,二是安身立命的君子之道,三是和谐有序的天下之道[9]240-244

综上,“道”是孔子心目中某种真理的象征,代表着孔子现实社会伦理层面的最高追求。其内容无非关乎着两个方面:个体得道和社会有道。从个体角度讲,“道”是个体对完善自我的追求;从社会角度讲,“道”是社会向美好方向的靠近,就是向往“有道”社会。总之,“道”是孔子对个体“得道”和社会“有道”两方面真理性追求的象征。

个体“得道”的问题,在孔子那里,就是做人要做“君子”,即个体通过内修“仁”使其行为合乎“礼”,成为君子,这就标志着个体“得道”的完成。那么社会“有道”的标志呢?从孔子言行的记载中,“有道”社会是和谐有序的社会,一定是民足知耻的社会,更一定是崇仁循礼的美德社会。

第一,“有道”社会是和谐有序的社会。齐景公问政孔子,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治理社会就是规范君臣、父子之间的伦理关系,要做到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君、臣、父、子和谐相处,各安其分,各尽其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掌管礼乐征伐是天子的权力,诸侯不可乱序而为。由此可见“有道”社会必然意味着和谐的伦理关系的建立,意味着社会的有序运行。

第二,“有道”社会是民信知耻的社会。子贡问政于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子当政者要富民、卫民、取信于民。子贡问,如果必须去掉一个呢?孔子答“足食”,子贡追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呢?孔子的回答是“足兵”,由此可见孔子对“民信”的重视。 孔子不仅关注民众的物质环境,更重视他民众的精神状态。“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以政策刑罚约束民众,虽然避免了民众犯罪,但是这样的治理下,民众会失去羞耻感。“耻”在孔子那里是一种特殊有效的自我道德约束,仅仅做到民众不犯罪是不够的,当政者用美德疏导、引领民众,用礼规范、感染民众,最后做到民众有羞耻之心,能自我检点归于正道。

第三,“有道”社会是崇仁循礼的美德社会。对德的关注才是孔子理想社会的核心,这在《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体现的最为突出。一日闲坐,孔子要弟子们说说自己的理想。子路欲治千乘之国,冉有欲使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治国足民,然后待君子来弘扬礼乐。公子华愿做管礼的司仪。孔子赞同冉有和公西华对礼乐的重视,同时,曾“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回答引发了孔子更多的共鸣。因为曾用生动的语言勾画了君子知仁守礼的生活,这种怀德于心、德馨乐和的高雅生活,与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理想社会不谋而合。

(二)“有道”社会德育目标的确立

《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杰出的君主时期是大道实行的时代,而自己没有赶上那个时代,但对其心向往之。在天下无道和天下有道之间的抉择中,孔子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下有道的向往和追求。

如何实现天下无道向天下有道的转变呢?要靠君子治人,使民向上,济世安邦。《论语》中记载了孔子过路遇到长沮、桀溺耦而耕的经历。桀溺借子路向孔子发问:“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面对这样的质问,孔子感叹“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同时做了“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的反问式回答。一问一答之间,反映了孔子的两个观点,一是孔子认同长沮、桀溺“天下像洪水一样的坏东西到处都是”判断,并表达了对天下有道的向往。二是,要实现“天下有道”,需要君子身体力行,教化引导他人,而不是像长沮、桀溺那样隐世避退、消极等待。

大概4年前,他的第一本小说出版,她读到后,通过出版社联系上了他——多年未曾联络,生分地寒暄了几句,他们便找不出合适的话题让谈话继续,但好像一时又舍不得挂断电话。

从必然性的角度看,只有完成了内修于“仁”、外化于“礼”的君子,才能践行以德治人达到以德服人,将内修自身和济世安邦结合起来。“修己以敬”固然重要,“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更重要。“人能弘道”,用人德去廓大道,具备完全道德品质的君子自然着承担起弘道的重任。

从可能性的角度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君子对民众有风对小草一样的感召力,民众会像小草向风倾向一样被君子感召,君子因其完全品德的具备而获得了引导民众向上的可能。

据统计,非正式学习可获得80%的知识建构[5]。在非正式环境中,以“馆校合作”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的学生不再单纯依靠视觉观察和阅读学习,还可通过互动、参与、体验、交流和触摸展品或标本等多种形式来开展学习。

通过道德教育培养君子,让君子治人,以“仁”和“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建立一个“有道”社会,这是孔子的最终理想。实现天下有道的关键是君子治人,君子以“仁”、“礼”内修自我的同时,以“仁”、“礼”教化民众、治理国家。其过程如图一所示。

图1 孔子德育目标体系图

孔子从考察自身所处时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现实出发,以“仁”和“礼”为道德教育的基本范畴,确立了“君子”的个体德育目标和“有道”的社会德育目标,并以“君子”、“仁”、“礼”建立起两个德育目标间紧密的联结,将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统一于其自下而上的德育目标体系。这对于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中目标确立和目标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④ 按照以上方法,7×0.5表示怎样的含义?7×0.1,15×0.1呢?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乘法分配律的性质将小数运算变形,进而去理解小数乘法多方面的意义.同时习得此方法,将其运用到任意的小数乘法.

参考文献:

[1] 周国正.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界定—从《论语》“未有小人而仁者也”的解读说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115-121.

[2] 张克刚.孔子“君子素质”理念及其时代价值[J].理论探讨,2003,(03):40-41.

[3] 唐代兴,程碧英.试论孔子的君子学说[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02):21-31+145.

[4] 周炽成.儒家性朴论:以孔子、荀子、董仲舒为中心[J].社会科学,2014,(10):122-132.

[5]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08.

[6]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

[7]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5.

[8] 杨晓伟.仁礼关系与仁的形而上学结构及其思想史意义[J].东岳论丛,2017,(03):39-47.

[9] 王柏棣,王英杰.孔子“道”的三重内涵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8,(09):240-244.

Research on Confucius'Goal System of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XI Tingting
(Marxist Colleg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 Confucius built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inward,taking“virtue”,“talent”and“action”as the core supporting fac⁃tors,and set up the individual moral education goal of the“gentleman”.The“gentleman”is internalized in“benevolence”and externalized in“propriety”.Pushed from“gentleman”,“gentleman”coordinates social relations outwards,manages people with“benevolence”and“propriety”,completes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establishing social order,and sets up the goal of social moral education of“youdao”.In this way,from the bottom to the up,a moral education goal system is constructed,which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individual moral education goal and the social moral education goal.

Keywords: the moral education goal;Gentleman;benevolence;propriety;“youdao”

中图分类号: B 222.2;G 41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0517(2019)02-0029-04

收稿日期: 2018-11-15

作者简介: 席婷婷(1995-),女,甘肃平凉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标签:;  ;  ;  ;  ;  ;  

孔子自下而上的德育目标体系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