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陈庆峰论文_陈庆峰

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陈庆峰论文_陈庆峰

陈庆峰

身份证号码:32132419890201XXXX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在现代城市化建设中,人们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及使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普遍面临着质量问题及安全问题,尤其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房屋建筑工程也不断朝着高层化和超高层方向发展,在工程主体结构中广泛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如何提高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则是房屋建筑施工中首要考虑的问题。混凝土结构质量是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其使用年限、裂缝等问题对建筑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为此本文就对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方面问题展开探讨,为行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导言

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在房屋施工中应用广泛,现代房屋建筑新方式也对大型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精细作业,才能够保障房屋的施工质量。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其主要是指一些混凝土实际体积大于一米的结构物质,或是一些受到混凝土凝胶材料水化作用因素影响,导致温度出现变化或是受到收缩作用而出现的有害裂缝混凝土,其均为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就这种大体积混凝土来说,其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施工过程中,其所面临的环境条件较为复杂,对施工技术的要求甚高,而且其所对应的水泥水化热都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基础上,大体积混凝土均容易出现温度变形,而且其对应的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都具有一定的规定,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其平面尺寸进行限制。一但存在其平面尺寸过大的问题,就会使其约束作用得以增加,从而增大温度力,在其达到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时,就会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

3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

3.1水泥水化热影响

根据以往的工程实践研究与分析发现,在水泥水化释放中会产生较大的水化热热量,且混凝土内部在短时间内无法散失这种热量,导致热量集聚,使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浇筑的温度产生较大改变,从而产生裂缝。据实验结果发现,在水泥水化中产生水化热值在200~400kJ/kg之间,所产生热量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快速达到30~40℃,如在混凝土浇筑中其自身产生热量,则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高达70~80℃左右。由于普通混凝土的导热能力一般,在其含水量饱和状态下,导热系数为5~6kJ/m·h·℃,其热扩散率在0.01~0.005m2/h左右。随着混凝土尺寸与厚度增加,在混凝土内部所集聚热量散失时间就会越长,如果混凝构件尺寸厚度为2m,则混凝土中心部位达到绝热状态,混凝土内部温度在75℃左右,在受热情况下导致混凝土体积产生热膨胀,在混凝土降温过程中混凝土体积会产生收缩,在受到地基或其他结构因素影响下,混凝土体积收缩受到限制,使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混凝土抗拉强度就会相应降低,对混凝土解耦股耐久性及抗渗性等产生严重影响。同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低,散热快,混凝土内部温度高,散热慢,在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之间温差大,收缩值大,使混凝土表面容易产生裂缝。

3.2外界气温影响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还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在施工中由于外界气温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混凝土水化热,如果外界温度较高,在混凝土浇筑时温度也较高,混凝土绝热温升提高;如外界温度较低,尤其是在温度突然降低的情况下,混凝土表面温度会快速下降,但由于混凝土自身不良导体特性,混凝土内部温度仍然较高,在混凝土表面会出现温度梯度,对混凝土急剧收缩产生严重的限制,使混凝土徐变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产生温度应力,使混凝土表面出现开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混凝土内部温度则主要是受到混凝土结构物散热降温、混凝土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绝热温升等因素影响,混凝土内部温度高,外部温度低,从而产生温度应力,使混凝土出现变形,随着温差的增加,其变形就会越大,从而产生裂缝。

4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4.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也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泥用量、掺合料、外加剂和沙骨料等材料的配比。对水泥进行选择,需要从其质量稳定性进行入手,从而保证其能够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进行改善和增强,并选择C3A含量较低的材料。细骨料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其选择应该选择级配较好的中砂,应选用缓凝性的高效减水剂。对大体积混凝土展开配合比设计工作,需要保证其能够符合实际的工程需要,加强其稳定性,抗渗性和耐久性等,并能够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的特性进行出发,保证配合比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能够将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原则进行严格遵守。

4.2大体积混凝土搅拌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要遵循严格的混凝土搅拌时间与投放量。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施工。也就是说只有上一层浇筑成功后才能够进行下一层的浇筑,同时也要在上一层初凝时进行下一层的施工。浇筑过程需要保证分层、分段。这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开展,在其对应的横截面面积小于200m时,则其分段处理需要将其保证在两段以内,并且每段所对应的混凝土厚度需要进行严格控制,使其为1.5-2.0m之间。在进行分段浇筑的工作过程中,其所对应的竖向施工缝需要进行模板设置。

4.3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检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包括振捣方式、浇筑方式、泌水处理和表面处理四方面。振捣处理过程中利用振捣棒在混凝土坡脚、坡中、坡顶进行振捣,再用刮刀将表面刮平,最后利用碎石覆盖。混凝土浇筑要要注重分层浇筑;为防止混凝土的泌水,首先就是水泥的选取,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砂率,减少用水量。振捣时控制时间,一般以振捣后表面不泛泡为宜。减水剂掺加时要做相融实验,避免出现减水率过高造成泌水。混凝土的表面处理是为了提升混凝土的表面密度进行的混凝土的刮抹工作。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的浮浆层;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长括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将混凝土表面扩拍平整。

4.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结束各道工序以后也要继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后,要做好洒水、压平覆盖塑料薄膜等工作。同时也要注意环境温度问题,根据天气或温度调整混凝土表面覆盖物。对混凝土展开养护工作,首先需要展开常规养护工作,还需要能够从温控技术措施进行入手,促进养护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其对应的养护时间需要控制在28d内,并需要将保温覆盖层进行逐步拆除。同时,还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定期的对塑料薄膜进行检查,保证其养护涂层的完整性,促进混凝土表面的浸润性。同时,在开展保温保护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定期展开对混凝土浇筑体的表面温差进行检测,同时监测其降温速率,一但其所对应的值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合,则需要对其保温养护工作进行有效调整。针对夏家天气较热,进行混凝土施工,需要对其施工的原材料激进型遮盖,减少其受到阳光直射的概率,并将冷却水进行应用实现对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必要时也可以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管通水冷却。

结束语

房屋建筑过程中,大型混凝土施工作业的好坏对于房屋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好的话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从而确保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树勇.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门窗,2017(12):71.

[2]梁天.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3):59-60.

[3]李璟.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32):90-91.

[4]吴照海.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7(29):179-180.

论文作者:陈庆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陈庆峰论文_陈庆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