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把什么留给学生——名家教学案例及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课论文,名家论文,教学案例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把时间留给学生
案例
于永正老师教学《全神贯注》时,学生主要的学习活动就是“读”。请看:
师:刚才几个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里面,请你们把课文认真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思考:为什么说一个下午学的东西比多年学的还要多?(师巡视朗读情况,表扬读书认真的同学)
师:书读完了,问题的答案找到了没有?(生:找到了)
师:其实我担心的不是能不能找到答案,我最担心的是小朋友能不能把书读好——书读好了,答案自然会有的。再念一念,好不好?看看于老师的担心是不是多余的。
学生读完后,为检验读的情况,于老师又指名学生读,并有针对性地指导读。接下来,开展读的比赛。为让学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老师又让大家充分准备(就是朗读课文)。第二节课,开展了两个回合的比赛,先是朗读基础差的同学读,后是小组长和自动上台的同学读。
反思
于老师在课堂上舍得花很多时间让学生去充分地读书。《全神贯注》这篇文章阅读一遍至少要8分钟,于老师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一遍课文(8分钟),接着,又以“看看于老师担心是不是多余的”这一句话来激发学生再去阅读一遍课文(8分钟)。然后,通过检验学生朗读效果,指名分节朗读课文一遍,并随机进行指导(至少要10分钟)。接下来,让学生比赛朗读,并不是马上就比,而是让学生先准备一遍,这样学生读书的兴趣就更高了(8分钟)。一节课40分钟,于老师的导语只有几句话,每一次讲话都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读,贯穿于本节课教学的始终,读的时间长,读的面积大,读的形式多,使学生的读书层层推进……一次次朗读,就是一次次地拥抱课文语言,就是一次次地感知课文内容、体验文章情感。每读一次,语言在学生心理上留下的痕迹就加深一层,对内容的感受、对情感的体验就丰富一份。读书需要时间,思考需要时间,理解需要时间,交流需要时间。一节课只有40分钟怎么办?就看我们老师能不能像于老师这样,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理解、去感悟。量变引起质变。只有真正把读书的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阅读的过程,学生才会有真切的感受和真正的收获。
把发现留给学生
案例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三自然段。
生:(读)“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师:请谈谈你是怎么批阅这一段的。
生:我在“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一动一动的”这句话下面划了波浪线,然后加了个眉批:“观察细致,写得具体。”
生:我把这一自然段都划上了波浪线,加的眉批是:“写得具体生动,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生:我的眉批是:“写得栩栩如生。”
生:我的意见和上面同学的不一样。我认为“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这句话应该删掉,因为这句话是多余的。
生:我也觉得这句话是多余的,删去更简练,而且读起来更通顺一些。
生:我认为这句话还是保留好。因为读了这句话,我们就像见到了鲁迅一样。鲁迅逝世了,作者写得这么细致,我想,也有纪念的意思
……
反思
这一案例是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片断,于老师来了个“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批阅。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课文中去感悟、去发现、去研究,学生能够抓住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像老师批改作文一样,圈圈点点,批批改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前面两住同学的褒扬之词和后面两位同学的独特见解不能不说是这些只有十一二岁的五年级学生的发现,特别是认为值得保留的原因是“有纪念的意思”,可以说是很独到、很深刻的。谁能说他们的发现没有价值呢?谁能说他们是“小孩子”?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老师千万不能低估了学生的潜能,学生往往能发现老师可能发现不了的东西,感悟出老师感悟不到的地方,他们的“发现”往往会超越教师,超越课文。课堂上老师更不能包办代替,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现留给学生,学生才能有所发现。
把个性体验留给学生
案例
师:同学们,书越读越有味,现在请同桌的同学一个当更赢,一个当魏王,把对话部分有感情地读一遍。能背下来更好。读的时候,除了注意表情外,还可以加点动作。(同学们兴高采烈,津津有味地分角色读,有的放下书来表演)
师: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给大家看,其他小朋友都当评委。看谁表演得好,如果有意见,举手提出来。(不要旁白,直接表演)
生(更赢):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双手合拳,单膝跪地行礼,然后指着天空说)
师:这位大臣真懂礼貌。
生(魏王):魏王看到大雁掉下来,大吃一惊,夸更赢有本事,应当捋一下胡子。
师:有道理!一捋胡子,就更有国王味了。请魏王加上这个动作来表演一下。
师:读活了!有味!——魏王,你听了更赢的解释后,会怎么想?怎么说?
生:啊,原来是这么回事!
师:更赢有什么本事?你作为国王,应该夸一夸你的大臣,想一想应该怎么夸他一下?
生:你真不愧是我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师:如何才能夸到点子上?其他同学可以帮助。
生1:更赢,你真善于观察。
生2:更赢,你不仅会观察,还会分析,真了不起。
生3:更赢,你一定经常打猎、射鸟。
生4:更赢,你的经验多。
生5:更赢,你的经验丰富。
生6:更赢,你见多识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射箭能手。
……
反思
于老师通过“演一演”、“夸一夸”,让学生经历阅读实践。在“演一演”中,学生对魏王和更赢两个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心理活动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理解。“夸一夸”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知课文内容,在“夸”的过程中感悟,在“夸”的过程中提升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并通过自己的理解、思考和体验作出自己的评价。于老师揭示得巧妙,不露痕迹,水到渠成。他重视的是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受,没有给学生统一的结论,没有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而是把个性体验留给了学生,不苛求统一答案,而追求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把所有学生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才。
把渔场留给学生
案例
师:课文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一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诸葛亮在笑谁?
生:诸葛亮肯定在笑鲁肃,因为当时他是听了鲁肃的话之后笑的,他笑鲁肃太忠厚老实了。
师:这是宽厚的笑,笑鲁肃到现在还不知底细,说得有道理。
生:我觉得他在笑曹操,笑他生性多疑,一定会中计的。
师:可以这样想。这个笑是——
生:讽刺的笑,轻蔑的笑。
生:我认为联系“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可以看出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
师: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这个笑是——
生:胜利的笑!
……
师:课文只是通过《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来反映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的人,其实《三国演义》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能够让你更清楚地了解诸葛亮其人其事。课后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课外书或者上网查找资料,过两天我们开展一次《三国演义》“知识大比拼”活动,好吗?
生:好!
反思
这是浙江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是的一个精彩片断,他抓住一个极易被学生疏忽的“笑”字,于无疑处求疑,引导学生去整篇课文这个“小渔场”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结课时,他又激发学生去《三国演义》和网络那个大渔场去探索、去发现。此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