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开始扩大,这使得建筑企业中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都需要进行的改革。只有将其进行一定的改革,才能保障整体施工的质量及施工效率,但在进行施工管理的关键点就是进行现场施工管理。这也导致现场施工管理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并且要将工程中的每一个过程都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使建筑工程可以保质保量的状况下顺利的展开。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日益提升,很多建筑单位在面临这种竞争压力下很难生存和发展。建筑单位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工程项目从招投标到竣工期间涉及到的工序有很多,每道工序都会对施工质量和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直接对单位的企业形象造成很大的影响。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加强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地方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减低成本支出,增强建筑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施工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工作是每个建筑单位都需要重视的核心管理内容,做好这两项工作,会直接提升建筑单位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健康持续发展。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 基础施工技术
建筑的地理位置大多处于市中心这些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进行建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能够使用的空间比较狭窄,要想保障建筑的稳定性,其基础埋置就要比较深,由此可见,建筑工程中基础施工技术就是计算埋置深度,根据建筑工程的高度、现状等各个角度进行分析,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1.2 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用来预防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早产生裂缝的问题,其原理是在结构承受压力之前,就施加外力来减少或抵消其承受的拉应力,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期限,保护结构免受破坏。这项技术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应用广泛,能够满足多种不同用途的建筑需求,也有利于提高结构本身的抗裂度。其技术要点在于对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1.3 钢筋施工中的技术
钢筋结构直接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基础作用,在市面上钢筋的选材往往会被其他达不到质量标准的钢材所蒙蔽,由于钢材的抗拉抗压强度并没有达到设计标准,所以一般禁止采用。钢筋的加工是十分复杂的工序,一些不合格的钢筋加工品会直接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缓慢。钢筋是现代建筑的主心骨,因此要十分重视对钢筋的选材,而且还要对钢筋的质量要求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对进入施工现场使用的钢筋要进行专业的鉴定,对于不合格不规范的钢筋禁止使用。使用钢筋固定的时候,要反复的进行检查,并按照图纸设计的内容进行核实,要严格监督对钢筋的使用,做到对钢筋的出处,质量和用法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备案。
2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问题
2.1 技术方面
在进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技术问题:
2.1.1 图纸审核技术缺失
在进行图纸绘制时,往往没有细致并且全面的进行核查,并且缺少科学技术的加入,使得在绘制图纸时,有较大的误差,使得整体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都受到影响。
2.1.2 预算技术较弱
在进行建筑工程时,首先要进行相关施工运算,但由于未运用相关技术,导致与实际施工的成本有较大的出入,这导致了整体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有所上升,迫使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了损失。
2.1.3 基础技术薄弱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前,首先要进行基础施工,但由于基础施工技术的薄弱,导致在进行道理施工状况处理的上,没有足够合理,使得施工进度及质量都受到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管理方面
在建筑工程现场时,往往会发现管理中存在部分问题:
2.2.1 企业管理未被落实
部分施工人员为遵守企业进行的管理,经常做出一些违反规定的事情,这也说明了施工人员对整体团队的意识缺乏,这不单单将整体施工进度影响,还降低了整体施工的质量。
2.2.2 安全意识的不足
部分施工人员对安全防范的意识也十分的缺乏,有时为了提高施工速度,经常不带安全帽等防范措施就进入施工现场,这种情况下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与施工技术的有效配合
3.1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要完善管理标准、管理流程、技术标准这三面的管理体系建设。首先,对上述三方面的内容和标准进行明确界定,结合三者各自特点编制统一的管理守则,明确建筑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的进度情况以及人员配置的职责范围,促进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其次,对建筑工程的技术和设计进行专门管理.制定核心文件,要求管理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需要注意的是,制定出的文件必须先通过审核部门的批准。最后,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质量的把关。而对于完善的法律制度来说,必须是科学的、可操作的、适应实际的。因此,为了让法律能真正为招投标保驾护航,要增强管理工作的透明公开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权限,杜绝徇私舞弊现象。
3.2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工程需要编制的技术经济文件,用来指导工程施工全过程,可以在施工方法、人力、材料、机械、资金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解决施工中技术难点,使施工在一定资源供应条件下,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事先应熟悉已有的技术资料,了解顾客对工程质量、进度等各方面的要求和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然后针对重点项目编制施工方案,合理部署,统筹规划。
4 现场施工问题和管理策略
4.1 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
施工工作人员素质层次不齐,低素质人员组成数量较多。在施工的时候不能够很好的服从管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在施工中操作各种流程的时候随意性较大,经常出现违规操作行为,没有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导致工程进度缓慢,效率不不高,质量很难提升,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施工成本支出;工人员在作业的时候安全意识不强,经常不佩戴安全帽、穿戴安全服,工作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经常出现砸伤和摔伤等情况,甚至产生影响生命安全的隐患。建设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安全管理制度,不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工程施工监督制度不落实,监督工作流于形式,经常出现延误工期的情况。施工技术老旧,很少使用先进技术,造成工程技术含量低。在管理中疏于对施工成本的控制,资金支出随意性大,对单位盈利产生不利影响。
4.2 现场施工问题管理策略
(1)尽量使用固定的工作小组开展施工,在工作中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每天公布施工任务量,对能够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的人员要给与奖励,提升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监督制度,采取工程局部施工操作责任制度。(2)成立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定期对施工期间各个岗位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考察,对不规范的操作及时纠正,对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公布,不断总结施工易出现技术问题和安全问题的角落,为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操作科学性提供经验。完善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努力实现动态的成本控制管理,对施工期间项目各方面的花费进行灵活性评估,适时调整资金的利用。引进新型的施工技术,不断探索传统施工技术的弊端与不足,加强与其他建筑单位的沟通交流,获取新鲜经验,综合各家之长,提升施工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加强市场竞争力,就要注重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把握质量和安全问题,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技巧和实际施工管理质量。这样才能够保障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建筑企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田.城市建筑,2014(2):50.
[2]曹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机电安装施工技术探讨[J].电子制作,2015,(6):240
[3]江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6(02):78-80.
论文作者:刘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建筑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现场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