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_曾娟

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_曾娟

常德市环境监测站 415000

摘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渐深入了人心,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对于环保工作越来越支持,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测领域逐渐扩大,任务越来越重。随着改革开放的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具有了新的特点。为了能够有效地增强环境监测效果,就一定要确保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尤其是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工作。

关键词: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为了维持环境管理、执法和科研等活动的有序进行。加强环境监测是为其提供技术支持的基础保证。作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是保证监测结果科学、客观、公正的必然要求。

1 做好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 优秀的质量管理是增强环境监测服务能力的前提

在环境监测的工作过程中,只有努力地做好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并贯彻科学管理的理念和精神,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下去,才能使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拥有更加清晰的管理思路,实现监测站内部各个部门科学合理的职能分工,提升其内部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实现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即效益,进而才能不断增强环境监测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的能力。

1.2 优秀的质量管理是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保证

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优秀的质量管理工作将有利于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工作质量,使环境监测能够提供更准确、更完整、更具代表性的监测数据,提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从而才能使人们认识、评价、管理和治理环境的活动更加科学、有针对性。同时,优秀的质量管理工作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更迅速地提供监测数据。因此,做好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且迫在眉睫,是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及使环境监测工作行之有效的强有力的保障。

2 现阶段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状况分析

2.1 监测站作用被忽视

现阶段,环境监测站的数量逐渐增加,也表明了国家对于环境 保护的重视度提高。然而,部分地区环境监测站的条件并不理想,所以,严重制约了国家对于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受资金不足的影响,监测站的设备落后,且设置的监测室数量不足,监测设备不健全,致使最终的监测结果不准确。对于当前区域性监 测站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在主观上来讲,国家在监测站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充足,经常存在经费短缺的问题。而站点工作要依靠国家资金作为补贴,所以,监测站基础条件的改善缺少资金支持,也无法及时更新监测产品。在客观上来讲,环保部门包括监测站与监理站。其中,监理站可以为环保部门带来经济效益,而监测站 日常工作的开支要由环保部门承担并报销。为此,环保局对于监测站的重视程度不强,严重影响了监测站发展。但是,若监测基础设备与资源较差,那么要想增强环境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就具有极大的难度。

2.2 环境监测的数据准确性较差

目前,国家政府已经将各区域环境质量纳入本地业绩考核标 准中,为此,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与节能绿化的重要指标。因而,政府环保部门提高了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加大了资金投入的力度。然而,在该政策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也突显出其自身的缺陷,即环境监测的数据准确性较差。在追求本地政绩的 过程中,有些环保部门开始私自编造了监测数据,导致监测站职能不能发挥。而私自编制的数据会被传送至政府部门,对政府部门发展策略的制定与实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监测站本身的工作职责就是监测环境质量,对不同时间所监测到的数据进行记录。然而,监测站所监测的数据需要首先上交环保部门,并且由当地政府负责审核。在此过程中,受利益因素的影响会对数据进行修改,最终上交国家政府。而这是由于政治失策的问题导致,严重影响了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导致国家政府部门无法根据真实数据指导地区工作,对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制约,对环保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2.3 法律制度的发展缓慢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一定要有法律规定作为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下,政府环保机构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并且针对环境监测流程提出明确的要求,规范了个人职责与工作的范围,在法律的约束作用下,增强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区域性监测站对于水质监测质量的控制方案以及仪器设备的规范性维 护等多种内容提出了具体规定,因而实现了监测部门的快速发展。然而,正是因为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速度相对较快,而且监测设备更新的速度也极快,所以,监测内容和领域也更广泛,导致管理制度完善速度远远落后于技术发展速度,使得管理内容与当前技术应用的内容无法保持一致,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

3 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完善对策

3.1 对环境监测仪器与设备加强管理

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过程中,环境监测仪器的质量对于监测数据内容的真实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因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管理的力度,在仪器与设备选择使用到检验、工作与维护保养整个过程中,任何环节都要进行详细记录和检查。同时,在仪器实际使用中,还应当定期展开检验工作,将潜在故障与隐患进行排除。首先,制作各仪器记录档案,其中涉及的内容包括仪器名称、型号,具体的生产商和初步检验结果等。完成记录档案工作以后,应当校准仪器与设备,进而将校准以后的结果及时上报,并在部门审核达标以后安排到工作内容中。其次,仪器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应当安排专业工作人员,保证记录的详细性。而仪器操作方面也要由专业工作人员完成,若仪器的型号较大或者是操作较为细致,那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态度认真,始终按照仪器的操作规范开展工作。

3.2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加强对员工的管理

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人员作为工作的核心,是顺利完成环境监测的基础。监测人员的控制主要是从总人数、专业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的。监测总人员数量、专业技术水平这两项不是仅仅依靠环境监测站就可以自行改进的。现阶段,我国在监测站数目不断增加、监测范围和领域逐渐扩大,但是监测总人数并没有显著增加。为了满足现阶段快速发展的监测技术要求,监测人员不仅要对监测工作更加认真仔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而且不断的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好的进行监测工作。

3.3完善政府环境监测质量保障结构体系

为了提高环境监测的作用,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发展方向是具有先进性,最长远的发展任务,工作任务的分配要落实到个人,每一个监测站成员身上。明确自身的责任之后,才能更加高效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才能实现长远计划,从而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监测计划,主要是根据每个检测在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的,用来促进监测工作的高效进行。监测计划同样也需要落实到各单位、各机构,构建一个整体的计划体系,共同努力来完成计划。各部门在制定发展方向和计划时,要进行整体性思考,主要从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工作经验、客观环境等方面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用来保障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3.4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监督制度,质量审核方案,都是为了保障监测管理的正常进行。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机制,就是使得整个监督系统按照规则运转,在自我监督的同时考虑到整个监测系统的实施。建立监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监督管理体系,制定不同监测制度对环境质量进行监管,实行监测质量管理/对照的具体方案。只有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机制,才能更好的保障环境监测质量,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4 结束语

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主要受样品的采集、保存、管理与运输过程,分析测试使用的仪器,选用的分析方法及测试环境以及监测技术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要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必须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提高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避免人为的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确保环境监测更好地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服务,为蓬勃发展的环境保护事业铸就更加夯实有利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贵,陈小霞,马玉娇.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7).

[2] 徐强,倪见.浅谈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9).

[3] 林伟娟.浅谈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的不足与对策[J].生物技术世界,2013,(1).

[4] 李洁.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J].科技传播,2011,(11).

论文作者:曾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_曾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