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应社会需求 培养美术人才(论文文献综述)
彭波[1](2021)在《本科院校美术专业“两会三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专业"两会三能"人才培养模式即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实训和制度保障等层面促进人才培养。美术专业"两会三能"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实训环节,培养会讲课、会示范,能做教育管理工作、能进行专业创作、能撰写学术论文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方面,要科学设置美术专业技能课、美术理论课、师范技能训练等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法采用工作室制或小组式教学;实践实训依托美术专业优势,训练实践性专业知识技能;制度建设要切实保障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相关措施落实到位。
赵娟[2](2021)在《高校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当代性”融入》文中研究表明工艺美术指制作手工艺品的艺术,反映了其所处时代的生产技艺与审美特性,是时代意志的外显,具有传承性、地域性等特征。该文作者认为,高校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应抓住时代的脉搏,了解时代文化的发展特性,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融入"当代性",以当代的视角重叙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以新的审美视角,创造性地探索与转化传统工艺美术。
赵亚静[3](2021)在《晚清民国初期(1840-1927)美术教育机构的转型研究 ——以京、沪等开埠地区为中心》文中提出
朱丽[4](2021)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美术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处于转型期的背景下,产教融合以一种更契合当前职业教育要求的态势在中职院校得到普及,它关注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使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向应用型。该文以美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美术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意在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的人才,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吴卫,张佳慧[5](2021)在《大国美育的崛起:“民国艺专”的发展历程及历史作用》文中认为近代中国美育的崛起是和民国时期创办的54所美术院校——"民国艺专"分不开的,追溯民国艺专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历史作用是为了展望未来,弘扬本土的艺术教育,增强民族的美育信念;运用文献调研、对比研究等方法,揭示了民国艺专的发展历程具备以下三个特点:阶梯型的发展过程、多元型的办学机制和革新型的教育模式等;民国艺专在蔡元培美育救国思想的引领下培养了专业美术人才、规范了美术教育体系、传播了美术教育思想;民国虽然只存在了短短38年,但这一时期所开办的美术院校是中国美术院校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民国美术院校催化了美术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美术教育教学体系也更为系统规范,使得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逐渐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高等院校发展的基石。
曹若兰[6](2020)在《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美术函授院校(部)的函授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术函授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一种拓展教育方式,它具有与全日制教育同等的教育教学功能。通过对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美术院校附设函授部和美术函授院校(以下简称“美术函授院校(部)”)的办学模式、课程与学科设置以及教材教法的考察,运用教育学、传播学、文献学、定量定性法、图表法相结合的方法阐述民国时期着名美术教育家和着名画家仿照欧美等国的通函教学方式创办美术函授教育。这些函授教育组织具有个人办学和团队院校式办学两种办学模式,它缓解了美术院校因全日制教育学生稀少而导致难以维持办学的窘境,也为社会人士提供了更多的接受专门美术教育的机会,因此美术函授教育具有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职能,为民国社会培养了一批纯艺术和实用美术人才。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美术函授教育作为民国美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在近代美术教育史上它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历史角色。
李平平[7](2020)在《地方本科院校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精神享受的追求日益增加,艺术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对美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这种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有必要在美术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有针对性地培养美术人才,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理念,以培养出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美术人才。本文从当前我国美术人才培养的状况出发,探究美术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及方法。
郑木莲,张金昊,田艳娟,李洪印[8](2019)在《沥青材料微胶囊自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微胶囊技术在材料自修复领域应用逐渐频繁,但在我国沥青路面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介绍微胶囊自修复机理、制备方法、性能表征及微胶囊-沥青复合材料自修复性能评价方法,并指出国内外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研究重点应为研发多功能、无污染微胶囊,深入分析自修复机理,探究微胶囊在路面内部受力状态,设计可模拟实际路面情况的微胶囊-沥青复合材料自修复性能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为将其推广到实体工程中奠定基础。
陆冠东,贺琳彦[9](2019)在《产教融合下高校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处于转型期,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跟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和改变进行调整和升级,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全方面进行发展。研究发现,当下应用型人才更被社会所重视。本文针对目前美术专业的学生教育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基于产教结合的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
李晶[10](2017)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地理、政治、经济环境各不相同,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因此人才培养要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大丰富,对美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应用型美术人才成为院校培养的重点。但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美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因此,研究和探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策略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适应社会需求 培养美术人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应社会需求 培养美术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1)本科院校美术专业“两会三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专业培养“两会三能”人才的必要性 |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专业“两会三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 |
(一)培养目标 |
(二)课程体系 |
(三)教学方法 |
(四)实践实训 |
(五)制度保障 |
(2)高校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当代性”融入(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才培养模式中工艺美术的价值定位 |
二、工艺美术人才培养中的当代重叙 |
三、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多维性路径探索 |
(4)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美术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产教融合概述 |
1. 定义 |
2. 意义 |
3. 产教融合与应用型美术人才 |
二、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的困境 |
1. 教育目标偏差于实际需求 |
2. 课程设置缺乏市场调研 |
3. 教师队伍的素养有待加强 |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1. 调研市场需求,制定教学目标 |
2. 课程灵活设置,项目引入课堂 |
3. 注重综合素养,打造教师团队 |
结语 |
(5)大国美育的崛起:“民国艺专”的发展历程及历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民国艺专的发展历程 |
(一)阶梯型的发展过程 |
(二)多元型的办学机制 |
(三)革新型的教育模式 |
三、民国艺专的历史作用 |
(一)培养专业美术人才 |
(二)规范美术教育体系 |
(三)传播美术教育思想 |
四、结语 |
(6)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美术函授院校(部)的函授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上海美术函授院校(部)办学模式的共性与个性 |
第一节 美术函授院校(部)办学模式的共性 |
一、函授生生源以成年人为主 |
二、函授生生源地遍及海内外 |
第二节 美术函授院校(部)办学模式的个性 |
一、名人办学模式 |
二、学院化办学模式 |
小结 |
第二章 美术函授院校(部)的学科设置与课程体系 |
第一节 单科类的美术函授院校(部)的学科设置与课程体系 |
一、学科意识不强的单科类的美术函授院校(部) |
二、以专业代学科的单科类的美术函授院校(部) |
第二节 综合类的函授院校(部)的学科设置与课程体系 |
一、以课程代学科的综合类函授院校(部) |
二、以画种代学科的综合类函授院校(部) |
小结 |
第三章 美术函授院校(部)的教材与教法 |
第一节 美术函授院校(部)的教材 |
一、美术函授院校(部)教师绘制范画 |
二、讲义的结构与内容 |
第二节 美术函授院校(部)的教法 |
一、发课 |
二、覆课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地方本科院校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本科院校美术人才培养的现状 |
二、建立新型地方本科院校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 |
三、新型地方本科院校美术人才培养方法措施 |
(一)术业有专攻,有针对性地培养美术人才 |
(二)调整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理念 |
(三)打破单一教学内容,培养实践型人才 |
(四)跟紧时代脚步,适应发展需要 |
四、结语 |
(8)沥青材料微胶囊自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胶囊-沥青复合材料自修复机理 |
2 沥青材料自修复微胶囊制备 |
2.1 沥青自修复微胶囊制备工艺 |
2.1.1 吸附包裹法 |
2.1.2 锐孔-凝聚浴法 |
2.1.3 原位聚合法 |
2.2 微胶囊原材料选择 |
2.2.1 微胶囊囊壁材料选择 |
2.2.2 微胶囊囊芯材料选择 |
2.2.3 乳化剂选择 |
3 沥青自修复微胶囊性能表征方法 |
3.1 微胶囊形貌与结构 |
3.2 微胶囊包裹性 |
3.3 微胶囊抗渗性能 |
3.4 微胶囊力学性能 |
3.5 微胶囊热稳定性 |
4 微胶囊-沥青复合材料自修复性能评价 |
5 结论与展望 |
(9)产教融合下高校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产教结合的教育理念 |
1. 产教结合概述 |
2. 产教结合的意义 |
3. 产教结合与美术应用型人才 |
二、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的困境 |
1. 教育目标有别于实际需要 |
2. 教师队伍自身的技能脱离了美术技能培养框架 |
3. 高校美术课程设置缺乏市场调研 |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1. 结合社会需求制定美术应用型人才教学目标 |
2. 将企业项目引入到美术课堂 |
3. 打造技能型教师团队 |
四、结束语 |
(10)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美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1、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
2、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
3、教学过程实践不足 |
4、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
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应用型美术人才的培养策略 |
1、树立正确的美术教育理念 |
2、不断优化美术教学课程设置 |
3、不断改进创新美术教学方法 |
4、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渠道 |
5、培养高素质的美术教师队伍 |
三、结语 |
四、适应社会需求 培养美术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 [1]本科院校美术专业“两会三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彭波. 美与时代(中), 2021(11)
- [2]高校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当代性”融入[J]. 赵娟. 美术教育研究, 2021(14)
- [3]晚清民国初期(1840-1927)美术教育机构的转型研究 ——以京、沪等开埠地区为中心[D]. 赵亚静.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4]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美术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探究[J]. 朱丽. 美术教育研究, 2021(12)
- [5]大国美育的崛起:“民国艺专”的发展历程及历史作用[A]. 吴卫,张佳慧. 中国设计理论与国家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第五届中国设计理论暨第五届全国“中国工匠”培育高端论坛论文集, 2021
- [6]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美术函授院校(部)的函授教育研究[D]. 曹若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7]地方本科院校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李平平. 美术文献, 2020(03)
- [8]沥青材料微胶囊自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郑木莲,张金昊,田艳娟,李洪印. 中国科技论文, 2019(12)
- [9]产教融合下高校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陆冠东,贺琳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23)
- [10]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研究[J]. 李晶. 艺术品鉴,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