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高层建筑中电梯的选型与设计论文_蒙良勇

论述高层建筑中电梯的选型与设计论文_蒙良勇

身份证号码:45222619891011xxxx

摘要: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随时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拔地而起。而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其设计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高层建筑中电梯设计的重点在于能够满足人流的运输,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该建筑的电梯运输能力,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合理科学的电梯设计方案。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梯;选型;设计;

前言

通常,12层楼以上的建筑被称为高层建筑,而超高层建筑为高度在100米以上,有40层楼以上。由于楼层的高度需要电梯来满足货物与人员的上楼以及下楼,因此电梯的设计十分关键。

1.高层建筑结构特点

1.1水平荷载的影响

对一般建筑物,其材料用量、造价及结构方案的确定主要由竖向荷载控制,而在高层建筑结构中,高宽比增大,水平荷载(包括风力和地震力)产生的侧移和内力所占比重增大。其根本原因就是侧移和内力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长。

1.2楼(屋)盖结构整体性要求高

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共同工作特性主要是各层楼板(包括楼面梁系)作用的结果,由于楼板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很大,变形较小,故在高层建筑中一般都假定楼板在自产生平面内只有刚体位移(仅产生平动和转动),而不改变形状,并忽略楼板平面之外的刚度。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任一楼层高度处,各抗侧力结构都要受到楼板刚体移动的制约,即所谓的位移协调,这时抗侧刚度大的竖向平面结构必然要分担较多的水平力。

1.3高层建筑结构中构件的多种变形

在一般房屋结构分析中,通常只考虑构件弯曲变形的影响,而忽略构件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的影响,一般是因为其构件的轴力和剪力产生的影响很小。而对于高层建筑结构,由于层数多、高度高,轴力很大,从而沿高度逐渐积累的轴向变形很显著,中部构件与边部、角部构件的轴向变形差别大,对结构内力分配的影响大,因而构件中的轴向变形影响必须加以考虑。

1.4结构受到动力荷载作用时的动力效应大

根据结构本身的特点不同,如结构的类型与形式,结构的高度与高宽比,结构的自振周期与材料的阻尼比等的不同,结构受到地震作用或风荷载作用时,产生的动力效应对结构的影响也不同,有时这种动力效应严重影响结构物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房屋的破坏。

2.高层建筑电梯设计的要点

2.1高层建筑电梯的选型

对于我国城市用地供不应求,建筑物往高处发展的现状,人们与货物的运输电梯的存在十分必要。而电梯的设计一定要满足方便、安全、稳定、经济等各方面的要求。有研究显示,不同的国家对于电梯设置的经济性与方便性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这一衡量标准也被称为服务水平,即在电梯工作的高峰时期,乘客等待电梯的平均时间,时间的多少也就是服务水平的高低。根据不同国家经济水平的不同,服务水平的规定也有所不同。例如:日本规定等候时间应该在65~95s之间;美国规定,电梯使用高峰期乘客等候时间60s为佳,60~70s为良,70~90s为差,120s为最差;在我国60s为舒适,80s为正常,100s为经济。想要在保证电梯方便的同时要能有一定的经济性,这就要求电梯能有良好的服务水平,使电梯客流量与承载能力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而电梯的安全稳定指的是在正常情况下总有电梯提供给乘客乘坐,即便是建筑内有一台电梯出现了异常或者是该电梯正处于维修状态,建筑还能够提供别的电梯来满足乘客的需要,因此要坚决杜绝压缩电梯数量的情况出现。

2.2乘客候梯与电梯间隔的管理与设计

乘客的候梯时间与电梯间隔时间指的是轿厢从门厅出发后,乘客候梯的平均时间。最理想的电梯系统,应该是人们已经位于门厅的终点站时,已经有一轿厢停下,或者是乘客只需要等待60s左右的时间就能够乘坐电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乘客等候的平均时间应该是间隔时间的一半。进行乘客候梯管理的目的是在于增强电梯的使用效率,进一步缩短乘客候梯时间,最终实现垂直交通组织与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降低有关电梯的各项资金投入,使建筑空间得到最合理的运用。一般情况下,超高层建筑的电梯服务层可以分成许多个区间,这也包括高层运行与底层运行在内,分区则具有以下的特点:因为电梯服务层数的减少,使得电梯往返的时间相对缩短,并且在电梯往返一周的时间内,其运输能力转变为高速电梯服务层,这一转变使得高速电梯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中层区和底层区的机房上部的空间,仍旧存在使用空间,高层建筑中对低层区进行人流分隔,从而防止了高层区乘客出现干扰现象。空中厅的设置,确保了超高层建筑的发展,电梯在空中与地面之间活动,人们则可以运用空中厅的转换而直接到达目的层。通常建筑物拥有超过40层以上就要考虑空中厅的设置,从而进一步实现电梯的高速性以及可靠性。但值得注意的是,电梯位于服务层时由于受到了高层的限制,使得两停靠站之间的时间距离不能符合加速距离,从而导致减速停站现象的发生。

2.3高层建筑中电梯乘客人数的计算标准

通常,一栋超高层的建筑可以提供娱乐、商业、观光、办公等各式各样的服务,并且在该建筑的电梯设计时应该要充分结合建筑的用途,以此来作为分析电梯人流量的依据。由于建筑物具有不同的功能,其容纳的人流数也不尽相同。根据相关规定以及有关调查的资料显示,通常情况下每个人的有效净面积可以按9~12㎡来计算。而有效净面积指的是在总建筑面积中除去办公面积以及一些不具备娱乐功能的面积,这其中有:卫生间、楼梯、结构面积、公共走道、电梯井道、电梯厅等几个方面。

2.4高层建筑中电梯多梯系统的设计与控制

2.4.1记录电梯内乘客的目的地,然后给出相应的信号,并在轿厢到达目的地之前消号、减速停车,另外还可以对候梯乘客的呼叫进行记录并给予应答信号。

2.4.2轿厢在到站之前都要进行减速,且到达两端站台之前进行强迫式的停车与减速,避免冲底与撞顶现象的发生,从而确保电梯的安全性。

2.4.3将指层器设置在各个站台的轿厢处,以便对乘客进行报告,有利于乘客了解轿厢的位置从而抵消焦急情绪。

2.4.4乘客在对轿厢进行呼叫时,系统可以命令所有能够提供服务的电梯通过信号灯来作出答应。

2.4.5到达站台时轿厢若呈空载状态,这时如果有另外的站台呼叫,那么这一轿厢则要与同方向的轿厢相比较,距离较近的轿厢可先到达站台同时取消信号。

2.4.6当站台的呼叫被答应之后,轿厢到达呼叫的地点时要给予声音提示,提醒按下呼叫的乘客以及在轿厢内的乘客。

2.4.7当轿厢满载之后,不会对其他的站台给予答应,当到达轿厢内乘客所预定的站台后方可停车。

相关规定指出,一般的超高层建筑内至少要设置20台的电梯群,多则可设置50台以上的电梯群。对电梯群的管理除了分区管理调度外,还应该对建筑内的电梯实施统一的调配。

结束语

高层建筑物有效地减轻了住房压力,但必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其结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而高层建筑电梯将占据电梯市场越来越大的份额。目前,高层建筑的电梯设计方面仍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些落后的技术已经不适用于高层建筑,尤其对于超高层建筑的电梯设计。因此,未来高层建筑的电梯设计需要引入更加人性化、更高效节能、更安全可靠的设计新理念。

参考文献:

[1]徐福美.浅析高层建筑中电梯的选型与设计要点[J].福建建材,2015(02)

[2]任玮.现代高层建筑中电梯交通配置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2013

[3]黄军威.高层建筑中电梯选型、配置与设计方法[J].甘肃科技,2010(11)

[4]刘巍.超高层建筑电梯交通设计[J].四川建筑,2010(02)

论文作者:蒙良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  ;  ;  ;  ;  ;  ;  ;  

论述高层建筑中电梯的选型与设计论文_蒙良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