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配合个性化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_方洁

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配合个性化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_方洁

方洁

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麻醉科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配合个性化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肩周炎中选择140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配合个性化治疗,对照组采用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进行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的2周、1个月和3个月后的SF-MPQ量表评分,并进行肩关节综合功能评分。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的SF-MPQ量表评分都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肩关节综合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配合个性化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肩周炎;推拿疗法;臂丛麻醉;肩关节手法松解;个性化治疗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肩周炎患病率在逐年升高,一般易发人群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从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肩周炎中选择140例,其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肩周炎中选择140例,依据患者入院编号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2.46±10.02)岁,平均病程(4.21±2.32)月。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0.86±9.52)岁,平均病程(4.52±2.05)月。对两组患者的病程、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患者以仰卧体味采用高位臂丛麻醉,注入10ml2%的利多卡因,等待15min~20min,臂丛麻醉充分后行肩关节手法松解治疗,医生采取正确手法将患者肢体前驱到与身体纵轴平行。前驱动作后恢复肢体,侧肢外展至180度。继续采取坐位,帮助患者完成肢体后伸、上举、各方向旋转的动作,使其得到正常范围。若经过上述治疗仍不能达到正常水平应将肩关节牵引2min。并在治疗后第2d进行功能锻炼,包括爬墙法、画圈法、摸背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个性化治疗的方法:1.糖尿病患者:规范饮食,加强锻炼并定时测试血糖,在指导下进行锻炼。2.肩关节周围疼痛患者:若疼痛部位为冈上肌腱等部位时性局部封闭治疗,若患者冈上肌腱钙化性钙化带冲洗和局部封闭治疗,若患者钙化块过大则性肩关节镜手术治疗。3.偏瘫患者性液压扩张术,并术后长期进行肩关节被动运动。4.类风湿患者采取正规的抗类风湿治疗配合阿尔治关节腔注射剂治疗。

1.3观察指标

疗后对患者进行疗效判定,标准如下:①治愈:疼痛感消失,肩关节功能正常;②好转: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有所好转;③无效:症状无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配合SF-MPQ量表评分评定患者的疼痛指数和疼痛强度,评分为0~45分,并评价肩关节综合功能,对患者各项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评分越高代表功能越好,功能等级标准为:0~60分极度受限、61~120分严重受限、121~180分显著减退、181~240中度减退、241~300分中度减退、301~360分正常范围。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上述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资料采用( ±s)来表示,运用t检测计量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及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70 35(50.0)32(45.7)3(4.3) 67(95.7)

对照组70 18(25.7)40(57.2)12(17.1)58(82.9)

X2--------8.571

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量表评分和肩关节综合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肩关节综合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量表评分和肩关节综合功能评分比较( ±s)

组别 例数SF-MPQ量表评分肩关节综合功能评分

观察组70 5.1±0.5 326.2±25.0

对照组70 8.2±1.3 264.8±21.5

T--17.813.0

P--<0.05<0.05

3.讨论

肩周炎后患者肩关节的活动会受限制,中医中称之为“痹症”,大多由外感风寒湿邪,气血虚弱,最终导致筋脉肌肉在长期压迫下,气血阻滞,脉络不畅形成肩周炎[2]。本研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两组的SF-MPQ量表评分都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肩关节综合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臂丛麻醉下进行肩关节手法松解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程度和活动度。在进行整个操作前,必须做好麻醉工作,医生麻醉的手法对整个治疗十分关键[3]。进行充分的麻醉后,肌肉的张力消失,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松解效果,高位臂丛麻醉的方法能够使肩关节周围都获得麻醉[4]。配合个性化治疗能够针对不同患者,改善他们的基础性疾病,最终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配合个性化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澄,吕露,王文娟,等.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配合个性化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1(12):98-100.

[2]何毅琪.定点注射与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

[3]周肆华,欧阳伟,杨军,等.臂丛麻醉下不同次数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对比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02(03):180-181+198.

[4]高飞宇.脉络宁复合液行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

论文作者:方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配合个性化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_方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