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红山中学 内蒙古 赤峰市 024000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地理教学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能力,本文分析了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途径,对地理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理教学;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环境的恶化会威胁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人们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的,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地里教学种可以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几点来进行教学。
一、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地理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使学生懂得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生活中要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要去顺应自然,不要去征服、改变自然。使学生在地理教学中认识到自然给予了人们发展的土地、资源、环境等,如果离开了自然人们将无法生存,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为了追求利益而破坏环境,过度的浪费资源。要防止滥砍乱伐、过度开垦草原,无限制的放牧等行为,避免全球气候恶化、土地沙化、资源短缺等威胁人类生存的现象发生。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有一种使命感和危机感,在生活中自觉的保护环境,保护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人口观,并且可以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认真宣传和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前环境的严重性,进一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能让学生明白人们面临着人口激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生存的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保护环境的行为,在生活中可以遵循自然规律,促进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途径
(一)明确地理教学的意义,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很多学校中,并不重视地理教学,只是把地理作为一门副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也不高,只是简单的教学,学生也不重视地理学习,所以教师要明确地理学习的意义,重视地理教学,这样才能唤醒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如教师在教授“区域可持续发展”时,可以结合某个地区的实际发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相关的知识,还能把保护环境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努力挖掘教材,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课堂是教学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所以地理教师在教学时要利用课堂和教材向学生渗透环保的意识。在利用教材和课堂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教材,对教材有全面的把握,了解教材中每个可以渗透环保意识的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犹豫地理学科本身就与环境保护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更好的渗透相关环保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对环境、改造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地理教材从宇宙开始,最后涉及到人类生存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环保问题贯穿于整个教材的编写中。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深入挖掘教材,把教材每个单元的知识贯穿在一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教材中关于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人们利用资源和现在环境的现状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第二,教师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生动地把环保意识渗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的行为;第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能力。
(三)采用疑问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由于学生对很多知识充满好奇心,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准备教案时要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的求知欲,但是教师在采用为问题教学法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中,太难的问题学生解决不了;太简单的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把握好度,要真正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达到教学的度。如在地理教学中“如何防止水土流失”可以设计两个问题:1、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2、怎样防止水土流失?通过这两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向分析原因上,通过原因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利用声音、文字、图片和视频结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理解,是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找一些关于水土流失的图片和先关的视频给学生看,让学生可以明白水土流失的严重性,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五)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环保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组织地理实践,如环境调查、野外考察等,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教学目的。
结 语:
综上所述,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采用明确地理教学的意义、努力挖掘教材、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和开展时间教学活动的途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注重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海霞.浅谈寓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lO(21).
[2]杨静.中学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田[J].山东环境,2000(6).
作者简介:赵姝妹,女,(1969年7月-),大学本科,内蒙古赤峰市红山中学 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地理学科与环境问题。
论文作者:赵姝妹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环境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地理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教材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