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教育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论文_张粤

分析教育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论文_张粤

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 510631

摘要:教育建筑作为城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建筑行业与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在教育建筑的设计理念中,地域性表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地域性的表达,能够将教育建筑的地域和文化特点充分的凸显出来,从而形成具有地域性的综合性教育建筑。因此,在对教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地域性特征,同时还要突出完美的文化特征。本文将针对教育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进行简要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教育建筑设计;地域性表达;作用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教育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的扶持,教育建筑的设计与质量也逐渐被全社会所关注。教育建筑不仅是提供教育的场所,也是充分彰显地方文化与经济特点的标志和地域文化形象的代表。因此,对于教育建筑的设计而言,要从整体、内部到细节进行细致的考虑与处理,充分达到较高水平,使其既能体现出教育的价值,又能充分展现地域文化特色。

1教育建筑设计概述

教育建筑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的场所,在教育建筑中能够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教育建筑以学生为中心,基于教育建筑规划的基本原理进行设计与建设,既做到了满足教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同时又能够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教育建筑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活动场所,还能实现学生与教师间平等的交流,因此,教育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形成和谐勤奋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地域性表达在教育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教育建筑的设计要与地域特点充分结合。因此,在进行教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建筑所在地的环境进行充分细致的了解与分析,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结合该地区的地貌特征进行设计。在对原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教育建筑的设计与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相协调,并充分展现该地区的地域特征。在原有教育建筑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建设,能够降低施工难度与成本,节约建筑材料与资源的运用。建筑以建筑语言来彰显其场所性。教育建筑也是一样,它必须要体现出该地区的地域特征,从而为该地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1充分彰显地域性特征

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指的是在特定区域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现代化的教育建筑中,该地区的地域文化通过传统居民以及文物古迹等进行体现。由此可见,每个地区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因此,教育建筑设计方案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才能有效促进教育建筑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教育建筑对于每个地区都是彰显当地地域性特征的标志,通过教育建筑的建设,能够加强该地区地域性文化的建设,从而提高地区内地域文化的底蕴与内涵。

2.2有助于提高教育建筑魅力和吸引力

地域性表达的方式对于提高教育建筑的魅力、形象和吸引力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高质量、高品质的教育建筑的优秀地域文化与和谐人文环境的标志,通过地域性的表达方式,能够促进教育建筑的发展,从而给教育事业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2.3有助于保护地域文化

每个地区的教育建筑都代表着该地区的文化与环境特点,在城市中打造优秀的教育建筑能够有效提升该地区的城市形象。不同地区通过较好的自然地理资源条件,为教育建筑的设计提供更加丰富的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对当地地域文化的保护。因此,在教育建筑的设计中,充分运用地域性表达方式,能够为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使其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提升自身的独特魅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教育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方式

3.1做好教育建筑的整体布局

在教育建筑的整体布局设计中,要时刻秉承不高大、不突兀的基本原则。将建筑的高度控制在40米以内。如果基于当地实际情况的考虑,想要拓展教育建筑的空间,可以从地下空间的开发着手。在对教育建筑的平面组织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将各种元素结合考虑来进行空间的整合与布局,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外观形象。因此,在进行教育建筑平面布局的设计时,要用加减法来进行空间的布置,使得对空间的布局更具科学合理性。

3.2做好教育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

在针对教育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有侧重点的进行。对于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布局,也要充分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征与人文习惯,有效结合建筑行业的布局手段,进行空间的变换,使建筑的内部设计更具合理性。首先,要保证室内外空间的流通,使室内外空间具有协调性,可以运用渐变的手段来实现室内外特征的完美融合,给建筑的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感官视觉。其次,在建筑的内部设计中,对于光线的合理设计也是重点部分之一。在对光线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大厅的基本功能,采用开窗、增加栅格方式来提升光线的柔和度。对于光线的采光类型,要尽量坚持运用自然光来进行采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效防止在建筑的内部空间出现阴影,从而给建筑的使用者带来视觉上的乏味感。此外,对光线进行层次性的设计也是科学的设计手段之一。通过人工照明的方式来对建筑的内部空间的光线进行变换。在教育建筑的功能中,要充分运用门窗的地域性特征来体现建筑的设计风格,通过门窗的数量以及开窗的部位等变化,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充分体现教育建筑的地域主义精神。

3.3做好教育建筑的细部设计

在进行教育建筑的细部设计方面,首先要考虑的是教育建筑的屋顶设计。建筑的屋顶应该体现出当地居民住宅及代表性建筑的基本特点。通常情况下,建筑屋顶的设计都会运用规则的三角形和四边形组合成高低错落的多面体,这样的设计能够普遍满足各地域人们的生活特点,而且能够在感官上对高低错落有致的房屋产生美的感受,同时还有利于屋顶的坡度处理。在选择屋顶的建设材料时,要注重实际操作的效果和质量,还要进行建筑综合造价的考量,同时要与当地的其他建筑的材料尽量保持一致。此外,材料的选择对于建筑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在进行教育建筑开窗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天窗与高侧窗的设置来提升内部空间自然光线的柔和度。开窗的设计同样要具有当地的地域特色,而且要充分考虑当地人的习惯。最后,对于教育建筑的景观设计往往要表达教育建筑的教育和设计理念,因此,要做好建筑景观的地域性设计,丰富景观的主体,将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教育大家、文化学者、教育思想等纳入设计构思。

结语

教育建筑在城市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对当地教育理念和思想的体现,更是地域与文化特色的标志。因此,在进行教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域性特征,将建筑的整体、内部与细部设计进行综合细致的考虑与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建筑的设计工作,使之在实现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裴宇,刘石磊.论教育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J].科技与企业,2013(18):246.

[2]张向宁,张晓航,朱莹.建筑地域性的时代表达——辽宁省文化场馆概念性设计探索[J].低温建筑技术,2011,33(11):19-20.

[3]陈睿,冯元栋.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地域性表达——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J].福建建筑,2011(01):17-19.

[4]宋航.地域性建筑设计的符号表达[J].山西建筑,2008(29):45-46.

论文作者:张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分析教育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论文_张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